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物质转化的规律》第3课时导学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物质转化的规律(第三课时)
知识点
各物质间相互反应图
(1)此关系可归纳为“两纵两边四横线,两组相交对角线,纵向物质可转化,横向作用可成盐。
”四条横线和两组交叉线及两条边线表示了十大成盐关系。
其中两条边线的成盐是置换反应,四条横线恰好是矛盾的双方,交叉成的反应是酸、碱、盐及氧化物的性质。
(2)各类物质关系图的应用
(a)可以看出各类物质的相互转变关系,此类关系即图中的“两边关系”。
(b)可以看出各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图中的反应就是从“八圈”出来的箭头。
如碱这个圈中有三个指出
..来的箭头,就说明碱的主要化学性质有三条。
(c)可以推导出制取某物质的可能途径。
即“八圈”和“七方”的箭头指入部分。
具体可看出碱有两种制法,酸有三种制法,盐有十种制法。
应该注意的是以上三个方向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密切联系,如金属氧化物→碱,表示金属氧化物可以转变成碱(可溶性碱);也可以看成是金属氧化物的一种化学性质,而对应于碱来说,则是碱的一种制取途径。
另外,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一般规律,切不可生搬硬套,具体应用时要引起注意。
例题剖析
例1:氧化物、酸、碱、盐相
互之间的关系是初中科学中
重要学习内容之一。
现有如
下所示的转换关系:
请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____,G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推断题,解答这一类题目的关键是能找到“突破口”——些富有“特色”的现象。
在本题中,第一个突破口应为E,因为在初中阶段,只有氢氧化铜为蓝色
沉淀,所以可以确定E即为氢氧化铜,由此还能得出C为一种铜盐;本题的第二个突破口应为G,因为在初中阶段,只有两种沉淀不溶于酸,即为硫酸钡和氯化银,所以G 应是以上两种沉淀中的其中一种。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D与BaCl2的反应中,C应得到BaCl2中的Cl-(因为如果得到Ba2+,则将使C中有两种阳离子而发生矛盾),从以上分析可知,C即为CuCl2,而G即为BaS04;本题的第三个突破口应为Cu0,因为它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金属氧化物,根据常见无机物之间的关系,它除了可以与还原性的物质反应之外,第二条性质便是与酸反应,因此C为CuCl2,则A即为HCl。
答案:HCl BaS04
例2:长途运输鱼苗时,人们常在水中加人少量过氧化钙(Ca02)固体。
甲、乙两位同学发现往水中投入过氧化钙时产生气泡。
(1)提出问题:当把过氧化钙投入足量水中时,最终会生成什么物质呢?
(2)进行猜想:甲同学认为生成氧化钙和氧气;乙同学认为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
你认为____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另一个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并填入下表空格
分析:本题是一题综合探究题,其中涉及到质量守恒定律、常见无机物之间的关系、实验设计与操作。
在判断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产物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解答。
因为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会改变的原则,反应物中有Ca、O、H三种元素,产物中也应含有三种元素,所以甲同学是错误的;另外,如果生成氧化钙。
氧化钙也将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最终产物不可能是氧化钙。
检验氧气一般用带火星的木条,因为氧气能使木条复燃;而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
答案:(2)甲见上述分析
(3)步骤l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或火星更明亮步骤
步骤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通人二氧化碳气体出现浑浊有氢氧化钙(合理答案均可)
(4)增大水中氧气含量
1、物质A可发生如图所表示的反应:
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和类别:
答案:A、单质,B、盐,C、Cu(OH)2,D、CuO,E、CuSO4
2、对知识的比较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现有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
①H 2CO 3
2↑
②CaCO 2↑ ③Ca 22CuO+H 2O+CO 2↑ (1)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请写出其中的两条:
; 。
(2)它们也有许多不同,请指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与另外两个的不同之处: (答一条即可)。
答案:
⑴都是分解反应,生成物中都有二氧化碳。
⑵③的生成物有三种物质而①②只有两种物质。
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中,仅用组内的物质就能相互区别开来的是(C )
(A )NaOH 、MgSO 4、BaCl 2、KOH (B )NaOH 、Na 2SO 4、BaCl 2、Na 2CO 3 (C )NaOH 、KNO 3、FeCl 3、HCl (D )NaCl 、AgNO 3、KCl 、NaNO 3
4、小强同学前往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取用8g 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 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
请计算:
⑴8g 的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多少克?
⑵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⑶上表中m 的数值应为多少?
⑷要得到280kg 的CaO ,需要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多少千克? 答案:⑴1.2g ⑵85% ⑶3 ⑷625kg
能力提高
1、某学校附近的一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AgNO3、Fe(NO3)3和Ba(NO3)2,这种废水的直接排放既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又造成很大的浪费。
该校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决定净化废水,改善环境,变废为宝,根据现有的试剂:NaCl溶液、NaOH溶液、Ba(OH)2溶液、FeCl3溶液和稀盐酸。
将废水处理得到AgCl、Fe(OH)3和Ba(NO3)2三种物质,操作流程设计如图所示。
试依据上述实验回答:
(1) X最好选用溶液,Y最好选用溶液;
(2)写出加入X试剂后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答案:(1)FeC13,Ba(OH)2;
(2) FeCl3+3AgNO3=Fe(NO3)3+3AgCl↓
2、)A~H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4所示。
A是天然气的主要
成分,E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干燥剂。
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1)CH4 (2)化合反应 (3)2NaOH+CO2=Na2CO3+H2O (4)Ca(OH)2+Na2CO3=CaCO3↓+2NaOH
3、已知,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
其中C是单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
小的氧化物。
试回答
(1)写出A、C、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浅绿色溶液B
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Fe H2 H2O FeSO4 (2)2 H2+ O22H2O
中考在线
1、(2008镇江市)两种溶液混合,生成了一种沉淀。
用酸碱盐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种溶液均为无色,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两种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和;
(2)若两种溶液均为无色,生成的白色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产生,则两种溶液中的溶质可
能是和;
(3)若一种溶液有色,另一种无色,生成的沉淀溶于稀盐酸且无气体产生,沉淀可能是_______ 2、(2008镇江市)右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
其中A、E为
固体氧化物,且A为黑色粉末;B、D
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
具有消毒杀菌作用;C、Y、Z为无色
气体,其中Y有毒;X是最常见的金
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
(2)反应③、④的化学方程式:③;④;
(3)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点即可);
(4)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⑤,其名称为。
答案:
(1)催化作用(写“催化剂”、“催化”、“催化性”
(2)③Fe2O3+6HCl===2FeCl3+3H2O ④3CO + Fe2O3高温2Fe+3CO2
(3)涂油(或刷漆、电镀等,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
(4)光合作用
3、(2008年乐山市)在下面关系图中,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单质,甲、乙分别是
酒精燃烧时一定会产生的两种物质,丁是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G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紫色石蕊变蓝,J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1)写出化学式:甲是,G是;
(2)写出H与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J溶解于稀盐酸中,溶液呈黄色,反应完全后,再向溶液中加入纯净的D的粉末,溶液逐
渐变成浅绿色,写出有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H2O,NH3;(2)Fe2O3+3CO=2Fe+3CO2;(3)Fe2O3+6HCl=2FeCl3+3H2O;2FeCl3+Fe=3FeCl2新课预告
在学习了各类物质相互转化的特点和规律之后,下一课时,我们将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对物质进行鉴别和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