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教学理念,实施素质教育

合集下载

如何落实新课标小学

如何落实新课标小学

如何落实新课标小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的实施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新课标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的公平性。

对于小学阶段而言,落实新课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考虑和实施。

一、更新教育理念首先,教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将新课标的要求内化于心。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应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向更加开放、互动和探究式的教学方式。

二、优化课程设置落实新课标,课程设置是基础。

学校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对现有课程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课程内容与新课标相符合。

例如,增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三、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落实新课标的关键。

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项目研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强化师资培训教师是落实新课标的重要力量。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组织教师参加新课标培训、教学研讨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

五、完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的改革是新课标实施的保障。

学校应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加强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落实新课标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让家长了解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加强家校之间的信息交流,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七、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学校应积极营造开放、包容、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表达、勇于探索。

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

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

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

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变化,教育理念也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更新。

传统教育模式的单一性和僵化性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

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开放式思维与传统的封闭式思维相比,开放式思维更加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

开放式思维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开放式思维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师需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更新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变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而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例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使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培养综合能力教育的目标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术能力,而在当今社会,学生还需要具备创新、沟通、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因此,教育理念的更新需要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

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如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四、资源共享与协作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强调资源共享和协作。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是闭门造车,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

而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如网络、教学软件等,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

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与其他教师进行合作与分享,共同探讨教育教学的问题。

通过资源共享与协作,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五、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时代在变,知识也在不断更新。

持续教育中的教学理念更新

持续教育中的教学理念更新

持续教育中的教学理念更新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技术迅速发展,教育的使命与职责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逐渐引发深刻的思考。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持续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其教学理念的更新至关重要。

教学理念不仅是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影响教育实践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围绕持续教育中的教学理念更新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具体实施策略。

一、持续教育的重要性持续教育旨在满足个体在职业生涯和个人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样化,个人所需的知识面日益广泛,这使得持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适应社会变化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许多传统行业正在消失,而新兴行业层出不穷。

持续教育使个体能够及时掌握新技能,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

提升竞争力持续学习不但能增强个人在职场中的竞争力,还能提高组织的整体素质。

在全球化竞争加剧的环境下,各类企业对员工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现自我价值通过持续教育,个体可以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并找到更符合自身兴趣与职业定位的发展方向。

二、教学理念更新的必要性在持续教育中,教学理念的更新显得尤为重要。

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从理论知识传授到实际应用能力培养,这些都代表了教学理念的重要变革。

以学习者为中心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忽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而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尊重每一位学习者的独特性,以他们为中心进行课程设计和实施。

这种转变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使每位学习者都能在自己的节奏下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

注重实践和应用现代社会对实用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的理论传授无法满足市场需要。

因此,在持续教育中,我们需要更新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通过案例分析、模拟训练等方式帮助学习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促进终身学习意识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学习往往被视为有限的阶段。

而新的教学理念鼓励学习者具备终身学习意识,从而不断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教师教学理念更新

教师教学理念更新

教师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石,而教师则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不断更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学生,教师的教学理念必须不断更新。

过去,传统的教学理念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但却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首先,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潜力。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可以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再者,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自我提升。

比如,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学会自我评估等,让学生逐渐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另外,教师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如果教师不持续学习,就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更无法为学生提供最新、最有价值的知识。

教师要通过参加培训、阅读专业书籍、参与学术交流等方式,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已经在教育界中越来越被重视。

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应该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本文将从素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实践三个方面探讨。

一、素质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落实1. 强调全面教育:素质教育强调全面潜能的培养和发掘,不仅仅是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更是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增强。

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要传授基础的语言知识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创新能力、思辨能力等等。

2. 强调人本教育:素质教育侧重于以人为本的教育,注重学生的人格、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同时注重个性化的教育,因材施教。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人格塑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3. 强调自主学习:素质教育的特点是学生主体地参与,教学者和学习者的角色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展现。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提倡学生自由地阅读与写作,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我发现、自我理解、自我领悟。

