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应用设计》doc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卉应用设计》doc版
《花卉应用设计》doc版《园林花卉应用设计》讲义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相关概念及本课程内容一、相关概念 1. 花卉狭义:
草本的观花和观叶植物。

广义:
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和木本植物。

2. 观赏植物:
具有一定观赏价值,适用于室内外布置、美化环境并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

3. 园林植物:
一切适用于园林绿化的植物材料。

二、本课程内容广义的花卉,即园林植物,是园林设计的基本素材。

广义的花卉设计,即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是园林设计的重要内容。

本课程以草本花卉应用设计为主体,同时包括规模较小的以草本花卉为主体的综合植物景观设计,如专类园及室内植物景观设计。

第二节花卉中园林绿化建设中的作用一、对环境的改善和防护作用园林植物是唯一可以对环境具有综合生态意义的造园要素。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通过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度;吸收某些有害气体或释放杀菌素净化空气;可以滞尘,减少地面扬尘;固持土壤,涵养水源,减轻水土流失;减少阳光反射,减弱城市眩光,改善环境质量…… 二、对环境的美化作用园林花卉种类繁多,观赏性状丰富,生态类型多样;花卉是色彩的来源,也是最具季节变化的标志;草本花卉生长期短,布置方便,更换容易,应用灵活,而且花期便于调控;对环境装饰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对人类精神生活的作用不仅其姿、色、香、韵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人性情的陶冶、品格的升华具有重要作用。

四、园林花卉的经济效益花卉作为商品,本身就具有经济价值;许多花卉除观赏外,还具有药用、食用、香料等实用价值;花卉业的发展还会带动基质、肥料、农药、容器、塑料、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三节园林花卉应用简史一、西方园林花卉应用简述 1. 古代:
(1)古代埃及:
尼罗河流域古代埃及园林特点:
尊崇树木;引尼罗河水浇灌花草树木;;实用园是园林的雏形;游乐性园林是法老们的奢侈品;大致分宅园,圣苑,墓园三种。

(2)古代巴比伦: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两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新月沃地),即两河流域。

古代苏美尔人最古老的名城之一Ur城(乌尔城),曾建造了雄伟的亚述古庙塔,或称“大庙塔”,被后人称为屋顶花园的发源地。

真正的屋顶花园:
继亚述古庙塔1500余年以后在巴比伦出现的“空中花园”。

(3)古希腊:
希腊半岛、克里特岛及小亚细亚西海岸希腊文化构成:
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

(4)古罗马:
罗马征服希腊后(前182年左右),文化希腊化倾向增强,人们效仿希腊的生活方式,同时继承了古希腊园林艺术。

2. 中世纪园林中世纪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多居住于城堡。

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园林主要以实用性为主,后期出现了游乐性园林,花卉的应用形式以低矮的绿篱组成图案式的花坛为主,被称为“结园(knot garden)”。

3. 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初期代表园林:
卡斯特洛别墅园中期代表园林:
兰特庄园末期代表园林:
阿尔多布兰迪尼别墅园(巴洛克时期,Baroque,奇异古怪)
4. 17世纪以后欧洲大量引进国外花卉,随着育种技术的发展,花卉品种极大丰富,植物景观也越来越多样化。

尤其到19世纪以后,花卉的应用成为园林景观的重要内容,并且出现了专门欣赏花卉的花园及各类专类园。

二、中国园林花卉应用简述我国花卉栽培历史非常悠久,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出现“园、圃”,说明那时有了园林的雏形。

