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分析
摘要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上国际化道路。

跨国公司成为众多企业的发展目标,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增加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开始推行全球化经营战略,于是全球范围内就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跨国并购浪潮,我国企业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积极响应走出去的战略,很多大型企业将跨国并购作为对外投资和开拓市场,提高竞争力的新方法。

海外并购一度成为流行的新兴事物,作为一种对外投资和扩大规模的企业行为,海外并购有利于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增加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及能力,能够提高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并购已经成为国内外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对我国企业而言跨国并购还是一项高风险的投资行为,在整个并购活动当中都要时刻预防财务风险的增加,如此才能保证其利润不被缩小。

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分析步骤如下:首先对跨国并购进行理论层面的概述和分析;其次对我国的跨国并购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详细描述;接下来针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最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从而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Analysis on Financial risk of Cross-border merger and acquisition of Enterprises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begin to take the roa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become goals of many enterprises, more and more companies have been launched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i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globalization management strategy, and so on a global scale is set off a big wave of cross-border m&a, Chinese enterpris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positive response to go out strategy, many large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s foreign investment and expand the market,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new method. Overseas m&a became popular, as a kind of behavior, and expand the scale of foreign investment enterprises oversea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s beneficial to optimize enterprise resources configuration to increase the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scale and ability,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domestic enterprise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with the degree of globalizatio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t present, cross-border merger and acquisition is still a high-risk investment behavior for Chinese enterprises.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merger and acquisition, we should always prevent the increase of financial risks, so as to ensure that their profits will not
be reduced.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nd the main analysis steps are as follows: firstly, it gives a theoretical overview and analysis of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Secondly,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Next,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Finally,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feasibl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 problems. It is hoped that th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will be helpful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nterprises'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rket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economic level.
Key word s: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financial risk prevention strategy;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1.1企业并购概念 (1)
1.2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概念 (2)
1.3跨国并购的概念 (2)
1.4跨国并购的类型 (3)
1.5当今世界跨国并购的特点 (3)
第二章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及发展趋势 (5)
2.1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 (5)
2.2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趋势 (7)
第三章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 (10)
3.1目标选择和价值评估风险的分析 (10)
3.2融资和支付风险的分析 (11)
3.3整合风险的分析 (12)
第四章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 (15)
4.1并购前目标企业价值评估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 (15)
4.2并购中融资风险的防范策略 (15)
4.3支付风险的防范策略 (17)
4.4并购后整合风险的防范策略 (18)
第五章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2)
第一章前言
跨国并购虽然非常热门,但是能够成功地实现跨国并购的案例寥寥无几,因为它不仅是资金投资,而需要企业以强大的实力将其所有的资本、技术、人才和市场进行优化组合,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才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近年来,我国企业在政府“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开始尝试进行全球资源的优化组合,包括资金重组等内容。

越来越多具有雄厚实力的企业参与到跨国并购的浪潮中,进行规模扩张和实力提升,跨国企业只有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才能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所以目前跨国并购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热点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行内大咖开始探讨这个问题。

不过因为我国跨国并购起步晚目前仍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所以跨国并购成功案例较少,一般并购的规模也比较小,我国在整个国际跨国并购当中的存在感比较低,并且并购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战略层面的思考比较匮乏,也没有足够的跨国并购经验,这些缺点就导致了我国很多企业在跨国并购案中遇到了诸多的问题,以高风险高成本获得了微小的利润甚至最终失败。

而想要改变这一局面就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来打造更适合跨国并购的经济和政治等相关环境。

比如政府可以从加强立法的角度,完善关于我国经济法中跨国并购的相关法律条文,争取可以从政策角度给予准备实施跨国并购的公司一些政策倾斜和鼓励支持。

而从企业的角度应该健全关于跨国并购理论知识及战略战术方面的机制,统筹全局提高并购水平,从企业实际出发决定并购规模及所承担的风险,并且还要考虑并购成功之后需要的人才及相关资源配置。

