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中声音的艺术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画中声音的艺术表现
作者:孟茜宏
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
[内容提要]伴随着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威廉号汽艇》的出现,动画片就和声音结下了深厚的渊源。
画面组成了动画的血肉,声音则构成了动画的灵魂,两者以多样的组合方式,向观众传达故事和美感。
在动画中,声音的表现包含客观和主观两种,客观声音和主观声音的表现手法和效果各不相同。
这篇论文从动画中的声音入手,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声音在动画中是如何运用的,并分析动画中声音具有何种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动画/声画关系/有源声/无源声
中图分类号: J6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36(2013)02-0171-2
动画是一门综合类的艺术,它吸取了绘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多种艺术门类的表现形式之所长,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自由性。
1888年,一部连续画片的记录仪器诞生于爱迪生的实验室,爱迪生以一套手摇杆和机械轴心带动一盘册页,使图像或影像的长度延伸,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
[2]动画大师诺曼·麦克拉伦(Norman Mclaren)认为“动画不是‘会动的画’的艺术,而是‘画出来的运动’的艺术。
每个画面彼此之间所产生的效果,比起每个画面本身的效果更为重要。
因此,动画是针对暗藏于画面之间的空隙加以操控的艺
术。
”[3]
动画的发展,在技法和机械层面上和电影有所交叉,都是以视觉暂留[4]为基石发展出来的艺术形式,但是两者的美学观并不相同。
动画创作同时汲取了纯绘画的精致艺术以及漫画的通俗文化。
这种阳春白雪的两极特性,一直都是动画吸引人的地方。
一、动画声音
自1928年推出第一部有声动画《威廉号汽艇》以来,米老鼠就吹着口哨走进千家万户。
这部动画片在历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它将声音第一次同步于画面出现在屏幕上,使得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如果说动画是一部有生命的躯体,那么声音就是它的灵魂。
当声音融入到动画中时,便不再是声音原来的纯粹面貌,而开始深刻的质变过程,从而形成动画自己所独有的本性特质。
因此,如何把各种艺术的表现手段和技术手段有机的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从而创作出完美的视觉及声音形象,一直是动画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动画与声音的联系
由于动画的画面是虚构的,因此在表达故事情节、人物和场景的真实感和临场感时有一定的局限。
因而动画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独特的声音、音乐或者真实的音效来营造。
动画与声音是有着一定的内在规律的:两者都有精确的数字依据,以规定的速度前进,由于动画是逐格制作的,它能精确配合音乐,能抓住音乐的节奏,情绪,能准确的把牌子打在某一格上,[5]是动画运用音乐的长处。
因此,很多情况下,动画采取的是全部前期配音和分段前
期配音。
前期配音有利于画面动作和音乐旋律的协调和谐,动作节奏鲜明强烈。
动画片《米老
鼠和唐老鸭》中的“匈牙利狂想曲”,其音乐节奏和动作节奏结合的精确到位,画面上的米老
鼠弹琴的指法和琴键位置和所配音乐丝毫不差,充满诙谐效果。
在《玛丽与马克思》第16分钟马克思终于克服心中的纠结决定给玛丽回信时,伴随着安德森管弦乐《打字机》欢快的配乐和
镜头的反复剪切,显示出马克思兴奋、激动的心情。
三、声画关系
画面和声音都具有纪录客观现实和揭示现实内涵的艺术表现能力,各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功能。
但是其美学功能和心理功能有所不同。
当我们把两者进行组合,如声画同步、声画分立和
声画对位时,这种艺术构思就能对动画产生积极的作用,使观众在获得愉悦的同时产生巨大的
美感效应。
按照组合关系声画关系可以分为声画同步、声画对立和声画分立。
声画同步指的就是动画
片中的声音和画面严相匹配,是画面中的动作和声音同时呈现并且同时消失,有利于增强真实感;声画对位指的是画面和声音按照各自的规律表达不同的内容,又在各自独立发展的基础上
有机结合起来。
其中包括声画平行和声画对立。
声画平行指的是画面与声音所表现的情感、性格、艺术风格和矛盾冲突互相贴切,但是并不同步,有利于增加信息量。
声画对立指的是画面
和声音所表现的情感、性格、艺术风格和矛盾冲突相悖,有利于表达象征、隐喻、反讽等情绪,也被称为隐喻蒙太奇;声画分立指的是画面和声音相互独立,有效地发挥了声音主观化的作用,还能借此衔接画面、转换时空,突出声音的作用,反而加强了声画间的内在联系,更加富有感
染力。
多数情况下表现为画外音,如利用声音和角色的反应镜头,利用声音和写虚的空镜头,
