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一课下能力提升:(十) 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下能力提升(十)
【基础题组】
1.与普通洗衣粉相比,加酶洗衣粉()
A.不含表面活性剂
B.三聚磷酸钠的含量减少
C.需要比较高的水温
D.洗涤效果优于普通洗衣粉
解析:选B与普通洗衣粉相比,加酶洗衣粉加入了酶制剂,减少了表面活性剂和三聚磷酸钠的含量,但并非不含表面活性剂和三聚磷酸钠。
欲使酶发挥很好的作用,水温不宜太低,但也不宜太高。
酶具有专一性,加酶洗衣粉洗涤含对应污物的衣物时效果比普通洗衣粉好,否则洗涤效果不一定优于普通洗衣粉。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酶洗衣粉中的酶耐酸、耐碱、能够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度
B.加酶洗衣粉能够有效去除油渍、汗渍和血渍
C.衣服的洗涤只需考虑洗涤效果
D.科学探究中,研究变量的思路是一致的,只是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下,具体做法不同解析:选C衣物的洗涤,不仅要考虑洗涤效果,还要考虑衣物的承受能力、洗涤成本等因素。
3.生物体内的酶很容易降解、失活。
洗衣粉中的酶却能长时间保持活性的原因是() A.生物体内的酶活性受温度影响,洗衣粉中的酶不受温度影响
B.洗衣粉中的酶外层有特殊的化学物质层层包裹,保持其活性
C.生物体内的酶是蛋白质,洗衣粉中的酶是无机物
D.以上全部正确
解析:选B生物体内的酶和洗衣粉中的酶都受温度影响,大多是蛋白质,洗衣粉中的酶能长时间保持活性的原因是洗衣粉中的酶外层有特殊的化学物质层层包裹。
4.探讨不同种类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根据当地一年中温度的实际变化来确定水温
B.可选择不同温度条件下处理的白布作为对照
C.选择水温应考虑衣物的承受程度
D.选择水温应考虑洗涤成本
解析:选B衣物的洗涤,既要考虑洗涤效果,又要考虑衣物的承受能力和洗涤成本。
设计实验时,根据当地一年中实际气温的变化来确定水温,这既是确定实验变量的基本原则,也可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在该实验中温度是无关
变量,无关变量应该是相同的。
5.某同学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选择了10 ℃、20 ℃、30 ℃、40 ℃、50 ℃、60 ℃和70 ℃的温度梯度,在其他条件都一致的情况下,发现40 ℃时洗涤效果最好,由此可以得出()
A.40 ℃为该酶的最适温度
B.40 ℃不是该酶的最适温度
C.40 ℃酶活性最高
D.不能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
解析:选D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时,该同学选择了10 ℃、20 ℃、30 ℃、40 ℃、50 ℃、60 ℃和70 ℃的温度梯度,10 ℃的温度梯度太大,因此虽然40 ℃时洗涤效果最好,但不能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还应再围绕40 ℃为中心设置更小梯度的实验,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
6.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
B.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
C.酶是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添加到洗衣粉中去的
D.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中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
解析:选C由于温度、pH、洗衣粉中的表面活性剂等都会影响酶的活性,因此加酶洗衣粉中的酶都经过了特殊处理,如用特殊的化学物质将酶层层包裹起来,与洗衣粉的其他成分隔离开来。
7.蛋白酶能分解其他蛋白质类的酶,但洗衣粉中,蛋白酶并没有将其他几种酶分解掉,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蛋白酶处于抑制状态
B.其他几类酶不是蛋白质类
C.蛋白酶具有识别作用,不分解作为酶作用的蛋白质
D.缺少水环境或各种酶在添加前已作了保护性修饰
解析:选D加酶洗衣粉中的酶经过了特殊的化学物质的包裹,使之与其他成分隔离。
这些酶在遇水后,包裹层分解,酶才能发挥作用。
8.某兴趣小组准备开展“探究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的洗涤效果”的活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原理是酶的专一性
B.自变量是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
C.水质、水量、pH均可看作无关变量
D.洗涤过程中水温只要保持相同即可
解析:选D对于无关变量应该控制相同并且适宜,所以洗涤过程中水温要保持相同且适宜,还要保持其他无关变量均相同。
【能力题组】
9.如图是围绕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进行的研究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有温度和洗衣粉是否加酶
B.本实验的因变量可能是污渍残留量
C.两类洗衣粉的最佳使用温度都为t1
D.温度超过t2后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可能失活
解析:选C该图示为多因子变量曲线,从图示可以看出本实验的自变量有温度和洗衣粉是否加酶,因变量可能是污渍残留量,温度超过t2后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可能失活。
