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锅炉的构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工作过程 烟气呈三回程流动。 第一回程 烟气在炉膛和燃尽室内由前向后流动。 第二回程 烟气经炉膛后的烟窗进入右侧对流烟道 (第一对流烟道),由炉后向炉前流动为第二回程。 第三回程 烟气在炉前水平转向左侧对流烟道(第二 对流烟道),由炉前向炉后流动,最后离开锅炉本体。 3、优缺点 结构紧凑;长度方向不受限制,便于布置较长的炉排, 以增强对煤种的适应性;锅炉水容量大,适应负荷变 化的能力强。但只能单面操作,单面进风。此型燃煤 锅炉容量以不大于10t/h为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工作过程 1、烟气流程 同烟火管锅炉呈三回程流动。。 2、 汽水流程 软化水→水泵→省煤器→锅筒→下降 管→两侧下集箱和后集箱→两侧水冷壁和后棚管→加 热、汽化→回到锅筒→汽水分离→主汽阀→用户。 该型锅炉结构紧凑,安装和运输方便,使用和维修保 养容易。但存在下列问题: 1)锅壳下部位于炉膛上方高温区,会因结垢,使热阻 增加,影响高温烟气向工质的传热,造成锅壳下部变 形、鼓疱,危及安全运行。 2)第一回程烟管进口(平封头)处,由于管板内外温 差大,产生很大的应力,致使后管板产生裂纹,进而 产生水(汽)泄漏。
三、锅炉的水循环
锅炉水循环是指水在锅炉受热面管子中 的流动。 锅炉水循环分为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 强制循环是靠水泵提供的动力使水在锅 炉受热面管子中的流动。 自然循环是靠水的重度差实现的。下面 介绍锅炉自然循环的原理。
蒸汽锅炉水循环示意图 1—蒸汽出口 2—给水管 3—锅筒 4—下降管 5—集箱 6—上升管
第四节 水管锅炉
定义:汽水在管内流动吸热,烟气在管外冲刷放热的锅 炉称之为水管锅炉。 特点 1、水管锅炉没有大直径的锅壳,用富有弹性的弯水管 取代了刚性较大的直烟管,增大了锅炉容量和提高了 参数。 2、采用外燃方式,燃烧室的布置非常灵活,在燃烧室 内可以布置各种燃烧设备,有效地燃用各种燃料。 结论 水管锅炉具有很多的优越性,对于大容量、高参数锅 炉来说,水管锅炉是惟一选择。 水管锅炉的主要特征反映在锅筒的数目和布置方式上, 下面介绍几种典型的水管锅炉结构型式。
4、锅筒的装置
(1)锅筒内部装置 1)汽水分离装置 ①蒸汽带水的危害: 腐蚀管道和设备:蒸发表面含盐量较高的水进入管道 和设备。 影响传热:含盐量较高的水进入管道和设备,在设备 中留下盐分而结垢。 产生水击; ②减少蒸汽带水的方法 使蒸汽均匀地由蒸发面冲出,减轻蒸发面的扰动。 增大蒸汽空间的体积,使大滴的水珠靠自重落回水面。 ③常用的汽水分离装置 汽水分离挡板;水下孔板:集汽管等。
二、立式火管锅炉 立式火管锅炉有横烟管和竖烟管等多种型式。锅壳和 炉胆夹层内为锅水和蒸汽空间,烟管沉浸在水容积空 间内。烟气在管内流动放热,水在管外吸热。 (一)构造 如图所示为配置双层炉排手烧炉的立式 横火管锅炉。水冷炉排管和炉胆内壁构成了锅炉的辐 射受热面,横贯锅壳的烟管,成为锅炉主要对流受热 面。 (二)工作过程 煤→上炉门→水冷炉排→未燃尽的碳粒→下炉排上继 续燃烧。 烟气→炉膛出口→后下烟箱→第一、二烟管→上烟箱 →烟囱→大气。 (三)优缺点 结构紧凑 , 占地小 , 便于安装等优点。 但因炉膛内置,水冷程度高,炉温低,只适宜燃用较 好的烟煤。
(2) 锅筒外部装置 主要有连接主汽管、副汽管、水位计、压力表、 安全阀等附件的法兰短管。 (二)水冷壁 1、定义:水冷壁是布置锅炉炉膛四周的辐射 受热面。 2、水冷壁的产生 (1)保护炉墙; (2)吸收高温烟气的辐射热。 3、结构:由无缝钢管组成,管外径为 51~63.5mm,壁厚为3.5mm。上端与上锅筒相 连,下端与下集箱相接。
设:由锅筒、下降管、集 箱、 上升管组成的封闭系 统。 下降管不受热,温度t1不变, 重度不变. 上升管吸热后温度升高, 形成汽水混合物,重度减 小。 下降管和上升管由于存在 重度差,所以汽水在此系 统中自然流动。
