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综合考点期末真题模拟试卷(16套试卷)小学教育精选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综合考点期末真题模拟试卷(16套试卷)小学教育精选试题特别说明:本套试卷搜集了考点及专项复习练习知识点,内容详尽全面,仅供参考。
全套试卷共16卷
新人教版六年级综合考点上学期小学语文期末真题模拟试卷卷(①)小学教育精选试题新人教版综合考点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期末真题模拟试卷卷(①)小学教育精选试题新人教版六年级综合考点上学期小学语文期末真题模拟试卷卷(②)小学教育精选试题新人教版综合考点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期末真题模拟试卷卷(②)小学教育精选试题新人教版六年级综合考点上学期小学语文期末真题模拟试卷卷(③)小学教育精选试题新人教版综合考点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期末真题模拟试卷卷(③)小学教育精选试题新人教版六年级综合考点上学期小学语文期末真题模拟试卷卷(④)小学教育精选试题新人教版综合考点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期末真题模拟试卷卷(④)小学教育精选试题新人教版六年级综合考点上学期小学语文期末真题模拟试卷卷(一)小学教育精选试题新人教版综合考点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期末真题模拟试卷卷(一)小学教育精选试题新人教版六年级综合考点上学期小学语文期末真题模拟试卷卷(三)小学教育精选试题新人教版综合考点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期末真题模拟试卷卷(三)小学教育精选试题新人教版六年级综合考点上学期小学语文期末真题模拟试卷卷(二)小学教育精选试题新人教版综合考点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期末真题模拟试卷卷(二)小学教育精选试题新人教版六年级综合考点上学期小学语文期末真题模拟试卷卷(四)小学教育精选试题新人教版综合考点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期末真题模拟试卷卷(四)小学教育精选试题
新人教版六年级综合考点上学期小学语文期末真题模拟试卷卷
(①)小学教育精选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读下面的话,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正确、美观。
假期,我接受了朋友的yāo qǐng ______ ,来到jìng mì______的野外。
chán chán ______的水声,wēng wēng ______的虫鸣,让我liú lián wǎng fǎn ______。
地球资源不是上帝的ēn cì______ ,人类làn yòng ______资源求发展,不顾自然环境求利润的行为,已经导致了很多资源的kū jié______。
对这种jié zé ér yú______的行为,我们国家已经启动了生态环境保护和问责制度,处理了很多责任人。
2.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殷红(yīn)要挟(xié)拎东西(līn)苍劲有力(jìng)
B .开凿(záo)狡黠(jié)荒谬(miù)脍炙人口(kuài)
C .渗透(shèn) 惦记(diàn)胆怯(qiè)惟妙惟肖(xiào)
3.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风雨同舟美不盛收不落窠臼雕梁画栋
B .流连忘返抑扬顿挫振耳欲聋无影无踪
C .恍然大悟兴高彩烈百折不挠焦躁不安
D .张冠李戴大病新愈长途跋涉不解之缘
4. 请你用“幽”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入句子中。
①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______。
②每到傍晚,我总爱到孤竹文化公园______的小路上散步。
③他是一个______的人,常常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④灯光很______,我连对面的人都看不清楚。
5. 选择恰当的一组关联词填空。
宁可……也……因为……所以……只有……才……
即使……也……不但……而且……既……又……
桑娜______从早到晚地干活,______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她______关心自己的丈夫和孩子,______对西蒙一家满怀同情。
她看到西蒙死了,______自己受累,______不让西蒙的孩子受罪。
她真是一个______勤劳______善良的人。
6. 根据文化常识填空。
1.(1)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______》,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2.(2)《蒙娜丽莎》是______(国家)著名画家______
(人名)所作,作品让人回味无穷的就是蒙娜丽莎的
“______”。
7. 根据情景填写名言警句或诗句。
1.(1)“但存方寸地,______。
”“______,共营生命绿
色。
”这些标语使我们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环境。
2.(2)“______必寡信。
”“不精不诚,______。
”这些
格言让我们明白了为人处事要诚实守信的道理。
3.(3)周恩来总理的一句爱国名言:“我们爱我们的民族,
______”深深地触动着我。
4.(4)鲁迅先生对敌人决不屈服,对人们鞠躬尽瘁,我想
