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鉴赏期末考查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戏剧的特征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戏剧动作和戏剧语言。
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这种动作就叫戏剧动作。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
台词: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揭示主题,表达对生活的认识。
人物语言要求性格化,要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教养、身份、性格和他所处的特定环境。
剧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都要由人物自己的语言来表现。
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的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舞台美术、环境、音响、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第一,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
第二,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
第三,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
第四,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2. 戏剧的分类
按容量大小,戏剧文学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和小品;
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诗剧、舞剧、戏曲等;
按题材,可分为神话剧、历史剧、传奇剧、市民剧、社会剧、家庭剧、科学幻想剧等;
按戏剧冲突的性质及效果,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不过最基本、使用最多的分类是悲剧、喜剧和正剧,其中悲剧出现的时间早于喜剧,正剧也称为悲喜剧。
悲剧:冲突的实质:“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
悲剧的审美价值:“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喜剧:审美价值:“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正剧:将悲剧和喜剧“调解成为一个新的整体的较深刻的方式”。
电视剧:一种专为在电视机荧屏上播映的演剧形式。
歌剧:以歌唱为主综合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的戏剧。
舞台剧:舞台剧,可以定义为呈现于舞台的戏剧艺术。
歌舞剧: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哑剧:不用对话或歌唱而只以动作和表情表达剧情的戏剧
广播剧:适应电台广播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
历史剧:历史剧是根据题材内容划分的戏剧种类之一。
3.赏析卡门
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梅里美创作的的短篇小说,《卡门》(一名《嘉尔曼》)是梅里美的代表作,它讲述了生性无拘无束的吉卜赛女郎从事走私的冒险经历。
卡门引诱无辜的士兵唐·约瑟,使他陷入情网,舍弃了原在农村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并被军队开除加入自己所在的走私贩行列;同时,卡门又爱上了斗牛士吕卡。
于是,约瑟与卡门之间产生了日益激烈的矛盾。
最后,倔强的卡门断然拒绝了约瑟的爱情,终于死在约瑟的剑下……
《卡门》——比才
首演:1875年3月3日,于巴黎喜歌剧院。
演出时间:共四幕,约2小时30分。
乐队编制:短笛、长笛、双簧管、英国管、单簧管、大管、圆号、小号、长号、定音鼓、打击乐器、竖琴、弦乐等。
脚本:(法语)作者哈莱维、梅拉克
上场人物:
卡门(吉普塞女人,次女高音)唐霍塞(青年卫兵下士,男高音)
艾斯卡米洛(斗牛士,男中音)
当凯勒(走私者,男高音)雷门达多(走私者,男高音)
苏尼加(警卫长,男低音)莫拉莱斯(下士,男低音)
米凯拉(唐霍塞的未婚妻,女高音)
弗拉斯基塔(卡门之友,女高音)梅塞黛斯(卡门之友,次女高音)
时间:1820年前后
地点:西班牙的塞维利亚
前奏曲(指一种短小的器乐小品,作为某一幕的前奏)
