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语文测试卷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B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上)语文测试卷(二)
(第一单元 B卷)
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听记部分(6分)
听读短文两遍,完成下列题目:
1.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A.大个子军人 B .小鞋匠 C.瘦瘦的军人 D.以上三个人都是
2.给小说加一个恰当的标题是()
A.高大的身影 B.一只皮鞋 C。

鞋摊旁 D、日落西山2.本文赞颂了军人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运用________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

二、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4——10题每题2分,11题4分,12题7分,共25分)
4.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全正确的一项()
A.自卑.(bēi)搔.头(shao) 雾霭.(ǎi) 荡涤.(dí)
B.弄.拧(lòng) 处.女 (chǔ) 澎湃. (pài) 编缉.(jí)
C.骤.然 (zhuò) 飘缈. (miǎo) 干脆.(cuì) 侮辱.(lǔ)
D.轧.死(yà) 山巅. (diǎn) 倏.然(shū) 嚷嚷. (rang)
5.下列词语或加点词有错误的一项是() A.颜如玉(形容美貌女子)若等.闲(平常)荡涤.(洗)
B.倏然(很快的样子)瞥.见(很快地看一下)丰采(仪表)
C.千钟粟.(泛指粮食)浑.不怕(全)扬长
..而去(大模大样地离开的样子)
D.浩浩荡荡(形容水势很大)纳闷(疑惑不解)崛起(兴起)
6.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修辞的是()A.春笋好像听到了我的心声,一个劲地冒着尖儿,勃勃向上。

B.及至阵雨过去,夕阳点燃了天底的云彩。

C.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D.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7.下面诗句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B。

春潮/是/你的风采。

C.不教/胡马/度阴山。

D。

千锤/万凿/出/深山。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写的是周恩来耳闻目睹的四件事。

B.《说说我自己》是著名记者兼作家穆青介绍自己的一篇说明文。

C.《春笋》“以物喻人”,主要反映了一个农村少年美好的思想感情。

D.韵母“ iou 、uei 、uen ”,当它们前面有声母时,都可以省写。

9.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然后把美的东西发掘出来、宣扬出去,让所有的人受到教育、感化。

B.便绕着春笋边跳边唱,“春笋春笋快快长,一长长到蓝天上……”
C.后来才明白了:老师讲的不是“头发”,而是“图画。


D.接着,他向我讲起了为什么天空像个大海呀,为什么黑色的云朵是雨的故乡
呀……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两句,所押的韵是“来、采,韵脚是ai。

B.《黄河颂》选自《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词,王世光作曲。

C.“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中国人,扬长而去”中的“扬长而去”,表现了无可奈何的感情。

D.《石灰吟》抒发了立志报国、死而后已的思想感情。

11.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一个浑身泥水的孩子正_______着腰,使尽吃奶的劲儿,把一块大石头抱起来。

(弯、弓、俯)
(2)原来山水不知什么时候悄悄_________到土墩上来,把他的裤衩浸了个透湿。

(漫、满、爬)
(3)一位同学的祖父________地向他讲述了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受到的_________。

(悲伤、悲痛、悲愤) (苦难、灾难、灾祸)12.根据提示默写。

(1)啊!黄河!你一泻万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用纯洁的清流,_________________;你用________________,推动新的时代。

(3),夜半钟声到客船。

(4)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___。

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分析(34分)
(一)(12分)
(1)周恩来的这一回答,是灵机一动随便想出来应付校长的吗?不是。

(2)周恩来生于1898年3月5日。

那时正是清朝末年,中国已经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之下沦为半殖民地。

国家的贫弱不振,强烈地刺激着这位少年的心。

(3)他12岁的时候,离开南方的家乡,来到了东北的伯父身边。

一出沈阳火车站,来接他的伯父就告诉他,沈阳哪些地方是外国人的租界,不要随便到那里去
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了麻烦没处说理。

(4)周恩来不明白这是什么道理。

便问:“这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
(5)伯父回答说:“中华不振啊!”
(6)“中华不振”,12岁的周恩来当然不能完全懂得这四个字的含义。