1.1企业并购概念
并购是兼并和收购的总称。

兼并是指通过工业产权交易获取其他组织的工业产权的合法经济行为过程;而收购则是通过合法的经济手段购买其他组织的资产和股份的经济行为过程。

所以一般并购会发生在大企业对投资成本比较低的企业进行战略性业务运作,最终目的是获得对方的产业来为自己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当然,在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和经营风险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1]。

一般而言,并购的直接目的获得被并购企业一定数量产权的主要控
制权,或者完全控制。

这既是市场竞争必然产生的结果,也是企业实现快速扩张和资产升值的主要方式。

从社会角度看,企业兼并能够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升级,能够加速产业结构升级,一般是利大于弊的好事,而且成功的并购案可以发挥协同效应来扩大地区的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但是就并购本身来讲是一种长期的投资行为,其过程非常复杂而且风险不可避免,承担的责任也会更大。

所以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并购方面还是比较慎重的,也非常注重对于风险的防范,不确定因素的排除。

1.2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概念
财务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各种无法预测或者难以控制的因素导致企业财务活动很可能出现亏损。

而狭义角度是指企业不正确的利用财务杠杆,最终导致财务业绩的落后的可能性。

由于企业对于实现并购的目的有时会有差别,所以采取的价值目标评估各不相同,那么在并购活动当中就会出现侧重点偏差的问题。

这对于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状况和财务结构变化也有莫大的影响。

而合并和收购在不同阶段会有程度和内容不一样的财务风险。

比如并购实施前企业的估值是否接近于实际对于初期财务风险的影响是直接的,可能会引导企业的并购策略和成本投入方向,如果估值偏差较大则会导致并购结果不理想甚至失败,或者并购成功,但由于估值不够正确导致双方财务无法充分融合,资源不能进行优化配置,这些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利大于弊的不好结果。

综上所述,企业的并购风险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包括并购前期的价值评估、过程当中的融资支付阶段以及购后的财务整合,各个环节所表现出的财务风险是不同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整个并购的财务风险。

1.3跨国并购的概念
上文解释了并购的概念,本处讲解跨国并购的定义,它是并购在概念外延上的拓展,指跨越国界的兼并和收购活动。

主要也是一个企业为了实现目的通过购买形式对另一企业进行整个资产或主要股份的控制行为。

一般而言,公司选择跨国并购是为了为其持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根据全球的经济环境和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及时对内部进行变革创新的一种
企业行为。

也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金融手段,根据这种概念理解,跨国并购的双方来自于两个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形式包括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两种,一般并购的结果是企业形成新的实体公司或者合并为现有的企业[2]。

1.4跨国并购的类型
并购企业还可以分为几个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根据并购双方所在行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定义,分为横向跨国并购和纵向跨国并购,以及混合跨国并购[3]。

(l)横向跨国并购又称水平式并购,是指并购双方位于同一个行业,生产或销售同样或相似的产品,在同行业领域内进行并购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获取垄断势力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但是一般行业垄断对于公平的市场竞争及市场秩序是不利的。

目前各个国家也经常出台相关的反垄断措施,打破行业垄断,比如2017年李嘉诚再度出手收购了英国的第二大电网,这是他在2010年收购英国第一大电网之后的再次出手,但是英国政府考虑到反垄断最终没有令其成功收购,否则李嘉诚可以掌控英国40%以上的电力供应。

而对于很多国家来说被外国企业垄断自己国家的电力供应是一件可怕的事情[5]。

(2)纵向跨国并购又称垂直式并购,这种并购是指双方处于同一产业领域但不同的生产经营阶段之间的并购。

这种并购方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完善企业的产业链或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当然同时还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扩大规模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所以总体来说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以及盈利水平。

