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课寓言两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让学生在教室里找个东西盯着,不眨眼试试。
(4)说自己的感觉。
(5)想象飞卫在练的时候会怎样?心里怎么想?1小时后呢?几小时后呢?一天下来……(板书:很累、很酸)
(6)练了几天,他心里可能怎么想……,也可能怎么想……
看到别人在玩,在休息,他可能想……
(7)练习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刻苦、勤奋或者眼酸、眼涩。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的经过。
2.理解寓言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修订与生成
(6)虱子多大?车轮呢?指导读
3.联系生活
(1)纪昌这样练值得吗?
(2)为什么不先学开弓、放箭?看准目标和把小目标看大与射箭百发百中有什么关系?——基本功的重要
看来啊,练好眼力是学好射箭的基本功,要想学好本领,必须先练好基本功。
那么,要想练好游泳,必须先练(憋气)。
要想骑好自行车,必须先(掌握好平衡)。
《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3.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4.引入:
就是这个神医扁鹊,与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被人们广泛传颂。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二、情景深入探究发展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学习生字:
⑴ 字音重点的是:
“肠”读成cháng,注意是翘舌后鼻韵。
“烫”和“汤”都是后鼻韵。
选编这两篇寓言,一是使学生在读中领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
学情分析
学生对寓言故事是非常感兴趣的,只是对扁鹊,纪昌这样的历史人物了解甚少,因此可以课前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学生对同一问题往往有不同见解,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学校:使用人:时间: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寓言两则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教材分析
《纪昌学射》原文见《列子·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纪昌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还可以体会到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名师的指点对学习结果的重要的作用。
过渡:虽然练得很辛苦,但他却坚持了两年,两年以后——
(8)指导“刺”
与“喇”比较
(9)读到这,你有什么感受?——了不起,坚持不懈(板书:坚持不懈)
(10)练习读这句话,读出他的了不起、坚持不懈。
过渡:练到这种程度,纪昌自己很满意,就去找飞卫,可是,飞卫并不满意,又让他——
第二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1)怎么练的?
抓住“每天”、“聚精会神地盯”
(2)你们知道他练习看虱子练了多久吗?
(3)引导读
夏天,大家都找凉快的地方乘凉去了,他却满头大汗地——
冬天,寒风刺骨,他又不顾严寒——
(4)他“聚精会神地盯”,还可能怎样的盯?
(5)指导读这句话
过渡:终于,经过再一次坚持不懈的努力,那只比芝麻还小的虱子大得——
三、合作展示师生评价
1.交流:默读课文,找纪昌是怎么学习射箭的
2.理解句子
第一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1)练得怎么样?——从那些字词看出来的——为什么你从这个词中能感受到?
(2)梭子是怎么样的?——他为什么要选梭子(动的)——飞卫有叫他选动的东西吗?——盯动的东西累还是不动的东西累?——可见飞卫……
(3)我们要认识的这位射箭能手叫——(板书:纪昌)
(写好纪后)“纪”的读音。仔细看老师“昌”字是怎么写的。
(4)观察“昌”字,你发现了什么?
(5)读“纪昌”
(6)齐读课题。
过渡:纪昌是怎么学习射箭的呢?
二、情景深入探究发展
1.课件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3.解决“妻子”、“虱子”
要想打好篮球,必须先(练好运球)。
(3)飞卫的教法怎么样?——学得好离不开好老师的指导
四、巩固达标当堂训练
1.学到这,你有什么感受要说?
2.出示练习题。
第二课时
一、目标引领文本对话
1.导语: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著名人物──黄帝时代的名医扁鹊。
2.关于扁鹊,你知道些什么?(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⑵ 分析对比记忆字形:
“肠、烫、汤”的字形;睬:右半部撇下不要写成“米”;蔡:“祭”的第五笔是“フ”第六笔是捺。
⑶ 学生质疑,全班讨论理解字(词)义:
一声不响:一点声音也没有。
理睬:理会。
缚:搽上,涂上。
(1)指名读,注意轻声,齐读。
(2)范写“妻”
①跟师书空
②讲要点,观察“妻”,怎样写才正确、漂亮
③一齐边说笔画,边书空
④本子上写一个
(3)认识“虱”
虱子是怎么样的?你见过吗?
①字型方面:虫子,寄生在人或动物长长的毛发里面,吸血的。
②小——出示头发丝绑成的结
4.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提示来概括.谈“能手”
我们班有很多同学擅长画画、写作,还有的擅长朗读、写字。你能告诉我你最擅长什么吗?噢!你是()能手;一位()能手……
2.你们有没有发现老师说的话里有个什么特点?(板书:能手)
3.揭题
(1)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射箭能手。(板书:射)
(2)你认为一个怎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射箭能手?
