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制造业先进标准体系构建研究——以广州市黄埔区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研讨高端装备制造业先进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以广州市黄埔区为例
■ 田 农1 沈 一1 孙玉龙1 程 越2 高 昂2 赵 婧3
(1.广州市黄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中国标准化研究院;3.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
摘 要:本文以广州市黄埔区为例,讨论了在高端装备制造业不断加速发展以及黄埔区国家级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装备)标准化试点建设的背景下黄埔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和标准体系建设的原则,并对黄埔区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建设内容和实施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装备,标准体系,黄埔区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1.17.003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dvanced Standards System of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Huangpu District of Guangdong
Province
TIAN Nong1 SHEN Yi1 SUN Yu-long1 CHENG Yue2 GAO Ang2 ZHAO Jing3
(1. Guangzhou Huangpu Administration for Market Regulation;
2. 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3.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Abstract: Taking Huangpu District of Guangzhou as exampl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principles of standards system in the background of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standardization pilot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telligent equipment) in Huangpu of Guangzhou, and expounds the content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the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tandards system in Huangpu District. Keywords: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telligent equipment, standards system, Huangpu District
1 引 言
高端装备制造业又称先进装备制造业,是指生产制造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先进工业设施设备的行业。
高端装备主要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装备。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及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
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随着高端装备制造业试点的不断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更加规范有序。
田农,沈一,孙玉龙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先进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2 黄埔区高端装备制造发展现状
智能装备产业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装备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制造是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的主攻方向,智能装备产业则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发展的重要基础。
黄埔区将智能装备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大力推动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现已成为珠三角主要的产业集聚区。
2019年,黄埔区聚集智能装备及机器人规模以上企业134家,实现产值385.2亿元,同比增长10.9%。
有8家企业入选广东省机器人骨干企业,占广州市1/2(广州市共16家);有15家企业入选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智能制造领域),占广州市近1/2(广州市27家),在机器人本体制造、整机组装、集成应用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协调发展的有利局面,构筑了智能装备的创新集群。
3 标准体系构建原则
黄埔区是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装备)标准化试点承担单位,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业生产制造的要求,建立标准体系非常有必要,可以促进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公平化,提升智能装备生产的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对推进黄埔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建设意义重大。
黄埔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与建设需要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指导,只有实现各类高端装备的标准化和统一化,业务流程才能通畅流转,才能保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完善、可持续性和扩展性。
3.1 目标和系统性原则
构建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装备)标准体系的突出特点就是要结合本地区制造业发展的现状、特性和目标,按标准化原则和方法与国家智能制造建设及标准化发展相融合,探索建立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模式,为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装备)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其他地区更好地开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建设提供借鉴。
3.2 科学和先进性原则
为了真实准确地反映黄埔区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装备)发展现状,最大程度地适应区内该产业发展和试点工作的实际需求,应以科学合理和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装备)建设未来发展方向为指导。