(3)混合跨国并购又称复合并购,这种复合是横向跨国并购和纵向跨国并购相结合的模式,首先,并购双方来自于不同的生产或经营行业,这种混合式的跨国并购主要是为了能够实现企业业务的多元化经营以及企业实现国际化发展战略。

改善企业本身由于单一的经营业务,导致收益长期稳定不变或者经营风险较高的问题,从而企业可以将多元化作为竞争力之一,同时还可以通过与其他行业进行融合,实现交易成本的降。

资源的优化配置等优势[6]。

1.5当今世界跨国并购的特点
(1)涉及的领域和范围广泛。

如今的世界跨国并购在全球的各个行业领域当中都非常广泛,但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大多都会选择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跨国并购,所以在各个行业当中都可以见到此类案例。

比如钢铁、能源、航空、银行、保险、超市、电信、医药甚至大众传媒。

(2)强强联手盛行,超大型跨国企业不断产生。

跨国并购的案例不仅发生在实力差距悬殊的企业,还有很多企业之间属于强强联手,形成超大型的跨国企业,甚至具有一定程度的垄断能力,而这一现象在上世纪90年代达到了空前盛况,比如1999年英国沃达丰移动电话公司宣布与美国空中火炬公司合并成立沃达丰空中火炬公司,而这家强强联手打造的新公司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移动电话公司[7]。

(3)发达国家的跨国并购占主导地位。

目前,我国的跨国并购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而英美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购已经逐渐成熟,他们凭藉着独特的技术、资本、市场等优势在跨国并购方面如鱼得水的发展出成熟的战略思维和布局。

所以在跨国并购案例中常常居于主导地位。

(4)以横向和混合并购为主。

目前而言最主要的并购方式还是以横向和混合并购为主,其中横向并购一直是主流,其次是混合并购,最后才是纵向的并购案例。

而且目前随着跨国并购数量的增加和体系的成熟,恶意并购的行为越来越少,即便战略性并购会给企业和市场乃至全球经济带来一些波动,但是最终结果却是双赢的,是有利于全球经济发展的。

第二章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及发展趋势
2.1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
目前全球金融形势不佳,经济持续低迷,但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却为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提供了优势。

因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此时机为了筹集资金不得不降低外国企业的投资门槛,所以很多国家出台加大吸引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为本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人民币升值使得我国跨国并购的成本大幅度降低,而我国的高额外汇储备为企业的跨国并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这一系列优势条件和良好环境的发展下,我国并购外国企业的交易数量迅速增长,比如2010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55起,环比增长7.80k,披露金额294.19亿美元,环比上升2.910/0。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共涉及15个行业,其中能源行业占比最大1。

其具体发展情况如下:
2.1.1 并购企业主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民企跨国并购增长快速
我国的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具有先天的优势,所以在跨国并购方面也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仅凭借2010年的数据来看,我国大型国有大中型企业跨国并购的交易数量占跨国并购交易总数的60%以上,交易数额占跨国并购总交易额的90%以上。

这也表明了我国国有企业的综合实力一直居领先地位,与此同时我国的民营企业也在快速进步和发展,在跨国并购方面也具有非常亮眼的表现。

典型案例是2010年7月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基建集团、香港电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李嘉诚基金会以91亿美元收购法国电力集团持有的 EDFEnergy100%的股权,其中长江基建出资280亿港元2。

2.1.2 跨国并购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1/sites/aqzn/jrywnry.jsp?contentId=2527526 881648
2
/%D4%AD%B4%B4%D7%F7%C6%B7/2010/73032. html
根据贸发会议的统计数据,我国的跨国并购案大多是在1997年之后发生的,而且从此之后并购案的数量和交易额迅速扩张,即便是2008年我国遭遇到国际金融海啸的冲击,海外并购案依旧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和成果。

2009年麦肯锡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2008年仅第一季度中国企业就宣布了将近260亿美元(约1820亿人民币)的海外直接投资——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

