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开胸手术方式Microsoft Word 文档 (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开胸切口-横断胸骨的双侧开胸切口(蚌壳式切口) 【名称】 横断胸骨的双侧开胸切口(蚌壳式切口) ( Bilateral Trans-Sternal Thoractomy(Clam-Shell incision) ) 【概述】 1.优点 暴露双侧肺、肺门、纵隔和近端大血管比较充分。

连续双侧 肺移植时,胸膜腔可顺序打开,以使术中通气满意。

2.缺点 切口长、创伤大,开胸、关胸所需的时间长。

术后早期对肺 功能的影响较大,常需要呼吸支持,早期疼痛也明显。

【适应证】 此切口能暴露双侧肺、肺门、胸膜腔、纵隔和大血管。

对双侧肺 移植极为有用。

双肺转移瘤切除也可选用此切口。

【手术步骤】 仰卧位,两上肢外展。

肩胛间垫一薄枕,使胸部稍向前突,以利 于胸腔切口的显露。

沿两侧乳房下缘做弧形切口,中部相连,横 过胸骨。

经双侧第3前肋间或第4 肋间直接切开肋间肌进入胸腔。

在胸骨缘左右两侧外2cm 处显露胸廓内血管,双重结扎其上、下 两端后切断,然后用胸骨剪或线锯横断胸骨。

用开胸器缓慢撑开 前胸壁切口。

手术后,两侧胸腔都应冲洗干净,分别安放闭式引流管。

胸 骨用不锈钢丝缝合,胸壁组织按层缝合(图1~4) 。


图1


图2
图3


图4
【名称】 胸前外侧切口(Anteriorlateral Thoracotomy) 【概述】


1.优点 患者仰卧位,影响心肺功能较小;便于麻醉观察和意外处理;肺门 距体表较近,利于肺门结构的解剖和处理;切开胸壁肌肉较少,术后疼 痛及运动受限较轻。

2.缺点 对后纵隔及下肺叶显露较差。

【适应证】 前纵隔肿瘤切除,肺上中叶切除,食管切除及某些心脏手术可用这种切 口。

【手术步骤】 患者仰卧, 术侧胸部垫高30°~45°, 其上肢弯曲并悬吊于麻醉头架上。

切口在乳房下, 自胸骨缘沿第4或第5肋间呈弧形弯向腋中线, 将胸大肌、 胸小肌、前锯肌、部分背阔肌沿皮肤切口切断。

进胸采用肋间途径,注 意靠近胸骨处勿伤及胸廓内血管,有扩大切口需要时,可将其结扎、切 断。

如显露仍不满意,可将第4或第5,甚至第3 肋软骨切断。

必要时将 切口向健侧延长,结扎、切断对侧胸廓内血管,横断胸骨体(图1) 。

手 术结束,插入胸腔闭式引流管,然后像后外侧切口一样关胸。

只是切口 前端肋骨难以严密对合, 要多层缝合肌肉和软组织, 以防局部伤口裂开。




图1 前外侧切口及进胸关胸
1-胸大肌;2-胸小肌;3-肋间肌;4-前锯肌;5-壁层胸膜;6-关闭 胸小肌;7-绕肋骨缝合
【名称】 腋切口(Axillary Thoracotomy) 【概述】 1.优点 切口小,不切断胸壁肌肉,操作迅速,特别适合于心肺功能不好的 患者。

如须扩大暴露,切口易于延伸。

另外,切口藏在腋下,不影响美 容。




2.缺点 主要缺点是暴露局限于胸腔上半部。

另外,可引起肋间臂神经及胸 长神经损伤。

【适应证】 第1肋骨切除术,肺尖部肺大泡切除及胸膜固定术,交感神经切除术和 肺癌分期手术均可采用腋切口。

【手术步骤】 患者侧卧位,术侧上肢垫包,肘部弯曲,并向上方旋转,然后固于头架 上。

切口准备范围要大,以便必要时延长。

沿腋毛区下缘,平第3肋骨 做弧形切口,或由腋中线第3肋骨水平向下垂直做切口(图1) 。

切开皮 肤,皮下组织,到达胸壁肌肉层。

向后牵拉背阔肌,向前牵拉胸大肌, 顺肌纤维走行劈开前锯肌,露出骨性胸壁,通常经第3肋间进胸。

肋间 臂神经发源于第2肋间,因此通过该神经就能辨认第2或第3肋间。

关胸 时重新闭合肋骨,皮下组织和皮肤,非常快捷(图2) 。


图1 腋切口


图 2
腋 切 口 的 胸 壁 解 剖
1-胸大肌;2-背阔肌;3-前锯肌;4-肋间臂神经;5-胸长神经;6第三肋骨 【名称】 前纵隔切开术(Anterior Mediastinotomy(Chambelain Procedure) ) 【概述】 1.优点