起他的一句名言:“______,______。
”
5.(5)这学期,我们积累了不少著名诗人的诗句,如:“大
漠沙如雪,______。
”又如:“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
8. 你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五法郎。
你可以摘一篮葡萄。
(用适当的关联词连句)
9. 名诗警句千古回唱。
1.(1)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诚信是永远的美德。
我记得
《袁氏世范》中提到:有所期诺,______;有所期约,
______。
2.(2)古今中外的诗人,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不朽的经
典诗篇。
让我们用心聆听,轻叩诗歌的大门。
最早的诗
歌总集是《______》,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本册书学习了辛弃疾的词《______》,其中______是词牌名。
而在《天净沙·秋》中“天净沙”是______。
3.(3)这学期我还诵读了唐代诗人杜甫的《______》,它
是一首五言律诗,对春天夜雨的描述极为传神,历来为
人们所传颂。
我最喜欢的是开头两句:______,______。
10. 语言积累与运用。
1.(1)【诗词中的离愁】古往今来,文人都喜欢在诗词中
表达离愁。
李白客居洛阳,偶然听到笛声,写下了
“______ ,______”来抒发思念故园之情。
张籍的
“______ ,行人临发又开封”让我们看到他的犹豫。
因为离别,即使杨柳依依也令远行的征人伤感,
“______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______”。
2.(2)【经典中的智慧】从《老子》“______”中,我知
道轻易得到的承诺很难兑现;从《袁氏世范》“______ ,
______;有所期约,时刻不易”中,我懂得了要遵守自
己的诺言;从《荀子》“______ , ______;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中,我懂得了积少成多的道理。
3.(3)【经典中的感悟】《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成长小
说。
孤儿安妮纯真善良、热爱生活,赢得了领养人的喜
爱和周围人的友谊。
安妮的事迹中,哪件事让你特别感
动,请简单说说自己的感受。
11. 看拼音写汉字。
qín miǎn mòyùn qiàn kuàng zī yuán ______
______生
人
______含道______ ______产______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选段
①有一天黄昏,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
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
爸爸妈妈拉着我的手,到伯父家去。
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
②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
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1.(1)词语解释。
饱经风霜:______。
2.(2)找出选段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
3.(3)从作者对车夫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13.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的大海。
1.(1)按原文填空。
2.(2)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
A .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B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C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3.(3)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
______ ______ ______。
4.(4)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没看见过的
景象?
5.(5)借助皮鞋匠的联想,我仿佛听到了贝多芬的《月光
曲》:时而______,时而______,时而______,时而______。
1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放学
龙应台
①安安上小学了。
半年之后,妈妈觉得他可以自己走回家,不必再接了,毕竟只是十五分钟、拐三个弯的路程。
②十五分钟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十五分钟。
妈妈开始不安。
③一个小时零十分之后,妈妈拎起汽车钥匙,准备出门找安安。
门铃响了,安安进门,看见妈妈生气的面孔,惊讶地问:“怎么啦?”妈妈生气地说:“怎么啦?还问怎么啦!你过来给我坐下!”安安卸下背上的书包,嘟着嘴在妈妈指定的沙发角坐下。
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黑的。
“你到哪里去了?”审问开始。
“没有呀。
”安安睁大眼睛。
“只要十五分钟的路,你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你做什么了?”“真的没有呀!”安安渐渐生气起来,声音开始急促,“我跟米夏儿、克利斯、史提方一起走,就这样一路走回家,哪里都没去,什么都没做呀!”他气愤地站了起来。