4. 强调开放合作:素质教育强调开放包容,注重合作、交流与互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开拓外部资源,积极推进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创设更多的交流、互动的机会。

二、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现方法1. 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指教师针对特定学科知识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实际需求等,有目的地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比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任务型学习、课外拓展等。

通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主性,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

2. 评价方式评价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中的评价应该是以量化评价为主,同时注重质化评价,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和形式的多样性。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设计诸如阅读报告、写作评价、口语表述等多种评价方式,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行全面的素质评价。

教师学习“三新”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三新”心得体会

To be successful, go crazy first and move forward with a simple mind.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教师学习“三新”心得体会教师学习“三新”心得体会1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热爱读书,每有感触便记录下来,有两句话我摘抄在读书笔记上,感受至深。

一句是“如果孩子是鸟,你就是天空;如果孩子是鱼,你就是大海;如果孩子是花,你就是春天”;一句是“先做读书人,然后谈教育。

”读书与我们年轻教师的成长,与我们怎样教书育人是息息相关的。

教师是一个很普通的职业,是一个不同于其他的工作的工作,她神圣、伟大、高尚,世界一切赞美的词语都可以用在她身上。

这段时间,我特别认真的学习了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有了一些体会。

“新义务教育法最突出的立法理念和指导思想就是以人为本,保障权利,这样的理念和思想贯穿到了立法整体当中。

”新义务教育法的诞生,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是在对我国依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法律制度。

新义务教育法是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指导思想,并重点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保障义务教育投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问题作出了规定。

新法律为我国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通过学习义务教育法,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以前的我认为教师就是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吃点亏是可以吞下去,那现在我不会再怎么认为了。

在工作中,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讽刺,挖苦,不威胁、责难家长。

时刻以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不穿奇装异服,处处对于后进生,不拔苗助长,不讽刺挖苦,耐心教育。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

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实践

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实践

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实践内容总结简要作为一名在教育领域深耕多年的员工,深刻认识到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实践对于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性。

在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中,我致力于将创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中,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我的工作实践中,我主要负责课程开发和教学指导。

通过对课程内容的不断优化和更新,我确保教学内容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需求。

例如,针对新兴技术领域的教学资源,积极整合线上和线下资源,设计出富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课程项目,帮助学生掌握关键技能。

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课堂上,我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引入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我使学生在互动和探索中吸收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在评估体系方面,我倡导多元化评估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重视他们的过程表现和综合素质。

通过设置项目作业、课堂展示和同行评审等环节,我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运用能力,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案例研究和数据分析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方法。

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我发现了一些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积极影响。

例如,通过个性化学习计划,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这些发现为我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了有力支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知教学理念更新与实践的重要性。

通过不断尝试和探索,我致力于为学生们一个充满活力、互动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全面发展,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以下是本次总结的详细内容一、工作基本情况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致力于更新教学理念,并将之付诸实践。

参与负责的课程开发和教学指导工作,旨在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成效。

我的工作涵盖了课程内容的优化、教学策略的设计、以及评估体系的完善等方面。

二、工作成绩和做法在我的努力下,教学成果显著。

学校推进新课改和实施素质教育经验报告

学校推进新课改和实施素质教育经验报告

学校推进新课改和实施素质教育经验报告第一篇:学校推进新课改和实施素质教育经验报告学校推进新课改和实施素质教育经验报告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民族素质,造就德、智、体、美、劳、心等全面发展的“四有”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本质上来说,它与基础教育具有一致性,它是对基础教育认识深化的结果。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主要渠道是学校的教学活动。

因此,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课程教材与教育过程的改革。

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性因素。

《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必要的数量,是办好教育的基本条件;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实施素质教育最终要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师的素质的高低决定了素质教育水平的高低。

