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散斑测量讲解
激光散斑和激光多普勒测量
量和的幅度和相位,na表示第n个基元,而na和nφ为na的幅度和相位。在散斑研中,假设基元na之间互不相关,相位nφ在(−π,π)之间是均匀分布。分别计算复矢量
和A的实部Re{A}和虚部Im{A}的一阶统计,实部和虚部的均值都为0,实部和虚部互
粒子的速度有关。这时积分时间作为另一个自由度,与散射粒子的速度一起表现为“时
间积分散斑(Time-integrated Speckle)”调制深度的函数。时间积分散斑的一阶时间统
计特性,如标准偏差与平均光强的比值,与探测器积分时间和散射颗粒的速度相关,
可用于测量散射粒子的速度
[29]
。
时间微分散斑的统计特性同样包含了散射粒子的速度信息。Ruth证明了散射粒子
率之间产生的拍频和混频(多普勒频移)。图1.4展示了运动散射粒子引起的随机光强
波动的测量方法。
.2激光散斑测量与统计特性
5
固体或流体的散射粒子运动时,会产生多普勒频移。对同向运动的散射体,其所
有的或大部分的散射光具有相同的频移,这时需要加入参考光源来产生频率差。不移
动的参考光源与运动散射粒子频移的频率差与散射粒子的运动速度相关,这就是典型
不相关,方差相同,都为
当基元复矢量的数目N非常大时,实际上也是如此,由中心极限定理可知,N→∞,A
的实部和虚部都趋于高斯分布,因此,A的概率密度函数趋近于瑞利分布
对于光的强度测量,
代入式(1.5),因此对于A≥0,光强I的概率
密度函数为指数概率分布,如图1.6所示。
通过对(1.6)式直接积分可得到 为平均光强,此
随机复矢量振幅的统计特性,然后计算出散斑图像强度的一阶统计特性。
激光散斑的测量
W ( Z ) W0 (1 Z 2 / a 2 )1/2 0.01726 1
S P2 / W
632.8 106 555.0 0.07545mm 1.4816
2. x 和y 的计算
P2 555 x d 1 0.1611mm 1 P 0.03 126.96 1 P2 y d 1 P 0 1
答:由于激光光强起伏周期远大于 CCD 采样的周期,激光器光强时整体下降或 者提升的,最终图像上整体光强大小可能会有变化 6、在本实验中若有一均匀的背景光迭加在散斑信号上,对 S 值的测量有影响 吗?试分析原因。 答:观察面上的光强整体上升了,统计平均值显然会上升,但是不会影响统计分 布。即对拟合没有影响,因此对 S 无影响。
W012
f ' d1
2 01 2 '
50mm
(50 650) 53.55mm 650 2 0.22442 2 (1 ) ( ) 50 632.8nm 50mm
W02 (1
d1 2 W012 2 ) ( ) f' f'
0.22442 0.01726mm 650 2 0.22442 2 (1 ) ( ) 50 632.8nm 50
五.思考题
1、激光散斑测量的光路参数(P1,P2)选择是根据什麽? 答: 为了得到较好的图像, 一方面需要考虑图像中散斑个数要多已得到的统计数 据比较可信, 另一方面要使散斑图像尽可能地大以获得精确测量。所以实验中需 要调节(P1,P2)兼顾这两个方面,以获得最佳图像 2、为什麽在本实验中散斑的大小用 CCD 象元,而毛玻璃与 CCD 表面的距离可 以用卷尺(最小刻度为 1 毫米)? 答:CCD 象元由计算机处理,精确度高。有公式 d x
激光散斑的测量讲解
激光散斑的测量By 金秀儒物理三班Pb05206218实验题目:激光散斑的测量学号:PB05206218姓名:金秀儒实验目的:了解激光散斑的统计特性,学会两种处理激光散斑的重要方法----自相关函数法和互相关函数法。
实验仪器:氦氖激光器,全反射镜,双偏振片,透镜,毛玻璃, CCD ,计算机。
实验原理:激光自散射体的表面漫反射或通过一个透明散射体时,在散射体表面或附近的光场中可以观察到一种无规则分布的亮暗斑点,称为激光散斑。
(1)自相关函数假设观察面任意两点上的散斑光强分布为I 11(x ,y ),22I (x ,y ),我们定义光强分布的自相关函数为:G (x1,y1;x2,y2)=〈I(x1,y1) I(x2,y2) 〉 进行归一化处理,可以得到归一化的自相关函数为:222(,)()/1exp[()/]g x y G x I x y S ∆∆=∆<>=+-∆+∆(2)两个散斑场光强分布的互相关函数:假设观察面任意一点Q1上的散斑光强分布为I 11(x ,y ),当散射体发生一个变化后(如散射体发生一个微小的平移220d d d ξη=+)观察面任意一点Q2上的散斑光强分布为I '11(x ,y ) 定义光强分布的互相关函数为:11221122GC x ,y ;x ,y )=<I(x ,y ) I'(x ,y ) >(;可以,归一化的互相关函数为:2121222(1/())(1/())(,)1exp{[]}exp{[]}C x d P P y d P P g x y SSξηρρ∆++∆++∆∆=+--实验光路图 1.氦氖激光器 2.双偏振片 3.全反射镜 4.透镜 5.毛玻璃 D 7.计算机5-数据处理及结论:一、原始数据和计算机计算结果:1、FFT 计算自相关系数:(r=15)FFT 计算自相关系数:(r=15) 序号 max gmin g max g 位置 min g 位置 散斑半径 SSX 像素 散斑半径SSY 像素 拟合误差1 1.775 -62.24610⨯0 0 11.760 10.767 -35.54410⨯2 1.760 -63.67810⨯0 0 11.898 10.737 -35.61010⨯ 3 1.855 -54.55310⨯0 0 11.416 11.010 -34.81210⨯ 4 1.841 -102.87910⨯0 0 11.555 11.283 -35.41810⨯ 5 1.809 -75.38510⨯0 0 11.797 11.795 -35.38710⨯ 61.768-103.25610⨯0 0 11.196 11.985 -35.71710⨯2、计算互相关:FFT 计算互相关系数:序号 max gmin g max g 位置 min g 位置(1;2) 1.475 0.346 28 0 (2;3) 1.634 0.347 23 0 (3;4) 1.575 0.370 28 0 (4;5) 1.615 0.365 21 0 (5;6) 1.5290.355 283、相关参数(光路图见实验原理部分,已做必须修改):相关参数:光路参数:L1=35.00cm ;L2=30.50cm ;L3=13.40cm ;L4=53.20cm ; 激光波长:=632.8nm λ; 透镜焦距:f=5.00cm ;1CCD 像素=0.014cm实验光路图:此列全为零!