看样子孩子没说谎。
“安安,妈妈只是担心,怕你被车子撞了,被坏人拐了,懂吗?”安安点点头:“我知道,可是我真的哪里都没有去。
”
④以后的日子里,妈妈又紧张过好几次,用电话追踪来追踪去,然后安安又一脸无辜地出现在门口。
⑤妈妈决定亲眼看看孩子怎么走那十五分钟、三个拐弯的路程。
⑥1l点半,放学了。
孩子们像满天麻雀似的冲出来,叽叽喳喳吵得像一锅滚水。
孩子往千百个不同的方向奔跑跳跃,坐在长凳上的妈妈好不容易才盯住了安安,还有安安的“死党”。
四个小男生在前头走,妈妈在后头跟着,隔着一段距离。
⑦经过一截短墙,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11点45分。
⑧经过一个大铁门,里头传出威武的狼狗叫声。
米夏儿已经转弯,现在只有三个男生了。
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
狼狗安静下来,小男生又开始蹑手蹑脚地摸向大铁门……狂喜尖叫着撤退。
妈妈看看手腕,12点整。
⑨克利斯转弯,这已到了板栗街。
安安和史提方突然四肢着地,肩并肩,头颅依着头颅在研究地面上的什么东西。
他们跪趴在地上,背上突出着正方形的书包,像乌龟背着硬壳。
地面上有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
死苍蝇的体积比蚂蚁起码大上20倍.蚂蚁工作得非常辛苦。
妈妈很辛苦地等着。
12点15分。
⑩史提方转弯。
安安踽踽独行,背着他花花绿绿的书包,两只手插在裤袋里,嘴里吹着不成调子的口哨。
差不多了吧!妈妈想,再转弯就是咱们的麦河街。
安安停下来。
他看见了一片美好的远景:一块工地。
他奔跑过去。
妈妈心一沉。
工地上乱七八糟,木板、油漆桶、铁钉、扫把、刷子……安安用脚踢来翻去,聚精会神地搜索宝藏。
他终于看中了什么——一根约两米长的木条。
他握住木条中段,继续往前走。
12点25分。
⑪在离家还有三个门的地方,安安停在一株大松树下,仰头往上张望。
这一回,妈妈知道他在等什么。
松树上住着两只红毛松鼠,它们经常在树干上来来去去地追逐。
有时候,它们一动也不动的,就贴在那树干上,瞪着晶亮的圆眼看来来往往的路人。
现在,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树下,他们彼此用晶亮滚圆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
⑫在距离放学时间一个小时零五分之后,七岁半的安安抵达了家门口。
他把一根两米来长的木条搁在地上,腾出手来按了门铃。
【注】踽踽(jǔ jǔ):单身独行、孤独无依的样子。
1.(1)放学回家的路上,妈妈看见安安忙着做了哪些事?
按照示例简要概括:①爬短墙、②______、③______、④找木棍和⑤______。
2.(2)第⑧段画线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A .表示列举的省略
B .表示重复内容的省略
C .表示话没有说完
3.(3)第⑨段画线句子作者运用细节描写,目的是
()
A .体现蚂蚁的有趣
B .体现蚂蚁工作的辛苦
C .体现孩子们观察的细致专注
4.(4)全文十多次写表示时间的词句,作用是______。
5.(5)读句子,注意划线的词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并
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①11点半,放学了。
孩子们像满天麻雀似的冲出来,叽叽喳喳吵得像一锅滚水。
②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
狼狗安静下来,小男生又开始蹑手蹑脚地摸向大铁门……狂喜尖叫着撤退。
6.(6)你觉得文中安安是个怎样的孩子?请结合短文内容
从不同角度写写你的看法。
三、写作(30分)
15. 作文。
题目:记一件值得回忆的事
要求:①把事情写完整,把经过部分写具体。
②抓住人物的外貌,
语言,行动等突出人科的性格特点,适当的写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③不少于400字。
新人教版六年级综合考点上学期小学语文期末真题模拟试卷卷
(②)小学教育精选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从括号中选择正确答案。
刚劲______(jìn jìnɡ)要挟______(xié xiá)
脍______(huì kuài)炙人口镌______(qiè juān)刻
阻挠______(náo ráo)不落窠______(là cháo luó kē)臼______
纤______(qiān xiān)弱藐______(mǎo miǎo)视
响遏______(èhè)行云
2. 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点缀______(zuì zhuì)狡黠______(xié xiá)整宿______(xiǔ sù)
3. 填补下列各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1)七八个星天外,______。
2.(2)______,白草红叶黄花。
3.(3)轻风扶细柳,______。
4.(4)______,润物细无声。
5.(5)子期死,______,______,终身不复鼓。
6.(6)古代诗词中,写秋天的很多,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
______。
4. 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排山倒______ 不同______响大摇大______
震耳______聋漫不______心古色古______
5. 按要求改写句子。
1.(1)他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他从中受到了深刻的教
育。
(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接成一句话)
2.(2)他穿戴的都是新衣服。
(修改病句)
3.(3)面容憔悴的母亲伤心地望着瘦得皮包骨头的孩子。
