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简单机械和功》复习课(1)教学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盘__山_(公填路“省力”或“费力”);斜面在我们生活中的 应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出一条即可)。
80%
1.5J
例2: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 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
(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 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大 。
例2. 如图所示,杠杆OA在F1、F2两个力作用下 平衡,图中已画出了杠杆A端受的力F1,请画 出F1的力臂L1,如果虚线OO1是力F2的力臂, 请在杠杆上标出F2的作用点B,并画出力F2的 示意图。
三、作杠杆中最小的动力
例3.如图所示,AOB为一机械设备的简化示意 图,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杠杆(自重不计),已 知AO=2OB。固定O点,使OB 处于水平位置, 此时B 端挂一重为40N 的物体,要使杠杆不发 生转动,至少需在A 端施加F=___2_0__N 的力, 在图上画出此时力F的方向。
A
图5
F=1/2(G+G0)
不省力
考点5:功
▪ 1、是否做功的判断 ▪ 2、功的计算
一、是否做功的判断
▪ 例1.(2008柳州)以下实例,力对物体做功 的是( B)
▪ 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 B.小明将水桶从地面上提起 ▪ C.吊车吊着货物在空中水平匀速移动 ▪ D.用力搬桌子而未搬起
▪ 例1、如图,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 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l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
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B )
▪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 m
▪ B.做的有用功是800 J
▪ C.拉力F的功率是80 W
▪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
二、机械效率的判断及计算
例2. 如图22所示装置 ,绳重及摩擦不计。装 卸工人将重为800N的货物提至高处,人对 绳的拉力F1为500N,货物在1min内匀速上 升了5m。
二、功的计算
例2、林雨将掉在地上的物理课本捡回桌
面,所做的功最接近于【C 】
▪ A.0.02J B.O.2J
▪ C.2J
D.20J
考点6:功的原理
▪ 1、功的原理的判断 ▪ 2、运用功的原理计算功
A
考点7:机械效率
▪ 1、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判断 ▪ 2、机械效率的判断及计算
一、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判断
考点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操作的判断及评估
▪ 1、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操作的 判断及评估
▪ 2、杠杆是否平衡的判断
增大拉力(将测力计左移、钩码左移)
不正确 只测量一组数据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性规律并且不同物理量不能相加
考点3:杠杆平衡条件的运用
▪ 1、运用杠杆平衡条件判断杠杆的类型 ▪ 2、运用杠杆平衡条件判断和计算力与力臂 ▪ 3、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释有关现象与应用 ▪ 4、运用杠杆平衡条件测密度
判断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例1.如图5所示健身运动的过程中,物体A的质 量为4kg,滑轮摩擦不计。当向下摆动脚腕使 细绳拉着物体A缓慢(匀速)提升时,脚腕对 细绳拉力的方向在改变、大小不变 (选填“也 改变”或“不变”)。若2.4s内脚腕将A物体 匀速提起0.3m,则对物体A所做的功1为2 J, 功率5为 W。
用刻度尺测出OD的长度L1 P油=(L0-L1)p/L0
运用杠杆平衡条件判断和计算力与力臂
3、如图11.1.5所示,轻质杠杆一端因水平方
向力F作用而被逐步抬起,在此过程中F的大
小及力臂变化是大、变小
C.变小、变大
D.变小、变小
考点4:其它简单机械
▪ 1、判断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 2、滑轮组的计算及组装 ▪ 3、判断使用斜面的特点
▪ 下表是该小组根据此猜想进行实验所记录的数据: ▪ ⑴请将表格中空格处的数据填写完整; ▪ ⑵由表格小明得出“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的结论,要得到此
结论需小要车控重制不变的因素有: ▪ ①___斜__面_长__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斜__面__粗__糙_程__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省分力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还可推知:高度相同的斜面,越长越
(1)请在图上画出绳子的绕法; (2)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如果重物是600N,要把
G
重物提升5m,求拉力做的功。 图22
考点8:探究机械效率
▪ 1、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 2、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 3、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例1.(2008乐山)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某实验小组提出了“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的 猜想
▪ 7、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叫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
是 η=W有用/W总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有 增加物重、减轻机械自重和摩擦 。
简单机械
知识网络
简单机械 和功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杠杆
滑轮 定义计算 条件 定义计算 测量 定义计算 影响因素
省力杠杆
定滑轮
费力杠杆
动滑轮
等臂杠杆
滑轮组
二、作一般力的力臂及已知力臂作力
《简单机械和功》复习课(1)
重点梳理
▪ 1、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叫杠杆,杠杆的五要素是
指 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杠杆的平衡条件
是 F1L1=F2L2 ;杠杆分为
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
▪ 2、 周边有槽能绕轴心转动的圆轮叫滑轮;滑轮分为 定滑轮和动滑轮。
▪ 3、定滑轮的特点是 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是等臂杠杆 。 动滑轮的特点是 省力 ;实质是省力杠杆 。滑轮组的特点
有 既可省力也可改变力的方向 。
▪ 4、力与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乘积 叫功,功的计算公式 是 W=FS=PT ;国际单位是 焦耳 ;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是 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
▪ 5、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叫功率;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W/T=FV ; 国际单位是 瓦特 ;