但是,他听说过,外国列强把中国当作一块肥肉,大家都来抢着吃。

13.“列强”一词,表现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4.从上段文章看,国家的贫弱不振,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件事上。

(2分)
15.短文的第一段,是一个________句,在全文看,起了_____________的作用。

(2分) 16.第二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7.以上文字共6段,层次有以下四种分法,请选出正确的一项(2分)() A.(1)(2) (3)(4) (5)(6) B.(1) (2) (3) (4)(5)(6)
C.(1)(2) (3) ( 4)(5)(6)
D.(1) (2) (3)(4)(5) (6)
18.这段文字通过周恩来耳闻的两件事,交代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

(2分)
(二)(12分)
(1)那是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

(2)在车站的广场上,一们满脸皱褶.的老人向我微笑:“回家呀,买本《读者》
吧!”
(3)我的心倏地一颤;多么亲切的声音,似乎在哪儿听过……
(4)当我再次沐浴
..那亲人般的微笑时,我的信念坚定了。

火车启示时,手捧新书的我遽然回首,那位老人微笑挥手的画面深深地嵌入我的记忆。

(5)在车厢摩肩接踵的人群里,我好不容易才挤到“立足之地”。

周围的人群沉默如“面壁的高僧”,我摊开新买的《读者》,立刻牵引来一束束惊羡的目光。

(6)习惯地,每当读完一段精美的文字,我总把目光移向窗外,再闭目“咀嚼
..”文字的味道。

(7)“嗨,能借给我看看吗?”
(8)我从遐思中惊醒,一睁眼,窗旁位置上一位女孩正闪着期待而晶亮的眼睛,接着,目光又移向我手上的《读者》。

(9)哦,她一定以为我看完了。

(10)“对不起,我刚看完一篇……”我抱歉地笑笑,立即将目光盯在书上。

但我的眼底却总是浮现最后一瞬间那双晶亮的眼睛里失望的神情。

新书上的文字不
再那么引人入胜,我的脑海里一片苍白……
(11)“……善待他人,哪怕委屈自己。

”隐隐约约,我的目光清晰了,凝固在一段文字上。

(12)终于,我决定将书借给她。

女孩在我微笑的注视下,激动地读着卷首语—《善待他人》。

一遍后,她望了望站在角落里“顶天立地”的我,我煞白的脸
上迅速挤出一团无畏的微笑。

两遍、三遍……
(13)“哐当”。

火车停驻在一个车站。

(14)“你坐吧!”女孩把书拍在我虚脱的手中,留给惊愕之中的我一个耐人寻味的背影。

在旁人羡慕目光下,我坐在位置上再次打开那段文字……
(15)不知不觉列车到站。

(16)我静静地伫.立在广场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当汽笛再产次鸣响时,我猛地
发现,前面车厢走下的最后一位旅客,竟是那位“善解人意”的女孩,自信的背
影在我的视野里宛如一座远去的黛色的高山……
(17)我恍然大悟:在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是需求者。

就像老人给予微笑,我需要一个座位,而女孩需要一份心灵慰藉。

善待他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

19.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
(1)皱褶.___________;(2)伫.立____________。

20.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分)
(1)沐浴________________;(2)咀嚼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第(10)自然中说“新书上的文字不再那么引人入胜,我的脑海里一片空白……”第11自然段中又说“隐隐约约,我的目光清晰了……”,联系上下文,揣摩并选出合理的答案。

()
22.第12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我煞白的脸上迅速挤出一团无畏的微笑”属什么描写?为什么说“挤”出微笑?(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6自然段中作者描写那位女孩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用波浪线划邮结尾那句含有哲理的话,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不超过30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0分)
山洼里的雄鸡啼了,一遍,二遍,三遍之后,鸡们稍事休息。