为什么?二、数据处理:1. 完成实验理论值w 和s 的计算294101632.825.001010 2.24103.1415926d w m λπ---⨯⨯⨯===⨯;'22'251222822220119''5103510510 3.501035 2.2410(1)()(1)()5632.810f d d f m w df fππλ-------⨯-⨯=-=⨯-=⨯⨯⨯-+-+⨯;24250102228222201192''(2.2410) 3.501035 2.2410(1)()(1)()5632.810510w w m w df f ππλ-----⨯===⨯⨯⨯-+-+⨯⨯⨯; 22213213.4010 5.73107.6710p l d m ---=-=⨯-⨯=⨯;25230293.1415926(3.5010) 6.0810632.810w a m πλ---⨯⨯===⨯⨯; 1122254122102232(7.6710)()(1) 3.5010(1) 4.4310(6.0810)p w p w m a ----⨯=⨯+=⨯⨯+=⨯⨯; 924241632.81053.2010 2.4210() 4.4310p s m w p λππ----⨯⨯⨯===⨯⨯⨯;2. 完成实验值的计算a) 求出照在毛玻璃上激光光斑的平均半径 SP w πλ=2; 散斑半径 SSX 像素 散斑半径SSY 像素S= 1/2(SSX+SSY ) 11.760 10.767 11.264 11.898 10.737 11.318 11.416 11.010 10.712 11.555 11.283 11.419 11.797 11.795 11.796 11.196 11.985 11.590 _11.26411.31810.71211.41911.79611.59011.3506s +++++==像素;3411.3500.01410 1.5910m m --=⨯⨯=⨯ ;因此,_41.5910s m -=⨯;92424632.81053.2010 6.74103.1415926 1.5910p w m s λπ----⨯⨯⨯===⨯⨯⨯;b) 求出毛玻璃的平均实际位移量 )(112P P xd ρ+∆=ξ;2322211221(6.0810)()(1)7.6710(1)7.732106.7610a p p m p ρ----⨯=+=⨯⨯+=⨯⨯; 3428232821280.01410 2.987105x m --++++∆=⨯⨯=⨯;0y ∆=;因此,22214553.2010()7.73102.98710 3.791011p p x d m ξρ----⨯⨯∆⨯===⨯++; 实验中,实际位移应该是53.0010d m -=⨯,相差不大;实验小结及建议:本实验是一个比较精确的实验,引起误差的主要因素有如下述:仪器方面,光路调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验的结果;调整光路时应保证各光学元件中心等高,激光束穿过各元件的中心。
激光散斑测量
q(z) R (z) w (z)
高斯光束的传播公式
高斯光束过程中光束轮廓为绕Z轴旋转的双曲面
(z)
z (1
z02 z2
)
z0
w 02
w 2(z)
w
2 0(1ຫໍສະໝຸດ z2 z02 )高斯光束特性图解
R(z)z处波面曲率半径
W0=0.2244mm
z
准直距离
Z0=2W02 /
S P W
2)测量散斑的位移(通过计算两个散斑场各点光强 的互相关函数并寻峰求出)
x
dx(
P )
(P)
3)由上两式求出照在毛玻璃上光斑的大小以及透
镜焦点的大小,毛玻璃的实际位移量等.
实验中采集的散斑图
毛玻璃横向移动
• 理论公式 • 实验公式
自相关函数
g(x,y)1ex(px[2y2)] S2
由激光器出射的高斯光束
d
2W0
d=250mm ,=0.0006328mm ,w0=0.2244mm
d 1 w0 ( ) 2
高斯光束的复振幅表达式:
I I0
W0 0.135I0
u ( x , y , z ) A exp[ ik ( x y ) ] q(z)
i
He-Ne Laser
透镜 毛玻璃
客
观
散 斑
CCD
场
PC
激光的产生
激光工作物质被激活(光、电能等)后产生粒子数反转, 发生受激辐射,能使光得到放大。光在由两片高反射 率的镜片和激活物质组成的谐振腔之间多次的反射形 成激光输出。
高斯光束的形成
以实验室常用的氦氖激光器为例说明: 波长为632.8nm(3.39m、 1.15m)
傅里叶光学第9章-散斑测量术课件
式中:ϕ1=arg{I1},ϕ2=arg{I2},I1和I2分别为I1和I2的傅里叶变换。
条纹的周期和平移量的关系是:
Tx=| | ,Ty=| |
0
0
两次曝光的散斑图,每次选择一个小窗口区域进行傅里叶分析,逐点观察。这
种方法称为逐点分析法。
2、散斑照相术
全场滤波法
参见图 9-5,采用4f光学信息处理系统,两次曝光散斑图H置于输入面。当谱
场测量。
(2)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使得散斑图的分析处理更加方便有效。
2、散斑照相术
2.3 数字散斑相关术
通过CCD等光电成像器件记录物体变形前后表面产生的散斑场的强度,
通过数字图像相关运算,提取物体表面位移场的信息。
若f(x,y) 和g(x,y)是物体变形前后表面散斑场的强度分布,则:
C(x, y)=∑f(x+m, y+n)g(m, n)
或形变)的散斑图,从中提取漫射表面位移或形变的信息.