(缩句)
4.(4)路过的行人救起了失足落水的儿童。
(改为“把”
字句和“被”字句)
5.(5)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一个隆重
的典礼,我才肯交出来。
”(改为转述句)
6. 《唯一的听众》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老人自始至终“很平静地望着我”。
对于老人的“平静”,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老人耳聋,听不到“我”难听的拉琴声。
B.“我”找到了自信,琴声变得动听,老人听得入神。
C.老人热爱音乐,她已经完全陶醉于琴声中。
D.老人做出“平静”的样子,用以鼓励“我”。
7. 写出下列句子中横线词语的反义词。
A.地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______
B.地球上的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补充。
______
C.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
______
8. 按要求写句子
①天空挂着圆月。
(扩写句子)______
②从这件事中,受到很大的教育。
(修改病句)______
③树在风中摇摆。
(改为拟人句)______
④索溪峪的美使我们流连忘返。
(改为反问句)______
⑤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
(改为比喻句)______
9. 在“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认识了许多诗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位诗人是______,最欣赏他的一首诗是:______。
10.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1)《少年闰土》的作者是______,课文记叙了“我”
和闰土的四件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我”眼中,闰土是一位______、______的少年。
2.(2)从语文课本中,我们认识了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______,他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时,分别采用
的方法是:______和______,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
3.(3)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______!”我能写出所填句子的意思:______。
11. 按要求写句子。
1.(1)修改病句:鲁迅如果爱惜自己的时间,就从来不浪
费别人的时间。
2.(2)下面的话如果要说得委婉些,应该怎么表达,请写
下来。
亮亮,快把彩笔还给我。
3.(3)展开联想或想象,选择下面一个句子把它写得生动
具体。
A.风一吹,蒲公英飞起来了……
B.笼中的小鸟……
4.(4)“科学家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月球上
修建移民基地。
”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
运用这种说明方法补写句子。
今天我去了图书馆,______。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填一填,读一读
1.(1)联系句子内容想一想,横线上应该填什么?(填字
母)
爱心是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温暖;
爱心是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了希望;
爱心是_____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爱心是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得到情感的滋润。
A.飘荡在夜空里的一首歌谣
B.茫茫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C.洒落在旱土上的一场甘霖
D.漫漫严冬里的一片阳光
2.(2)请你也来写两句:
爱心是______,
使______;
爱心是______,
使______。
13. 读课文《最后的姿势》请你分析。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这句赞语妙在哪里?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4.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由于一个(偶然、偶尔、突然)的机会,一粒可怜的小石子落进了河蚌妈妈的身体里。
好心的河蚌妈妈(保留、收留)了它,用自己体内的精华——珍珠质,精心地哺育它。
一年、二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石子身上的珍珠质越积越厚,形成了一粒美丽的珍珠。
河蟹见到了珍珠,高兴地说:“你长得比河蚌妈妈更美啦。
”珍珠听了满肚子不同兴地说:“河蚌有什么资格做我的妈妈呢?论美丽,我比她强十倍;论身价,我比她贵一百倍。
”
“但你毕竟是河蚌妈妈千辛万苦养大的呀,而且她现在还继续精心地哺育着你。
”河蟹不平地说。
“你不知道,现在我讨厌的正是她的精心哺育,她把我抱在怀里,使我失去了被人发现的机会,我希望她早些被渔夫网去,那样,我会被关室宫里,饰在皇冠上……”
“如果当初河蚌妈妈不收留你这没良心的家伙,你现在不还是一颗可怜的小石子吗?”河蟹气愤地说。
“应该承认现实嘛,我现在已经是非凡的珍珠了!”珍珠厚颜无耻地说。