从图示可以看出普通洗衣粉的最佳使用温度为t2,而加酶洗衣粉的最佳使用温度为t1。
10.下列关于“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叙述,合理的是() A.先用热水溶解洗衣粉,再将水温调节到最适温度
B.实验的观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
C.相同pH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
D.衣物质地和洗衣粉用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解析:选B由于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高温会导致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变性失活;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两种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所以观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或达到同样洗涤效果所需时间的长短;在适宜的pH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但pH过高或过低时酶都会变性失活,则两者洗涤效果相似;酶具有专一性,加有蛋白酶的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真丝、羊毛等衣料,适当增加洗衣粉的用量会使洗涤效果增强。
11.有人设计实验探究加酶洗衣粉是否有较高去污力并优于普通洗衣粉,实验分为两组,一组衣物用加酶洗衣粉洗涤,另一组衣物用普通洗衣粉洗涤,该实验设计缺少() A.用加酶洗衣粉洗涤和用适量普通洗衣粉洗涤的对照
B.既不用加酶洗衣粉洗涤也不用普通洗衣粉洗涤(即只用清水洗涤)的对照
C.用普通洗衣粉洗涤和用少量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对照
D.用少量普通洗衣粉洗涤和用大量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对照
解析:选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洗衣粉是否加酶。
实验设计应分为三组,其中实验组有
两组:一组用加酶洗衣粉,一组用普通洗衣粉;另外应有一个空白对照组,即既不用加酶洗衣粉洗涤也不用普通洗衣粉洗涤,而是用清水洗涤。
12.[多选]为了使牛仔裤呈现“穿旧”效果,在工业洗衣机中用酶洗代替传统的浮石擦洗,是目前重要的生产手段(工艺流程见下图)。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纤维素酶在仿旧中的作用机理与其在洗衣粉中去污的机理相似
B.在上述工艺中,为加快作用效果,可升高温度
C.在上述工艺中,通过调节温度、酸碱度、处理时间可控制仿旧颜色的深浅
D.纤维素酶催化葡萄糖残基间磷酸二酯键的水解分解纤维素
解析:选BD纤维素酶在仿旧中的作用机理是适当分解布料中的纤维素成分,洗衣粉中添加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是适当分解布料中的纤维素成分使织物膨松,有利于去污,两者作用机理相似;温度过高会使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调节温度、酸碱度可控制纤维素酶的活性,控制处理时间可影响水解程度,进而控制仿旧颜色的深浅;纤维素分子中不含磷酸二酯键。
13.为了进一步增强洗衣粉对血渍、奶渍、油污、土豆泥等衣物上常见污垢的去除能力,洗衣粉中常常会添加各种酶类。
请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衣物上常见的污垢,加酶洗衣粉中添加的酶类有碱性蛋白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________。
(3)下表为加酶洗衣粉的包装袋上的产品说明,根据你所学习的有关知识,解释注意事项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①请将本品置于阴凉、干燥处,避热、避湿、避光。
②不慎溅入眼中,立即用水冲洗。
③水温以30~50 ℃为宜,切忌用70 ℃以上的热水。
(4)下面是添加脂肪酶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有关探究实验,请据表回
②若1号实验组,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分钟,请分析最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污垢中的血渍、奶渍、油污、土豆泥的主要成分分别是蛋白质、蛋白质、脂肪、淀粉和纤维素,因此要在洗衣粉中添加相应的水解酶。
(2)蛋白酶能将蛋白质水解为易溶于水的多肽和氨基酸,使衣物清洁。
(3)洗衣粉中添加的酶是蛋白质,在高温时会变性失活,而且酶的催化活性受温度影响,在30~50 ℃时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
(4)实验设计中的1、2两组和3、4两组只是洗衣粉种类不同,而1、3两组和2、4两组只有温度不同,这体现了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若1号实验组和2号实验组的洗净时间接近,说明1号实验组所用的洗衣粉中的酶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可能是酶已失活。
答案:(1)(碱性)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2)多肽(氨基酸)(3)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30~50 ℃是所添加酶的适宜温度范围,高温会使酶变性失活
