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声的利用》同步练习-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声的利用》同步练习-
附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医院里用“B超”为病人检查身体,以下各项应用与此原理不同的是()
A.科技工作者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B.超声波检测机器零件是否有空洞
C.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的精细器件D.汽车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探明车后情况
2.下列事实中,不是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A.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B.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C.B超检查D.超声波洗牙
3.一夜爆火的越剧《新龙门客栈》唱腔优美,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只能通过空气传播B.唱曲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C.观众能听懂越曲,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大声演唱能加快声音的传播速度
4.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B.通过声学仪器接收超声波,可以判断台风的方位和强度
C.马路两旁植树,可以降低噪声的频率
D.蝙蝠用次声波确定目标的方向
5.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
A.声呐探测海深B.B超检查身体
C.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检查身体D.蝙蝠利用声波导航
6.如图所示,下列四幅图中没有应用超声波的是()
A.B超
B.高频清洗仪
C.浅层地震仪
D.倒车雷达
7.下列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医生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的响度越大,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越快
D.用手拨动琴弦发声,是因为琴弦在振动
8.2016年10月26日,意大利中部接连发生5.4级和6.1级地震,现场房屋受损严重,关于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波主要是超声波
B.地震波不能传递信息
C.地震波是由震源振动产生的
D.地震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但破坏能力大
9.下列关于声的应用中,主要体现了声波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A.声呐探测鱼群位置
B.医生用B超检查患者的身体情况
C.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D.蝙蝠利用声音辨别方向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在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
C.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输数字信号的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发出声音,用的力越大,塑料尺的越大(选填“响度”或“音调”或“音色”下同),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发生改变。
若塑料尺每分钟振动240次,则振动频率为,我们填(“能”或“不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12.吹笛子时,振动发声(选填“笛管”或“笛管内的空气柱”);工人师傅通常用一把螺丝刀探听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该现象说明可以传声;通过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13.超声是指频率高于Hz的声音,人耳(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超声。
次声是指频率低于Hz 的声音,人耳(选填“能”或“不能”)听到次声。
14.登山时候,禁止高声喊叫,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养蜂人听密蜜蜂飞行的音调来判断蜜蜂是否归来,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15.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可以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让牙齿刷得更干净,这是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吹奏竖笛时,按住不同的笛孔,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就会改变。
三、作图题
16.将下列声现象与对应的声学知识画线连接起来。
听铃声回教室声音的响度大
鞭炮声震耳欲聋物体振动发声
教师讲课发出声音声可以传递信息
上课时关闭门窗以免影响听课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四、实验题
17.小区的道路边有一只密封铁桶,好奇的小明用手在桶的不同部位敲了几下,听到发出的声音有差别,于是小明作了进一步的探究和思考。
(1)当用力敲打桶发声时,为了验证桶壁是否在振动,请建议小明这样操作:;
(2)小明发现用力打桶的上部时,听到的声音比较清脆悦耳;用相同的力打桶的下部时,听到的声音比较沉闷沙哑。
据此可判断桶的上、下部发声的不同,且上部的要(选填“高”或“低”);(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小明猜想桶内可能装有液体且没有装满,猜想依据是桶壁振动时受液体的阻碍作用,下部振动比上部振动要(选填“快”或“慢”)。
一旁做维修工作的工人师傅过来打开桶证实了小明的猜想,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18.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甲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2)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3)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实验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五、计算题
19.周末小明和同学约好一起去沈阳故宫拍摄雪后的美景。
小明选择打车前往,如图甲所示是小明乘坐的出租车发票。
求:
(1)在小明乘车的全过程中,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出租车行驶过程中,如果按如图乙所示的速度行驶了1.8min,求这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
(3)出租车以速度v驶出某直线路段时,有一处测速仪,测速仪内有能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传感器,如图丙。
在出租车行驶距离测速仪为66m时,测速仪发出超声波,经过0.2s后超声波会被汽车反射,反射后接收到超声波信号,则该出租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此路段限速为40km/h,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
20.在用超声波探测海洋的深度时,将声呐系统装在船边的水面上,垂直水面向水中发射超声波,经过2s 后接收到这个超声的回声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460m/s,求海洋深度为多少米?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振动响度音调4Hz 不能
12.【答案】笛管内的空气柱固体信息
13.【答案】20000 不能20 不能
14.【答案】能量信息
15.【答案】能量音调
16.【答案】见解析
17.【答案】用手指轻触桶壁感受振动(用细线挂着的轻小球轻触桶壁)音调高慢信息
18.【答案】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放大物体的振动能量
19.【答案】(1)14km/h;(2)1.8km;(3)该出租车在此路段没有超速
20.【答案】146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