在河南出土的5000年前的陶制品上,绘有由五个花瓣组成的花朵图案;距今4000多年以前,古人们已制造出陶制花瓶。

到了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已懂得如何去欣赏花,如何借花寓情。

这在《诗经》、《楚辞》、《离骚》都中有记载。

前491年,吴王夫差在吴县建梧桐园,广植花木。

始建于公元前212年的秦朝阿房宫,广罗各地奇果佳树,名花异卉。

到了汉代,花卉的品种更加丰富。

隋唐时,牡丹、菊花和盆景的栽培盛行,并有了许多花卉专著,如王芳庆的《园林草木疏》,李德裕的《平泉山居草木记》。

私家园林中,园林植物的配置也非常丰富:
园果尝难遍,池莲摘未稀。

(杜审言)篱东花掩映,窗北竹婵娟。

(李颀)文人的别墅从布局到花卉种植都追求朴素无华,富于村野意味的情调。

如白居易的履道坊宅园:
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

门前有流水,墙上多高树。

竹径绕荷池,萦回百余步。

门对青山近,汀牵绿草长;寒深抱晚橘,风紧落垂杨。

新昌小院松当户,履道幽居竹绕池。

宋代,园林花卉景观更为丰富,花卉在生活中的装饰作用也越发被重视,插四时花,挂名人画。

唐宋时代,花文化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如:
《范村梅谱》中“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者为贵。

”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道出了高尚的赏花情趣和花卉审美的文化涵义。

这些对中国园林花卉的应用和欣赏具有重要影响。

自明代以后,花卉的观赏及应用深入民间。

文震亨的《长物志》对室内花卉装饰的形式、布局及艺术性均有精辟的论述。

袁宏道的《瓶史》,详细论述了插花之道,并且根据不同地点设计不同的插花式样,主要包括“堂中插花”和“书斋插花”两类。

近代中国社会动荡,园林建设和花卉应用极为有限。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近20多年来,园林事业得到蓬勃的发展,花卉应用日趋增多。

借鉴西方园林花卉的配置形式如花坛、花带等,与我国传统的造园理论相结合,创造出五彩缤纷、形式多样的花卉景观。

第四节本课程内容1.熟悉园林花卉的生态习性、生物学特征及观赏特征 2.掌握花卉应用设计的基本理论 3.学会基本的园林植物设计第二章园林花卉的分类第一节按生长习性及形态特征分类第二节按园林用途分类 1. 花坛花卉:
园林中可以用来布置各类花坛的花卉 2. 花境花卉:
园林中可以用来布置花境的花卉。

3. 水生和湿生花卉:
用于美化园林水体及布置于水景园的水边、岸边及潮湿地带的花卉。

4. 岩生花卉:
用于布置岩石园的花卉称为岩生花卉。

5. 藤蔓类花卉:
草质藤本及藤木类花卉,主要用于篱缘棚架及垂直绿化。

6. 草坪草:
用于建植草坪的植物。

7. 地被植物:
用于覆盖园林地面的植物。

8. 室内花卉:
用于装饰和美化室内环境的植物。

9. 切花花卉:
剪切枝、叶、花或果用以插花或花艺设计的花卉的总称。

世界四大鲜切花:
菊花、月季、香石竹、唐菖蒲。

10. 专类花卉:
指具有相似的观赏特性、植物学上同科或同属,园艺学上同一栽培品种群,或者具有相似的生态习性,需要相似的栽培生境,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常常组合在一起集中展示的花卉。

第三章花卉应用设计的基本原理第一节科学性原理一、充分了解花卉的生物学特性Ø 不同类型、不同种类的花卉因形态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观赏特征;Ø 因生命周期和年生长发育周期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生命阶段及一年中不同季节的观赏特点;Ø 因种类不同而叶、花、果期各异,才使得园林中不仅花开次第,而且四季景观各具特色。

二、掌握环境因子对花卉生长发育及外貌景观的作用和花卉对环境的适应性Ø 遵循花卉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规律,即生态学原理,是花卉设计最基本的原则Ø 适地适花,适地适树,适地适草Ø 了解环境因子对花卉生长发育的作用及花卉适应于各个环境因子而形成的生态类型温度:
影响植物在地球上的分布,使不同的区域形成特定的植物生态景观;景观在四季分明的地区,自然界温度的周期性变化造成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