▪ 6、估测上楼功率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体重G、楼高H、上楼时间T 。
80%
1.5J
例2: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 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
(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 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大 。
例2. 如图所示,杠杆OA在F1、F2两个力作用下 平衡,图中已画出了杠杆A端受的力F1,请画 出F1的力臂L1,如果虚线OO1是力F2的力臂, 请在杠杆上标出F2的作用点B,并画出力F2的 示意图。
三、作杠杆中最小的动力
例3.如图所示,AOB为一机械设备的简化示意 图,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杠杆(自重不计),已 知AO=2OB。固定O点,使OB 处于水平位置, 此时B 端挂一重为40N 的物体,要使杠杆不发 生转动,至少需在A 端施加F=___2_0__N 的力, 在图上画出此时力F的方向。
A
图5
F=1/2(G+G0)
不省力
考点5:功
▪ 1、是否做功的判断 ▪ 2、功的计算
一、是否做功的判断
▪ 例1.(2008柳州)以下实例,力对物体做功 的是( B)
▪ 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 B.小明将水桶从地面上提起 ▪ C.吊车吊着货物在空中水平匀速移动 ▪ D.用力搬桌子而未搬起
▪ 例1、如图,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 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l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
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B )
▪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 m
▪ B.做的有用功是800 J
▪ C.拉力F的功率是80 W
▪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
二、机械效率的判断及计算
例2. 如图22所示装置 ,绳重及摩擦不计。装 卸工人将重为800N的货物提至高处,人对 绳的拉力F1为500N,货物在1min内匀速上 升了5m。
二、功的计算
例2、林雨将掉在地上的物理课本捡回桌
面,所做的功最接近于【C 】
▪ A.0.02J B.O.2J
▪ C.2J
D.20J
考点6:功的原理
▪ 1、功的原理的判断 ▪ 2、运用功的原理计算功
A
考点7:机械效率
▪ 1、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判断 ▪ 2、机械效率的判断及计算
一、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判断
考点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操作的判断及评估
▪ 1、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操作的 判断及评估
▪ 2、杠杆是否平衡的判断
增大拉力(将测力计左移、钩码左移)
不正确 只测量一组数据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性规律并且不同物理量不能相加
考点3:杠杆平衡条件的运用
▪ 1、运用杠杆平衡条件判断杠杆的类型 ▪ 2、运用杠杆平衡条件判断和计算力与力臂 ▪ 3、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释有关现象与应用 ▪ 4、运用杠杆平衡条件测密度
判断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例1.如图5所示健身运动的过程中,物体A的质 量为4kg,滑轮摩擦不计。当向下摆动脚腕使 细绳拉着物体A缓慢(匀速)提升时,脚腕对 细绳拉力的方向在改变、大小不变 (选填“也 改变”或“不变”)。若2.4s内脚腕将A物体 匀速提起0.3m,则对物体A所做的功1为2 J, 功率5为 W。
用刻度尺测出OD的长度L1 P油=(L0-L1)p/L0
运用杠杆平衡条件判断和计算力与力臂
3、如图11.1.5所示,轻质杠杆一端因水平方
向力F作用而被逐步抬起,在此过程中F的大
小及力臂变化是大、变小
C.变小、变大
D.变小、变小
考点4:其它简单机械
▪ 1、判断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 2、滑轮组的计算及组装 ▪ 3、判断使用斜面的特点
▪ 下表是该小组根据此猜想进行实验所记录的数据: ▪ ⑴请将表格中空格处的数据填写完整; ▪ ⑵由表格小明得出“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的结论,要得到此
结论需小要车控重制不变的因素有: ▪ ①___斜__面_长__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斜__面__粗__糙_程__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省分力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还可推知:高度相同的斜面,越长越
(1)请在图上画出绳子的绕法; (2)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如果重物是600N,要把
G
重物提升5m,求拉力做的功。 图22
考点8:探究机械效率
▪ 1、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 2、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 3、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例1.(2008乐山)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某实验小组提出了“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的 猜想
▪ 7、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叫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
是 η=W有用/W总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有 增加物重、减轻机械自重和摩擦 。
简单机械
知识网络
简单机械 和功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杠杆
滑轮 定义计算 条件 定义计算 测量 定义计算 影响因素
省力杠杆
定滑轮
费力杠杆
动滑轮
等臂杠杆
滑轮组
二、作一般力的力臂及已知力臂作力
《简单机械和功》复习课(1)
重点梳理
▪ 1、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叫杠杆,杠杆的五要素是
指 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杠杆的平衡条件
是 F1L1=F2L2 ;杠杆分为
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
▪ 2、 周边有槽能绕轴心转动的圆轮叫滑轮;滑轮分为 定滑轮和动滑轮。
▪ 3、定滑轮的特点是 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是等臂杠杆 。 动滑轮的特点是 省力 ;实质是省力杠杆 。滑轮组的特点
有 既可省力也可改变力的方向 。
▪ 4、力与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乘积 叫功,功的计算公式 是 W=FS=PT ;国际单位是 焦耳 ;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是 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
▪ 5、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叫功率;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W/T=FV ; 国际单位是 瓦特 ;
▪ 6、估测上楼功率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体重G、楼高H、上楼时间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