单纯依靠声音来表现画外空间如暴力、色情等。
四、动画中声音的分类和特点
动画中的声音分为语言、音响和音乐。
动画声音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特点:首先,动画通
过对语言音调、音色、力度和节奏的夸张变形,或者口音的运用,以突出人物形象的特点;其次,动画通过对特色乐器、特殊的演奏方式和音响错位,造成幽默感;第三,动画的声音是极
其自由的,不同的配乐会给同一部动画片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
五、动画中声音的应用和作用
动画中声音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客观声音和主观声音。
按照前面对于声音的分类
来具体论述。
(一)客观声音
客观声音主要用来交代时空背景、刻画人物形象、完整故事情节和渲染气氛等。
客观声音中的语言主要是指对白,其作用一是交代剧情,通过对话推动剧情发展,这种情
况最为常见;二是刻画人物形象如性别、年龄、性格等,为虚拟角色注入生命和活力。
如《海
底总动员》中,小丑鱼尼莫稚嫩而略带叛逆的声音,把它爱冒险、调皮而顽强的性格表现的十
分恰当。
尼莫的爸爸马林,在一次丧妻之痛后变得胆小、懦弱,但是对尼莫非常疼爱。
张国立
为马林配音,将父亲从胆小到勇敢的细微变化处理的很好,在不断呼喊的“尼莫”声中观众可
以感到父亲对孩子浓浓的爱。
客观声音中的音响包括下雨声、汽车鸣笛声等等,主要用于塑造叙事空间环境。
如《乔治
与露丝玛丽》中室外飞翔的鸟儿翅膀扇动的声音和汪汪的狗叫声,为我们展现出一个平和安静
的小城氛围。
客观声音中的音乐指的是有源声,其作用一是渲染环境气氛,在短片《乔治与露丝玛丽》
结尾处露丝玛丽用录音机播放“yellow bird”时,两人相拥跳舞,这一刻乔治的梦想终于成真,观众也在愉悦的歌声中体验到了两人的幸福。
二是制造空间感。
三是完善叙事结构,如《僵尸
新娘》20分钟的“骷髅之歌”,借着骷髅的摇滚歌曲“Remains Of The Day”之口讲述了僵尸
新娘的可怜身世,为观众和男主人公解释心中的疑惑,推动剧情的发展。
四是刻画人物心理,
如《僵尸新娘》40分钟时发现男主人公victor逃跑时的内心独白“Tears To Shed”,可怜的
僵尸新娘终于彻底明白victor是不会接受已经死去的自己,她唱着“She still brea thes air, and I’m dead”时,靠着门慢慢坐下,姿态优美而伤感。
(二)主观声音
动画中的主观声音主要用于揭示人物心理和渲染气氛。
主观声音中的语言主要是指旁白和内心独白,用于介绍剧情和心理活动。
如在动画短片
《乔治与露丝玛丽》中贯穿全片的旁白,讲述者采用低沉的男声,以第三人称视角讲述这个爱
情故事。
主观声音中的音响有利于揭示心理活动。
在《乔治与露丝玛丽》中,当乔治终于鼓起勇气
走向露丝玛丽的房子时,突如其来的汽车刹车声和排气声采用了类似枪声的声音表现,就好像
迎头一击般打击了乔治的勇气。
当主观的音响突然消失时,其艺术效果的表现力就达到了极大。
在《东京教父》片尾84分钟,哈那为救孩子从楼上跳下来抱住他,随着慢镜头中二人从空中落下,接着阳光出现的一瞬,整个城市被阳光笼罩着,此时有长达18秒的声音空白,这段是非常超现实和常规的做法,但是却有力的制造了紧张的气氛,并表现出人们对于这个原本看不上眼
的流浪汉的一种心灵敬佩。
主观声音中的音乐指的是无源音乐,有利于渲染气氛。
如在《玛丽与马克思》中第79分钟时,玛丽在得不到马克思原谅而自暴自弃、爱人离去、生活变得一团糟的时候而想要自杀时,
此时响起了“Que Sera Sera”的配乐,忧伤的曲调配上“凡事不可强求,顺其自然吧”的歌词,充分渲染了玛丽此时绝望的心情,赚足了观众的泪水。
(三)客观声音与主观声音的转换与融合
很多时候,这二种声音种类是同时运用的,甚至有时它们之间会产生联系:如音响和音乐
的融合,以及客观声音和主观声音之间相互转换和融合。
在《机器人总动员》的开篇,伴随着
镜头对地球的推、移和剪切,我们看到的是一片荒芜之地,然而此时的配乐是“Put On Your Sunday Clothes”,十分欢快。
突然歌声消失了8秒,歌声又渐渐出现,这时我们看见机器人
瓦力出现在画面中。
随着瓦力的离开或出现,音乐也随之减小或增大。
后来我们发现原来是瓦
力自身在播放着这首歌,无源音乐转化为有源音乐。
再如动画片《大提琴手》中在开头部分,
伴着小鸟和昆虫的叫声把我们引到一片田野之间,紧接着配乐跟进,是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第
三章,画面是大家垂钓的景象,小猫在悠闲的玩球。
突然配乐转成了第四乐章,画面也开始变
得阴郁,随着音乐变得高亢、紧张,突然下起暴雨,田园间劳作和玩耍的人们都加紧脚步跑回
了家。
此时画面切入到一个房间里,主人公高术和一群人在演奏田园交响曲,此时无源音乐转
换成有源音乐。
在电闪雷鸣的光影和声音下,创作者将这群人幻化在风雨中,这一段落非常精彩,笛子的声音在风的鼓动下变得刺耳,此时音乐也到达了高潮,自然和配音巧妙融合在一起、无法分辨。
声音是动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还原现实,并且可以传情达意。
声音甚至改变了荧幕世界的表现方式,通过声音和画面的组合,以及声音的单独运用都能造成不同的艺术效果。
因此,对于动画中声音的运用及其艺术效果的研究,是动画制作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
(责任编辑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