因此,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新课程的实施则是基础教育的全方位的改革,从课程改革与评价改革,从教材的更新到教学手段的更新,一切改革成败的关键均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改革基础教育的灵魂是教师。

知识可能从电化教育中学到,但没有与高素质的教师的交流,创造性思维是难学到的。

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如英国、日本、法国等,在教育改革中都把提高教师的素质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

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坚定正确的政治素质;2、豁达大度的思想素质;3、博闻强识的理论素质;4、多元化的知识素质;5、综合能力素质。

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了学校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这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树立现代的学生观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如果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现存的知识,缺乏积极主动性,缺乏开拓精神,就会落在时代的后面,因此必须转变这种陈旧的学生观。

它主要有两方面:1、转变落后的学生观,树立现代的学生观,对于基础教育就更为重要,在现阶段中,学校则上下一起围绕以智育为中心来抓分数、抓评比、抓竞赛、抓升学率。

这不能不说是普通教育学生观不端正的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

推行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案三篇

推行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案三篇

推行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案三篇《篇一》推行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案素质教育的推行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制定了以下详细的实施方案。

一、工作内容1.理念更新:组织教师学习素质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

2.课程改革: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体验性课程,减少单一的学科知识传授。

3.教学方法创新: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评价体系改革:建立多元化、全面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综合素质。

5.家校合作:加强家校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

6.学生活动丰富:组织各类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二、工作规划1.短期目标(1-2年):完成教师队伍的素质教育理念更新,初步形成多元化评价体系。

2.中期目标(3-5年):课程改革初见成效,教学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家校合作机制完善。

3.长期目标(5-10年):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

三、工作设想1.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素质教育工作者作的统筹规划、指导协调、检查评估。

2.加强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素质教育相关培训,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3.完善设施设备:增加投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为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4.开展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开展素质教育课题研究,总结经验,推广成果。

四、工作计划1.调查分析:了解当前素质教育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工作依据。

2.制定方案: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3.宣传发动: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师生及家长的认同感。

4.落实任务:将实施方案具体化,明确各部门、各班级的工作任务。

5.检查督促:定期对素质教育工作者作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

6.总结经验: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不断调整和改进。

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

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

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在当今社会,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塑造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与演变。

如何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关注学生个性,培养个性化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

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倡个性化教育。

通过了解学生的特点,量身定制教学方案,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他们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注重跨学科融合,促进知识整合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也逐渐被打破。

教育工作者要关注跨学科融合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和整合,培养学生解决跨学科问题的能力。

三、倡导终身学习,促进教育创新教育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教育工作者应该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助力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四、建立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更新教育理念意味着建立互动式教学模式,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提升教学效果。

五、重视教育技术,推动信息化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教育技术的应用,积极推动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

六、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育质量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支撑,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高。

因此,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导,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能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最新教育新理念

最新教育新理念
教育新理念
一、素质教育理念:
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一)素质教育的本质与特征 1、素质教育的涵义 :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予以不同理解
第一、从人自身需要的角度出发来理解: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教育观, 是从人自身需要的角度规范的教育,而不仅仅是从社会角度,它是以 人、以受教育者为出发点的,而不是以劳动力为出发点的;从基础教 育的角度而言,它是人才的基础教育,而不是人才教育。 第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理解: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 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 劳动,学会健。 第三、从个性发展的角度来理解:是全面发展的具体化和进一步发展, 它是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学生身上,就是以学生为本位、核心,强调 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素质教育发展的核心就是个性发展。
第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并根据 自己的实际,自主选择学习目标,自主选择练习 方法,自主选择练习难度;但他们又必须是在教 师指导或参与下进行,不要把自主性学习与放 “羊”式教学相混淆。
第二,自主式学习不适合运动技能掌握较差的学 生,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负责意识应较强。自 主式学习应该是对基本掌握的内容的消化、理解、 巩固和提高。
高的教育。
3、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观
第一,全面发展。 第二,主动发展。 第三,个性发展。 第四,全体发展。 第五,可持续发展。
二、、新课程理念:
走进新课程,按新课程要求教学
1、实现“三维”目标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更
要让他们注重过程与方法,并培养他们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即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
第一、素质教育是一种依据社会发展需要 与人的发展需要相统一而进行的教育;

