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九校联考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古诗文阅读(30分)
(一)默写(11分)
1.根据原文默写填空。

(1)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行止依林阻。

(3)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

(4)经纶世务者,________________。

(5)《野望》一诗中表达了作者归隐之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解释加点字。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念.无与为乐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比喻描写月色,独具匠心,十分精妙,真可谓如诗如画,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真让人心醉神迷。

B.这篇短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作者在遭贬谪中的那种凄凉、孤寂的特殊心境。

C.这篇随笔性的小品,叙事简洁,写景如绘,而抒情则寓于叙事、写景之中。

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

D.本文语言简洁、准确、形象,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抓住了佳境瞬间最敏感的特征,以极其少的文字,包罗较多的内容,凝练含蓄。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抵大峨之上,凡草木禽虫悉非世间所有。

昔固传闻,今亲验之。

余来以季夏,数日前雪大降,木叶犹有雪渍斓斑①之迹。

草木之异,有如八仙②而深紫,有如牵牛而大数倍,有如蓼③而浅青。

闻春时异花尤多,但是时山寒,人鲜能识之。

草叶之异者亦不可胜数。

山高多风,木不能长,枝悉下垂。

古苔如乱发鬖鬖④,挂木上,垂至地,长数丈。

又有塔松,状似杉而叶圆细,亦不能高,重重偃蹇如浮图⑤,至山顶尤多。

又断无鸟雀,盖山高,飞不能上。

(选自宋·范成大《吴船录》)注释:①斑:斑痕狼藉的样子。

②八仙:绣球花。

③蓼(liǎo):草本植物,花小,白色或色。

④鬖鬖(sān):头发下垂的样子。

⑤偃蹇(yǎn)(jiǎn):屈曲。

浮图:塔。

5.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1)人鲜.能识之()
(2)盖.山高()
6.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凡草木禽虫悉非世间所有。

7.以下并非由于山势高峻所致的一项是()
A.春天的奇花异草特别多
B.树木的枝条都往下垂
C.塔松的树叶圆细,树身不高
D.山上看不见任何鸟雀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课内现代文阅读(1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

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

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你改悔罢!”
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

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

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

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

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

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

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

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

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

”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

”他叹息说。

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

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

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

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yǎo无消息了。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8.根据拼音写汉字。

yǎo()无消息
9.选文中“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两处“他们”分别指哪些人?
前一个他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一个他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

”文中哪两件事促使鲁迅“弃医从文”?其中原因是什么?
事件1: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件2: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一句中“他的性格……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表明藤野先生只是个普通人,作者为什么说他“伟大”,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12.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线索分明线与暗线,明线是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B.“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这里称那些受军国主义影响而思想狭隘的中国留学生为“爱国青年”,实则讽刺。

C.“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

”在“漏”字旁边加上一个圈,暗中讥讽鲁迅考前得到泄漏的试题才得到高分的。

D.“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鲁迅之所以说谎,是不想看到关心他鼓励他的藤野先生凄然伤心。

(二)课外现代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父爱的速度
安宁
①那一年我读高二,正是需要用功苦读的时候,却因为成绩的飞快下滑和老师的忽视而自暴自弃。

②无意中参与了一场巷战,并不知道打架的目的是什么,只知道发泄似的冲上去乱打,打到别人都跑走了,我站在一个被打昏过去的男生面前,竟挪不动腿,被路过的一个老师当场捉住,扭送到校长室去。

而校长,只瞥了一眼我那劣迹斑斑的违规记录,便摆摆手说,你回家去吧,以后,也不必再来了。

③我就这样神思恍惚地收拾了书包,被老师遣送回家。

走到门口的时候,看见父亲在院子里满头大汗地劈柴,我才突然想要逃掉,却被父亲抬头叫住了。

我茫茫然地将一张勒令退学的通知递给他。

他看了许久,才叹口气,说,你在家先学习,晚上跟我去校长家坐一坐。

④平生从来没有求过人的父亲,将给我攒好的下学期的所有费用,都提前支取出来,换成酒和茶叶,而后趁了夜色,带我去校长家。

这也是父亲第一次给人送礼吧,他明显有些紧张。

在一次车祸里被撞瘸的右腿,走起路来愈加艰难。

在昏暗的楼道儿,往上爬的时候,我跟在父亲的身后,看他虚胖的背影,在栏
杆上一一划过。

偶尔我轻咳一声,会惊得他微微一怔,随即小心翼翼地四下张望一番,确定没有人看到,这才继续溜着墙根前行。

⑤终于敲开校长家门的时候,父亲已是一头大汗。

校长开门看到神情谦卑的父亲,先是一愣,随即瞥见低头缩在后面的我,这才明白过来。

勉强让我们进去后,校长并没有因为父亲在,便多么的客气,他只是几句话,便将我重新回校的希望捻灭了。

但父亲却一直微笑着听,点头附和着校长的每一句话,又几近低声下气地反复说,求校长宽容一下,给孩子一个读书的机会。

一旁的我,在缭绕的烟雾里听着,突然很想冲出去,再不回头。

⑥但我还是跟父亲捱到了最后一分钟,起身要走的时候,校长很坚决地让父亲把东西拿回去。

父亲却在他转身去提东西的那一瞬间,拉起我,冲出门去。

而校长也动作迅速地紧跟出来。

黑漆漆的楼道里,父亲如一只矫健的小兽,箭一般地,将那些阻挡他的荆棘藤蔓,统统地撞开去。

而他那条微瘸的右腿,那一刻也像是被注入了一股非凡的力量,突然间无可匹敌。

⑦将校长甩得无影无踪之后,父亲终于停住了脚步,扶着我的胳膊,弯腰大口大口地喘气。

片刻后,他抬起头来,无比自信又无比得意地笑道:只要留下了东西,你回校读书的事,肯定就有希望了。

而我,却是在他的这句话里,转过身去,无声地哭了。

⑧果真像父亲说的,几天后,我便接到了回校读书的通知。

⑨父亲送我回校的时候,并没有像母亲一样喋喋不休地一路唠叨。

而我,也没有向父亲保证什么。

但此后的我,却是在心里,将那个晚上父亲奔跑的姿势牢牢地记下,且以同样神奇的速度,紧咬着牙,一直跑到了高考结束。

⑩我的录取通知书,是校长帮我取的。

同时交给我的,还有一年前父亲送给他的酒和茶叶。

校长捶我一拳,说:你小子记住了,你能有今天,不是因为我给了你机会,而是你父亲,拖着残疾的右腿,拼命跑出来的;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父亲,有那样让人叹服的速度……
⑪原来,父爱的速度,刻骨铭心记住了的,不只是我一个人。

13.阅读文章,梳理故事情节,完成表格。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我”参与打架被学校勒令退学“我”接到录取统通知书,校长说是父亲的功劳。

14.结合选文内容,体会本文标题“父爱的速度”的含义。

15.第④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描写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16.选文第⑦段中划线句“而我,却是在他的这句话里,转过身去,无声地哭了。

”我无声地哭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17.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文中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写作(40分)
18.按要求作文
就算日子匆匆过去,有没有那么一首歌,会让你轻轻跟着和,牵动着过去,让你想起什么……
请以《歌声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有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书写清晰端正③文中避免出现真实的学校班级姓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