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证指数历史平均市盈率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上证指数历史平均市盈率一览表:
沪市大盘市场平均市盈率----沪市上市公司平均股价----后市大势分析
1994.1.20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35.28倍---大盘见所谓777"铁底"---后照样无情跌穿
1994.7.29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10.65倍----大盘见历史大底325点---大熊市结束1994.9.13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33.56倍---大盘见阶段顶1052点
1995.2.7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18.97倍---大盘见阶段顶926点
1996.1.19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19.44倍---大盘见历史大底512点---大牛市开始1996.12.11平均市盈率47.89倍---大盘见短期阶段顶1258点
1996.12.25平均市盈率33.62倍---大盘见历史大底855点
1997.5.12平均市盈率59.64倍----大盘见阶段大顶1510点---大熊市开始
1997.7.8平均市盈率38.17倍---大盘见阶段大底1025点
1998.6.4平均市盈率46.27倍---大盘见阶段顶1422点
1998.8.18平均市盈率38.83倍----大盘见阶段大底1043点
1998.11.17平均市盈率47.04倍---大盘见阶段顶1300点
1999.5.17平均市盈率38.09倍----大盘见阶段大底1047点---5.19行情爆发---大牛市开始1999.6.30平均市盈率63.08倍---大盘见中级调整顶1756点
1999.12.27平均市盈率48.75倍---大盘见大底1341点---2.14行情1爆发---大牛市开始2000.2.17平均市盈率58.42倍----大盘见1770创出1756历史新高
2000.8.22平均市盈率63,73倍----大盘见2114阶段短期的顶
2000,9.25平均市盈率57.37倍----大盘见阶段低点1874点
2001.1.11平均市盈率63.01倍----大盘见阶段高点2131.98点
2001.2.22平均市盈率56.83倍----大盘见阶段低点1893点
2001.6.14平均市盈率66.16倍----大盘见历史大顶2245点---大牛市结束---大熊市开始2002.1.29平均市盈率40.68倍---大盘见阶段低点1339点
2002.6.25平均市盈率76.7倍----大盘见阶段高点1748点
2003.1.6平均市盈率42.18倍----大盘见阶段低点1311点
2003.4.16平均市盈率36.14倍----大盘见阶段高点1649点
2003.11.13平均市盈率39.91倍----大盘见阶段底1307点
2004.4.7平均市盈率38.81倍----大盘见阶段中级顶顶1783点
2005.6.6平均市盈率15.42倍----大盘见历史大底998点----大牛市开始---大熊市结束2006.7.5平均市盈率23.31倍----大盘位于1757点
2007.2.27平均市盈率35.25倍---大盘位于3049点
2007.5.29平均市盈率36.4倍----大盘见阶段高点4335点
2007.6.5平均市盈率31.1倍---大盘阶段性大底3404点
2007.10.16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47.04倍----大盘位于6124点
2007.11.6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44.53倍---大盘位于5536点
——这是转载子网上的,数据没有考证!点位和平均股价是没有参考意义的!只有估值才是最为重要的参考之一!
——2008年10月份上证指数市盈率达到了12倍左右。

除了1994年,历史第二低!这个原因可能就是全流通时代,大盘估值中枢的下移!
——由以上的历史数据可以看出,历史上A股的估值中枢应该在30-40倍之间!市场最高可冲至60至70倍的市盈率!
——未来3年中国股市进入全流通时代,新的股市估值中枢将建立在与前17年完全不同的价值中枢区间。

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中国股市的高估值是建立在法人股,国有股未流通基础上,据专业研究人员统计,过去17年,沪市最低点平均市盈率是21倍,最高点平均市盈率是51倍,大至在21倍与51倍左右的区间波动。

股市价值中枢基本围绕36倍这一价值中枢上下波动。

那么,全流通时代的A股估值中枢必然面临着下移,大概是在多少倍的市盈率呢?考察一下国外成熟市场的情况先!
“考察全球主要资本市场如港、日、新、美、英、法、德等多数采用成份指数,只有加拿大、台湾、韩国等次要市场和NASDAQ采用综合指数。

在中国运行历史较长的指数都是综合指数,采样范围包括了整个市场。

从这个角度讲,拿反映整个市场的综合指数和境外反映上
市公司精英的成份股指相比,是不合理的。

美国最重要的指数是道琼斯30种工业指数。

道琼斯30种工业指数是选择了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8家公司和在NASDAQ上市的2家公司合计30家在美国最有投资价值、最有实力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计算,从而产生的指数同样,道琼斯30种工业指数也不可能完全反映美国整个市场13000余家股票总体市盈率水平。

香港恒生指数只选取了33个香港股市中最优秀的公司做样本,并不能准确反映香港主板市场的状况。

香港主板有813家上市公司,其中有比例高达40%的亏损股,因此,不能用这33个精英公司组成的香港恒生成份指数和国内股市综合指数进行比较,只有香港市场和大市场的全体或者两者的成份股才具有可比性。

通过比较可以看到,全球主要市场成份指数算术平均市盈率大都在15-35倍之间,而和我国未来新发全流通股票市场具有模拟可比性的恒指、道指、标普500、伦敦金融100指数算术平均市盈率分别为30、22、33、25倍,所以我国未来全流通股票平均市盈率超过30倍应属正常。


——其中,恒指、道指、标普500、伦敦金融100指数算术平均市盈率分别为30、22、33、25倍这个我不知道准确与否,如果哪位朋友知道,路过于此,可否提供相关资料?谢谢!
——如果准确,那么保守估计估值中枢应该在25倍-30倍之间!至于最高上升到多少,最低又下行到多少!那要视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以及人们预期情绪的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