适应于不同的温度条件导致花卉耐寒力不同;发育同类花卉在不同发育阶段对温度的需求也有差异。

光照:
光照强度:
喜光、喜荫、耐半荫日照长度:
长日照、短日照、日中性光质:
株高、花色影响水分:
水分植物的分布、个体的生长发育适应植物旱生、中生、湿生、水生土壤:
土壤理化性质质地:
砂土、壤土、粘土酸碱性:
影响生长发育、花色营养状况有机质矿质营养大气:污染:
对特定污染有较强抗性的花卉风:
选择适宜的花卉三、了解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合理进行人工植物群落的配置Ø 在一定地段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一定的植物成分形成的有规律的组合即为植物群落。

Ø 师法自然,创造出丰富的人工植物景观。

第二节艺术性原理一、园林花卉配置的形式美原理形式美原则:
和谐的统一性、比例的协调性、均衡的稳定性与动感、节奏与韵律二、园林花卉配置的色彩原理色彩的艺术原理:色彩三要素、色彩与心理、花卉应用中色彩的设计(统一配色、对比配色、层次配色、多色配置)三、园林花卉配置的意境美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

园林意境是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意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王维)以园林植物营造园林意境的三种方式:植物本身文化内涵营造意境:
梅、兰、竹、菊四君子;雪中四友:
梅花、山茶、水仙、迎春;风月三昆:
菊、兰、莲;岁寒三友:
松、竹、梅…… 植物与周围其他景观元素结合营造意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峭壁奇峰,藤萝掩映。

植物与自然气象结合营造意境: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留得残荷听雨声。

雨打芭蕉淅沥沥。

第三节园林花卉种植设计的构图形式一、平面构图规则式、自然式、半自然式(混合式)二、立面构图三、空间造型第五章花丛的应用与设计一、概念及特点1. 花丛(Flower clumps):
根据花卉植株高矮及冠幅大小的不同,将数目不等的植株组合成丛配置阶旁、墙基、路旁、林下及林缘、草地、岩隙、水畔的自然式花卉种植形式。

花丛重在表现植株开花时华丽的色彩或彩叶植物美丽的叶色。

2. 特点:
• 可大可小,小者为丛,集丛成群,大小组合,聚散相宜,位置灵活,极富自然之趣。

• 最宜布置自然式园林环境,也可点缀建筑周围或广场一角,对过于生硬的线条和规整的人工环境起到软化和调和的作用。

二、花丛对植物材料的选择适应性强,管理简单,能露
地越冬的宿根和球根花卉为主。

观花、观叶或花叶兼备。

栽培管理简单的一、二年生花卉或野生花卉也可用作花丛。

三、花丛的设计原则1. 平面轮廓和立面构图都是自然式的,边缘不用镶边,与周围草地、树木等没有明显界限,常呈现一种参差交错的自然状态。

2. 既可单种植物构成大小不等、聚散有致的花丛,也可两种或两种以上花卉组合成丛。

3. 花卉种类不能太多,要有主有次;不同种类要高矮有别,疏密有致,富有层次,达到既有变化又有统一。

注意避免:
(1)花丛大小相等,等距排列;(2)种类太多,配置无序。

第六章花坛的应用与设计第一节花坛概述一、花坛发展历程花坛是一种古老的花卉应用形式,源于古罗马时代的文人园林,16世纪在意大利园林中广泛应用,17世纪在法国凡尔赛宫中达到了高潮,那时大量使用的是彩结式模纹花坛群。

近代中国,沿海一些城市园林由于受西方文化的渗入,逐渐出现了各种花坛的形式,尤其是几何图形的纹样花坛,并有了首部花坛专著——夏诒彬的《花坛》(1933年)。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城市绿化的发展,花坛逐渐成为园林绿化不可缺少的成分而大量出现。

如今,花坛与我国传统造园艺术和技术相结合,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创新。

二、花坛的概念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体现图案纹样,或观赏盛花时绚丽景观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