能容易和快捷地暴露双侧前上纵隔及前上肺门结构。

如果需要,可 延长成胸部前外侧切口。

2.缺点 暴露肺门后方甚难,有时要牺牲胸廓内血管。

【适应证】 纵隔肿大淋巴结或纵隔肿瘤活检可采用本途径,不一定要做大的开胸 术。

【手术步骤】 最好在全麻下进行。

患者仰卧,床头抬高,以使胸骨呈水平位。

沿第2 或第3肋软骨做6cm 的横切口(图1) 。

剥离肋软骨骨衣,将肋软骨完全 切除。

为了暴露方便,可结扎、切断胸骨内血管。

小心地向外侧推剥纵 隔胸膜,即能进入前上纵隔(图2) 。

若不切除肋软骨,则取肋间途径,但要尽量避免剥破纵隔胸膜。

因前胸壁软组织少,故关闭切口时要多层缝合。

万一胸膜破裂,可 行闭式引流,或在切口中央放一导尿管,切口缝合完毕及吸尽胸膜腔的 空气和液体后,将导尿管拔除。




图1 1-胸廓内血管


图2 1-上腔静脉;2-胸骨;3-主动脉;4-左上肺;5-左下肺;6-右下肺; 7-右上肺;8-淋巴结 【主要并发症】 并发症为切口感染、气胸、出血和纵隔结构损伤,但不太常见。

有人报 道切口感染和气胸的发生率分别为2%和4%
标准胸骨正中切口 【名称】 标准胸骨正中切口(Standard Sternotomy) 【概述】 1.优点 胸骨正中切口的优点是显露心脏、近端大血管和前纵隔极 佳。

能同时显露双侧肺、肺门和胸膜腔。

操作迅速、安全,愈合


快(尤其是部分胸骨劈开者) 。

同标准开胸切口相比,疼痛轻。

2.缺点 胸骨正中切口对胸腔下部和后纵隔显露欠佳。

若术后出现并 发症,如胸骨骨髓炎、纵隔炎,则处理上比较麻烦。

另外,垂直 的皮肤切口不太美观。

【适应证】 胸骨正中切口可使下颈部和胸部充分显露。

气管切除重建、胸内 甲状腺和甲状旁腺肿瘤切除、颈部食管肿瘤切除、累及双侧的前 纵隔肿瘤或囊肿切除、双肺病变切除均可通过这种切口完成。

由 于该切口对心脏大血管的显露极佳, 所以是大多数心脏直视手术 的标准切口。

【手术步骤】 仰卧,两肩中间垫一窄枕,使胸骨向前突出。

自胸骨上切迹或稍 下方向右(或向左)做弧形切口,在剑突附近再回至正中线达剑 突下4cm 为止。

皮肤切口向左或向右稍加剥离, 以露出胸骨的正 中线,彻底止血。

切除剑突,沿胸骨正中线用电刀切开骨膜。

然 后用手指或弯头骨膜剥离器自胸骨上窝处, 紧贴胸骨柄后面剥离 疏松组织2~3cm,再在胸骨下端后方将横膈的附着部分分开, 用长钳或特制的剥离器向上剥离疏松结缔组织, 由胸骨柄的上缘 探出。

也可用中指或示指上下分离胸骨后间隙。

在此过程中,通 知麻醉师不可过度胀肺,以免将胸膜撕破。

用电锯或风锯沿正中 线由下向上地纵行劈开胸骨,注意控制锯的深度和胸骨的上下 端,以免误伤邻近组织。

胸骨切开后,骨髓和骨膜出血用骨蜡和 电凝止血,手指轻轻将两侧胸膜从胸骨后面推开,胸骨牵开器将 胸骨左右两半轻轻撑开。

牵开器不要放得太高,以免损伤无名静 脉和臂丛(图1) 。

关胸前,视具体情况放置纵隔或胸腔引流。

去除两肩胛间的 垫枕,胸骨两半用不锈钢丝以交锁8字缝合的方法关闭(图2) 。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避免钢丝对胸骨直接的垂直切力, 而且还能加 力于胸骨的侧壁, 使胸骨闭合更紧密。

胸骨闭合后逐层缝合骨膜、 皮下组织和皮肤。

对年轻女患者,从美观考虑,在两侧乳腺下沿皮肤皱褶处做 两个弧形切口,并在两乳头间稍上平面连成一双弧形切口。

将皮 瓣向上游离至胸骨上窝平面,向下游离至腹白线,暴露胸骨全长 及其两侧肋软骨。

劈开胸骨的操作与纵行切口相同(图3、4) 。

须再次胸骨正中劈开者,胸骨与心包可能已发生严重粘连, 故应使用气动振荡胸骨锯先切开胸骨外板, 借手指在胸骨内板下 面的感觉,保护下面的器官,逐渐切开内板。

胸骨内板下双侧粘 连完全游离后放置胸骨牵开器。

牵开器应缓缓张开,以免发生意


外。


图1
图2


图3
图4 【主要并发症】 纵隔炎是胸骨正中切口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

有报道,冠状动脉 旁路移植(搭桥)术后纵隔炎的发生率为0.6%~35%,相关死亡 率为0~36%。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ICU 停留时间过长、呼吸衰 竭、结缔组织病、男性患者、单侧或双侧乳内动脉移植均可增加 胸骨正中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

