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研究_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9T09:26:35.187Z 来源:《建筑设计管理》2022年14期作者:罗阳
[导读] 路面和路基是沥青公路施工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关注的两个重点内容,为了减少雨水、积水对路基路面造成的负面影响,应当突出排水设计的重要性,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提升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罗阳
邵阳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422000
摘要:路面和路基是沥青公路施工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关注的两个重点内容,为了减少雨水、积水对路基路面造成的负面影响,应当突出排水设计的重要性,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提升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基于此,文章对沥青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展开了分析,旨在提升公路使用寿命,营造安全的行车环境。

关键词:沥青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前言
近些年,因积水而导致损坏的沥青公路越来越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与行车的安全性,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排水不通畅、设计不合理,道路路基沉降与边坡水毁问题比较突出。

因此,为了提升沥青公路路面路基质量,需要对排水设计进行深入分析。

1 沥青公路排水设施
1.1拦水带
拦水带多建设在公路路肩两侧,比路面略高,具有一定长度,呈带状,可以拦截向道路边坡的雨水,避免雨水汇聚在边坡处,降低与路面和路基带来的伤害。

而且在拦水带的引导下,雨水可以汇集到指定的地点,实现集中排水。

1.2边沟
边沟多建设在道路两侧,主要功能可以汇集路肩、边坡以及路面的雨水、积水,常见的边沟有梯形、三角形、L形等不同的形式,从铺设方式来看,可以将其分为明沟和暗沟两种。

边坡只能起到汇集积水的作用,其他道路排水结构中的积水禁止引进到边沟中。

1.3排水沟
排水沟是公路最基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排水结构,截水沟、边沟等将积水汇聚起来之后,统一通过排水沟排出到路基范围之外的沟渠中,其主要作用为引水,横断面以梯形为主。

2 排水设计目的、要求与原则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及时排出雨水和积水,让路基一直都保持干燥,避免浸泡在水中而引起的结构失稳。

排水设计的具体要求如下:一是派遣专业人员前往现场进行考察,查明水源,科学展开规划,既要注重防水,又要兼顾防治;二是设计过程中,可以适当和农田水利结合起来,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方面,一定要遵循下列原则:(1)在路面横坡的作用下,雨水要顺利进入到路面两侧的排水沟中,避免聚集在行车道中;(2)如果路线纵坡聚集的水量比较少,表面不会出现雨水冲水的情况,那么可以在边坡处进行横向漫流,从而起到快速排除积水的作用;(3)如果路堤的高度很高,边坡表面防护不到位,或是即便采取了一定的防护手段,但是仍然有被雨水冲刷的可能。

这种情况下,设计人员就要在路肩外侧边缘处设置拦水带,将路面的积水引流到泄水口中;(4)若使用的排水设施为拦水带,当公路技术等级为I级时,过水断面范围中的水不能超过右侧行车道的边缘;当公路技术等级在II级以下时,水不能漫过右侧行车道的中心线。

3 工程实例
3.1工程概况
沥青公路长时间暴露在自然环境中,会受到污水、阳光暴晒、化学物质腐蚀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积水无法及时排出,就会慢慢渗入到沥青公路基层,对路面和路基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

因此,一定要在排水设计方面进行优化和完善。

本沥青公路项目位于平原地区,受到气候影响,常年多雨,地势从西到东慢慢变低,道路行车量比较大,设计时速60km/h,全程100km。

沥青公路宽度12m,路肩宽度2m,路段面层结构使用到AC-13,厚度4cm;基层使用AC-20,厚度8cm。

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图1 本沥青公路项目各路段的信息表
3.2沥青公路路面排水设计
分隔带是沥青公路的重要附属设施,可以将雨水、积水与公路表层隔离开来,避免进入到深层结构中,最典型的就是中央公路分隔带。

3.2.1路表排水设计
路表排水设计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第一道步骤,目的是将路面的积水引流到边沟中,避免路面、路基长期浸泡在积水中,影响其稳定性。

就目前来看,我国在沥青公路的路表排水设计方面,多使用拦水带、边沟、横纵坡等方式,让积水通过一定的坡度流到两侧路肩,随后再引流到远离路基的水源中。

对本项目进行实地考察之后可以发现,该沥青公路的纵坡坡度相对来说比较小,低路基和高路基的交接处的横坡为负。

因此,对于低路基路段,一般采用分离排水法;对于高路基路段,使用了汇集排水法。

3.2.2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
中央分隔带也能够起到有效的排水作用,这也是目前最有效的路面排水设计方式之一。