(4)说自己的感觉。
(5)想象飞卫在练的时候会怎样?心里怎么想?1小时后呢?几小时后呢?一天下来……(板书:很累、很酸)
(6)练了几天,他心里可能怎么想……,也可能怎么想……
看到别人在玩,在休息,他可能想……
(7)练习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刻苦、勤奋或者眼酸、眼涩。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的经过。
2.理解寓言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修订与生成
(6)虱子多大?车轮呢?指导读
3.联系生活
(1)纪昌这样练值得吗?
(2)为什么不先学开弓、放箭?看准目标和把小目标看大与射箭百发百中有什么关系?——基本功的重要
看来啊,练好眼力是学好射箭的基本功,要想学好本领,必须先练好基本功。
那么,要想练好游泳,必须先练(憋气)。
要想骑好自行车,必须先(掌握好平衡)。
《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3.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4.引入:
就是这个神医扁鹊,与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被人们广泛传颂。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二、情景深入探究发展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学习生字:
⑴ 字音重点的是:
“肠”读成cháng,注意是翘舌后鼻韵。
“烫”和“汤”都是后鼻韵。
选编这两篇寓言,一是使学生在读中领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
学情分析
学生对寓言故事是非常感兴趣的,只是对扁鹊,纪昌这样的历史人物了解甚少,因此可以课前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学生对同一问题往往有不同见解,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学校:使用人:时间: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寓言两则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教材分析
《纪昌学射》原文见《列子·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纪昌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还可以体会到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名师的指点对学习结果的重要的作用。
过渡:虽然练得很辛苦,但他却坚持了两年,两年以后——
(8)指导“刺”
与“喇”比较
(9)读到这,你有什么感受?——了不起,坚持不懈(板书:坚持不懈)
(10)练习读这句话,读出他的了不起、坚持不懈。
过渡:练到这种程度,纪昌自己很满意,就去找飞卫,可是,飞卫并不满意,又让他——
第二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1)怎么练的?
抓住“每天”、“聚精会神地盯”
(2)你们知道他练习看虱子练了多久吗?
(3)引导读
夏天,大家都找凉快的地方乘凉去了,他却满头大汗地——
冬天,寒风刺骨,他又不顾严寒——
(4)他“聚精会神地盯”,还可能怎样的盯?
(5)指导读这句话
过渡:终于,经过再一次坚持不懈的努力,那只比芝麻还小的虱子大得——
三、合作展示师生评价
1.交流:默读课文,找纪昌是怎么学习射箭的
2.理解句子
第一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1)练得怎么样?——从那些字词看出来的——为什么你从这个词中能感受到?
(2)梭子是怎么样的?——他为什么要选梭子(动的)——飞卫有叫他选动的东西吗?——盯动的东西累还是不动的东西累?——可见飞卫……
(3)我们要认识的这位射箭能手叫——(板书:纪昌)
(写好纪后)“纪”的读音。仔细看老师“昌”字是怎么写的。
(4)观察“昌”字,你发现了什么?
(5)读“纪昌”
(6)齐读课题。
过渡:纪昌是怎么学习射箭的呢?
二、情景深入探究发展
1.课件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3.解决“妻子”、“虱子”
要想打好篮球,必须先(练好运球)。
(3)飞卫的教法怎么样?——学得好离不开好老师的指导
四、巩固达标当堂训练
1.学到这,你有什么感受要说?
2.出示练习题。
第二课时
一、目标引领文本对话
1.导语: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著名人物──黄帝时代的名医扁鹊。
2.关于扁鹊,你知道些什么?(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⑵ 分析对比记忆字形:
“肠、烫、汤”的字形;睬:右半部撇下不要写成“米”;蔡:“祭”的第五笔是“フ”第六笔是捺。
⑶ 学生质疑,全班讨论理解字(词)义:
一声不响:一点声音也没有。
理睬:理会。
缚:搽上,涂上。
(1)指名读,注意轻声,齐读。
(2)范写“妻”
①跟师书空
②讲要点,观察“妻”,怎样写才正确、漂亮
③一齐边说笔画,边书空
④本子上写一个
(3)认识“虱”
虱子是怎么样的?你见过吗?
①字型方面:虫子,寄生在人或动物长长的毛发里面,吸血的。
②小——出示头发丝绑成的结
4.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提示来概括.谈“能手”
我们班有很多同学擅长画画、写作,还有的擅长朗读、写字。你能告诉我你最擅长什么吗?噢!你是()能手;一位()能手……
2.你们有没有发现老师说的话里有个什么特点?(板书:能手)
3.揭题
(1)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射箭能手。(板书:射)
(2)你认为一个怎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射箭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