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17《第三次科技革命》课件2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课内容——对实际材料的讲解课可能需要做大量的笔记。 最讲授的主题是否熟悉——越不熟悉的学科,笔记就越需要完整。 所讲授的知识材料在教科书或别的书刊上是否能够很容易看到——如果很难从别的来源得到这些知识,那么就必须做完整的笔记。 有的同学一味追求课堂笔记做得“漂亮”,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笔记上,常常为看不清黑板上一个字或一句话,不断向四周同学询问。特意把笔记做得很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进行了局部调整, 进一步适应生产力 发展的要求
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新的科技革命的兴起及其影响表明,科学技术已成为 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抓住 发展的机遇,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实行科教 兴国战略
3、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发展教育
它们最早出现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A
美国
新科学技术 原子弹爆炸
电子计算机正式诞生
晶体管面世
第一座核电站建成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激光器出现 集成电路计算机问世
重组DNA(脱氧核糖核酸)生物基因 工程首创成功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投入使用
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
航天技术
电子计算机
生 物 核工 能程 技 术
多利(克隆羊)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出 的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全的人,主要是担心漏掉重要内容,影响以后的复习与思考.,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关系本末倒置了﹙太忙于记录, 便无暇紧跟老师的思路﹚。 如果只是零星记下一些突出的短语或使你感兴趣的内容,那你的笔记就可能显得有些凌乱。 做提纲式笔记因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埋头做笔记,故可在听课时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事实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纲式笔记的关键。 课堂笔记要注意这五种方法:一是简明扼要,纲目清楚,首先要记下所讲章节的标题、副标题,按要点进行分段;二是要选择笔记语句,利用短语、数 字、图表、缩写或符号进行速记;三是英语、语文课的重点词汇、句型可直接记在书页边,这样便于复习时查找﹙当然也可以记在笔记本上,前提是你 能听懂﹚;四是数理化生等,主要记老师解题的新思路、补充的定义、定理、公式及例题;五是政治、历史等,着重记下老师对问题的综合阐述。
时 20世纪 间 四五十年代
科学理论的 重大突破 出
现 条 件
社会的需要
原子能技术 航天技术 电子计算机技术
人工合成材料 分子生物学 遗传工程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重大技术的突破
新技术
意义
核反应堆(1942年)原子弹 从此人类开始了 (1945年)核电站(1955年) 利用原子能时代
电子计算机(1946年)
第三次科技革命
你知道第一、二次工 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 吗?
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___次__大__战___后__,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了改进生产技术, 提高生产率,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纷纷增加 科研经费支出,科___学__技___术__得__到___了__突___飞__猛__进___的__发___展__。从美 国开始,发展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出现了以原子能、电 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一系列以先进 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新兴工业部门。社会生活进入原子时 代、电子时代,社会物质生产各领域的面貌为之一新。 这就是第三次技术革命。
电子计算机开始 代替人脑劳动
由此产生的工业
核工业
计算机工业
人造卫星上天(1957年) 人类活动开始进入宇宙
航空航天技术
克隆技术(1997年)
为人类提供所需的 各种产品和服务
生954 1957 1960 1964
1973 1977 1981
国家 美国 美国 美国 苏联 苏联 美国 美国 美国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 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②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③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
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交往和思维方式
科技革命 时间
标志
对生产力的影响
第一次科 18世纪 蒸汽机的发明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技革命 中期到 和广泛应用 P.28 工业革命 19世纪
对生产关系的影响
最终确立了资本主 义制度
第二次科 19世纪 电力的广泛应 人类由蒸汽时代跨进电气 使主要资本主义国
技革命 最后几 用
时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家进入了帝国主义
十年
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P.29 阶段
第三次科 技革命
20世纪 40年代
电子计算机、 原子能、空间 科学技术的发 明与应用
使生产工具由电气化发展 到自动化、智能化、极大 地扩展了劳动对象的范围 P.30
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
计算机、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大规模集 成电路电子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 算机五代。发展方向是体积越来越小、速 度越来越快、重量越来越轻、储存量越来 越大。图为放在指甲上的计算机电路板。
第一个载 人人造地 球卫星的 世界第一 位宇航员 苏联的加 加林少校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2019/7/13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1
谢谢欣赏!
2019/7/13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2
B
C

D

想E
F
G
H
第一次的是(CD),第二次的是( ABEF ),第三次的是(GH)
编后语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①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 快。
科学 技术
生产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②科学技术各个领域间相互渗透
科学 技术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③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
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80

70
进 步
60

50

40
济 增
30

20

10
贡 献
0 20世纪初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