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补虚,当心“虚不受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季补虚,当心“虚不受补”
作者:陈林菲
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09年第10期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秋冬进补的习惯。
秋冬进
补在祖国医学中早就有所记载,进补的方法分为食补和药补两大类。
一般来说,无明显疾病,而仅想增强体质的人应以食补为主;而对于因病需要“秋补”者,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
选择药补。
这里,主要谈食补。
秋季食补的基本原则是虚则补之,何谓“虚则补之”?中医认为,当一个人出现精神萎靡、面色(白光)白、身倦无力、形体消瘦、心悸气短、自汗盗汗、脉象细弱等,这就是“虚证”;治疗时,应当用补益的方法治疗一此即是“虚则补之”,具体步骤大致如下:首先在秋天气候
凉爽时,可先服用一些较为平和的补品,也就是达到“底补”目的。
秋季的“底补”是作为进
补的先导,为冬季“进补”做好准备。
“底补”宜选用北芪、冬虫夏草、当归、枸杞、党参、
红枣、花生米、芡实、山药、大枣、桂圆、核桃仁、百合、莲子、苡仁等性味平和的药食两用
滋补品,食品则包括鸡、鸭、鱼、肉、排骨、豆类、蔬菜等,切忌随便服用各类滋补药。
分而补之,行之有效
虚证分为阳虚、阴虚、气虚、血虚4类,其补法很多,有清补、平补、峻补(下猛药补)、阴补、阳补,进补时,必须辨明属于哪类虚证,然后选择合适的食物调补
阳虚者多见腰膝冷痛、四肢不温、小便频数、大便溏泄、阳痿早泄等症,老年人多见。
食
补应以羊肉、狗肉、鸽肉、雀肉、胡桃仁、韭菜、海参、泥鳅为主,如当归生姜羊肉汤
阴虚者多见虚烦不H民、口苦咽干、午后潮热、颧红、便秘、舌质红少苔等。
食补应以鹅肉、鸭肉、鳖、龟、牡蛎肉、藕、银耳、芹菜、菠菜、猪肝、猪肾、芝麻、麦冬等为主,如鸭
肉同当归炖服,有补血润肠通便之功.
气虚者多见体倦乏力、面色苍白、气短喘息、懒言声低、饮食不佳或大便溏泄(稀烂不成形)、舌淡苔薄白等表现。
食补可选用…药、鱼类、黄豆、大枣、莲子、桂圆、百合等二
血虚者多见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苍白,口、舌、唇、指甲色淡等症状,食补可选用
猪肉、鸡肉、桂圆、动物肝、猪血、红枣、骨头汤等:
另外,除了单纯的阴虚、阳虚、气虚、if虚外,还有综合出现的虚证如气血双虚、阴阳两虚、气阴两虚,可以通过症状进行鉴别,合而补之
补之不当,虚不受补
但是现实中,常见到有些“虚证:”者进食补药后,不但无效,反而产生新的症状,这就
是通常所说的“虚不受补”二专家认为,引起虚不受补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不辨阴阳气血乱补。
前文说了,虚证有“阴虚”“阳虚”“气虚” “血虚”之分。
若症状属阴虚,却用补阳药。
或症属阳虚,却用补阴药,则自然不但不能补虚,症状还可能会
加重。
此为“虚不受补”重要原因。
第二,不辨五脏所属乱补。
虚证除了有阴阳、气血之虚以外,冈人有五脏六腑,每一脏腑
都有可能出现虚证。
如心气虚、心血虚、肝阴虚、脾阳虚、肾阴阳二虚等。
若虚在心,用补肾
或补脾之药,或虚在肝,用补心或补肺之药,自然也不会起到作用:
第三,忽视脾的功能曾有一心阴虚患者去求医,给予用补心阴虚药后以及食疗,觉腹胀、肠鸣,甚至腹痛泄泻。
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患者虽然以心阴虚症状为主,但平素胃肠功能较差,进食稍多就会出现腹胀、肠鸣、泄泻等消化不良症状:简单来说,就是脾虚:如果在予以
补心阴虚的同时,注意防止脾虚,那么就不会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
在给儿童进补的时候.更应注意这一问题。
儿童脏腑娇嫩,过多进补会加重脾胃之苦,所以,儿童秋季进补应以健脾为主,再予以合理进补,保证其对营养的吸收,提高免疫力,促进
发育。
补之有度,防补过妄
有些人认为秋季进补,多多益善,实际并非如此补虚若无度,就称为“妄”,会引起其
他症状,比如失眠、口舌生疮等所以,补虚时,必须讲究度,建议进补时从小量开始,根据自
己的感觉适量递增,以精力充沛、食欲正常、浑身舒服、不燥不虚为宜,这样才能达到科学进
补的目的.同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判断“进补”的度是否合适:(1)如果进补后很兴奋,睡不着觉,就是过了;(2)口腔内长疮、咽喉上火疼痛、口内有异味,也是补多了;(3)看大便,
大便于结或溏泄均是过补的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