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鄄城县温室芹菜——番茄周年高效种植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1年11月刊
74
栽 培 与 种 植
DOI:10.16815/ki.11-5436/s.2021.32.044
宽的畦,每畦栽 8 行,行距20~25 cm,株距20 cm,每亩栽1.5~1.6万株左右,栽植深度以不埋住心叶为宜,随栽随浇水。
每亩撒施腐熟农家肥 8~10 m 3、50 kg 平衡复合肥(15-15-15),充分翻匀耙平。
铺滴灌带,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栽后及时浇水,3天后再浇1次缓苗水。
4、定植后管理
缓苗后中耕松土,10月上旬天气开始变冷时扣棚,保持白天室温18~25℃,夜间不低于7~15℃。
定植1个月后摘除下部老叶,结合浇水,追施平衡复合肥(20-20-20)10~15 kg,以后每隔15天左右浇1次水,追肥3~4次。
严寒季节应尽量减少浇水和追肥次数,防止湿度过大。
始终保持土壤湿润,保证根系正常吸水,促进地下部生长。
5、病虫害防治
西芹常见病害斑枯病,又称叶枯病、晚疫病,生育中期发生最严重,叶片、叶柄和茎秆均可感病受害。
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浅褐色油浸状小斑点,外缘常有黄色晕圈。
防治时可用65%代森锌500倍液,7~10天喷1次,连喷施2~3次。
蚜虫是危害芹菜的主要虫害,可悬挂黄板或使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等防治,每隔1周喷1次,连续喷施2~3次。
6、采收
正常情况下,12月中旬西芹定植后100天左右,株高50 cm 以上、平均单株质量在1 kg 以上便可收获。
二、冬春茬番茄栽培技术
春茬番茄大多在2月上旬定植,4月下旬开始上市,6月中下旬收获完毕。
每亩产量1.5万千克,平均价格1.5元/kg,每亩收入达2万元。
1、品种选择
早春番茄栽培常用品种主要是普罗旺斯、威丰1573、粉达利、贝多芬2号、荷兰春冠。
这些品种具有抗病性强、商品性好、耐低温、不易出现畸形果等优点。
2、播种时间
一般在11月底至12月初播种,采用基质育苗盘育苗。
温室内育苗畦上加盖小拱棚,一些不耐裂品种应提早播种定植[2]。
3、基质育苗
冬春茬育苗时温度低、光照弱、灾害性天气易发生,应选择日光温室进行育苗,采用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品种,11月底至12月上旬播种,苗期60~70天。
选用固体茄果类育苗基质,采用128孔穴盘。
育苗前进行种子消毒,播种前3~4天,先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 min,钝化种子携带的病毒。
清水洗净后放入50℃温水中,搅拌冷却至30℃,静置浸泡3 h。
然后将种子捞出沥干,用湿布包好,室温
山东鄄城县温室芹菜—番茄周年高效种植技术
吕建华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农业农村局,山东 菏泽 274600)
摘要: 山东菏泽鄄城县设施蔬菜种植模式中芹菜-温室番茄周年栽培模式推广面积最大,该文介绍了鄄城县温室芹菜番茄周年高效种植技术要点,包括芹菜、番茄两种蔬菜的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及后期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要点。
实践证明,此模式提高了复种指数,减少了病虫害发生,种植效益较高,可大力推广。
关键词: 温室;芹菜;番茄,周年栽培模式;复种指数;鄄城县吕建华. 山东鄄城县温室芹菜—番茄周年高效种植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2021,41(32):74~75.
鄄城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西面与河南省接壤,总面积1401 km 2,总人口80万,全县辖2个街道、15个乡镇[1]。
根据统计,当地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8.05万亩,总产量104.4万吨。
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6.61万亩,总产量32.27万吨。
本地温室大多高4.5 m,跨度12 m,长度90~120 m,面积1080~1440 m 2。
后墙采用薄膜加毛毡保温,外层使用保温被覆盖。
设施蔬菜种植模式中,温室芹菜-番茄周年栽培模式推广面积最大,已在鄄城县镇古泉街道办事处等地推广多年,该模式既丰富了蔬菜产品的市场供应,又增加了农民收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一、秋茬温室芹菜栽培技术
秋茬温室芹菜一般6月中旬育苗,8月底到9月初定植,元旦左右上市,2月下旬拉秧,平均价格1.5元/kg,每亩收入2万元。
1、品种选择
目前常用的品种主要是法国皇后西芹、文图拉西芹,具有耐低温、抗病性强、商品性好、高产、株型紧凑等优点,适合保护地栽培。
2、播种育苗
西芹属冷凉型蔬菜,6月下旬至7月中旬播种,苗期2个月。
一般采用育苗畦直播育种,棚室覆盖遮阳网、防虫网。
每10 m 2撒30~40 kg 过筛腐熟农家肥,拌合均匀,耙平,喷透底水,撒播种子,盖1 cm 厚细土,平铺地膜。
播种后至出苗前定期喷水,保持苗床湿润,1周后出苗。
苗期需及时预防根腐病等病害,可使用77%可杀得2000粉剂500倍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苗期一般预防3次。
预防蚜虫、蓟马等虫害,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等药剂,连喷2~3次。
3、定植
9月初,5~6 片真叶时可定植到日光温室中,做成 2 m
