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术后颅骨修补术的系统护理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叶景.持续腰大池引流脑 脊 液 术 在 神 经 内 外 科 应 用 的 护 理 [J].中 国医药指南,2013,11(11):726.
[5] 马涛,刘家传,张永明,等.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创伤蛛网膜下 隙出血的临床应用[J].安徽医药,2014,18(10):1939-1940.
[6] 朱清峰,禹书宝,王国芳.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颅脑手术后切口局部 膨出致脑脊液漏的体会[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6):655-656. (收稿 2017-12-16)
颅脑外伤术后颅骨修补术的系统护理效果观察
李艳华
河南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 漯河 462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开颅去骨瓣术后颅骨缺损修补术围术期系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颅脑外伤开颅去骨瓣术后颅骨缺
损修补术的 23例患者,围手术期精心实施心理干预、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等系统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术后 3例出现头皮下轻度 积液,1例出现癫痫发作,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或缓解。23例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未发生感染、出血、皮瓣坏死、下肢静脉血栓形 成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随访 6~18个月,其间缺损修补部位无明显不适,外观恢复效果满意。结论 做好开颅去骨瓣术后颅骨缺 损修补术围术期的系统护理,是促进手术顺利完成和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保证。
引流口覆盖纱布有渗湿要及时告知医师处理。 2 结果
本组 62例患者中,2例患者因肺部严重感染死亡。 1例由于家属私自为患者解除约束带,导致患者折断引 流管,经紧急处理,未发生不良后果。其余患者在顺利 拔除引流管后,均转入我院神经外科继续治疗,未发生 导管相关并发症。 3 小结
腰椎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蛛网 膜下腔出血、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等患者的重要措施之 一 [5-6]。护理质量 对 保 证 治 疗 效 果 至 关 重 要。 我 们 在 放置引流管过程中,注重保持引流管和床头的适宜高 度,维持匀速、适量及持续引流,保证了引流管的通畅及 颅内压的稳定;选择黏性好的弹力胶布固定引流管,定 时翻身时,防止引流管弯曲、受压、折叠及拔脱;引流管 拔除后,采用无菌敷料覆盖引流处,并观察敷料是否干 燥;在对引流管护理前后,一定要做好手卫生,防止感染 等。通过上述精心整体护理后,本组 62例患者中,59 例患者未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在顺利拔除引流管后, 均转入我院神经外科继续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4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颅骨修补;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77-8991(2018)02-0097-02
·168·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8年 3月第 24卷第 2期 HENANJOURNALOFSURGERYMar2018,Vol24,No2
2015-02—2017-04间,我科对 23例颅脑外伤开 颅去骨瓣术后颅骨缺损修补术的患者,围术期间实施心 理干预、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等系统护理措施,有效 提高了手术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 23例患者中,男 13例、女 10例; 年龄 18~56岁。均为外伤后行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 缺损面积 3cm×5cm~8cm×13cm。无脑积水及颅高 压症状。缺损部位:额部 7例,额颞部 4例,颞部 9例, 颞顶部 3例。均在上次手术后 2~6个月采用进口三维 钛网覆盖,钛钉固定完成修补术。 1.2 系统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 理 (1)术 前 准 备:协 助 患 者 完 成 各 项 常规检查,配 合 医 生 评 估 手 术 风 险、设 计 和 确 定 钛 网。 嘱患者戒烟和练习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咳痰。鼓励患者 摄入高蛋 白、高 维 生 素 饮 食。 剃 除 全 部 头 发 时 动 作 轻 柔,避免损伤头皮及上次手术切口。观察术区皮肤是否 存在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备好头皮后再次使用碘 伏消毒术区皮肤,并注意保暖[1]。术前禁食 12h,禁水 8h。(2)心理干预:患者面对再次手术,担心修补术后 美观效果不理想,易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严重影响其治疗积极性。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及 家属的诉说,了解他们内心真实想法,并针对导致不良 情绪的诱因,耐心细致实施心理干预。详细介绍手术的 效果、安全性及必要性,消除其疑虑和恐惧心理,为术后 顺利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1.2.2 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与监测。患者术后返 回病房 即 予 以 去 枕 平 卧 位,术 后 6h适 当 摇 高 床 头 15°~30°,头偏向健侧。给予氧气吸入,2 ~ 3L/min。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去呼吸道分泌物。密切监护心 率、呼吸、血压、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 6~12h。可适当 通过简单对话、观察患者肢体对疼痛刺激的反应,判断 其意识状态,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部分患者术后可 出现不同程度的面部肿胀,可遵医嘱使用七叶皂苷钠等 脱水剂,并抬高床头 15°~30°,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做 好引 流 管 护 理,注 意 观 察 引 流 液 质 量、颜 色 等 变 化。 (2)并发症的预防与观察 。①感染:术后头部敷料及引 流管固定稳妥。定时向外挤压引流管,保持通畅。术后 48h头部 切 口 红 外 线 照 射 20min(注 意 眼 部 做 好 防 护),2次 /d,具有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水肿吸收、炎症 消散和镇痛、解痉作用。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注意有无
[1] 熊海兵,朱继,黄伟,等.腰池引流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及术后的 应用[J].重庆医学,2013,42(30):3617-3618.
