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单选多选题填空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单选多选题填空题
1、教育心理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是应用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运用。
2.正确描述学习与教学互动的过程模型(a包括五个因素,三个过程,B五个因素共同影响三个过程,C三个过程相互交织、相互影响,d教学过程应以学习过程为基础,e评价和反思过程将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育性原则。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5、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6.廖世成是中国第一本书《教育心理学》的作者。
7、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的是学校教育中的学与教的规律。
8、在苏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乌申斯基。
9.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注意力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人格特征。
研究方法为观察法。
10、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11、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879年。
12.反思性研究是研究如何促进学生理解他们从内部学到的东西的意义,并调整他们的学习。
13.调查方法中最具技术性的方法是测试方法。
14、心理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一种方法是实验法。
15.这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
16、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如何学、如何教、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17.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体现在(a帮助教师准确理解问题,B为实践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C帮助教师预测和干预学生,e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18、学生这因素主要从哪两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a群体差异e个体差异)19、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
20、赫尔巴特首次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2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环境和中学教学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2.在苏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专家是乌辛斯基。
23.教育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24、20世纪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活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25.教育心理学的初期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
26、在教育心理学看来,教学环境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27.在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期,我们更加注重教育现实与服务学校教育的结合。
人文主义引发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28、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879年。
29.皮亚杰提出,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包括(具体操作阶段、操作前阶段、知觉运动阶段和正式操作阶段)
30、提示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皮亚杰。
31、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是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
32、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
33.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手术前阶段。
34、在解答有几种可能的问题情境中,有的学生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属于沉思型。
35、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性格。
36、勤奋感对自卑感是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哪一阶段儿童所具有的人格特征。
(6-11岁)
37.整合和统一人格各部分的核心力量是自我意识。
38、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到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辐合型。
39、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比纳量表
40.人格特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现实态度的人格特征、理性人格特征、情感人格特征和意志人格特征)
41、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
42.富有创造力的人的个性特征是(独立、自信、对复杂问题的兴趣和冒险精神)。
根据个人心理活动的趋势,人的性格可以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
44、心理发展顺序的不可逆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有一定次序,这个次序是不能颠倒的,也不能超越。
45.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反映在(a)不同个体系统发展速度的差异,b)不同个体系统发展开始和结束时间的差异,c)不同个体系统成熟度的差异,d)不同个体系统在发展优势领域的差异
46、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横向和纵向的维度。
47、皮亚杰认为抽象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
48.儿童的思维操作是可逆的和保守的,但思维操作仍然离不开特定事物的支持,这表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是特定操作。
49、初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50.民主教育模式下儿童的特点是(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51、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支地、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
52.初中和高中是青少年和儿童开始发展自我认同的时期。
53.青年的初级阶段是世界观形成的初级阶段。
54、学生主要利用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他很可能是场独立型认知和风格。
55.民主教育模式下的儿童最为成熟。
他们有能力,独立,善于控制自己。
56、个体动作发展规律,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现象说明心理发展具有顺序性和定向性。
57.在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节体系中,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中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终环节。
58、初中阶段学生记忆力的发展是最佳时期。
59.在有几种可能答案的情况下,个体倾向于快速测试假设,而经常出错的认知风格被称为冲动。
60、少年期指11、12岁――14、15岁。
61.以下对“关键期”的错误理解之一是(关键期突然开始和停止)
62、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体现在(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讫时间上的不同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进程不同。
e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
63.心理学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人格特征的差异(b人格的理性特征C人格的情感特征D人格的意志特征e人格的现实态度特征)
64、下列选项是对皮亚杰个体思维发展理论的叙述和评价,其中正确是(a阶段出现
的先后顺序固定不变,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图式或认知结构b围式或认知铁发展是一个
连续建构的过程d现在有些心理学家对皮亚杰的思维发展理论的某些观点存在质疑e皮亚
杰认为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
65.在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中,愤怒的最高水平是解决问题的学习。
66、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包括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67、斯金纳
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68、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
的过程就是顿悟的过程。
69、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动机原则、结构
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70、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刺激―反应理论。
71.看到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而行。
这种行为是为了避免条件的作用。
72.先期组织者
教学技术的发起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
73.学生学习“工作=力量x距离”,这
属于规则或原则学习。
74.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是积极形成认知结构。
75、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都认为强化是形成和巩固条件反射的重要条件。
76、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称为言语信息。
77、桑代克
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一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刺激―反应联结。
78.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表现为表现形式(动作、形象、符号)。