图9-4 两次曝光的散斑图的记录和处理
a) 散斑图的记录 b) 对散斑图做光学傅里叶变换
2、散斑照相术
图9-4a为记录光路,总的光强分布为两个散斑图强度之和:
I(x,y)=I1(x,y)+I2(x-x0,y-y0)
经透镜傅里叶变换,在(u,ν)后焦面上观察到被散斑晕调制的条纹图样(见图 9-4b),即:
采用相移技术,通过多幅干涉图的强度计算Δϕ,可实现相位分布的精确测量。
3、散斑干涉术
3.5 散斑测量振动
图9-10
用于振动分析的散斑成像干涉系统
参看上图,在一个成像光路中,激光照明物体粗糙表面,引入参考光与物体所成的
像干涉,采用CCD探测器作光强记录。
激光散斑测量(中国科大实验讲义)
可编辑ppt
19
一维自相关函数图
实验曲线
拟合曲线
可编辑ppt
20
一维互相关函数图
实验曲线
可编辑ppt
21
可编辑ppt
22
激光散斑实验
什麽是激光散斑现象? 激光散斑现象的特点
激光散斑的应用 散斑测量实验的内容 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结论
可编辑ppt
1
什麽是激光散斑现象?
• 当一束激光照射到具有漫射特性的粗糙表面 上时,在反射光的空间中用一个白色的屏去 接收光总可以看到一些斑点。这就是激光散 斑现象。
• 经透镜成象形成的散斑是主观散斑 。在自由 空间传播形成的 散斑叫做客观散斑。
xdx(1P 2/(P 1))
gc
可编辑ppt
x
17
实验相关函数的计算
• 利用CCD和采集卡(10moons)得到的是BMP格式的图 象文件,调用程序可以将BMP图象文件转化为两维的 数据文件,也就是得到了CCD面阵所在的这一面积上 的光强的值I(i, j)(i,j=1,2…,N0) 。利用这些值就可以 计算散斑场的归一化样本自相关函数和互相关函数。 这些由计算机完成。
可编辑ppt
6
由激光器出射的高斯光束
d
2W0
d=250mm ,=0.0006328mm ,w0=0.2244mm
d 1 w0 ( ) 2
可编辑ppt
7
高斯光束的复振幅表达式:
I I0
W0 0.135I0
u ( x , y , z ) A exp[ ik ( x y ) ] q(z)
S P W
激光散斑数字相关法测量微小位移
两种方法的比较ຫໍສະໝຸດ 通过对测量数据分析,发现这两种方法均可以实现对面 内微位移进行测量,但是这两种方法各有特点。干涉法中散 斑图的质量是决定测量结果的重要因素。在实验中发现物 体表面粗糙度对条纹间距会产生直接影响。在实验中也发 现,位移量大小对实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位移太小和太大都 直接降低了条纹质量。相关法根据物体发生位移前后的相 关性进行测量的。实验条件容易实现,而且实验精度也较高。 但是在相关法测量中发现散射基元大小会对测量结果产生 一定的影响,位移量较大时,散斑会产生一定的变形,这对测量 是有很大影响的。
激光散斑数字相关法测量微小 位移
指导教师——张毅 答辩人——刘桐
选题背景
散斑现象普遍存在于光学成像的过程中,很早以前牛 顿就解释过恒星闪烁而行星不闪烁的现象。由于激光的高 度相干性,激光散斑的现象就更加明显。最初人们主要研 究如何减弱散斑的影响。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散斑携带了 光束和光束所通过的物体的许多信息,于是产生了许多的 应用。例如用散斑的对比度测量反射表面的粗糙度,利用 散斑的动态情况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利用散斑进行光学 信息处理、甚至利用散斑验光等等。激光散斑可以用曝光 的办法进行测量,但最新的测量方法是利用CCD和计算机技 术,因为用此技术避免了显影和定影的过程,可以实现实 时测量的目的,在科研和生产过程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实验原理
实物光路图
实验仪器
实验图样
Matalab编程
程序源代码
相关度运算
定标结果
毛玻璃每移动0.05mm对应散斑位移30个像素点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问题:测量中发现散射基元大小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 定的影响,位移量较大时,散斑会产生一定的变形,这对 测量是有很大影响的。 解决办法:在定标时分别测定几个不同位移,当出现 相关位移为0时,将该数据除去,反复测量,求平均值。
【精品】激光散斑检测技术
【关键字】精品《无损检测导论》课程论文激光散斑检测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应用一、应用背景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汽车、建筑、医疗、制药、压力容器、橡胶工业等行业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然而复合材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易产生开胶、分层、冲击损伤、渗水、蜂窝变形等缺陷,缺陷的扩展给装备带来安全隐患。
目前国内复合材料的检测普遍采用落后的敲击法、超声波、声阻检测方法,这些方法普遍存在灵敏度低、对操作者要求高、缺陷难以定量和定位、检测速度慢等问题。
国外普遍采用先进的激光错位散斑成像无损检测技术,不仅检测灵敏度高,缺陷可以直观数码成像,还可以精确测量缺陷的尺寸、位置,操作简捷方便、速度快,成为复合材料生产或现场无损检测专门解决方案。
成立于1977年的美国激光技术有限公司(LTI)是世界激光散斑成像无损检测技术的领导者,其激光散斑成像技术克服了其它检测手段和早期激光干涉检测技术的许多瓶颈和局限,广泛应用于飞机、火箭、卫星、导弹、舰船、飞船、装甲等生产或在役检测,在实践中证实了巨大的成本效益和超强的无损检测能力。
二、发展激光散斑检测技术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应用于无损检测领域,纵观激光检测技术的发展历史,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激光全息技术,虽具有灵敏度高的优点,也存在着干版化学处理繁琐、必须在隔振台和一定暗室条件下才能工作的缺点。