[2] 纪玲,杨丽萍,腰池引流管联合双侧脑室外持续引流管治疗颅内感 染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1):1674-4748.
[3] 蔡勇,钟兴明,汪一棋,等.流量控制在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中的 应用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5,20(1):55-56.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8年 3月第 24卷第 2期 HENANJOURNALOFSURGERYMar2018,Vol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4,No2
·167·
1.2.2 引流管的护理 (1)将引流管沿脊柱侧向头方 用宽 3cm、长 25~30cm弹力胶布延长固定。引流管 从右肩侧伸出固定于床旁放置的固定架上,以防引流管 打折和方便患者翻身。每次巡视时,仔细检查引流管有 无弯曲、受压、折叠等,保持引流管通畅。在搬动患者或 外出检查时,应 先 关 闭 引 流 管,以 免 引 起 脑 脊 液 逆 流。 对烦躁不安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镇静或约束,以免引 流管被牵拉移位及拔除。(2)将引流管悬挂于床边,引 流管以穿刺点为零点,引流管的高度(最高点至零点的 垂直距离)为 15~20cm。可根据引流量和患者体位, 调整引 流 管 的 高 度,使 颅 内 压 维 持 在 正 常 水 平[2]。 (3)正常情况下成人脑脊液产生速度为 035mL/min, 量为 500mL/d[3]。保持腰大池引流 24h匀速。根据 病情严格控制流速(2~4滴 /min)和引流量(12mL/h 或 150~320mL/d)。引流过慢达不到引流效果,甚至 可造成堵管。 引 流 速 度 过 快 会 引 起 颅 内 压 低 形 成 脑 疝[4]。为了避免发生脑疝,床头的位置固定在 20°后, 要在床尾悬挂“禁止摇床”的标识。如有特殊情况需关 闭引流管时,应重新制定引流袋的悬挂高度,并密切观 察引 流 液 的 量,如 >350 mL/d,要 及 时 告 知 医 生。 (4)观察引流液 的 量 和 颜 色,如 脑 脊 液 由 清 亮 变 混 浊、 有沉淀物或出现鲜红色脑脊液时,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1.2.3 严格无 菌 操 作 (1)病 室 内 定 时 通 风,减 少 探 视和人员流动。空气负离子消毒机消毒,2次 /d。(2) 倾倒引流袋及调节高度时,先夹闭引流管。硬膜外导管 与调节阀接口处用碘酒消毒,2次 /d,消毒后用无菌纱 布包裹。放引流液后,要用碘酒消毒引流袋出口。(3) 保持置管部位的贴膜清洁干燥,更换贴膜,2次 /周。出 汗较多时,随时更换贴膜。如发现患者体温升高、置管 部位皮肤发红、肿胀或穿刺点渗漏等异常现象,或引流 液混浊或有絮状物,及时汇报医师处理。(4)加强医务 人员的手卫生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拔管后,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