第二节 烟 管 锅 炉
烟、火管锅炉按其布置方式可分为卧式和立式两类。 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都有一个直径较大的锅筒, 其内部有火筒和为数众多的烟管. 一、卧式烟、火管锅炉 (一)构造 如图所示是燃煤卧式单火筒火管锅炉。链 条炉排安置在具有弹性的波形火筒之中。锅壳左、右 侧及火筒上部都设置烟管,火筒和烟管都沉浸在锅壳 的水容积内,锅壳上部约1/3的空间为汽容积,锅壳的 顶部设置汽水分离装置。煤层以上的火筒内壁为辐射 受热面,烟管为对流受热面。
2)给水装置 ①目的:使水沿着上锅筒纵轴方向均匀的分配;避免 低温水直接冲击高温的锅筒壁;由于给水管略低于锅 炉的最低水位,使水面处的炉水含盐量降低,消除了 蒸发表面上的发沫现象。 ②结构:将给水管放置在给水槽内,管上开有 10~12mm的小孔,孔距100mm左右。 3)排污装置 ①目的:排除蒸发表面浓缩(含盐量较高)的炉水, 降低炉水的含盐量。 ②结构:在上锅筒装设的连续排污装置是一根沿着锅 筒纵向布置的钢管,其上焊有端部成锥形的短管,短 管的尖端距水面越为10mm,这样水位波动时排污也不 中断。 4)加药装置: 锅内水处理。
立式烟管锅炉 1—下炉排 2—下炉门 3—水冷炉排 4—上炉 门 5—第一烟管管束6—前烟箱 7—第二烟管 管 8—烟囱 9—后上烟箱 10—后下烟箱
第三节 水火管锅炉
水火管锅炉是火管和水管组合的卧式外燃快装锅炉。 (一)基本构造: 1、燃烧室由锅壳内移至锅壳外,置于锅壳下部,形成 外置炉膛(外燃)。在炉膛内设置炉排。 2、锅炉的主要受压部件有锅壳(由壳节和前、后平封 头组成)、前后烟箱、烟管、水冷壁、下降管、后棚 管、集箱等。烟管与前后平封头的连接有胀接,也有 焊接。 此型锅炉结构紧凑,整装出厂,称为快装锅炉,锅炉 本体型式代号以“KZ”表示,采用轻型链带式炉排。锅 炉额定蒸发量D=1~4t/h。
(三) 对流管束 1、定义:布置在炉膛后部的烟道 中,受烟气的冲刷,进行对流换热 的排管。 2、布置方法:上端与上锅筒连接, 下部和下锅筒或下集箱连接。 3、布置形式:顺排和差排两种。 4、连接方法:焊接和胀接两种。
(四)集箱(联箱) 1、构成:由较大直径的无缝钢管制成。两端采用旋压 收口,并开有椭圆形手孔,手孔盖板也是从内侧向外 侧用螺栓紧固的。目的是清理集箱内部。 2、集箱的种类:根据位置可分为上集箱和下集箱。 上集箱又分为前上、后上、左上、右上等。 下集箱又分为前下、后下、左下、右下等。 3、集箱的作用: 上集箱:汇集水冷壁来的水或汽水混合物,然后通过 导汽管引入上锅筒。 下集箱:接受下降管或下锅筒的供水分配给上升管。 五、下降管:直径较大的无缝钢管制成。布置在锅炉 炉膛外或炉墙中,不受热。管中的水永远向下流。
1、锅炉发展的第一个方向是在锅筒内部增加受热面, 形成了烟管锅炉系列。 烟管锅炉(烟火管锅炉):受热面管子内流过的是烟 气 ,锅水在管外流动吸热和汽化。 优点: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水质要求不高;安装、 运行、维修都比较容易。 缺点:炉膛一般比较矮小,燃烧室空间小;炉膛四周 又被作为辐射受热面的筒壁所围住,水冷程度大,所 以,燃烧条件较差,炉内温度低,需燃用优质煤。而 且烟气纵向冲刷受热面,传热效果较差;
一、单锅筒纵置式水管锅炉 (一)构造: 单锅筒纵置式水管锅炉,锅筒位于炉膛中央上 部。锅炉(炉排)的纵向中心线布置。 炉膛四周布置水冷壁,上端与锅筒相连,下端 分别与前、后、左、右集箱相接;下降管由锅 筒经炉墙外引至下集箱。 对流管束位于炉膛左右两侧的烟道中,右侧烟 道的前部布置蒸汽过热器,对流管束上端与锅 筒相连,下端分别与纵置的集箱相接。 对流管束下集箱的标高比炉排面标高高,这样 可以空出两侧炉墙下面一部分,以便布置门孔, 便于运行操作。
二、双锅筒纵置式水管锅炉