通过CCD摄像机取代干版、隔振性能改善等一系列改进,出现了电子散斑干涉技术(ESPI),但其还不能适应现场检测的需要,目前已进入到激光错位散斑技术 (shearography)时代。
激光错位散斑干涉技术该技术具有全场性、非接触、无污染、高精度和高灵敏度、快速实时检测等优点适用于蜂窝夹层结构、橡胶轮胎、复合材料粘结质量的检测,并已在航空、航天、汽车和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三、基本原理激光错位散斑干涉也称剪切散斑,是在单光束散斑干涉的基础上,利用有一定角度的玻璃光楔使得成像平面上造成特定的错位,在照相干板得到双曝光错位散斑图,再以适当的光路布置显现出条纹进行分析通过被检物体在加载前后的激光散斑图的叠加,从而在有缺陷部位形成干涉条纹。
激光散斑测量实验报告
激光散斑测量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引言二、实验仪器和原理实验仪器:激光、透镜、狭缝、幕布、尺子、直尺实验原理:1.激光散斑现象:当激光通过光学元件后,由于光的波动性,光束经过屏幕成为一幅杂乱无章的亮暗交替、相互交错的斑图,这种图案被称为散斑。
散斑的出现是由于光的相位随机分布所导致的,故散斑图案是一种统计性质的成像效应。
2.透镜焦距的测量:当激光通过透镜时,如果透镜的焦距为f,则在焦距前后的位置,散斑图案会有明显的变化。
通过观察焦距前后散斑的大小和形状,可以确定透镜的焦距。
3.狭缝宽度的测量:当激光通过狭缝时,经狭缝后的散斑会变得更加明显。
通过观察狭缝前后散斑的大小和形状,可以确定狭缝的宽度。
三、实验步骤1.将激光照射到透镜上,观察透镜前后的散斑图案。
2.移动屏幕,找到焦距前后的位置,观察散斑图案的变化。
3.测量透镜到焦距前后的距离,计算出焦距。
4.将狭缝放在激光路径上,观察狭缝前后的散斑图案。
5.测量狭缝前后散斑的距离,计算出狭缝的宽度。
四、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1.透镜焦距的测量:透镜到焦距前后的距离为d1和d2,焦距为f,根据几何关系可得:1/f=1/d1+1/d2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得到透镜焦距为f = xx mm。
2.狭缝宽度的测量:狭缝前后散斑的距离为l,透镜到屏幕的距离为D,根据几何关系可得:d=f*l/D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得到狭缝宽度为d = xx mm。
五、实验讨论1.实验中使用的激光是否满足单色条件?可以通过观察散斑图案的颜色变化进行判断。
2.实验中是否考虑了折射和衍射对散斑图案的影响?3.实验中使用的透镜和狭缝是否满足理想条件?是否考虑了它们的光学畸变?5.实验中的结果是否与理论值相符?如果不符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六、结论通过激光散斑测量实验,测量得到了透镜的焦距和狭缝的宽度。
实验结果表明,激光散斑测量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可以用来测量光学元件的性能参数。
同时,实验中也发现了一些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激光散斑检测技术
《无损检测导论》课程论文激光散斑检测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应用一、应用背景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汽车、建筑、医疗、制药、压力容器、橡胶工业等行业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然而复合材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易产生开胶、分层、冲击损伤、渗水、蜂窝变形等缺陷,缺陷的扩展给装备带来安全隐患。
目前国内复合材料的检测普遍采用落后的敲击法、超声波、声阻检测方法,这些方法普遍存在灵敏度低、对操作者要求高、缺陷难以定量和定位、检测速度慢等问题。
国外普遍采用先进的激光错位散斑成像无损检测技术,不仅检测灵敏度高,缺陷可以直观数码成像,还可以精确测量缺陷的尺寸、位置,操作简捷方便、速度快,成为复合材料生产或现场无损检测专门解决方案。
成立于1977年的美国激光技术有限公司(LTI)是世界激光散斑成像无损检测技术的领导者,其激光散斑成像技术克服了其它检测手段和早期激光干涉检测技术的许多瓶颈和局限,广泛应用于飞机、火箭、卫星、导弹、舰船、飞船、装甲等生产或在役检测,在实践中证实了巨大的成本效益和超强的无损检测能力。
二、发展激光散斑检测技术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应用于无损检测领域,纵观激光检测技术的发展历史,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激光全息技术,虽具有灵敏度高的优点,也存在着干版化学处理繁琐、必须在隔振台和一定暗室条件下才能工作的缺点。
通过CCD摄像机取代干版、隔振性能改善等一系列改进,出现了电子散斑干涉技术(ESPI),但其还不能适应现场检测的需要,目前已进入到激光错位散斑技术(shearography)时代。
激光错位散斑干涉技术该技术具有全场性、非接触、无污染、高精度和高灵敏度、快速实时检测等优点适用于蜂窝夹层结构、橡胶轮胎、复合材料粘结质量的检测,并已在航空、航天、汽车和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三、基本原理激光错位散斑干涉也称剪切散斑,是在单光束散斑干涉的基础上,利用有一定角度的玻璃光楔使得成像平面上造成特定的错位,在照相干板得到双曝光错位散斑图,再以适当的光路布置显现出条纹进行分析通过被检物体在加载前后的激光散斑图的叠加,从而在有缺陷部位形成干涉条纹。
激光散斑测量技术与应用研究
激光散斑测量技术与应用研究引言激光散斑测量技术是一种基于散斑现象的非接触式测量技术,通过激光照射目标物体表面,利用散斑的特性来获取目标物体表面形貌或者表面变形的信息。
该技术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在科学研究、工业制造、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散斑现象介绍散斑是指当一束平行光线经过不规则表面或者光束传播介质中的不均匀区域时,由于光的散射而形成的频率和强度的空间变化。