教育中的教学理念的更新

教育中的教学理念的更新

教育中的教学理念的更新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变迁和全球化的加速,传统的教学理念面临着重大挑战。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更新教育中的教学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教育中教学理念更新的必要性、当前存在的问题、理论基础及实践途径,为教师、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一、教育中教学理念更新的必要性1. 时代背景的变化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这一变化要求教育体系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等。

这就迫使我们审视传统教学理念是否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2. 学习者需求的多样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信息传播的便利,学习者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不同背景、兴趣和能力的学生,对学习内容和方式有着各自独特的期望。

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设计上更加灵活,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3. 科技进步带来的机遇现代科技,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在线学习、智能课堂等新兴模式应运而生,为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平台。

在这一背景下,教师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

二、当前教育教学理念中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过于僵化许多学校在教材选择上依旧沿用传统教材,内容枯燥且缺乏针对性。

这导致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抑制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2. 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采用统一的方法,无视学生个体差异。

这种一刀切的方式容易造成部分学生无法得到满意的学习体验,影响他们对知识的兴趣。

3. 评价体系不够合理现行教育评价体系大多强调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其他素质和能力的发展。

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不仅让学生心理负担加重,还可能抑制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理念更新的理论基础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知识构建的主动参与者。

教师应当通过设置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知识与现实世界的有效连接。

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实施素质教育

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实施素质教育

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下面将从课堂教学、学科整合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实施素质教育。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结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律能力。

其次,学科整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学科整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为完整和系统的知识结构。

教师可以通过跨学科教学设计和项目制学习等方式,让学生跨学科地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可以将语文和历史、数学和物理等学科进行整合,使学生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联系,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发展。

此外,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创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塑造。

学校可以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社团活动、实践教学、志愿者活动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师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情感支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进行学科整合和课堂教学改革,以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师生关系建设。

只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2024年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方案

2024年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方案

2024年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方案一、引言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

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我校制定了2024年的素质教育方案。

本文将围绕该方案的目标、内容和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

二、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学业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创新能力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素质。

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责任感、有创新精神的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内容1. 增强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开设素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道德修养;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讲座,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悟,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 提高学业素质调整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加强学习方法教育,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推行个性化教学,根据每个学生的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推行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促进身心健康素质加强体育锻炼,推行每日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水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开展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 培养创新能力素质开设创新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和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素质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能力;引导学生参观企业和实地考察,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对职业发展的认识。

四、实施策略1. 加强领导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工作,亲自抓实施方案的落实情况,明确责任,做好各项工作的组织和统筹。

如何看待当前的小学教育现状?

如何看待当前的小学教育现状?

如何看待当前的小学教育现状?该如何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小学教育现状?当前,我国小学教育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和变革的阶段,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势。

站在教育专家的角度,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审视当前小学教育现状:一、积极主动的波动与进步:1. 教育理念的更新:近年来,国家积极倡导素质教育,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特别强调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这种理念的更新在小学教育中得到了积极主动的体现,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更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2. 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促进了小学课程结构的优化和课程内容的更新,注重跨学科整合、能力培养和核心素养的训练。

3. 教学的创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小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多种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4. 评价的改革:传统的以分数为导向的评价体系逐渐被多元化评价体系所取代,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多维度评价。

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 应试教育的阴影始终存在:虽然国家倡导全面素质教育,但在现实中,应试教育的理念仍然在许多学校中根深蒂固。

为了追求升学率,一些学校过分强调知识传授,轻视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培养。

2.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偏远地区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3. 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教师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