79.行
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客观主义、环保主义、强化主义)
80、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经验学习)81、下列属于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的是(强化、逃避条件作用、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
82.试错学习的基本规律是(效果法、实践法和准备法)83。
俄罗斯生理学家巴甫洛
夫是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创始人。
84、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学习态度和方法。
85、奥苏伯尔更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8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结果包括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知识,是一个高级的
学习过程。
87.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等教学方法,其理论基础是
建构主义理论。
88.信息处理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是加涅。
89、在西方,对学习类型的分类有圈套影响的心理学家是加涅。
90、人和动物一旦学
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
条件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刺激泛化。
91.根据学习的定义,以下现象属于学习(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92、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渐养成上课专心听讲习惯属于操作性条
件反射。
93.经典条件反射的特征是(希望李子解渴,画蛋糕以满足饥饿,谈论老虎时脸色苍白)
94、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都认为强化是形成和巩固条件反射的重要条件。
95、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属于意义学习。
96.斯金纳是条件行为理论的创始人。
97、强调教师要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生观。
98、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只有按照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99.学生的学习就是改变课堂排名。
这种学习动机属于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
100.在以下情况下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况是,当刘张休息时,小李回到教室做作业。
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人的内部需求引起的动机。
101、小军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是(低级的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102.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人类需求可分为增长需求和缺失需求。
下面列出的需求属于缺失需求(饮食需求、避免裁员的需求和被尊重的需求)
103、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两种植根于生特学的需要,缺失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
缺失性需要又称基本需要,基本需要的满足比成长性需要更迫切,基本需要按照力量的大小排列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104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的描述是(他总是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
105.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求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形成。
以直接的方式,我们应该主要考虑如何满足学生的原始学习需求。
106、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某门课程,因而对该课程认真学习并在期末取得好的成绩,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这种判断属于能力归因。
107.根据成就动机理论,最有可能被成功者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50%。
108根据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不论学生任务难易都应保持同样的动机水平)
109.高尚而正确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
学生们应该把当前的学习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起来。
110、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
111.美国心理学家韦纳系统地讨论了行为结果的归因,并将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外
归因、稳定归因与不稳定归因、可控归因与不可控归因。
112、当人砍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去进行那一活动。
113、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114、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
附属内驱力组成。
115.激励的三大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和强化功能)
116、学校利用评“三好生”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主要是发挥(自我提高
的内驱力)的作用。
117.在学习动机方面,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
118、中等程度的运输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119.如果个体将任务难度归因于成功或失败,从归因因素来看,这种归因属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和稳定的归因)
120、学生渴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希望自己越越成为所希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
能力相称的一切活动。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属于(自我实现的需要)121、在
学习较容易的内容时,动机水平为较高,最有利于学习。
122.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包括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123.学生争取
学习好成绩的主观愿望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学术动机)
124、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125.将学业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因素是指归因于能力。
126.小王在考试中取得
好成绩后会奖励自己,在班杜拉看来,这是一种自我强化。
127.口渴可以促进个体进行找
水活动,这是动机的激活功能。
128、正强化的方法包括(奖学金、对成绩的认可、表扬、改善学习、给予学习和成
长的机会)
129.小军为了从父母那里得到奖励而努力学习。
这种学习动机是(低级学习动机、外
部学习动机)
130、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学习期待)
131.青少年(认知驱动和自我提升驱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132.马斯洛认为,
如果一个学生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得不到满足,他就不可能努力学习。
133.负强化,也称为
负强化,是指当刺激被消除或避免时,行为增强的效果。
134.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的严肃的
考试态度和考试方法也会影响化学、物理等学校的考试活动,这是一种(一般迁移)
135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136.先学习英文字母对以后学习汉语拼音有影响,这是一种前向迁移。
137、教师上课前,先要引导学生温习上节课学过的相关内容再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这种做法遵循的迁移理论是(认知结构的迁移观)
138.一种学习干扰或抑制另一种学习,称为(负迁移)。
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
是(同元素理论)
140、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正迁移现象。
(举一反三)141、心理学上“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经验类化说)142、最早的有关学习迁
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形式训练说)143、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奥苏伯尔)
144.数学学习中从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换属于(自下而上迁移和正迁移)
145、下列属于正迁移的是(a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b在学校爱护公物的言行影响在校外规范自己的行为c外语学习中,词泄的掌握对阅读的影响e举
一反三)
146.以下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是(a教师指导B学习材料的特点C媒体)
147、下列关于传统与现代的迁移理论,说法正确的是(b传统的迁移研究是比较宏观的、粗线条的;现代的则是比较微观、细致的c现代迁移研究较重视认知特性的探讨d传
统的迁移理论对迁移研究无实质性进展,现代迁移理论促进了迁移研究的深化)148、两
任务的共同成分可能是(刺激、反应、环境线索、学习目标、态度)149、一般迁移是指
学习者所掌握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学习态度的迁移。
150.学习迁移(training transfer)是指一项学习对另一项学习的影响,或飞行经
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151、根据迁移的性质和影响效果的不同,可将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152、原有
知识对学习新知识的影响属于顺向迁移。
153、“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
的迁移现象。
154.哈罗用恒河猴做了学习集实验。
通过训练和学习,猴子通过经验积累进行迁移,
解决新问题和不同类型问题的时间大大缩短。
155.以下对移民的理解是错误的。
同一泛化
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垂直迁移。
156.贾德的迁移理论是经验范畴化理论。
157、懂得了(a+b)2的展开,就会理解(2a+3b)2、(4x+2y)2等现象,这种现象
属于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