高考政治 哲学与生活 第一单元 知识要点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唯心主义认为(rènwéi),意识是世界的 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即主观唯心 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第六页,共21页。
7、辩证法和形而上学(xíng érshàngxué):
• 相对(xiāngduì)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 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 属的意义。
第二十页,共21页。
20、马克思主义产生(chǎnshēng)于19世 纪的欧洲,其方法论不适合今天中国的
实际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但它的产生绝不是 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 论来源,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 产 阶级和人类解放(jiěfàng)的思想武器,对今天中国的各 项事业仍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任何削弱或否认马克 思主义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 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 问题。
•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 己(zìjǐ)时代精神上 的精华
•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 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 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 真正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 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màibó),
•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 着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 一。
第三页,共21页。
4、哲学与具体(jùtǐ)科学的关系:
• 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 领域(lǐnɡ yù)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
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 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 (3)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 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第九页,共21页。
0、马克思主义哲学(zhéxué):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 • 是无产阶级(wúchǎn jiējí)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精神武器。 • 它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伟大的变革。它的产
生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 三个统一 • 三大成果 • 地位作用P25
第十页,共21页。
关于哲学的起源问题,曾经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据此 回答l一3题。
1.当你听说放鞭炮可以驱邪的时候,你为什么不 惊讶?只要你惊讶,你就会产生联想.你也许会问: 鞭炮是什么?是怎样生产制造的?其原料是什么? “邪”,是什么? “邪”,是哪里来的? “邪”,被鞭 炮驱走后,又到哪里去了?到外国去了吗?还是到月球 去了?如果第二天“邪”又回来了,要不要再放鞭炮? “邪”到底是什么,多长、多高、多宽、多重……正 如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曾在《泰阿泰德篇》中所 说: “惊讶,这是哲学家尤其具备的一种情绪。”
第十三页,共21页。
4.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爱智慧是 人的自然倾向,哲学应该追求头等智慧。 经过哲学思考的生活才是有价值的。这就 是说,苏格拉底主张( D) A.人们不应该有物质(wùzhì)的享受 B.人天生就喜欢理性思考 C.哲学能够解决人类生活的所有问题 D.哲学能够使人的生活更有价值、更有 意义
第十四页,共21页。
5.有一个人在河边钓鱼,他钓了非常多的鱼,但 每钓上一条鱼就拿尺量一量。只要比尺大的鱼, 他都丢回河里。旁观人见了不解地问: “别人 都希望钓到大鱼.你为什么将大鱼都丢回河里 呢?”这人不慌不忙地说: “因为我家的锅只有 尺这么宽,太大的鱼装不下。” (原文的批注是: 不让无穷的欲念攫取己心)这一故事表明的是一 种“够用就好”的生活态度。当人们在吃到饱的 自助餐厅,毫无忌惮的吞食,那可真是一个可怕 的景象。取自己够用的,不必贪求,这也是一个 重要的修炼。这则故事也从一个侧面说明
第十九页,共21页。
17、列宁说,唯心主义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它却是生长在结果实的、 活生生的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A.唯物主义的观点也不完全是科学的 B.唯心主义对人们认识的发展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C.唯心主义是被无数实践证明了的空洞的学说 D.唯心主义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没有实际意义 18.哲学和时代的关系(guān xì)是( ) A.哲学超越时代 B.哲学不受时代的制约 C.时代依赖于哲学D.任何哲学只不过是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 19.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恩格斯指出,文艺复兴驱散了“中世纪的睦
与其说是我们天性中思考部分的行为,不如说是感觉 部分的行为比较恰当。”这一观点表明了休谟主张 () A.唯心主B 义 B.不可知论 C.唯物主义(wéiwù zhǔyì) D.形而上学
第十八页,共21页。
9、王阳明是明朝思想家。主张“心外无物”。 有朋友质问他: “你说无心外之物;这岩间 花树在深山里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xiāngguān)?”王阳明回道: “你未看 此花 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在看此花时, 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 心外。”王阳明的反驳形象地说明了他的观 点是典型的( ) A.辩证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这一C材料说明( )
A.哲学是惊讶等情感因素的集合 B.哲学就是惊讶、恐怖等一些情绪化的东西 C.哲学产生于人类(rénlèi)的生活与实践 D.哲学产生于有闲人对一些无聊问题的思考
第十一页,共21页。
2.无独有偶,英国哲学家罗素5岁的时候,家人带他去 海边玩,他发现自己无法把礁石上的海蜞弄下来,非 常生气。于是他问姑姑: “海蜞会思考吗?”姑姑回答: “我不知道。', ‘‘那你就应该学习”,罗素说。 是啊,人会思考,动物会思考吗?什么叫思考?为什么 说动物不会思考?这些起初不显眼的问题,一旦认真起 来,大有文章可做,有一门“精神哲学”专门讨论 (tǎolùn)这些问题。这说明( ) A.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哲学家 。
灵”,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 进步的变革”。西方学者在论及文艺复兴的意义时,普遍将它作为西方社 会近代化的开端。这就是说( ) A.哲学思想的变化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社会变革推动了人类思想的解放 C.现代化发端和发达于欧洲是人类历史的必然 D.哲学革命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 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 认识成果。
第八页,共21页。
9、真正的哲学(zhéxué)是社会变革 的先导
• (1)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 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 的思想。
• (2)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 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 们追求美好的未来(wèilái);
• 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 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的指导。
第四页,共21页。
5、哲学(zhéxué)的基本问题: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 的关系问题)。它有两个方面内容:
•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huídá),是划分唯 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3、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对具体 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4、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是世界观和方法 论的统一
第二页,共21页。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guān xì):
•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 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 法论是人们认识(rèn shi)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根本方法。
(shuōmCíng)了真正的哲学( )
A.能够提供人们正确的思维方法 B.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的关系
C.教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得与失、进与退的 关系
D.告诉人们如何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十五页,共21页。
6.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哲学可以被 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这就是D说( ) A.哲学研究的对象(duìxiàng)是自然界 B.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和总结 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D.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3)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在今天的中国,坚持马克 思主义,重要的是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科学发展观。
第二十一页,共21页。
• 1、哲学与生活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rénlèi)的实践 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 对世界的思考。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 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 活。
第一页,共21页。
2、哲学 (zhéxué):
1、从字义上看,哲学是使人聪明、启发智 慧的学问(xué wen)。“爱智之学”
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理论化、 系统化的世界观
B。D儿童的哲学停留在经验和无意识的层次
C.人们创造哲学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D.惊讶和困惑是一切哲学活动的引线或动因
第十二页,共21页。
3.上述两段材料进一步说明( D ) A.哲学思考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B.哲学产生于惊讶,但只有追问和思考 才能真正产生哲学 C.普通人也会进行(jìnxíng)自觉的哲学 思考和追问 D.大哲学家的童年表现出刨根问底的天 赋
第十六页,共21页。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世界观的是( )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物是观念的集合” D.想问题(wèntí)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 际出发
第十七页,共21页。
8、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我们相信因果关系存在 是非理性的,因为归纳得不出普遍必然规律;现实 中我们相信因果关系,比如火使人温暖,水使人清 醒.是因为不这样就要吃苦头;但是从理论上看, 我们的理性无论如何也得不出普遍必然因果关系。 他写道: “关于原因与结果我们的一切推论无非是 由习惯来的:信念
• (2)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在这个 问题上存在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争论。
第五页,共21页。
6、唯物主义(wéiwù zhǔyì)和唯心 主义
• 唯物主义认为(rènwéi),物质是世界本 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 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 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