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8_2019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课件岳麓版选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行的制度创新。 提示 创新: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 耕战,实行军功爵制;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
提示
(2)史料二反映了商鞅的哪一项变法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影响? 提示 措施:军功授爵制度。影响: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提示
史论总结 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1)积极影响 ①对秦国而言:使秦国收到富国强兵之效,迅速崛起为当时的先进国家, 为后来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②对后世而言:