散斑现象的形成原理主要包括两个因素:绕射和干涉效应。
绕射是光线在不规则表面或光束传播介质变化的区域上发生偏折;干涉是不同光线在某一点重新叠加时产生的干涉效应。
通过观察和分析散斑现象,可以获得物体表面形貌、表面变形等信息。
激光散斑测量原理激光散斑测量技术是利用激光的单色性、相干性和定向性,通过激光的投影和散射来实现对目标物体表面形貌或表面变形的测量。
基本的激光散斑测量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激光照射:将激光照射到目标物体表面,产生散斑现象。
2.散斑记录:使用相机或者其他散斑记录装置记录散斑图像。
3.散斑分析:对散斑图像进行分析,提取目标物体表面形貌或者表面变形的信息。
激光散斑测量技术的应用1. 表面形貌测量激光散斑测量技术可以应用于表面形貌的测量。
通过记录激光照射到目标物体表面的散斑图像,利用散斑图像的信息可以还原出目标物体表面的形貌信息。
这对于制造行业的工件检测、光学元件的表面质量检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2. 表面变形测量激光散斑测量技术可以应用于表面变形的测量。
通过记录目标物体在受力或变形作用下的散斑图像,可以分析散斑图像的变化,从而获取目标物体的表面变形信息。
这对于工程结构的应力分析、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意义。
3. 物体运动测量激光散斑测量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物体运动的测量。
通过记录目标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散斑图像,可以利用散斑图像的相位信息提取出物体的运动参数,如速度、加速度等。
这对于机器人导航、运动追踪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级大物实验报告-激光散斑的测量
实验题目:激光散斑测量实验目的:通过对激光散斑大小的测量,了解激光散斑的统计特性,学习有关散斑光强分布重要的数据处理方法。
实验器材:氦氖激光器,双偏振片,全反射镜,透镜 ,毛玻璃,CCD ,计算机。
实验原理:激光散斑是由无规散射体(实验中为毛玻璃)被相干光照射产生的。
散斑场按光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自由空间中传播而形成的客观散斑(本实验研究的情况),另一种是由透镜成象形成的主观散斑。
散斑的大小、位移及运动变化可以反映光路中物体及传播介质的变化。
试验中用的是激光高斯光束,其传播时光场的等振幅线在沿光路方向为双曲线。
光斑最细的位置为束腰。
激光经过凸透镜时其偏角会变化,会产生新的束腰。
毛玻璃离透镜的距离改变时,照在其上的光斑半径也随之改变。
实验是通过用计算机测量散斑的变化来算出光路中毛玻璃的移动情况。
激光散斑光强分布的规律由相关函数来描述。
自相关函数为:G (x 1,y 1;x 2,y 2)=〈I(x 1,y 1) I(x 2,y 2) 〉归一化后为: 其中: 互相关函数为:G C (x 1,y 1;x 2,y 2)=〈I(x 1,y 1) I’(x 2,y 2) 〉归一化后为: )](ex p[1),(222Sy x y x g ∆+∆-+=∆∆})](/1[ex p{})](/1[(ex p{1),(212212S P P d y S P P d x y x g y x C ρρ++∆-++∆-+=∆∆WP S πλ/2=其中实验数据(原始数据纸质提交): N s x /像素 s y /像素 1 8.54 7.94 2 7.62 7.95 3 7.59 7.51 4 8.46 8.28 5 7.77 8.35 6 7.70 7.91 77.747.87))(/1(12P P d x x ρ+-=∆实验装置图 1.氦氖激光器 2.双偏振片 3.全反射镜 4.透镜 5.毛玻璃 D 7.计算机123 4 5 6735cm30cm15cm55cm数据处理:(1)理论值计算:由公式:2101)(πλd w =得激光管口处腰束半径为:mm E w 2244.01415926.398.632*25.001==-=由2'2012'11''2)()1(d fW f dd f f λπ+---=得mm E 55.53)4328.6*502244.0*()506501(6505050d 2222=-+---=π 由公式:2'2012'120102)()1(fW f d W W λπ+-=得:mm E W 01726.0)50*4328.62244.0*()506501(2244.0222202=-+-=πP1=150-53.55mm=96.45mm)(479.110328.6/01726.0/42202mm W a =⨯⨯==-πλπ)(126.1)479.1/45.961(01726.0)/11()1(2/1222/12202mm a p W p W =+⨯=+=)(47.96)45.96/479.11(45.96)1/1(1)1(2222mm p a p p =+⨯=+=ρ)(0984.0)126.1/(55010328.6/42mm W P S =⨯⨯⨯==-ππλ ∆x 和∆y 计算:(这里d ξ=0.06mm)∆x = d ξ (1 + p2 / ρ(P1))=0.06×(1 + 550/ 96.47)mm =0.4021(mm ) ∆y= d η (1 + p2 / ρ(P1))=0mm (2)实验值计算:S1=(Sx +Sy)/2=(8.55+7.95)/2=8.25 (像素) S2=(Sx +Sy)/2= (7.62+7.95)/2=7.78 (像素) S3=(Sx +Sy)/2= (7.59+7.51)/2=7.55 (像素) S4=(Sx +Sy)/2= (8.46+8.28)/2=8.37 (像素) S5=(Sx +Sy)/2= (7.77+8.35)/2=8.06 (像素) S6=(Sx +Sy)/2= (7.70+7.91)/2=7.80 (像素) S7=(Sx +Sy)/2= (7.74+7.87)/2=7.80 (像素) S8=(Sx +Sy)/2= (7.78+7.69)/2=7.74 (像素) 则S =0.014*(S1+S2+S3+S4+S5+S6+S7+S8)/8=0.014*(8.25+7.78+7.55+8.37+8.06+7.80+7.80+7.74)/8=0.1109mm则照在毛玻璃上激光光斑的平均半径为:mm E S P w 9990.01109.0*4328.6*5502=-==ππλ ∆x =0.014*(36+36+37+37+37+35)/6=0.5087mm 毛玻璃的平均实际位移量mm P P x d 076.047.96/55015087.0)(112=+=+∆=ρξ误差分析:1)试验中求得毛玻璃的平均实际位移量为0.076mm ,照在毛玻璃上的光斑半径理论值为0.0984mm ,而实际测得为0.1109mm 。