它以突出鲜艳的色彩或精美华丽的纹样来体现其装饰效果。

组成装饰图形的花圃。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按照设计意图在一定范围内栽植观赏植物,以表现群体美的设施。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三、花坛的特点花坛通常具有几何形的栽植床,属于规则式种植设计,多用于规则式园林构图中。

花坛主要表现花卉组成的平面图案纹样或华丽的色彩美,不表现花卉个体的形态美。

花坛多以时令性花卉为主体材料,需随季节更换材料,保证最佳的景观效果。

四、花坛的功能1. 美化和装饰环境,增加节日欢乐气氛;
2. 标志和宣传;
3. 分隔、屏障;
4. 组织交通;
5. 弥补园林中季节性景色欠佳的缺陷。

第二节花坛的类型一、按形态可分为立体花坛和平面花坛两类。

平面花坛又可按构图形式分为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三种。

二、按观赏季节可分为春花坛、夏花坛、秋花坛和冬花坛。

三、按栽植材料可分为一二年生草花坛、五色草花坛、宿根花坛、球根花坛、水生花坛、专类花坛(如菊花坛、翠菊花坛)等。

四、按表现主题不同可分为花丛式花坛(盛花花坛)、模纹式花坛、标题式花坛、装饰物花坛、立体花坛、混合花坛等。

1. 花丛式花坛(盛花花坛)主要表现和欣赏草本的观花植物花朵盛开时绚丽的色彩以及不同花色或品种组合搭配所表现出的华丽的图案和优美的外貌。

花丛式花坛可分为:
(1)花丛花坛:
长轴:
短轴=1:
1~1:
3 (2)花带(带状花丛花坛):
宽度>1m;长轴:
短轴>3 (3)花缘:
宽度4 2. 模纹式花坛主要表现和欣赏由观叶或花叶兼美的植物所组成的精致复杂的图案纹样。

