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导学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战国时代儒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结合教材阅读与思考,分析百家争鸣形成的背景
重点难点
重点:孟子、荀子的思想;
难点: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课前热身
温故:春秋时期儒家、道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1.材料1: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于民……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梁惠王上》材料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材料3: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离娄》
材料4: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告子上》
材料5: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孟
子•公孙丑》
材料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依据上述材料,归纳孟子的主张?
2.材料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天论》材料2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材料3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荀子•富国》
依据上述材料,归纳荀子的思想主张?
3.材料一: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材料二:(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材料三:尚贤者,政之本也。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与天子。
请思考:这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墨子的什么思想观点?除此之外墨子还有哪些观点?
分层作业
1.孟子、荀子思想主张及其异同
2.P11解析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