实验报告 激光散斑
实验报告勾天杭 PB05210273题目:激光散斑测量目的:了解单光束散斑技术的基本概念,并应用此技术测量激光散斑的大小和毛玻璃的面内位移。
原理:激光自散射体的表面漫反射或通过一个透明散射体(例如毛玻璃)时,在散射表面或附近的光场中可以观察到一种无规分布的亮暗斑点,称为激光散斑(laser Speckles)或斑纹。
氦氖激光器(本实验中用长250毫米的内腔式氦氖激光器, =632.8nm)的光束穿过各个元件的通光口径的中心。
光学元件有:双偏振器(用来调节光强),透镜(用来改变激光束的发散角),毛玻璃(用来产生散斑)。
接收器件采用CCD器件,由CCD器件采集的光强信息经过采集卡(插在计算机的插槽内)进行AD变换,由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再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此数字信号同时存入计算机软盘或硬盘上便于数据处理。
由于激光器的结构决定了激光输出为高斯光束,本实验所用的氦氖激光器输出为束腰在激光器出射孔处的高斯光束。
其束腰大小为:πλdW 01= (1) 它经过透镜后其高斯光束会发生变换,在透镜后方形成新的高斯光束。
2'2012'11''2)()1(d f W f d d f f λπ+---= 2'2012'120102)()1(f W f d W W λπ+-=(2)由(2)可以计算高斯光束经过透镜后的束腰位置d 2和大小w 02经过透镜后的高斯光束射到毛玻璃上的光斑大小W 可以由计算氦氖激光器的高斯光束的传播特性得到:2/1220)/1()(a Z W Z W += (3))/1()(22Z a Z Z +=ρ (4)其中λπ/20W a =这里Z=P 1,而P 1=透镜到毛玻璃的距离-d 2,W 0=W 02。
再由W P S πλ/2= (5)可以求得散斑的统计半径S 。
由 ∆x = d ξ (1 + p2 / ρ(P 1)) ∆y= d η (1 + p2 / ρ(P 1)) 可求出∆x 和∆y 1像素=14μm数据及处理:光路参数:P 1+d 2=15cm P 2=55cm d 1=70cm f ’=5cm d=250mm λ=632.8nm2'2012'11''2)()1(d fW f dd f f λπ+---=;πλd W 01=201W d πλ=''121221''12222010222222101120221d 15(1)()5701559.6159527339.61670 2.5155111f d f cm P d d f fcm cmP cm cm cm cm cm cm cm cm d W W d d W d f f f f W da d d f f λππλπλ-=-=--+-=-+=≈⎛⎫⎛⎫-+ ⎪ ⎪⎝⎭⎝⎭==⎛⎫⎛⎫⎛⎫⎛⎫-+-+ ⎪ ⎪ ⎪ ⎪⎝⎭⎝⎭⎝⎭⎝⎭==⎛⎫⎛⎫-+ ⎪ ⎝⎭⎝22222221121 2.50.01447770 2.51550.014477()19.61619.6169.616cmcmcm cm cm cm a cm P P cm cm cm P ρ==⎛⎫⎛⎫-+ ⎪ ⎪⎪⎝⎭⎝⎭⎭⎛⎫⎛⎫⎛⎫=+=⨯+≈ ⎪ ⎪ ⎪ ⎪⎝⎭⎝⎭⎝⎭619.747746ii SS ===∑像素=136.46838μm照在毛玻璃上激光光斑的平均半径2=632.8nm 55cm 3.14134.46838824.29P w m m Sλμμπ=⨯÷÷= m d d i iμξξ422.3167.30661===∑=像素毛玻璃的平均实际位移量 m cmcm mP P d x μμρξ85.62616.9/5513.422)(112=+=+=∆本实验中,调整光路是最关键的一步。
激光散斑的测量 (5)
激光散斑的测量目录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数据处理实验总结原始数据实验目的(回目录)●通过对激光散斑大小的测量,了解激光散斑的统计特性,学习有关散斑光强分布的数据处理方法。
实验原理(回目录)●激光散斑是由无规散射体(实验中为毛玻璃)被相干光照射产生的。
散斑场按光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自由空间中传播而形成的客观散斑(本实验研究的情况),另一种是由透镜成象形成的主观散斑。
散斑的大小、位移及运动变化可以反映光路中物体及传播介质的变化。
●实验中用的是激光高斯光束,其传播时光场的等振幅线在沿光路方向为双曲线。
光斑最细的位置为束腰。
激光经过凸透镜时其偏角会变化,产生新的束腰。
毛玻璃离透镜的距离改变时,照在其上的光斑半径也随之改变。
实验是通过用计算机测量散斑的变化来算出光路中毛玻璃的移动情况。
●激光散斑光强分布的规律由相关函数来描述。
自相关函数为:G(x1,y1;x2,y2)=〈I(x1,y1) I(x2,y2) 〉归一化后为:其中: 互相关函数为: GC (x1,y1;x2,y2)=〈I(x1,y1) I’(x2,y2) 〉实验器材(回目录)● 氦氖激光器,双偏振片,全反射镜,透镜 ,毛玻璃,CCD ,计算机222(,)1exp[()]x y g x y S∆+∆∆∆=+-WP S πλ/2=数据处理(回目录) 1. 理论值的计算01W 0.2244mm===53.55mm=mm20.098423.14159265 1.126S mm mm W π===⨯ 2550(1 )0.03(1 )0.2010()96.47P x d mm mm Z ξρ∆=+=⨯+= 2P y=d (1+)=0mm (Z)ηρ∆2.实际值的计算0.03误差较大,可能是因为实验中移动毛玻璃三小格操作误差较大。
实验总结(回目录)实验所用的计算Sx与Sy的程序相应较为缓慢(不排除硬件性能低原因),实验中经常出现“溢出”情况而非正常关闭。
另外,显示结果时只在一页显示而无翻页功能导致对若干r进行运算后便要清屏重新开始。
激光散斑测量物体表面粗糙度的研究