这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优越性,保证了我国的海外并购如期正常举行。

而在2018年2月的最新报道中显示,我国的跨国并购案例数量不断增加,交易金额不断提高,总共达到37.59亿美元,环比上升了111%。

通过跨国并购的实力也表明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走出去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当然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世界经济在不断回转升温,国外企业的资产出售意愿也在增强。

而在2017年更是有数据表明,我国成为对外投资最多的国家,在跨国并购方面也成为主要的几个国家之一[8]。

2.1.3 跨国并购目标国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资源类国家
通过分析得知,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其他比如大洋洲、非洲及南美洲则不是主要的投资地区,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区位分布(按交易笔数)资料来源:由近年来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状况整理而得
另外,我国跨国并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主要集中在能源比较丰富或者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

比如欧美等西方国家和一些资源类型的国家。

2018年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最多的前三位国家是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

2.2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趋势
虽然我国的企业跨国并购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是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跨国并购也在不断快速的发展,国际化已经成为了我国很多大型企业发展的一个强有力的目标。

目前我国主要的跨国并购发展趋势有以下三点。

2.2.1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步伐明显加快
根据联合国发展与贸易会议的一项统计,从1988年到2007年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总金额已经累计达到253.93亿美元3,而这个发展势头一直在不断地保持着,直到今天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依旧热火朝天。

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一季度的跨国并购交易数量58起,披露金额的38起并购案例交易总额为1322.40亿美元,占本季度中国并购市场总额的65.7%,同比增长31.0%,环比增长15.8%。

可以说我国的企业跨国并购正在以飞速的惊人态势持续发展着,越来越多有综合实力的大型企业开始尝试跨国并购,通过对外投资获得更加广阔的市场份额和优质的发展空间。

不过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海外并购还处于初级阶段,无法从交易金额上与其他发达国家进行比较[9]。

2.2.2我国的跨国并购投资行业分布越来越广泛
上文提到,我国的跨国并购案例已经分布于各个行业和领域,但凡具有竞争实力的大型企业都会尝试开始海外并购。

在自然资源行业中,石油以及有色金属行业去了主要的跨国并购机遇,目前自然资源行业也依旧是我国众多进行海外并购行业当中的领头军,不过这一趋势正在逐渐下降,一些新兴的行业跨国并购开始崭露头角,比如电信和金融等行业,其具体分布状况如下图所示:
3经济参考报.2007年至2008年中国公司海外并购大事记.2009,3
图2 2018年按行业划分中国跨国并购的构成状况资料来源:2018年相关部门统计整理而得
根据这一图表,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跨国并购主要以横向并购为主要模式,另外两种并购方式都比较少见。

几乎所有的并购案例都是买卖双方从事同一行业,尤其在矿产资源、家电、汽车和新兴电子高科技等方面。

不过目前我国的海外并购在各个行业都分布十分广泛,从2018年的数据来看,能源及矿产行业的并购活动最为活跃,共完成26起并购交易,占比12.7%;其次是化工原料及加工行业,共完成20起并购交易,占比9.8%,排名第二。

位居第三名的是建筑/工程,共完成19起并购案例。

相信未来随着各个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跨国并购行业结构会有进一步的提升和改变[10]。

2.2.3跨国并购的投资主体开始多元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国有企业虽然依旧占据一定的主导优势,但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势力也在不断地壮大和发展。

目前我国的跨国并购企业不仅包括国有控股企业,还有集体企业以及其他私营企业,所以投资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而且私营企业也存在自己独特的优势,比如明晰的产权、灵活的经营激励机制和内生的国际化需求,这些因素都能帮助其在跨国并购中更加顺利。

比如万向集团收购美国UAT 公司,华立集团收购飞利浦半导体公司的CDMA业务,联想集团收购IBM 全球PC业务,TCL收购法国Alcatel公司的手机业务等等。

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并购案背后我国私营企业的雄厚实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更何况目前我国对于民营企业进行大力的扶持,出台相关政策予以
鼓励,所以其必然会不断壮大,成为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的重要力量。