双锅筒纵置式水管锅炉,上下两个锅筒平行布置,其 间安装锅炉管束,两个锅筒的轴线与锅炉(炉排)的 纵向中心线相互平行。 根据锅炉管束烟道相对于炉膛的位置,可分为锅炉管 束烟道旁置“D”型锅炉和锅炉管速烟道后置的“O”型锅 炉。 (一)“D”型锅炉 1、构造 如图所示。其锅炉管束烟道与炉膛平行布置, 各居一侧,右墙水冷壁在炉顶沿横向微倾斜延伸至上 锅筒,并与两锅筒间垂直布置的锅炉管束、水平炉排 一起,形似英文字母D,故称“D”型锅炉。 为了延长烟气在炉内的行程,在对流烟道中间和左侧 水冷壁与对流管束间,用耐火材料各砌筑一道隔烟 墙。 。
(二)工作过程 烟气在锅壳内呈三个回程流动。 第一回程是燃烧的烟气在火筒内自前向后流动,纵向 冲刷火筒内壁; 第二回程是烟气经后烟箱进入左、右两侧烟管自后向 前流至前烟箱; 第三回程是进入前烟箱的烟气经上部烟管自前向后流 入锅炉后部。 离开锅壳后的烟气,流经省煤器、除尘器、引风机、 烟囱排大气。 (三)优缺点 卧式火管锅炉不需外砌炉膛,整体性 和密封性极好,采用快装,安装费用少,占地面积小。 但由于内燃,对煤质要求较高;烟管采用胀接,易产 生变形,在胀口处造成泄漏;烟管间距小,清洗水垢 比较困难,因而对水质要求较高;烟管水平布置,管 内易积灰,且传热效果差,热效率低。
二、锅炉的主要受压(受热)部件 锅炉的主要受压部件包括锅筒、管束等。 (一)锅筒(汽包、汽锅、汽鼓、泥鼓) 1、构造:用钢板制成的园柱型容器,两端是 凸型封头。 根据锅炉蒸发量的大小,锅筒的长度为2~7m, 直径为0.8~1.6m。壁厚大约为12~40mm。
锅筒一端或两端的封头上开有椭圆形人孔,用 以安装和检修锅筒内部装置,人孔盖板是从锅 筒内侧向外侧用螺栓紧固的。
(二)工作过程 1、烟气流程: 烟气→炉膛后部→炉前→烟气出口窗 →对流烟道→由前向后→对流管束→锅炉后部→向上 →锅炉顶部→折转90°向下→铸铁省煤器→空气预热 器→除尘器→引风机→烟囱→大气。 2、汽水流程: 软化除氧水→给水泵→省煤器→锅筒 →水冷壁和对流管束→受热、汽化→汽水混合物→锅 筒→汽水分离→蒸汽过热器→过热蒸汽→主蒸汽阀→ 用户。 (三)优缺点 结构紧凑,容易整装出厂,金属耗量少;由于高温炉 膛被对流烟道围住,对流烟道外墙温度较低,减少了 散热损失,提高了热效率。但锅炉管束布置受结构限 制,制造比较复杂,维修也不太方便。
2、锅炉发展的第二个方向。是在锅筒外部增加受热面, 形成水管锅炉系列。 水管锅炉:燃料在锅筒外面的炉膛内燃烧,烟气在管 外冲刷流动放出热量,汽、水等工质则在管内流动吸 收热量。 优点:锅炉的容量、参数、热效率、降低金属耗量、 确保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缺点:集箱和集箱上的手孔加工复杂,精度要求高, 且金属耗量大。 3、水火管锅炉:是由水管和火管组合而成的混合型锅 炉。它具有水管和火管锅炉的双重优点,水管构成外 置炉膛,燃烧室体积较火管锅炉增加,锅炉容量相应 增加,一般制造成快装(整装或组装)锅炉出厂。
2、作用 1)汇集、贮存、净化蒸汽和补充给水。 2)由于锅筒内部贮存相当数量的水,所 以短时间中断供水,不会发生事故,增 加了行的稳定性。 3)当热用户用热负荷波动时,锅筒内的 贮水又能维持锅炉运行的稳定性。 3、种类:锅筒有上锅筒和下锅筒。 上锅筒又称为汽鼓,下锅筒又称为泥鼓。
第四章
供热锅炉造构
锅炉的出现和发展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对锅炉容量、参数要求的不断提 高,锅炉型式和锅炉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第一节 锅炉发展概况
一、锅炉的发展概况 随着蒸汽机的发明, 18 世纪末,圆筒形蒸汽锅炉诞生, 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在200多年间,锅炉的发展主要是沿着以下五个方向发 展的:①增大容量、提高参数;②降低金属耗量和能 耗;③减轻劳动强度;④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⑤减 轻对环境的污染 下图展示出锅炉本体结构型式发展和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