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市中考理综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鹤岗市中考理综化学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2019·阜新)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食物腐烂
B . 胆矾研碎
C . 干冰升华
D . 石蜡熔化
2. (2分)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
A . 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B . 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C . 区分硬水和软水
D . 配制氯化钠溶液
3. (2分) (2018九上·铜仁月考) 将品红滴入热水和冷水中,其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依据此实验现象,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A .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 . 分子间有间隔
C .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D . 温度升高,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4. (2分)(2018·浦东模拟) 砷化镓(GaAs)是“LED”节能光源材料,其中Ga的化合价为+3,则As的化合价为()
A . +1
B . +3
C . ﹣3
D . ﹣2
5. (2分)某班学生以施用化肥的利与弊为题进行小组辩论,正方的观点是施肥有利,正方的下列观点中,不科学的是()
A . 施用化肥可以使农作物增加产量
B . 化肥肥效快
C . 施用化肥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D . 复合肥能为农作物提供几种营养素
6. (2分)(2018·武昌模拟) 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B .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食品防腐
C . 自然界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可以大大降低水的硬度
D .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7. (2分)(2019·海南)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 黄铜--纯净物
B . 葡萄糖--氧化物
C . 海水--混合物
D . 硫酸钠--酸
8. (2分)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 . 聚乙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 棉线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
9. (2分)下列物质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 . HCl NaCl NaOH
B . KNO3 NH4Cl Na2SO4
C . NH4NO3 Ca(OH)2 Na2CO3
D . Ba(NO3)2 HNO3 K2SO4
10.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为了节约成本,高炉炼铁的废气可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B . 置换反应前后,组成各物质的所有元素的化合价一定要变化的
C . 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物的化学计餐数之比v(H2):v(O2)=1:2
D . 铁和铝都可以用来制作炊具,这是利用了它们的导热性
二、填空与简答题 (共7题;共34分)
11. (3分) (2019九上·綦江月考) 根据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存在的物质,请将物质符号填在空格内:
(1)酒精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_;
(2)饼干在空气中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3)长期敞口存放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_。
12. (5分) (2018九上·娄星期末) 请根据已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化学发展史上,第一次用实验证明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________。
(2)在日常生活中检验硬水和软水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_。
(3)在家庭使用的净水器里加入活性炭,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性。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5)“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________反应。
13. (4分) (2018九下·金昌期中) 将下列仪器的名称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1)可以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________;
(2)可用于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是________;
(3)粗盐提纯实验中用于蒸发滤液的是________;
(4)收集气体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
14. (7分)(2018·荆门) 请从H、C、N、O、Na、Cl、K、Ca中选取相关元素,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已知NO2-,请标出N(NO2)3中加点N的化合价________
(2)含有2核10电子的阴离子________
(3)厨房最常见的调味品________(填化学式,以下均同)
(4)可作复合肥的盐________.
(5)实验室中可在MnO2催化下制O2的物质________(含2种元素)、________(含3种元素)
(6)可作补钙剂的物质________。
15. (6分)下图所示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只写一种),属于有机材料的是________(只写一种)。
(2)加压在小钢瓶中液态二氧化碳喷出后能灭火。
其原理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在钢瓶表而涂油漆的作用是________。
(4)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
16. (5分) (2016九下·山西期中) 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__.
(2)将t2℃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
(3)20℃时,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 g.
(4)若将t1℃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5) A中混有少量的B,要得到较纯净的A,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17. (4分) (2019九上·玄武月考) 小明同学的智能手机屏幕解锁图形为④-①-⑤-⑨-⑥-③-⑤-⑦(见图)
这七个数字代表的物质为氧气、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铁、氧化铜和氢氧化钙七种物质中的某一种。
数字③代表的物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数字⑨为黑色固体。
“一”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请回答:(1)数字⑦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数字①与⑤代表的物质发生反应时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3)数字①与④代表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数字⑤与⑨代表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三、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6分)
18. (6分)(2018·呼和浩特) 根据大量的实验总结得出酸碱盐之间相互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
依据该条件,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推断稀硫酸和氯化镁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为了进一步确认该推断的可靠性,该小组同学将一定量稀硫酸和一定量氯化镁溶液在烧杯中混合后,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1)甲同学取烧杯中混合溶液分别进行以下两个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如下。
请依据实验现象填写实验结论:实验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溶液变红溶液中含有________(写离子符号)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含有________(写离子符号)
【甲同学的结论】稀硫酸与氯化镁溶液没有发生反应
(2)乙同学看到甲同学的实验报告后,认为甲同学的结论错误,原因是________。
为了进一步确认两者没发生反应,还需检验烧杯内的混合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镁。
于是,乙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
①取少量烧杯内的混合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________溶液,证明了混合液中含有Mg2+.整个实验过程中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②乙同学另取少量烧杯内的混合液,通过实验成功地检验出混合液中含有Cl﹣.他设计的方案为________
(写出操作和现象)。
【总结】通过上述实验,该小组同学证明了稀硫酸和氯化镁溶液确实没有发生反应。
四、计算题 (共2题;共25分)
19. (20分) (2018九上·柳州期末) 草木灰是农家肥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某化学兴趣小组取l00g 草木灰于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盐酸溶液,当滴人40g稀盐酸时,不再有气泡产生,此时烧杯中的残余混合物质量为137.8g。
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假设草木灰的其他成分不与酸反应)请计算回答:
(1)二氧化碳()分子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2)碳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
(3)下图表示反应过程放出的气体质量与加入盐酸的关系曲线,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图中纵坐标上a点数值。
(4)草木灰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0. (5分)(2016·曲靖)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含量,称取样品20克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克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69.8克,求:
①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②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填空与简答题 (共7题;共34分)
11-1、
11-2、
11-3、
12-1、
12-2、
12-3、
12-4、
12-5、
13-1、
13-2、
13-3、
13-4、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5-1、
15-2、
15-3、
15-4、
16-1、
16-2、
16-3、
16-4、
16-5、
17-1、
17-2、
17-3、
17-4、
三、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6分)
18-1、
18-2、
四、计算题 (共2题;共25分) 19-1、
19-2、
19-3、
19-4、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