同时,标准体系的构建也应适当考虑可反映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装备)未来发展趋势的条件和因素,将关键和支撑技术纳入标准体系中,尽量做到科学性、先进性和前瞻性的统一。
3.3 协调一致和适用性原则
构建黄埔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装备)标准体系时,应当充分依据工信部、国家标准委发布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并结合区内发展现状及试点工作中所梳理和产生的标准化需求,以化繁为简、实用适用为原则对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建立适用于黄埔区的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装备)标准体系框架。
同时,鉴于国家、行业或本省已有相关标准的情况,在标准体系中将建议优先选用现行标准,对于尚未制定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的,则建议可以按照试点过程中区内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科学合理地提出有效的标准制修订建议,以弥补领域空白,这样充分实现了整个标准体系规划内容与国家、行业标准的协调一致,保证了其在应用实施中的可操作和适用性。
4 标准体系构建分析和探索
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装备)标准体系应是包括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发展各方面标准需求的有机整体。
因此,黄埔区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装备)标准体系构建从系统性建设的角度出发,在对黄埔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现阶段和未来重点发展领域
田农,沈一,孙玉龙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先进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进行调查与评估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和《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管理暂行规定》对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重要标准的要求,构建突出表现黄埔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特色和需求的标准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从黄埔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装备)的发展和需求情况来看,其突出表现在关键基础零部件及通用系统、智能通用装备、智能专用装备、系统集成以及检测能力五大板块,围绕这五大板块构建了黄埔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装备)标准体系框架。
4.1 关键基础零部件及通用系统子体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并开始在一些领域与欧美发达国家展开竞争,但影响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一些“卡脖子”问题日益凸显,关键基础零部件及通用系统长期依赖进口问题最为突出。
黄埔区作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装备)标准化试点,通过推动标准化工作在成体系解决关键基础零部件及通用系统“卡脖子”问题方面进行了实践。
关键基础零部件及通用系统子体系包括了新型传感器、液气密元件及润滑系统、高性能伺服系统、生物特征识别、机器视觉等方面,在标准化试点的助推作用下,黄埔区的相关企业发挥自身技术优势通过参与传感器、生物识别、工业自动化系统等相关标准的研制以及润滑剂等领域国家级标准化技术组织,积极输出黄埔区企业的标准化智慧和经验。
4.2 智能通用装备子系统
智能通用装备是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基础性产业,西欧、美国、日本等国的智能通用装备业比较发达,市场占有率相对较高,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市场对产品要求的提高,我国主导的智能通用装备产量以及高端产品的比重将逐步加大。
智能通用装备子系统涉及物流设备、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工业激光等领域,黄埔区依托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装备)标准化试点,推动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工业机器人、机床数控系统、包装机械等方面标准的研制以及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总体组、全国工业机械电气系统等标准化技术组织。
4.3 智能专用装备子体系
智能专用装备是相对通用装备而言,用于解决制造业专用领域需求的装备,根据黄埔区产业以及省内配套技术支撑特点,智能包装与印刷设备、高端汽车制造装备、智能电网设备、无人智能设备、物联网设备等共同作为黄埔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装备)试点中智能专用装备标准化领域的重点方向,相关企业在参与食品包装机械、印刷机械、电动汽车等方面标准研制以及相关领域国际、国内
图1 黄埔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装备)标准体系结构图
田农,沈一,孙玉龙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先进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标准化技术组织活动中做出了贡献。
4.4 系统集成子体系
系统集成是指将软件、硬件与通信技术组合,使得系统各部分之间能彼此有机协调地工作,以发挥整体效益,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系统集成分体系包括设备系统集成与应用系统集成两个方面,其中:设备系统集成是针对企业内部的集成,即企业层以下的集成,而应用系统集成是企业层以上的集成,是企业实现内外部信息互联和共享的集成,黄埔区在高端装备制造系统集成方面具有一定基础,相关企业参与了多项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方面的国家标准研制工作。
4.5 检测能力子体系
检测能力是体现装备制造相关生产性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分体系涉及工业机器人、通用机械、电网设备、汽车零部件四个部分,体现了黄埔区配套的、面向装备制造业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能力。
黄埔区配套有工业机器人、智能电网设备、通用机械产品、汽车零部件检测能力的国检中心或省检中心,相关企业在高端装备的性能检测、安全检测等方面主导或参与了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
5 标准体系实施策略
5.1 强化统筹协调
在区内市场监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的指导下,依托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装备)标准化试点工作,开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装备)标准体系建设及规划。
充分利用试点工作中构建的多部门协调、多企业协作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凝聚国家级标准化技术资源,扎实稳固构建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先进适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装备)标准体系。
5.2 充分论证、广泛支持、实施动态更新