激光散斑测量物体表面粗糙度的研究
激光散斑测量物体表面粗糙度是一种常见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它利用激光经过物体表面反射后形成的散斑图案来反映物体表面的粗糙度。
通过分析散斑的形态和强度分布,可以获得物体表面的粗糙度信息。
激光散斑测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激光照射:将激光束照射到待测物体表面。
激光的波长和功率通常需要根据待测物体的特性来选择。
2. 散斑图案获取:激光束经过物体表面反射后,形成散斑图案。
通过合适的光学设备(如衍射光栅、透镜等)将散斑图案投射到像面上,然后采用相机等图像捕获设备来获取散斑图像。
3. 图像处理:对获取到的散斑图像进行处理,例如去除背景噪声、提取散斑图案等。
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傅里叶变换、滤波等。
4. 特征提取:通过分析散斑图案的形态和强度分布,提取与物体表面粗糙度相关的特征参数,例如散斑尺度、形状等。
5. 数据分析:根据特征参数,利用合适的粗糙度评估方法(如均方根粗糙度、自相关函数等),对物体表面的粗糙度进行评估和分析。
激光散斑测量方法具有非接触、快速、高精度等特点,广泛应
用于粗糙度测量、表面质量控制等领域。
在工业制造、材料研究、纳米技术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激光散斑测量讲解
引言散斑现象普遍存在于光学成像的过程中,很早以前牛顿就解释过恒星闪烁而行星不闪烁的现象。
由于激光的高度相干性,激光散斑的现象就更加明显。
最初人们主要研究如何减弱散斑的影响。
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散斑携带了光束和光束所通过的物体的许多信息,于是产生了许多的应用。
例如用散斑的对比度测量反射表面的粗糙度,利用散斑的动态情况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利用散斑进行光学信息处理、甚至利用散斑验光等等。
激光散斑可以用曝光的办法进行测量,但最新的测量方法是利用 CCD 和计算机技术,因为用此技术避免了显影和定影的过程,可以实现实时测量的目的,在科研和生产过程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因此是值得在教学实验中推广的一个实验。
本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激光散斑的特性,学习有关散斑光强分布和散射体表面位移的实时测量方法:相关函数法,通过本实验还可以了解激光光束的基本特点以及 CCD 光电数据采集系统。
这些都是当代科研和教育技术中很有用的基本技术和知识。
实验原理激光散斑的基本概念:激光自散射体的表面漫反射或通过一个透明散射体(例如毛玻璃)时,在散射表面或附近的光场中可以观察到一种无规分布的亮暗斑点,称为激光散斑(Laser Speckles或斑纹。
如果散射体足够粗糙,这种分布所形成的图样是非常特殊和美丽的(对比度为 1)。
激光散斑是由无规散射体被相干光照射产生的,因此是一种随机过程。
要研究它必须使用概率统计的方法。
通过统计方法的研究,可以得到对散斑的强度分布、对比度和散斑运动规律等特点的认识。
图1光散斑的产生(图中为透射式,也可以是反射式的情形)图1说明激光散斑具体的产生过程。
当激光照射在粗糙表面上时,表面上的每一点都要散射光。
因此在空间各点都要接受到来自物体上各个点散射的光,这些光虽然是相干的,但它们的振幅和位相都不相同,而且是无规分布的。
来自粗糙表面上各个小面积元射来的基元光波的复振幅互相迭加,形成一定的统计分布。
由于毛玻璃足够粗糙,所以激光散斑的亮暗对比强烈,而散斑的大小要根据光路情况来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
散斑现象普遍存在于光学成像的过程中,很早以前牛顿就解释过恒星闪烁而行星不闪烁的现象。
由于激光的高度相干性,激光散斑的现象就更加明显。
最初人们主要研究如何减弱散斑的影响。
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散斑携带了光束和光束所通过的物体的许多信息,于是产生了许多的应用。
例如用散斑的对比度测量反射表面的粗糙度,利用散斑的动态情况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利用散斑进行光学信息处理、甚至利用散斑验光等等。
激光散斑可以用曝光的办法进行测量,但最新的测量方法是利用CCD和计算机技术,因为用此技术避免了显影和定影的过程,可以实现实时测量的目的,在科研和生产过程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因此是值得在教学实验中推广的一个实验。
本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激光散斑的特性,学习有关散斑光强分布和散射体表面位移的实时测量方法:相关函数法,通过本实验还可以了解激光光束的基本特点以及CCD光电数据采集系统。
这些都是当代科研和教育技术中很有用的基本技术和知识。
实验原理
激光散斑的基本概念:
激光自散射体的表面漫反射或通过一个透明散射体(例如毛玻璃)时,在散射表面或附近的光场中可以观察到一种无规分布的亮暗斑点,称为激光散斑(Laser Speckles)或斑纹。
如果散射体足够粗糙,这种分布所形成的图样是非常特殊和美丽的(对比度为1)。
激光散斑是由无规散射体被相干光照射产生的,因此是一种随机过程。
要研究它必须使用概率统计的方法。
通过统计方法的研究,可以得到对散斑的强度分布、对比度和散斑运动规律等特点的认识。
图1 光散斑的产生(图中为透射式,也可以是反射式的情形)
图1说明激光散斑具体的产生过程。
当激光照射在粗糙表面上时,表面上的每一点都要散射光。
因此在空间各点都要接受到来自物体上各个点散射的光,这些光虽然是相干的,但它们的振幅和位相都不相同,而且是无规分布的。
来自粗糙表面上各个小面积元射来的基元光波的复振幅互相迭加,形成一定的统计分布。
由于毛玻璃足够粗糙,所以激光散斑的亮暗对比强烈,而散斑的大小要根据光路情况来决定。
散斑场按光路分为两种,一种散斑场是在自由空间中传播而形成的(也称客观散斑),另一种是由透镜成像形成的(也称主观散斑)。
在本实验中我们只研究前一种情况。