胸骨骨髓炎是胸骨正中切口的另一并发症。

治疗原则包括静 脉注射抗生素、手术清创、延迟闭合伤口或肌瓣、大网膜移植闭 合伤口。

臂丛损伤的发生率约为1.4%~6.5%。

预防的方法是不可将 胸骨牵开器放置过高,牵开幅度不可过大。




【名称】 胸后外侧切口(Posterolateral Thoracotomy) 【概述】 1.优点 切口长,术野大、显露好、尤其是后纵隔显露。

另外,处理胸内粘 连比较容易。

2.缺点 切断胸壁肌肉较多,创伤大,出血多,费时间,术后疼痛较剧烈。

另外,患者侧卧位,影响健侧肺通气功能,对心肺功能差的患者不利。

若手术采用单腔气管插管麻醉,病肺的分泌物或坏死组织可流入健肺。

【适应证】 适用于很多种肺、食管、膈肌、纵隔及大血管的手术。

胸廓成形术也用 这种切口。

【手术步骤】 患者取侧卧位。

两腿用枕头隔开,下腿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上腿伸直 放在枕头上。

用沙袋或豆袋支持患者的背部和腹部保持体位,再用宽条 胶带将髋部固定在手术台上。

手臂前伸, 放在与手术台成直角的臂架上。

腋下放一软垫,一方面减少臂丛神经损伤,另一方面增加术侧肋间隙的 宽度。

皮肤切口呈新月形或 S 形,由背阔肌前沿附近(腋前线)开始,


向后在肩胛角下2~3cm 处绕行,而后向上沿肩胛骨后缘与脊柱中线之 间走行。

其长度视手术需要而定。

切开的第一层肌肉为斜方肌和背阔肌, 第二层为菱形肌、后锯肌、前锯肌。

分离肩胛下肌与胸壁之间的疏松组 织,用牵开器将肩胛骨抬起,于肩胛下用手自上而下扪数肋骨,如此可 确定所要切开肋间或肋床的位置。

进入胸腔有四种方式:①肋间途径, 沿肋骨上缘用电刀切开肋间肌。

②用电刀切开肋骨骨膜,将骨膜由肋骨 上缘剥开,通过骨膜床进入胸腔。

③肋间途径,但要在后面切除1~2小 段肋骨。

④肋床途径,切除一长段肋骨进胸(图1) 。

关胸前,应彻底冲洗胸腔,放置引流。

如同进入胸腔有多种方式一 样,关胸方法也各不相同。

肋间进胸者,不论是否切除一小段后肋,方 法之一是用结实的可吸收缝线绕肋骨8字缝合。

注意,进针一定要紧靠 肋骨上缘,以免损伤神经血管束。

另一方法是在肋骨上打孔,将线穿过 这些小孔把肋骨对拢。

经肋床进胸者可以用绕上下肋骨缝合的方法,也 可以用间断缝合肋间肌的方法。

肋骨对拢后,分层缝合肌肉、筋膜和皮 肤。




图1 皮肤切口及进入胸腔的4种途径 1-后外侧切口;2-肋间途径;3-骨膜床途径;4-切除两段肋骨;5切除一长段肋骨 【名称】 胸腹联合切口(Thoracoabdominal Incision) 【概述】 1.优点 暴露好,能进行广泛的胸腹手术。

2.缺点 切口长,损伤大,术后肋弓不稳定,疼痛重。

【适应证】 胸腹联合切口在左侧用于食管贲门或胃手术,广泛的脾、胰尾和肝左叶


切除手术;在右侧用于食管癌切除术或右肝叶切除术。

临床上、最常应 用的是左侧胸腹联合切口。

【手术步骤】 患者取右侧卧位,采用后外侧切口经第7肋间进入胸腔。

探查后认为有 必要切开腹腔时,延长胸部切口到脐与剑突连线的中点,切断肋弓,从 肋弓向食管裂孔方向剪开膈肌,即可显露胸腔和腹腔脏器,以进行较广 泛的手术。

食管贲门癌患者,也可先做腹直肌切口,经腹腔探查,如认 为有必要扩大暴露,可将切口向胸部延长。

术毕,缝合膈肌的全层(包括膈胸膜,膈肌层及膈腹膜) ,膈肌的 边缘用1~2针褥式缝合线,将其牢固地固定于切口两侧的胸壁上。

切除 一小段肋弓后,将其重新对合。

然后分别关闭腹部和胸部之切口(图1、 图2) 。




图1
胸腹联合切口(一)
1-胃;2-肝;3-肺;4-膈肌
图2
胸腹联合切口(二)


4-膈肌;5-腹直肌;6-腹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