因内部图案及所使用的植物材料不同、景观不同,可分为毛毡花坛、彩结花坛和浮雕花坛。

(1)毛毡花坛:
主要用低矮的观叶植物,组成精美复杂的装饰图案,花坛表面修剪平整,呈细致的平面或缓曲面,整个花坛宛如一块华丽的地毯。

(2)彩结花坛:
主要用锦熟黄杨和多年生花卉按一定纹样种植起来,模拟绸带编成的彩结式样。

(3)浮雕花坛:
通过修剪或配置高度不同的植物材料,形成表面纹样凹凸分明的浮雕效果。

3. 标题式花坛用观花或观叶植物组成具有明确主题思想的图案。

包括文字花坛、肖像花坛、象征性图案花坛…… 4. 装饰物花坛以观花、观叶植物或不同种类的植物配置成具有一定实用目的的装饰物的花坛。

如:
日历、日晷、时钟等形式的花坛。

5. 立体造型花坛以枝叶细密的植物材料种植于具有一定结构的立体造型骨架上而形成的一种花卉立体装饰。

造型可以是花瓶、花篮、各种动物造型、各种几何造型或抽象式的立体造型等。

6. 混合花坛不同类型的花坛相结合,以及花坛与水景、雕塑等结合而形成的综合花坛景观。

五、按布局方式不同可分为独立花坛、花坛群和连续花坛群。

1. 独立花坛:
作为局部构图中的一个主体而存在的花坛称为独立花坛。

独立花坛的平面总是单面对称或多面对称的几何形,置于平地或斜坡。

独立花坛常布置在建筑广场中央、交叉路口、公园进出口的广场、建筑正前方、由花架或树墙组成的绿化空间等。

2. 花坛群:
由多个花坛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构图整体称为花坛群。

花坛之间是铺装场地或草坪,可供游人活动或近距离欣赏花坛。

单体花坛排列组合对称(单面对称或多面对称)或规则。

花坛群具有构图中心,通常独立花坛、水池、喷泉、纪念碑、雕像等都可以作为花坛群的构图中心。

花坛群主要设置于大型建筑前的广场上或大型规则式的
园林中央。

3. 连续花坛群:
许多个独立花坛或带状花坛成直线排列成一行,组成一个有节奏规律的不可分割的构图整体,称为连续花坛群。

连续花坛群的演进节奏,可以用2到3种不同的个体花坛交替演进,在节奏上有反复演进和交替演进,整个花坛呈连续构图,可以有起点、高潮和结束。

个体花坛外形既有变化,又有统一的规律。

连续花坛群常布置于道路两侧或宽阔道路的中央、纵长的铺装广场,也可布置在草地上。

六、按功能不同可分为观赏花坛(包括模纹花坛、装饰物花坛等)、主题花坛、标记花坛(包括标志、标语等)和基础装饰花坛等。

七、根据花坛所用植物观赏期的长短不同可分为永久性花坛、半永久性花坛和季节性花坛。

第三节花坛的设计一、设计原则1.位置选择:
适合植物生长 2.与周围环境相协调(1)位置:
不妨碍场地功能(2)比例:
面积,高度(3)形状、色彩 3.植物选择:
科学、合理二、立意园林立意是园林设计总意图的创作和设计师造园思想的表现。

花坛的立意就是花坛所要表现的园景主题。

三、花坛的设计(盛花/模纹/立体花坛)
(一)盛花花坛景观特征:
群体盛花时绚丽的色彩(色彩和图案) 1.植物选择:
以观花草本为主体,适当选用少量常绿、彩叶及观花小灌木作辅助材料。

主体花材应具备的特点:
外形:
(1)株丛紧密、着花繁茂;(2)株高:
低矮,10~40cm为宜,15~20cm多用;(3)花:
花期长而整齐;花色美丽,色彩丰富。

习性:
(4)移植容易缓苗快(5)繁殖容易,生长健壮,管理简单独立花坛,尤其是高台花坛常选用株型圆润、花叶美丽或姿态美丽规整的植物作构图中心。

如苏铁、散尾葵、棕竹、橡皮树、叶子花…… 2.色彩设计色彩鲜明、艳丽;与台座颜色相协调。

常用配色方法:
(1)对比色:
活泼而明快堇紫色+浅黄色,橙色+蓝紫色,绿色+红色(2)暖色调:
热烈而庄重红色+黄色,红色+白色+黄色(3)同色调:
适用于小面积花坛色彩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a.配色不宜太多,一般2~3种,大型花坛4~5种。

b.注意颜色对人的视觉和心理的影响。

c.花坛的色彩要与其作用相结合。

d.花卉的色彩不同于调色板上的色彩,要在实践中仔细观察,正确应用。

3.图案设计外部轮廓:
几何图形或几何图形的组合大小:
观赏轴线8m—10m为度外轮廓与环境相协调,内部图案简洁(二)模纹花坛景观特征:
植物群体形成的图案纹样,要求图案精美细致,观赏期长 1.植物选择植物的高度和形状是选择材料的重要依据。

典型的模纹花坛材料:
五色草,矮黄杨植物材料要求(选择原则):
(1)生长缓慢;(2)枝叶细小,株丛紧密,植株矮小或通过修剪可控制在5~10cm高;(3)萌蘖性强、耐修剪;(4)耐移植,缓苗快,易栽培。

2.色彩设计以图案为依据,用植物的色彩突出纹样,使之清晰而精美。

色彩设计服务于图案设计 3.图案设计(1)外轮廓线条简洁,内部纹样精细(2)线条宽度15~25cm较合适(3)面积不宜过大,防止视觉变形(4)图案可借鉴工艺品花纹、旗子、徽章图案、名人肖像、动物等各种实用性或装饰性图案(三)
立体花坛 1.标牌花坛(1)位置与方向:
东、西两向观赏效果好,南向光照强,影响视觉,北向逆光,纹样暗淡,效果差。

(2)植物材料:
五色苋,盛花花坛材料(3)架子样式及阶梯宽度、高差(4)花坛高度:
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种植箱式可较高,台阶式不宜过高;在人的视觉观赏范围之内;与花坛面积成比例(5)注意:
实施的可能性及安全性 2.造型花坛(1)造型依环境及花坛主题而定。

