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汉沽区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模拟卷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汉沽区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模拟卷一)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和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物质的密度是甲的8倍
B.乙物质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C.质量相间的甲和乙,乙物质的体积大
D.体积相同的甲和乙,乙物质的质量大
2.关于密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不同物质,m越大,ρ越大
B.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与V成反比
C.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与m成正比
D.因密度ρ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故同一种物质,ρ的数值不随m、V改变而改变
3.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的矫正是佩戴合适的凸透镜
B.用照相机照相时,景物在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C.人站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实像
D.人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物体正立放大的实像
4.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C.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灯
D.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
5.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6.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是30 cm
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
D.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7.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

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

对这一现象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8.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
9.噪声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污染重要因素之一.下列措施不能直接减弱噪声的是()
A.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植树
B.给摩托车、汽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
C.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噪声监测仪
D.纺织工人在车间工作时戴上耳罩
10.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室内不要喧哗,是要求同学们说话时响度小些
B.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闻其声识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因为超声波的速度较大
二、填空题
11.在“测定岩石密度”的实验中,将一块岩石标本放在已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里,当天平平衡时,右盘内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岩石的质量为_____g。

在量筒中放入水,使水面到达“30”刻度线,再将岩石放入量筒中,水面升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则岩石的体积为_____cm3,岩石的密度为
_____kg/m3。

12.为了打击不法犯罪行为,城市的各个角落都安装了“天网”监控。

监视街道的摄像头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镜,摄像头离被拍物体的距离应在_____的范围,能形成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

13.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棒表面有一层白色的“霜”,它是由水蒸气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这个过程中需要热量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
14.在去年我县中学生文艺汇演上,李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琴声是通过______传播到观众耳中的。

15.我国自行研制的“玉兔号”月球车早已抵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玉兔号”车的总质量为
180kg,同一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该车在月球上的重力是___N,月球车在80N的牵引力作用下,5min内沿牵引力方向移动了30m,牵引力做功为___J,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m/s(取
g=10N/kg)
16.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电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经过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形成光点S',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此过程入射角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计算题
17.“五·一”黄金周,宁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
(1)请你帮宁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18.用激光器向月球发射激光信号,2.7秒后接收到从月球返回的信号,(光速c=3×108m/s)问:(1)月球距离地球多远?
(2)如果一辆赛车以500km/h的速度不停地跑,它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跑完这段路程?
(3)若夜晚时月亮在平静的湖水中成像,已知湖水深20米,则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多少?
四、实验题
19.靓靓同学想测量一个贝壳的密度,准备了托盘天平(配了砝码)、大烧杯、小烧杯、细线和水,她的测量方法如下:
(1)用托盘天平测量贝壳的质量,所用天平的标尺如图甲所示,最小砝码的质量与标尺最大刻度值相同。

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到标尺的_____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测量时按规定在_____盘加入50g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这时贝壳的质量_____(小于/等于/大
于)50g,再加入5g的砝码后,指针偏向右侧,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直至天平平衡。

按照图甲所示,读出贝壳的质量m=_____g。

(2)测出空小烧杯的质量m1。

(3)将装有水的大烧杯和空的小烧杯如上图乙所示放置(水至溢水口)。

(4)用细线悬挂贝壳缓缓浸没于大烧杯中,有部分水溢出进入小烧杯。

(5)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烧杯的总质量m2。

由上述实验得到溢出水的体积是:_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贝壳的密度是:_____(以上两空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字母符号表示)。

20.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图线如图所示.图线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则由图可知:
(1)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2)蜡烛处于AB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不变”或“缩小”);(3)将蜡烛从C移动到B的过程中,所成像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1.如图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_(选填“竖立”、“斜立”)在白纸上。

(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其目的是_____。

移动蜡烛B直到它与蜡烛的像位置相同,小明记录了两根蜡烛的位置,目的是_____。

(3)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将_____(选填“靠近”、“远离”)玻璃板,像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4)细心的小明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

22.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磊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

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上表所列各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找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

则表中所缺数据为:
_____cm_____mm2。

23.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做出了相应的s-t图像。

如图所示,观察甲、乙、丙车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分析图C丙车图像可知,丙车在AB段处于_____(“运动”或“静止”)。

(2)观察分析甲、乙、丙车运动图像,在前5s内_____车运动得较快,它的速度是_____m/s。

(3)观察分析甲或乙车运动图像,都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由这个特点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是甲或乙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理由是:_____.
24.如图甲所示为探究某液态物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记录不同时刻待测物质的温度值,并依据实验数据描绘出了该液态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6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态(选填“液”、“固”或“固液共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5 50 3.03×103 12.凸透 大于二倍焦距 倒立 13.凝华 放出 14.音调空气 15.1
16.向右 不变 三、计算题
17.(1)这种材料的密度是:3g/cm 3 (2)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53cm 3
18.(1)4.05×108
m ;(2)810h ;(3)4.05×108
m . 四、实验题
19.0(或“零”) 右 大于 用镊子取出5g 砝码放回砝码盒,再移动游码 53.4 V 水=
21
m m ρ-水
ρ贝=
21
m
m m -ρ水
20.放大 变大
21.竖立 为了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 便于比较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是否相等 远离 不变 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反射,每个表面成一个像 22.AB CE 80 1.02
23.静止 乙 3m/s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或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24.晶体 固液共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