4. 学生压力过大:一些家长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给孩子们施加了过大的学习压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三、未来展望与发展方向:1.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教育理念更新,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推动教育评价体系多元化,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2. 加大教育投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理念更新与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教育理念更新与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教育理念更新与教学方法改革措施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领域,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科技的进步,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改革。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更新教育理念和改革教学方法。

一、教育理念更新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革,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个人能力的要求。

传统的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等重要素质。

因此,教育理念需要更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教育理念的更新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同时,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担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素质、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人才。

二、教育理念更新的实施措施1. 强化教师培训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他们的教育理念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其教育理念的更新意识和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开展教育研讨会等方式来增强教师们的教育理念更新。

2. 推动课程改革传统的课程设置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们需要推动课程改革,将知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在课程设计中加入更多实践性的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倡导个性化教育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能,传统的教育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因此,我们应该倡导个性化教育,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特长。

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4. 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学校与社会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关系,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可以为教育的改革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可以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开展社区教育等方式来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更新教育理念和改革教学方法。

三、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手段和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素质教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素质教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素质教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以素质教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为标题,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有效进行素质教育。

一、理念引领素质教育的实施首先需要明确教育理念。

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我们要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

这意味着我们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进行课程改革。

我们要调整课程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除了传统的学科知识,还要引入跨学科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三、教学方法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改变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灌输,而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因此,我们应采用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评价体系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我们不能仅仅以分数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业评价、品德评价、实践评价等,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价学生。

五、校园文化建设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应树立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比如,可以组织各类社团活动、文艺演出、体育竞赛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社交能力。

六、家庭教育的参与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家庭教育的积极参与。

家长要与学校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提供适当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

七、社会资源整合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整合社会资源。

学校可以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关系,利用社会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活动。

比如,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来学校进行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实践活动等,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机会。

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

通过明确教育理念、进行课程改革、改变教学方法、建立评价体系、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家庭教育的参与以及社会资源的整合等途径和方法,我们可以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精选五篇)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精选五篇)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精选五篇)第一篇:浅谈新课改下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浅谈新课下改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祝站镇中心小学李锋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发挥其整体育人功能,笔者认为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一、科学制定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而教学活动也必然会对学生身心的每一个方面都产生影响,因为学生是以整体的生命投入教学活动的。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要全面,而不应只是局限于认识性目标。

新课标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遍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标准》对“全体”的含义是这样表述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实际,在制定小学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发展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在培养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

“提出问题”是我国数学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学生以往较为习惯的是在面对一个确定的问题时思考解题方法,而提出问题是教材与教师的职责。

事实上,让学生学习时提出问题,学会提问题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所以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动手、动脑去探索、发现问题的答案,发展其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

小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主要有:化归、组合、归纳、联想、集合、对应等。

这些思想和方法隐含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它们比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更普遍的适用性,因而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思想,紧密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渗透。

这对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心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哪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

“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哪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

“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哪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素质教育的实施:资源与条件的深度探讨学校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其有效实施需要必要的资源和条件保障。

本文将从教育专家的角度,深入探讨学校教育所需的资源和条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人才资源:培养和训练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全面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

教师不仅需要精通学科知识,更要具备以下素质:教育理念的更新: 深刻理解全面素质教育理念,并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

教学方法的创新: 掌握多种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特点和课程内容灵活运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育人能力的提升: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引导能力和激励能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终身学习的意识: 积极主动地进行专业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二、物质资源:完善系统教育教学设施1. 教学设施的完善: 提供充足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教学设施,并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设备、网络平台等,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

2. 校园环境的优化: 打造安全、舒适、美观、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愉悦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身心发展空间。

3. 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 建立校际之间、校内外资源共享平台,打破学校之间的壁垒,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三、社会资源: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1. 家庭教育的配合: 家长需积极配合家庭教育,与学校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2. 社会力量的参与: 热情鼓励社会组织、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教育,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机会,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3. 媒体的正确引导: 媒体应积极宣传素质教育理念,引导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舆论支持。