(4)①单一变量、对照②洗衣粉中的酶已变性或失效(答案合理即可)
14.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可以水解掉衣物中的蛋白质等有机污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碱性蛋白酶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碱性蛋白酶的合成场所是细胞中的________。
(2)由上图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 ℃时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是________%。
(3)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写出两项提高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比较添加该蛋白酶的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应注意控制实验变量,请列举控制无关变量的措施(至少三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洗衣粉时,有人先用沸水溶解洗衣粉再浸泡衣物,该方法能否用于题目中所说的加酶洗衣粉?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碱性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单位为氨基酸,在核糖体上合成。
(2)本实验的自变量有碱性蛋白酶含量和温度,分析曲线,50 ℃时碱性蛋白酶的含量为0.6%时去污力最强。
(3)从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可知,适当提高温度、适当增加洗衣粉的用量都可以提高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4)要比较添加蛋白酶的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实验
的自变量为洗衣粉的种类,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如布料的种类、大小,污物的量与种类,洗衣粉的用量,水温、水质、水量,浸泡时间与洗涤时间等。
(5)碱性蛋白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高温、强酸、强碱都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酶丧失活性。
答案:(1)氨基酸核糖体(2)温度、碱性蛋白酶的含量对去污力的影响0.6(3)用温水浸泡、增加洗衣粉的用量等(写出两项合理答案即可)(4)①两种洗衣粉的用量相同;②被洗涤的布料及污渍状态相同;③洗涤时所用水量及温度(一般为常温)相同;④浸泡和洗涤的时间相同(答出三条即可)(5)不能,因为碱性蛋白酶的成分为蛋白质,其遇高温会变性失活,失去催化功能
15.洗衣粉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有位同学对加酶洗衣粉的作用很感兴趣,为此做了以下探究实验。
实验过程:
①用天平称取加酶洗衣粉若干份,每份5 g。
②制作被牛奶(主要含蛋白质、脂肪)和蓝墨水[主要成分:阿拉伯树胶(植物纤维)、鞣酸与硫酸亚铁]处理过的同一布料若干份(污渍大小以滴管滴数为准)。
③取2只500 mL烧杯,依次编号为A、B,分别加入200 mL 水和一份已称好的洗衣粉,放入10 ℃水浴锅中,并且搅拌。
④取被牛奶和蓝墨水处理过的布料各一份,分别同时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并用秒表记录除去污渍所需时间。
然后,分别以水浴锅温度依次为20 ℃、30 ℃、40 ℃、50 ℃、60 ℃、70 ℃、80 ℃,重复步骤③④,记录除去污渍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表。
(1)请以温度为横坐标,酶反应速度为纵坐标画出除去奶渍实验的大致情况图:
(2)在同一水温下除去两种污渍时间不同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加酶洗衣粉不适宜洗涤下列哪些衣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棉织品②毛织品③腈纶织品④蚕丝织品
⑤涤纶织品⑥锦纶织品
(4)请你为上述探究实验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探究过程(①~④)隐含了科学探究的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步骤。
(6)上述实验涉及两项对照关系,一项是针对________的成分对照,另一项是针对________的条件对照。
这里的条件对照与一般实验空白对照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
解析:加酶洗衣粉中添加了多种酶制剂,如碱性蛋白酶制剂和碱性脂肪酶制剂等,这些酶适宜温度不同,而且不适合洗涤蛋白质类纤维织物如羊毛、蚕丝等,因为酶能破坏蛋白质
结构。
该实验探究不同底物及不同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既可以根据底物不同设置对照,也可以根据温度不同设置对照。
答案:(1)如图
(2)加酶洗衣粉含有蛋白酶和脂肪酶,酶具有专一性,且不同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不同
(3)②④(4)探究不同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5)提出假设设计实验(6)不同底物不同温度条件对照组互为对照(或互为实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