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节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本节课需遵循“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基本理念,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生物,从探究走进科学,充分发挥探究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思索、质疑、探究、实践中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1.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
2.设计与实施实验方案。
教学难点:
设计与实施实验方案。
二、学情分析:
1.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端正,对于需要记忆的教学内容掌握得都不错。
2.缺乏探究的意识,在探究、质疑方面能力不强。
3.动手操作能力欠缺,实验操作往往是纸上谈兵,看似简单的组装不敢动手、错误频出。
三、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呼吸作用与呼吸的区别;
2.说出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
(二)过程与方法
1.尝试从现实生活中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2.模拟实验装置的连接,学会使用相关的实验器具;
3.掌握酒精、CO2鉴定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协作的愉悦、成就感;
2、感悟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优秀的思维品质、实验操作。
3、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热爱生命的热情。
四、教学程序
五、板书设计: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有氧条件: 无氧条件:
10%NaOH 溶液 酵母培养液 澄清石灰水 酵母培养液 澄清石灰水 C 6H 12O 6+O 2→CO 2+H 2O+能量 C 6H 12O 6→C 2H 5OH+CO 2+能量 (不完整) (不完整)
六、教学反思:
1.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经历了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同样的历程,真正体验和领悟了科学研究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提高了科学探究能力。
2.高一学生,探究活动刚刚起步,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本堂课教师既没有全程包办代替,也没有放任自流,适时地点拨引导学生,较好地发挥了教师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提高了探究活动的效果。
3.通过错误的测量方式,故意安排学生提出错误假设,最终学生通过亲眼见证实验结果及分析,强化科学严谨的思维品质。
4.遗憾:由于录播教室内不允许学生带入实验试剂,实验结果又需较长时间,学生无法在这节课看到自己装瓶后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装置完善这一环节,还可以更深的挖掘,从而更好的进行新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