4
4李愈,《中国跨国并购的新生力量—民营企业》,新京报,2009,48期
第三章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一般包括以下三部分:目标选择价值评估风险,融资支付风险和风险整合风险。

3.1目标选择和价值评估风险的分析
企业并购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并购价值,其次要对于并购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

并购的目标选择主要是依据其自身实力以及发展需求明确自己的并购目的。

要不就是进行准确的价值评估,用来决定目标选择是否正确,目标企业多少,并购价格多少等内容。

通过评估可以对目标企业的资产结构和实际价值进行明晰的预测和判断,这样就可以提前为企业预期的收益进行规划,这对于并购案的实施具有非常大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最重要的是通过分析并购一方的盈利能力和企业运营状况为并购提供数据支撑,为企业最终确定收购价格提供关键判断[11]。

价值评估可以通过判断未来的预期收益和发展前景来确定。

一般是以财务报表的形式进行上报为并购提供数据支撑,但是一旦财务报表中存在虚假或者不完整的数据信息,会导致评估失败的不良结果。

具体来说,价值评估风险的出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1信息不对称
并购案当中也会存在买卖双方之间的博弈,其中信息不对称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之一。

在并购过程中信息价值质量的评估能够决定企业的并购是合理的还是不科学的,因为有些并购虽然结果成功,但合并后发现信息不实或者风险过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归根而言是失败的并购。

所以信息不对称会导致整个并购过程乃至并购之后的影响都变得偏颇,甚至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3.1.2财务报表的限制
评估目标企业价值的最重要依据是被收购公司的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上面的数据可以明确地反映出企业的财务运营状况以及资金运转程度,对于过去企业的生产经营交易进行准确的反映。

①财务报表披露信息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只能反映一定阶段或者时期企业的财务运营状况,与货币有关的信息。

但是企业的很多资源是无
法通过货币计量或者会计能够展现出来的,比如品牌形象,人力资源,自主创新能力,核心技术等等,这些内容都无法通过财务报表展示出来。

但是这些信息也是企业生产运营当中重要的一部分,也能够体现出企业的发展前景和经营现状,所以不能仅仅依靠财务报表反映企业的所有信息,并且在此基础上做出决定[12]。

②会计政策的可选性。

企业对于会计政策具有主动选择的能力,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和企业特性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比如存货计量法,固定资产折旧法,合并政策等等。

另外这种自主选择会计政策对于企业发展也有弊端,比如很多会计在处理工作内容时会依赖自己固有的经验或者专业进行判断,主观能动性比较强,那么丑财务报表上面的信息和数据显示也可以被人为操纵。

这对于并购中的买方非常不利,容易出现财务风险和低成本收益的问题。

③中介机构
中介机构是在第三方,主要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

其中律师事务所等金融机构经常出现在并购案当中,主要价值在于为买卖双方提供一些基础的服务,比如融资,咨询,信息等服务。

一般来说中介机构可以帮助推进并购案的进程,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它的功能价值并不大。

3.2融资和支付风险的分析
无论是通过融资还是支付进行并购都是存在财务风险的。

融资可能会导致资金来源比较复杂,使用比较困难,但是支付也不利于企业资金的存储和流转。

但凡并购成功之后都需要强大的资金流动,所以在并购时应该注意对于融资和支付的利用程度,随时警惕财物危险风险。

3.2.1现金并购中的融资和支付风险
以现金的方式进行并购对于企业筹集资金而言压力更大,难度更高。

因为有时企业的现金数量有限,直接支付容易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灵或者缺乏供应。

而且兼并与收购都需要占用大量的流动性资金,而此时以现金支付的方式抽取企业很多的流动资金,对于企业随时应对突发事件和外界环境的变化非常不利,企业更加容易出现财务危机。

3.2.2股票并购融资和支付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