四、制度保障:完善教育评价体系1. 改革传统的考试制度: 改变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的传统考试制度,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新教学理念,实施素质教育
有人认为:“我们只是按照课本教学,要什么理念不理念?!”事实究竟如何?教师可以没有教学理念吗?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实例:a.几乎每一个化学老师都认为,初中化学应该以基本的化学概念、基本的化学技能以及基本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基本内容。

——这里隐含着“初中化学要帮助学生打好学习化学的基础”等观念。

b.许多化学教师认为,“精讲多练”是搞好化学教学的有效方法。

——这里隐含着的知识是:听课和练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本方式;隐含着对学生学习评价标准的认识:能解题就算学好了。

c.几乎每一位化学教师都认为,学习化学必须掌握化学语言,化学教学必须注重化学实验教学。

——这反映了他们对化学学习内容和途径的看法。

其实,认为“教师只能按课本教学”,这本身也是一种理念,反映了许多教师对工作性质、意义的认识。

著名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戴安邦教授说:“只重视传授化学知识技术的教学是片面的化学教育。

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化学教学既要传授化学知识与技术,更应该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应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

”就是在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戴安邦教授身体力行,努力实践,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人才,为我国化学科学和化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可见,每一个教师,不管接受过何种训练,他对课程教学都具有某些理念,只不过有些理念是自觉的,有些不自觉的而已。

何为教
学理念,它涉及到许多方面,首先应该回答“教学活动应该达到哪些目标”,“怎样达到这些目标”等方面,形成指导教学活动的任务、目标、内容、形式、媒体、方法与评价等方面,形成指导教学实践活动的方针和原则。

因此,教学理念决定着课程如何实施,决定着课程实施的效果,在课程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个教师,他只有形成对于课程教学的正确认识,即具备了正确的教学观念,并且按照这些认为来自觉地进行教学活动,才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历来成功的教学改革,之所以能取得好的效果,无不跟坚持学习、不断更新先进、正确的教学理念有关。

著名的特级教师王云生主张发掘化学教学的教育功能,让我们主动学习、健康地发展。

在这个理念指导下,他努力学习、实践启发式教学思想,认真研究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教育,加强和改革化学实验教学,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应变能力与创新性,努力提高习题教学的效益,积极进行化学选修课教材的建设,总结了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贵在自觉主动,重在贯穿渗透”规律,取得了优异的教学业绩和丰富的教学研究成果。

就有这样一位老师,坚信人人都能成才,在教学中想法设法唤起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有一次,一个学生因为看课外书而耽误了吃饭,这位老师没有像一般老师那样批评这位学生,反而热情地对他说:“人才成长的一个普遍特点就是热爱学习,对学习很投入。

你因为看书忘记了吃饭,说明你也有这个特点,只要坚持
努力,你也会成才!”此后,这个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改变了化学学得不好的状况,后来还在化学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更新的课程理念、搞好课程改革自然成了一件很紧迫的任务。

实施素质教育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历史重任。

当前,在教师中比较普遍地存在一些亟待更新的观念:
(1)“化学课程就是要培养化学人才”。

这种认识混淆了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区别,对中学化学教育,特别是初中化学教育的危害很大,需要认真的、彻底的消除其消极的影响。

(2)“系统地传授化学知识是化学课程最主要的任务”。

课程的本质属性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使学生获得适应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经验的目的、计划和过程,是目标、过程和结果的统一体。

这方面的陈旧看法是不利于课改的,是必须摒弃和更新的。

教师需要明白两点:首先,课程不等于学科知识体系,不是要求学生再现的学科知识体系。

其次,课程不仅仅是预期的学习结果。

实践表明,把课程跟学科知识体系等同,不但会导致智能、情感、品德和个性的培养,而且会导致注入式教学,导致知识面狭窄,脱离实际,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危害很大。