第四遍,它们叫乱了的时候,就把黑夜的壳儿啄破,一个红鲜鲜的新太阳出世
..了。

新生的阳光清清淡淡,它洒在什么地方都是一汪一汪的浅紫色,担心渗.入地里去,它却一点点苹活起来,浓稠起来。

生雾了,
脊,龙蛇一样蜿蜒舞动。

突然之间,乌龙变作金龙,那是山脉被阳光染了。

一个看山的汉子,一拱一拱地,出现在阳光的路线上。

鸟有鸟途,兽有兽道。

汉子走行的山脊,不是巡山的路,而是野兽经过的荒道,他想要发现一些兽踪兽迹。

汉子在一个新扒的小小土坑前蹲下身去,坑内留有两个兽粪蛋,根据潮湿程度及颜色深浅判断,这座山中来貉子了,时间大约在下半夜。

汉子对山压低嗓门神秘兮兮地说。

他警觉的目光向四处搜寻,到处是密不透风的灌木和林子。

因为有他的保护,方圆数十里山场林场成为野生动物的王国,有獾狐狼狸狍黄羊等不下二十几个品种。

他喜他的山国不时有灵兽来归。

投这来好,来我这没人敢打你的围。

现在的真兽皮值钱,一张貉皮好几百块!汉子这一次是讲给貉子听,尽管他还不知道新落户貉子现在的真兽皮值钱,一张貉皮好几百块!汉子这一次是讲给貉子听,尽管他还不知道新落户貉子的藏身之地。

由于兴奋,他的脚步变得轻飘而富有弹性。

突然,他敛住呼吸,偷偷摸摸地攀上一座山头,山那边,阳坡沟岔下,住着一只银狐,按节令现在应该还在那。

丘陵里多见的是草狐,俗称芝麻花狐,红狐被视作得道之狐,一般很少见,更不要说银狐。

汉子伏在岩石后探出眼睛,果然,沟下有一团银白色的毛物。

那儿的沟底是被夏天的山洪冲涮出来的清水溜子,由纯净的细土淤积成底,狐这宗物爱栖清净之地。

狐的听觉特灵,它能够在很远的距离聆听地音发觉有人来,从而迅速下走掉。

汉子绕过山头,悄悄避开了,他不愿去扰珍珠的清梦。

一条河沟拦在面前。

对岸土坎上红草丛中住着一群山鸡,如果是春天,会遇见雌鸡伏在草窝里孵蛋。

碰上好兴致,汉子忽发少年心,会蹑手蹑脚攀上坎去,使手扒开草缝,看一眼鸡邻居。

只看一眼,然后缩回脖来,伸掌堵住嘴里的笑,猫腰轻跑到很远地方,喷地笑出来。

现在是初冬时节的早晨,山野空气清新而冷洌。

出窝早的鸟雀在林间婉转鸣哨,兽们也即将起床开始做客观存它们一天的生活。

来了一个人。

走得热了,他扒掉棉帽,乱蓬蓬的黑头发丛中冒起一没白烟。

遇见两只松鼠在一座石台上打架,松鼠认识这个人,没有理睬他,继续打斗,人丢过去一颗小石子,并不真打,为它们拉架。

25.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1)渗透-----------;(2)稠密------------。

26.为什么文中把太阳长起叫做“出世”?表现了怎样的感情?(2分)
27.文中出现了哪能几种动物?“汉子”跟它们关系怎样?(2分)
28.文划“~~~~~”的句子“遇见两只松鼠在一座石台上打架,松鼠认识这个人,没有理睬他,继续打。

人丢过去一颗小石子,并不真打,为它们拉架。

”中,为什么松鼠“没有理睬他”?(2分)
29.这段文章所要表现的中心是(2分)()
A.“汉子”对小动物的无比喜爱之情及勤劳的品格。

B.山上有很多野兽和动物,比较有趣。

C.“汉子”一心为集体的精神及作者对家乡山水的热爱。

D.“汉子”注意保护环境,使山林成了鸟兽的天堂。

四.作文(35分)
进入初中后,你一定认识了不少新同学,他们之中有很多已成了你的朋友。

请你以《我的新朋友》这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1、语句通顺,字迹端正,记叙具体
2、有真情实感,能反映当代中学生美好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