标准体系所纳标准项目立项必须通过相关专家的充分论证,并获得有关部门及应用企业的广泛支持。
实施动态更新完善机制,随着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装备)发展水平和行业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根据其发展的进程和阶段,每两至三年对标准体系进行滚动修订。
5.3 强有力的项目组
标准项目实施必须有一个有权威性、有推动力的项目组,由标准技术领域的专家组成项目组,项目组的决策层必须是在行业或企业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员,并且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协调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拿出决策性的意见。
5.4 加强标准推广、培训、运维和监控工作
制定标准的目标是为黄埔区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装备)建设服务,由于标准的应用将会给产业带来许多“麻烦”和“困难”,故贯标的过程是很艰难的。
为了达到建立标准的目标,加强标准培训工作,强化对标准的认识、理解。
建立推广、培训、运维和监控的规范管理流程和一支强有力的标准化服务队伍是贯标的基础。
5.5 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实施贯标
根据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装备)标准的特点,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运维是贯标的保证,标准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监督、查阅,确保标准广泛、高效地应用普及。
5.6 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内、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定期举办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论坛,促进区内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与国内外企业和标准化组织开展交流合作,力争更多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等相关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及国内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标准化工作,积极争取推动区内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向国内外标准化组织输出区内智能制造标准化技术成果,扩大黄埔区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装备)标准的国内影响力、争取国际标准话语权。
6 结 语
积极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既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高新技术发展及建设现代化制造强国的迫切需要。
2016年8月,原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规划结合标准化工作改革,提出了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及目标任务,突出了标准对于装备制造业核心地位及引领支撑作用。
此外,《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和《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管理暂行规定》对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重要标准提出了相对更为具体的要求。
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结合相关文件的指导和要求,以试点
工作为契机,抓住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的有利时机,构建适应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并不断推动其优化完善,实现在外部因素动态变化中不断维持标准体系的先进性、
科学性和适用性。
参考文献
方红军.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及发展问题研究[J]. 现代
经济信息,2019(23):301-302.
邓素华.我国高端设备制造业现状及问题[J].企业管理,2020(6):
121-123.
马静,王晓,黄兴,等.浅谈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建设[J].中
国标准化,2018(18):255-256.
作者简介
田农,局长,研究方向为市场监管理论、质量管理和标准化。
田农,沈一,孙玉龙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先进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1]
[2]
[3]
ISO/REMCO [EB/OL]. https:///committee/55002. html.
Angelique Botha. Developments at ISO/REMCO and its Impact on the Production and Use of Geological Reference Materials[J]. Geostandards and Geoanalytical Research,2010,34(3):237-244. Angelique Botha, John P. Hammond, Stéphane Sauvage. Report on the 42nd meeting of ISO/REMCO[J]. Accreditation and Quality Assurance, 2020,25(1):83-85.
胡晓燕,薛楠.我国冶金标准样品发展及现状[J].冶金标准化与质量,2007,45(6):34-37.
胡晓燕.我国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发展综述[J].山东冶金,2006, 28(4):1-4.
Xu Dajun. Reference material management system in China[J]. China Standardization, 2014(2):54-57.
贾东,王金玲,徐大军,等.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体系的研究[J].标准科学,2013(10):27-31.
边勇,赵晓丽,宫凤影,等.浅析我国植物检疫领域标准样品研究现状[J].植物检疫,2021,35(1):24-27.
田洪海,邢小茹,宁远英,等.我国环境标准样品发展及应用[J].中国环境监测,2019,35(5):12-17.
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EB/OL]./.
Koeber R, Linsinger T P J, Emons H. An approach for more precise statements of metrological traceability on reference material certificates[J]. Accreditation and Quality Assurance, 2010, 15(4):255-262.
Sargent M . The provision and use of traceability statements for reference materials[J]. Accreditation and Quality Assurance, 2020,25(5):367-372.
作者简介
李恩重,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标准样品管理与技术标准研究。
[22]
[23]
[24]
[25]
[26]
[27]
[28][29]
[30]
[31]
[32]
[33]
(上接第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