河蟹越听越气,用大钳子狠狠一夹,把珍珠夹碎了。
1.(1)划去括号中不合适的词语。
2.(2)写出反义词:精华——______ 精心——______
3.(3)珍珠的厚颜无耻体现在______
4.(4)找出文中一句反问句并改为陈述句。
5.(5)给短文,加个题目:______
三、写作(30分)
15.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目光,有的充满鼓励,有的饱含深情,有的意味深长……此时无声胜有声。
有的目光,即使只是在身后默默注视,也能触动我们的心灵。
请你以“目光”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把重点部分写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用词准确,不写错别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新人教版六年级综合考点上学期小学语文期末真题模拟试卷卷
(③)小学教育精选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读拼音,写词语。
jìng mìméng long yí shìjuàn lià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shēn ào níng zhòng táo zuìyōu lǜ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 看拼音,写词语
húlún késòu xióng yīng juàn liàn méng ló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shìshìjiāo zào qín miǎn jùn mǎyùn cá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 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道:①道路;②方向、方法、道理;③说;④以为,认为。
我们在羊肠小道上艰难地行走。
______
李天王大晾失色道:“快去启奏玉皇大帝,要多派些兵将方可取胜。
”______
李华每次发言,都讲得头头是道。
______
4. 下面反义词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轻松——沉重
B .正确——错误
C .抽象——具体
D .批评——表扬
E .拥护——同意
F .冷淡——热情
5. 《唯一的听众》在“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名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之后,用了“……”作为一段,显然是省略了听过妹妹的话之后的“我”的反应,请你从语言、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任选两项补写出这段话。
6. 对下列语段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海洋中众多的鱼虾,是人们熟悉的食物。
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
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A .打比方、举例子、列数据、分类别
B .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列数据
C .打比方、举例子、分类别、作诠释
7. 回忆所学课文内容,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是()
A .《穷人》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
B .《只有一个地球》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方法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C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他们不希望白人进入。
D .《伯牙
绝弦》中伯牙是著名的音乐家,他断绝琴弦是为了悼念自己的知音钟子期。
8. 按要求写句子
①天空挂着圆月。
(扩写句子)______
②从这件事中,受到很大的教育。
(修改病句)______
③树在风中摇摆。
(改为拟人句)______
④索溪峪的美使我们流连忘返。
(改为反问句)______
⑤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
(改为比喻句)______
9. 写出下列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为什么大兴安岭越看越可爱?因为它的美丽与建设融为一体。
______
②茉莉花开,香飘万里。
______
③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______
④乘船观赏桂林山水,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______
⑤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朴素,那么纯真,那么谦虚。
______
10. 积累创新古为今用。
经典诗词经久不衰,而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诗情画意。
让我们用学过的诗词名句表情达意吧!
1.(1)小明贪玩无心学习,我会用杜甫的诗句劝他:______,
______。
2.(2)看到小朋友挑食浪费粮食,我想用李绅的诗句教育
他:______,______。
3.(3)身处他乡,独自过节孤单冷清,会格外思念亲人。
诗人王维的诗句最能表达此时心境:______,______。