当单色激光穿过具有粗糙表面的玻璃板,在某一距离
处的观察平面上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亮斑分布在几乎全暗的背景上,当沿光路方向移动观察面时这些亮斑会发生大小的变化,如果设法改变激光照在玻璃面上的面积,散斑的大小也会发生变化。
由于这些散斑的大小是不一致的,因此这里所谓的大小是指其统计平均值。
它的变化规律可以用相关函数来描述。
⏹激光散斑光强分布的相关函数的概念:
●自相关函数
假设观察面任意两点上的散斑光强分布为I(x1,y1),I(x2,y2),我们定义光强分布的自相关函数为:
(1)
其中I(x1,y1)表示观察面上任一点Q1的光强,I(x2,y2)表示观察面上另一点Q2上的光强,〈〉表示求统计平均值。
根据光学知识我们知道:
(2)
式中U(x,y)表示光场的复振幅。
当玻璃板表面足够粗糙(毛玻璃)时,根据散斑统计学的理论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公式:
(3)
式中μ(x1,y1;x2, y 2)=|〈U(x 1, y 1) U*(x 2, y 2)〉|2/〈I〉2称做复相干系数。
由于激光器出射的光斑为高斯分布的(参见附录1),根据衍射理论可推出其复相干系数(推导方法用菲涅尔衍射公式,参见附录2)为:
(4)
式中∆x=(x2-x1),∆y=(y2-y1),(3)式化为:
(5)
进行归一化处理,可以得到归一化的自相关函数为:
(6)
其中S的意义即代表散斑的平均半径。
从附录2中可以知道S与激光高斯光斑半径W(在毛玻璃上的光斑)的关系式为
(7)
因此测量出S的大小就可以求出W。
两个散斑场光强分布的互相关函数
假设观察面任意一点Q1上的散斑光强分布为I(x1,y1),当散射体发生一个变化后(如散射体发生一个微小的平移)观察面任意一点Q2上的散斑光强分布为I’(x2,y2) 我们定义光强分布的互相关函数为:
(8)
同上面一样有:
(9)
(10)
式中U(x,y)和U‘(x,y)分别表示两个散斑光场的复振幅。
还是根据散斑统计学的理论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公式:
(11)
式中μC(x1,y1;x2, y 2)=|〈U‘(x 1, y 1) U*(x 2, y 2)〉|2/〈I〉2称做复互相干系数。
根据衍射理论可推出其复相干系数(推导方法用菲涅尔衍射公式,参见附录3)为:
(12)
式中∆x = (x2-x1),∆y = (y2-y1)
所以,两个散斑场的互相关函数为:
(13)
进行归一化处理,可以得到归一化的互相关函数为:
(
14)
实验方法
本实验所用的装置放在光学平台上,如图2所示。
氦氖激光器(本实验中用长250毫米的内腔式氦氖激光器,λ=632.8nm)的光束穿过各个元件的通光口径的中心。
图2 实验装置 1.氦氖激光器, 2.3.全反射镜, 4.双偏振片,5.透镜, 6.毛玻璃, D, 8.计算机
光学元件有:双偏振片(用来调节光强),透镜(用来改变激光束的发散角),毛玻璃(用来产生散斑)。
接收器件采用CCD器件(参见附录6),由CCD器件采集的光强信息经过采集卡(插在计算机的插槽内)进行AD变换,由模拟信号
变成数字信号,再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此数字信号同时存入计算机软盘或硬盘上便于数据处理。
实验时先打开激光源,调节支架上的微调螺旋,使细激光束通过双偏振器、透镜和毛玻璃投射到CCD表面。
用一个白纸屏前后移动观察散斑场的分布情况。
通过观察得到对激光散斑的定性认识。
(散斑的对比度、形状和大小与照明条件的关系等)。
将经透镜扩展的激光束投射到毛玻璃上,在毛玻璃和CCD之间形成空间散斑场。
测量出透镜后激光的焦点(即束腰—参考附录1、4)至毛玻璃以及毛玻璃至光强分布仪表面的距离Z0和Z。
从计算机中调出采集程序(采集方法见附录6)进行采集,(为了得到良好的统计结果,必须考虑散斑大小与CCD像元大小的关系,选择适当的距离Z0和Z,这个问题请同学结合实验现象思考)。
在实际测量中由于利用CCD和计算机(关于这方面的原理请自行参阅有关
书籍),因此测量得到的是一组离散化、数字化的光强值(每一个CCD像元(像素)得到一个8位二进制的数),I(i, j),i=1,2,…n x;j=1,2,….,n y。
n x和n y为面阵CCD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像元数,N0=n x n y为总像元数(也就是总像素数),这些值叫做样本值。
采样完毕后计算散斑场的归一化样本相关函数。
样本相关函数定义为:。
令:
其中
称为归一化的样本相关函数。
由理论分析可以证明,当N0很大时,归一化的样本相关函数是散斑场的归一化相关函数的无偏估计函数。
因此我们通过CCD测量和样本相关函数的计算来测
量散斑的变化,再从散斑的变化得到散射体、激光束和光路的信息。
思考题
1. 激光散斑测量的光路参数(P1,P2)选择是根据什么?
2. 为什么在本实验中散斑的大小用CCD像元,而毛玻璃与CCD表面的距离
可以用卷尺(最小刻度为1毫米)?
3. 根据自己的理解说明散斑光强的相关函数的物理意义。
4. 毛玻璃上高斯光斑半径W=2.5mm,想使表征激光散斑大小的参数S在CCD
接收面上为50个像元,毛玻璃距CCD接收面的距离P2为多少?
5. 在本实验中若毛玻璃不动,激光器工作不稳定,它发出的激光时强时弱,
但激光光强起伏周期远大于CCD采样的周期,问散斑光强的分布会不会发生变化?此时实验测的的相关曲线会不会发生变化?g(0,0)值会不会有所变化?
6. 在本实验中若有一均匀的背景光迭加在散斑信号上,对S值的测量有影响
吗?试分析原因。
[思考题答案请参考附录7]
参考文献
[1]刘培森著《散斑统计光学基础》科
学出版社,1987年,P1-P50
[2]O.斯维尔托[意大利]著,吕云仙等译《激光原理》科
学出版社,1983年,p105-106,p252
[3]J.C.丹锑[英]著,黄天乐等译《激光斑纹及其有关现象》科
学出版社,1981年,P9-P46
[4]杨之昌著《几何光学实验》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P222-P233
[5] A.亚里夫[美]著,刘颂豪等译《量子电子学》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p11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