《卡门》是法国歌剧史上一部真正具有独创性的歌剧,它从浮华的大歌剧中脱离出来,显示了一个真实生命的意象,而她的悲剧性的结局不是建立在一种谴责意义上的,这正是这部歌剧不同于一般的、平庸的爱情故事。
人物音乐形象鲜明,旋律流畅通俗,音乐多用舞蹈歌曲及分节歌曲写成,节奏富有活力,曲式爽朗紧凑。
音乐热情、狂野,具有强烈的民族音乐色彩。
赛吉迪亚舞曲、阿拉贡舞曲、吉普赛之歌等众多脍炙人口的旋律;西班牙典型的“斗牛士”和与之相配的风格性歌曲,使得歌剧情境更加真实,色调更加浓艳和丰富多彩。
经典曲目:卡门的“哈巴涅拉”舞曲;唐霍塞的咏叹调“花之歌”;斯卡米洛的“斗牛士之歌”。
尼采在一封信里写道:“昨天,我第二十次听了《卡门》。
我真嫉妒比才,他居然能这样大胆地写出这般富有感情的音乐!这种南方的、晒黑了的感情……它作为一种命运,作为一种灾难,天真、残酷,就像大自然一样,霍塞最后喊叫:‘是我把她杀死了,我亲爱的卡门!’像他那样把爱情表现的如此严峻,如此可怕,是我从没见过的。
”
4. 戏剧芭蕾与交响芭蕾的特征与区别
(一)结构
戏剧芭蕾:戏剧和舞蹈结构
拉甫罗夫斯基《罗密欧与朱丽叶》
交响芭蕾:音乐和舞蹈结构
《宝石花》
奏鸣曲式音乐结构——能够揭示复杂、深刻戏剧性的内容。
(二)艺术手法
戏剧芭蕾:写实、模仿与图解生活
交响芭蕾:写意、概括、象征
(三)推动情节发展和矛盾冲突展开的主要手段
戏剧芭蕾:哑剧
《泪泉》(玛丽亚之死)
交响芭蕾:舞蹈本身
《斯巴达克》(斯巴达克之死)
(四)表现形式
戏剧芭蕾是生活中的舞蹈
表演性或娱乐性的舞蹈,中间夹杂着很多哑剧场面
交响芭蕾是舞蹈中的生活
单纯的通过舞蹈来刻意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及他们的生活。
总之,戏剧芭蕾着重、突出情节,交响芭蕾简化、淡化情节。
5. 赏析芭蕾艺术的百科全书——《睡美人》
一、芭蕾艺术的百科全书——《睡美人》
根据法国作家查尔斯彼罗的童话故事《沉睡森林的美人》改编。
1890年,俄罗斯芭蕾编导大师彼季帕与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共创,将此搬上芭蕾舞台。
1.主题思想
光明战胜黑暗
善良战胜邪恶
爱情战胜死亡
主要人物
阿芙罗拉(公主)
德西列(王子)
卡拉包斯(恶仙)
2.剧情与音乐解说
全剧以很长的序幕《阿芙罗拉公主洗礼日》开始。
六位仙女相继祝福,其中的舞蹈由慢板、快板、六个变奏和结尾组成。
恶仙卡拉包斯预言公主将会被针刺伤而死。
丁香仙女预言公主将安然无恙。
第一幕:王宫美丽大花园的“外景”
阿芙罗拉公主首次亮相
通过出场变奏、五人慢板、第二个变奏和结尾这四种不同性质的舞蹈,塑造栩栩如生的形象。
恶仙卡拉包斯对公主诅咒,公主随即倒地,危难之时,丁香仙女降临,将预言公主和整个王国百年后再醒来。
第二幕:童话般的森林里
德西列王子出场
丁香仙女呼唤处公主阿芙罗拉的幻影。
王子和公主双人舞。
舞蹈结束,幻影消失,王子寻找公主。
王子战胜恶仙卡拉包斯,亲吻沉睡的公主,公主苏醒。
第三幕:皇宫内
打破时空界限,让不同时代、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相继进入王宫,参加婚礼。
例如:小红帽和大灰狼、灰姑娘与王子、小白猫与穿靴子的公猫等等。
舞蹈:仙女的独舞音乐、公主与王子的双人舞、萨拉班德舞曲等等。
3.音乐特色
全剧共有60多个舞蹈段落与音乐段落组成,它们有着独特的用途、形式、特征以及风格。
出场的舞蹈充分运用了芭蕾中女性的脚尖技术。
音乐具有浓烈的抒情性。
圆舞曲三部性结构舞剧音乐的重要结构方法。
4. 普罗科菲耶夫经典爱情《罗密欧与朱丽叶》
广场舞特色
与其它舞剧不同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广场场面是前所不曾见过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广场舞中,宽阔的剧院舞台上,出现了热闹欢乐的维罗纳成一角:跳舞的青年、要饭的乞丐、乱跑的孩子、沉默的渔夫、兜售水果的商贩、喝酒的贵族、化妆的小丑……举着圣像游行的队伍在人群中穿行,一面跳着民间舞蹈。
结构布局特色
《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一舞剧,从结构角度分析,编导安排的一大段殴斗还不只是一般地引人入胜的大场面,它有着更深刻的戏剧性内涵:
格斗、血战、势不两立的家庭与朱丽叶、罗密欧之间的甜美爱情形式形成尖锐的对照,也为这一悲剧的发生做了充分的“铺垫”。
5. 赏析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音乐特色
和谐、自然、鲜明、忧伤在剧中张弛有度。
剧中的曲目分别是:1. 序幕-红灯舞2. 梦幻与现实中的少女3. 婚礼(柳青娘曲牌) 4. 规矩舞 5. 大太太与二太太争风 6. 点灯舞7. 新婚夜8. 芭蕾与京剧9. 重逢10. 京剧舞(夜深沉曲牌) 11. 麻将舞12. 偷情13. 规矩舞2 14. 撕灯15. 家丁与老爷的群舞16. 牢中双人舞17. 刑前的三人舞18. 尾声芭蕾舞剧。
西方芭蕾的柔美与中国上世纪三十年代朴素的农村背景加上传统京剧在剧中的出现,因此在音乐形式与语言上也做了特定的选择.