课程的实际过程不仅仅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班级授课,还包括多种实际活动。

因此,活动和社会实践也应该作为正式的课程。

(3)“所谓基础就是指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强调“双基教育”,我们教师比较熟悉“双基教学”,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十分重要,但是现代社会对公民和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仅仅是“双基”是不够的,要由“双基”发展为基础教育、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这“四基”。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基本能力教学和基本观念态度教学的认识和实践研究与体验。

因此,更新对基础的认识,加强理论研究和体验,乃是当务之急。

(4)“教师的任务就是讲好课,学生的任务就是要听好课”。

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育人,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这个目的,而不是讲课;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是为社会发展需要、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学习,也不只是听好课。

这些大家都耳熟能详,关键是在于真正理解,真正落实。

(5)“教学评价就是要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价值判断或排列名次”。

教学评价是课程系统地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影响很大。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过于功利主义,很容易导致应试教育,不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全面提高素质。

基于以上的这些观念,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需要我们树立一下新的教学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一培养为主。

为什么进行化学教学,是化学教学的根本问题。

这个问题不解决,化学教学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对于初中化学教学目的,不仅是培
养化学英才,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问题。

21世纪的社会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我们教师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可见,“培养人才”与“培养人”虽一字之差,却代表着不同方向。

2.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促进学生发展。

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是要以德育为核心,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要加强各种实践活动,使各方面教育互相渗透,协调发展。

化学教育能够使学生了解乃至掌握必要的化学知识技能,使他们从特定角度了解科学过程,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互相联系,学会解决一些化学问题,提高他们的科学技术素养,满足社会在公民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需要,并且使人类的化学经验精华得以向后代传送和发展。

“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以人为本”,这不但要体现在课程的整体构思上,还要体现在整个体系中,在实施过程中,要把个性、潜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等,作为目前课程实施中的关注重点。

3.既要重视提高学生的智力品质,又要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品质。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改进教育方法,使德育内容渗透在学科内容中,使德育内容与学科内容有机地结合。

要向“知时节”的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重视化学教学中的人为因素,重视化学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努力发掘化学教学中的人为因素,积极的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
感,培养学生良好地非智力品质。

当然,培养什么样的人,使学生形成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任何教育都回避不了的问题,而且应该是优先解决的问题。

因此,为了搞好人文素质培养,在教学中不但要重视认知目标的制定和落实,也要注重情感、态度和行为目标的制定和落实。

在充满竞争的社会,在重视你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加强合作精神的培养。

4.既要重视学习结果,也要重视学习过程,把学习方式的转变放在重要地位。

在改进学习过程、转变学习方式方面,首先要注意强化实验的探究功能,因为实验是获得化学知识、进行化学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

其次,用研究性学习来改造化学课堂教学,通过研究性学习,学习者才能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形成可靠地知识结构,形成追加新知识单元的基础。

第三,组织好学科实践活动,在化学课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实践性教育活动,即学科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全面实现新时期化学课程的目的。

第四,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这种开放式地学习,就是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做法。

这些年来,虽然课程改革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不乏有把其当成耳旁风者。

因此,要想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就要大力克服传统封闭式的教学模式,要在化学活动中,培养创造性地开展学习活动。

5.培养学生始终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热爱科学,乐于学习,
学会学习。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类已经进入学习型社会,自主学习室未来社会成员的生存需要和基本生存方式,始终学习能力成了现代社会国民生存能力的重要成分。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培养兴趣尤为重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在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要是始终把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放在很突出的位置,只有学生主动学习,才有可能学的生动、活泼。

6.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注意跟其他学科的整合。

化学跟生活和社会就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化学教学应该充分发挥这个优势,积极开发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的作用,在涉及到自然、生活、社会问题时,要抓住有利时机,做好相关学科知识的整合,恢复被人们为割裂而本来存在的内在联系,以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