(2)植物材料:
五色草,小菊花(3)采用模纹手法表现图案(4)为施工方便,可安装有轮子的可移动基座。

四、花坛设计图绘制
(一)环境总平面图标示出花坛所在的环境,包括道路、建筑物边界、广场、绿地等,并绘出花坛平面轮廓。

依面积大小,通常用1:
100到1:
1000的比例。

(二)花坛平面图表明花坛的图案纹样及所用的植物材料。

按所设计的花色上色,或用写意手法渲染。

用阿拉伯数字从内向外依次编号,并与图旁的植物材料表相对应。

植物材料表项目:
花卉的中文名、拉丁学名、花色、花期、株高、株行距等。

若花坛用花随季节变化需要更换,也要在平面图和材料表中绘制或说明。

(三)立体效果图用来展示、说明花坛的景观效果。

对花坛中某些局部,必要时需绘出立面放大图,比例、尺寸要准确,为制作及施工提供可靠数据。

立体阶式花坛还可给出阶梯架的侧剖面图。

(四)设计说明(书)内容:
花坛的主题、构思;设计图中难以表现的内容(对植物材料的要求以及花坛建立后的一些养护管理要求等),文字宜简练。

方式:
可另列出来,也可附在花坛设计图纸内。

用苗量的计算五、花坛种植施工
(一)平面式花坛种植施工1.整地深翻30~60cm(依花卉种类而定);施基肥;允许有一定排水坡度;边的处理:砖、石块、水泥预制砌边;用绿篱、低矮植物或栏杆围边;用草坪植物铺边 2.定点放线直接测量、标记;如面积较大,可用方格法放线 3.起苗栽植裸根苗;带土苗;盆栽苗也可
播种,间苗追肥,浇水(二)模纹式花坛种植施工 1.整地:为防止花坛出现下沉和不均匀现象,要进行1~2次镇压2.上顶子:
模纹花坛的中心多数栽种苏铁、龙舌兰或其他球形盆栽植物,或在中心地带布置高低层次不同的盆栽植物,称之为上顶子。

3.定点放线:
一般先将花坛表面等分为若干份,再分块按照图纸花纹,用白色细沙,撒在所画的花纹线上。

也可用铅丝、胶合板等制成纹样,再用它在地上打样。

4.栽草:
一般按照图案花纹,先里后外,先左后右,先栽主要纹样,逐次进行。

如花坛面积太大,可搭搁板或扣匣子。

5.修剪和浇水:
草栽好后可先进行一次修剪,将草压平,以后每15~20天剪一次。

修剪方法:
(1)平剪(2)浮雕形栽好后浇一次透水,以后每天早晚各喷水一次。

(三)立体花坛种植施工1.立架造型根据设计构图,先用建筑材料制作大体相似的骨架外形,外面包以泥土,并用
蒲包固定。

2.栽花五色草:
由蒲包的缝隙插入。

顺序:
由上到下花瓶或花篮的口部可以布置一些开放的鲜花;花坛四周布置盛花草本或模纹花坛。

六、花坛的养护及换花
(一)栽植与更换作为重点美化而布置的一二年生花卉,全年需进行多次更换。

事先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育苗,至含苞待放时移栽花坛,花后清除更换。

宿根,球根,地被等区别对待(二)土壤与施肥对不适合花卉生长的土壤,以及有特殊要求的花卉,需换入新土(客土)或施肥改良。

重基肥,按需追肥(三)修剪与整理1.及时将残花、果实、枯枝黄叶剪除;2.模纹花坛要经常修剪才能保持清晰的图案与适宜的高度; 3.对易倒伏的花卉需设支柱; 4.宿根花卉、地被植物在秋冬茎叶枯黄后要及时清理或刈除。

第四节花台的应用与设计一、花台的概念 1. 花台(Raised flower bed),也称为高设花坛,是将花卉种植在高出地面的台座上而形成的花卉景观。

2. 花台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