乐队形式:运用西式交响乐团外加了京剧女声、二胡、京胡、笛子、管子、柳琴、两支唢呐、四个民族打击乐,同时还有在台上的一个京剧乐队。
音乐的主题与变奏:围绕三太太的纯情少女主体,男主人公京剧演员的浪漫抒情主体和二太太的可变性矛盾主体互相交错发展,在剧终前达到高潮,以第一和第二主题的完美结合告终。
传统京剧音乐的直接运月和交响化发展.从序曲开始直至结束。
京剧化的音调和音色以主导形式贯穿全剧,决定了此剧音乐的色调。
这里有原始京剧曲牌的直接引用(如婚礼场面的柳青娘曲牌和京剧舞的夜深沉曲牌)但更多的呈对传统京剧音乐素材的提炼和发展。
他们主要体现在序曲和尾声的青衣唱段。
台上台下京剧音乐音色和交响乐队音色的交流,男主人公京剧音调主题的大段的交响性发展及大量的京剧锣鼓与各种交响性音色的结合,台上台下不同音色的交流。
6. 赏析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艺术特色
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在舞美、灯光以及编排手法上都显得“与众不同”。
“更加戏剧化,故事味更浓了。
”同样是中国经典芭蕾,《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充满了革命的战斗气息,而《大红灯笼高高挂》则呈现出大宅院里的深闺幽怨和情感纠葛。
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旗袍、马褂、皮影等中国元素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伴着二胡、唢呐等幽怨绵长的曲调,演员们身着改良旗袍翩翩起舞。
响板铿锵下奇特的群舞表演,把赌台上的惊心动魄、大宅门里的飞短流长和扭曲心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四人舞的加强和群舞的配合使舞台充满“沸腾感”,对整出舞剧的情节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舞台道具与舞台背景的表现,颇有西方歌舞剧技巧,看得真是眼花缭乱。
舞剧的整个外在形式是东方的,比如服装、道具、色彩、音乐,可是内在全是西方,像其中一段舞蹈,特别是黑衣人的屡次出场,更兼具了当代芭蕾舞的一些特色。
而洞房那场戏,通过人物剪影的大小对比、穿破窗纸一些极具西方舞台技巧的方式。
在整场戏中,张导抓住了几个要点,比如贞洁,投井。
经由张导的渲染,颂莲在被老头强暴后身披红绸,有极浓郁的女性主义情怀。
还有投井这一出,被编导处理得较为虚化,演绎为三人舞,三姨太、四姨太和武生,经受着封建制度对其人性上的压制与扼杀。
“投井”在原小说中的刑罚被改编成这一虚化的“棍刑”——过场的演员在幕布上敲打出一条条血迹,象征这种压制血淋淋、赤裸裸的撞击,与前面华丽的背景形成鲜明对比。
7.音乐剧与歌剧之比较
(1)题材选择
相对而言,歌剧可谓是“高雅艺术”,而音乐剧谓之“低俗”艺术。
歌剧带有强烈的贵族情趣与精英趋向。
而音乐剧以轻松、谐谑和生动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有些带有赞扬民主,鄙视富人贵族的情绪。
至此,歌剧和音乐剧形成了两个相互平行、风格迥异的戏剧形式。
(2)音乐结构
歌剧的结构、风格基本上沿袭着自浪漫主义以来所奠定的路线。
音乐剧的结构非常自由。
歌剧的音乐结构可以由相对独立的音乐片断连接而成,也可以是连续不断发展的统一结构。
音乐剧的长度都介乎两小时至三小时之间。
通常分为两幕,间以中场休息。
如果将歌曲的重复和背景音乐计算在内,一出完整的音乐剧通常包含二十至三十首曲。
(3)音乐风格
歌剧的音乐大都是以比较传统的管弦乐队为基础的古典音乐作曲技法。
音乐剧在音乐风格的选择上更自由,往往有爵士、摇滚等流行音乐因素的介入,配器也往往大量使用电声乐队的乐器。
(4)声音表现
歌剧的歌唱者采用的是美声唱法,采用了大量的咏叹调和宣叙调,并且靠独唱的咏叹调引领全局,而咏叹调伴随着每一次戏剧性的转折将整部戏推向了高潮。
音乐剧则属于流行音乐范畴,多数用流行唱法,也有用美声唱法的。
(5)舞美装置
歌剧的舞美装置写实。
音乐剧的舞美装置抽象。
音乐剧的舞台技术现代化,一些先进科技的布景技巧和印象、灯光方面的先进技术都登上了音乐剧的舞台。
(6)在歌剧中,舞蹈大多以交谊舞、芭蕾这种形式出现,但芭蕾通常也是由专业演员完成。
在音乐剧中,为了传达剧情,不惜用了大量的舞蹈场面来表现人物的不同特征和性格。
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
歌剧是以音乐作为各种艺术元素的基础的,一个歌剧演员最主要的是把角色的唱段表达完善。
舞蹈,只是歌剧的一个小部分。
在音乐剧里,舞蹈是三大元素之一,演员对剧情的表演和对歌唱的处理同样重要。
歌剧和音乐剧这两种音乐体裁既彼此有深厚联系和相似点,又有相当的区别,分属不同的领域,但艺术上没有孰优孰劣的说法,只是艺术领域内百花齐放的两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