作者介绍:吕建华(1976-),男,汉族,山东省鄄城人,大学学历,
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1年11月刊
75
栽 培 与 种 植
确保幼苗间距合理,同时查漏补缺及时补苗,保证田间出全苗。
(3)中耕除草
在大豆生长期内需中耕除草3次及以上。
幼苗长到5 cm 左右时中耕,深度大约为10 cm;大豆分枝前进行第2次中耕,深度大约为15 cm ;封垄前进行第3次中耕,深度保持在8 cm 左右。
定期中耕对大豆生长起着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产量[3]。
(4)病虫害防治
呼伦贝尔大豆病虫害主要有孢囊线虫病、灰斑病、大豆根潜蝇和大豆食心虫。
预防孢囊线虫可用35%多克福种衣剂拌种;预防灰斑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多菌灵胶悬剂500~1000倍液,在结荚初期和鼓粒期亩用20~25 kg 喷雾;预防大豆根潜蝇可用40%毒死拌种,用量为种子质量的0.1%(有效成分);食心虫爆发时可采用敌敌畏药棍熏蒸法,防治效果良好。
三、结语
呼伦贝尔地区有着显著的地理优势,对大豆种植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提高大豆栽培技术,是实现呼伦贝尔大豆种植实现优质、高产的重要途径。
采用优质栽培技术,保证大豆健康生长,可从根本上提高大豆种植户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于 平,红 梅,黄复超,等. 关于北方大豆种植技术的研究与分析[J]. 种子科技,2016(12):40.
[2] 闫泽宇,史海滨,杨树青,等. 呼伦贝尔地区喷灌对大豆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2019,38(5):19~24.
[3] 李秀娟. 2016年呼伦贝尔市玉米、大豆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接近常年[J]. 农家科技,2016(12):295.
(上接第73页)
6、病虫害防治
早春棚室番茄常见病充害有晚疫病、溃疡病、叶霉病、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控”原则,采取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综合措施防治。
农业措施主要是在大棚通风口处挂防虫网,阻止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害虫进入;及时进行植株整理,摘除病、老、黄叶和病果,拔除病株,整枝打杈后及时用草木灰浸泡液喷施,起到消毒杀菌作用;大行大垄,及时通风降湿。
物理、生物防治措施主要有安装杀虫灯、行间株间悬挂蓝黄板、释放天敌、使用生物农药等。
化学防治根据保护性杀菌剂和治疗性杀菌剂配合使用的原则,晚疫病可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68.75%
氟菌.霜霉威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叶霉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速克灵1000~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防治;溃疡病可用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防治,间隔7~10天喷施1次。
三、结语
温室芹菜-番茄种植模式深受广大农民欢迎,可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复种指数,减少病虫害发生,增加农民收入,是值得大力推广的种植模式。
参考文献[1] 刘桂华,高素平.山东省鄄城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北京农业,2012(18):210.
[2] 黄亚杰,肖 瑜,乔 军,等. 5 种设施蔬菜周年生产的高效茬口模式[J]. 中国瓜菜,2019,32(9):98~99.
[3] 田同平,李爱莲,陈秀芬,等. 大棚芹菜—黄瓜—番茄高效种植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2003(5):40~41.
下催芽。
催芽期每天用清水淘洗1次,以防发霉。
发芽后,先将育苗畦浇足底水,下午4~5时播种,播后覆土1.0~1.5 cm,晴天上午不定期浇水。
苗期注意预防猝倒病、立枯病,可以采用苗菌敌、恶霉灵、咯菌腈等杀菌剂。
苗株高16~18 cm、4~6片叶、茎秆粗壮、无病斑、无虫害、根系布满基质达到壮苗标准时移栽。
4、定植
定植前结合整地施基肥,每亩需腐熟农家肥2吨、平衡复合肥50 kg、生物肥240 kg、钙镁硅肥60 kg,按行距50~60 cm、株距40 cm 栽植。
5、田间管理
(1)温光管理
温度控制在白天25~30℃,夜间12~15℃。
2月中旬以后,随日照时数增加适当早揭草苫、晚盖草苫,注意清洁棚膜,确保透光率。
春季光照充足,要及时防风,防止因温度过高造成植株徒长。
(2)肥水管理
定植时每亩沟施噻唑膦2 kg 防线虫,浇完定植水后,为防止徒长、促根系下扎,在第1穗果坐住前不浇水。
第1穗果乒乓球大时追肥灌水,每亩施全溶肥40 kg、复合肥25 kg、高钾水溶肥20 kg。
3月随着气温回升加大灌水量,7~10天左右浇水1次;4月以后每5~7天浇水1次。
一般10~15天追肥1次,早春茬番茄栽培因上茬作物施肥余留,因此每次施肥量不易过大,做到少量多次[3]。
(3)整枝、打杈、蘸花
吊蔓在第1穗花开时进行,一般留4穗果,每穗果3~4个。
阴天不要打杈,防止灰霉病、晚疫病等。
点花采用小型喷雾器喷花柄、毛笔点花或直接蘸花等方式。
不要在中午高温时蘸花,一般选晴天上午9~11点,随着气温升高,为防止激素中毒,可适当降低点花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