11. 《赤壁之战》是根据中国古典长篇小说______有关章节删改而成的,它生动地记叙了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大将______针对曹军的弱点,采用______的办法大败曹军于______的故事。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课文回访。
1.(1)《怀念母亲》一文的作者是著名文学家______。
作
者借助______和______中摘抄的句段,描绘了身在异国
留学中的“我”对母亲______的思想感情。
2.(2)《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小说《______》,文中
回忆了闰土给“我”讲的四件事:______、海边拾贝、
______、观看跳鱼。
其中文章的第一自然段通过______
和______描写,刻画出闰土______的特点。
3.(3)《伯牙绝弦》讲述了俞伯牙和______成为知音的传
说。
其中,“______,______”一句是文章的中心句,
让我们感受到二人的情投意合,互为知音。
4.(4)《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
其
中,嘎羧______的场景历历在目,我能想象当时嘎羧的
内心世界:______。
5.(5)标点符号是语言文字组成的重要内容,一个小小的
符号蕴含作者的情感。
请根据下面的语句,判断“省略
号”在句子中的作用:①表示话未说完;②表示例举的
省略;③表示语意的跳跃;④表明心理活动时断时续。
“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______
“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
鸟!”______
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______
13. 读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根据课内外知识填空。
读了课文,一些风格独特的山川胜地能让我们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俗语名句:桂林山水,清奇俊秀,令人叫绝,所以人们都说“______”;杭州西湖,浓妆淡抹,秀丽无比,难怪人们说“上有______,下有______”;安徽黄山,云雾飘渺,风光无限,让人不由得想起徐霞客说过的话:“五岳归来______,黄山归来______。
”
1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放学
龙应台
①安安上小学了。
半年之后,妈妈觉得他可以自己走回家,不必再接了,毕竟只是十五分钟、拐三个弯的路程。
②十五分钟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十五分钟。
妈妈开始不安。
③一个小时零十分之后,妈妈拎起汽车钥匙,准备出门找安安。
门铃响了,安安进门,看见妈妈生气的面孔,惊讶地问:“怎么啦?”妈妈生气地说:“怎么啦?还问怎么啦!你过来给我坐下!”安安卸下背上的书包,嘟着嘴在妈妈指定的沙发角坐下。
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黑的。
“你到哪里去了?”审问开始。
“没有呀。
”安安睁大眼睛。
“只要十五分钟的路,你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你做什么了?”“真的没有呀!”安安渐渐生气起来,声音开始急促,“我跟米夏儿、克利斯、史提方一起走,就这样一路走回家,哪里都没去,什么都没做呀!”他气愤地站了起来。
看样子孩子没说谎。
“安安,妈妈只是担心,怕你被车子撞了,被坏人拐了,懂吗?”安安点点头:“我知道,可是我真的哪里都没有去。
”
④以后的日子里,妈妈又紧张过好几次,用电话追踪来追踪去,然后安安又一脸无辜地出现在门口。
⑤妈妈决定亲眼看看孩子怎么走那十五分钟、三个拐弯的路程。
⑥1l点半,放学了。
孩子们像满天麻雀似的冲出来,叽叽喳喳吵得像一锅滚水。
孩子往千百个不同的方向奔跑跳跃,坐在长凳上的妈妈好不容易才盯住了安安,还有安安的“死党”。
四个小男生在前头走,妈妈在后头跟着,隔着一段距离。
⑦经过一截短墙,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11点45分。
⑧经过一个大铁门,里头传出威武的狼狗叫声。
米夏儿已经转弯,现在只有三个男生了。
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
狼狗安静下来,小男生又开始蹑手蹑脚地摸向大铁门……狂喜尖叫着撤退。
妈妈看看手腕,12点整。
⑨克利斯转弯,这已到了板栗街。
安安和史提方突然四肢着地,肩并肩,头颅依着头颅在研究地面上的什么东西。
他们跪趴在地上,背上突出着正方形的书包,像乌龟背着硬壳。
地面上有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
死苍蝇的体积比蚂蚁起码大上20倍.蚂蚁工作得非常辛苦。
妈妈很辛苦地等着。
12点15分。
⑩史提方转弯。
安安踽踽独行,背着他花花绿绿的书包,两只手插在裤袋里,嘴里吹着不成调子的口哨。
差不多了吧!妈妈想,再转弯就是咱们的麦河街。
安安停下来。
他看见了一片美好的远景:一块工地。
他奔跑过去。
妈妈心一沉。
工地上乱七八糟,木板、油漆桶、铁钉、扫把、刷子……安安用脚踢来翻去,聚精会神地搜索宝藏。
他终于看中了什么——一根约两米长的木条。
他握住木条中段,继续往前走。
12点25分。
⑪在离家还有三个门的地方,安安停在一株大松树下,仰头往上张望。
这一回,妈妈知道他在等什么。
松树上住着两只红毛松鼠,它们经常在树干上来来去去地追逐。
有时候,它们一动也不动的,就贴在那树干上,瞪着晶亮的圆眼看来来往往的路人。
现在,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树下,他们彼此用晶亮滚圆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