本项目的中央分隔带宽度1m,由于受到气候影响,该地区降水量比较充沛,雨天的时候,中央分隔带积水是整条路最多的,如果无法及时排出,雨水就会进入到路面和路基中,影响沥青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容易出现裂缝、沉降等。

想要解决这类问题,在设计中央分隔带的横断面时,可以带有一定的弧度,让积水聚集在弧形排水内部中,便于及时排出。

弧形排水处比基层低0.5m左右,用填土填充其中间部位,为了保证面层和弧形排水连接的稳定性,可采用喷刷粘层沥青的方式予以固定;弧形排水下方铺设土工布,在中央分隔带的纵向设置软式透水管,横向设置排水管,从而加快排水效率。

3.2.3排水井盖设计
排水井盖是目前最常见,也是最基础的面层排水设施之一,广泛应用于路面排水设计中。

道路下层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压实等工序结束之后,开挖内井的四周,高度50cm左右,直到挖出槽状的断面位置;随后便开始制作井筒模板,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强度合适的混凝土材料;模板制作完成后,用混凝土进行浇筑,控制好井筒与外壁之间的空隙,一般在70mm左右为宜;带模板强度达到要求后,可以进行拆模工序,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确保道路下层和井座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不得出现任何高度差,否则会对正常行车造成影响;制作井筒基础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要在C20以上,基础厚度必须要在14cm以上,以保证基层的稳定与牢固;施工完成后回填时以粗砂作为主要材料,回填宽度大于45cm。

设置排水井盖时,同样也需要考虑到设计要求,由于雨水会直接通过排水井盖流入到排水沟中,因此井盖必须要具备足够强的防水性能和耐腐蚀性,其强度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3.3沥青公路路基排水设计
3.3.1路肩排水设计
本项目所处的地区,夏季降水量非常充沛,大雨十分频繁,路面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雨水,雨水汇集量远远超过排水量,这就需要进行路肩排水设计。

在面层设置集水沟,边坡处浆砌抹面,同时设置带孔纵向集水管以及横向出水管,可以参照本地区过往的降水量信息,根据实际降雨情况选择孔径合适的水管。

在设计集水沟时,一定要符合降雨需求,深度60cm,宽度20cm为宜。

路肩表面要预留一定的坡度,加快雨水汇集的速度,随后雨水可以通过排水设施流入到水域中。

为了让路面路基多余的水快速排出,本次设计针对路肩排水管展开了优化,当圆形排水管道的弧度小于120°时,用C20混凝土进行施工,在其表面铺设10cm的垫层,以碎石材料为主,提高积水通过路肩的速度,对路肩排水结构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3.3.2基层排水设计
沥青公路的排水设计,可以利用路面排水、路基排水设计等处理多余的积水,让路面路基时刻处于干燥的状态,保证工程质量,营造安全的出行环境。

基层排水设计方面,可在面层下铺设排水基层,根据设计图纸中的相关要求,基层厚度控制在12cm左右;在该基层下铺设不透水垫层,基层与垫层之间用不透水的材料隔开,起到隔绝雨水的作用。

在对现场进行调查之后,确定好排水沟的位置,让积水更好的流入到排水基层中。

基层一般设置在最底层,并配备直径19cm的排水管,雨水会从集水管流向排水管,最终进入到指定的排水区域中。


设计排水基层时,必须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气候、降水量等因素,可在实验室内进行模拟降水,对基层随时材料、碎石级配、排水基层厚度等各项参数予以考察,确定好最科学、最合理的数值,确保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趋于完善,沥青公路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方面因素,尤其是排水方面,这是提升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

技术人员要前往现场进行全面考察,对沥青路面与路基结构予以分析,提升排水系统设计的科学性,因地制宜的对其进行优化和完善,延长沥青公路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黄江.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系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四川水泥,2022(01):269-270.
[2]杨建.探析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21(10):257-258.
[3]李亚璠.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问题及应对策略[J].智能城市,2021,7(02):59-60.
[4]肖洪智.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存在的问题及快速养护方案[J].交通世界,2020(16):30-31.
[5]程贺.不征地条件下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基路面排水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20(10):58-59+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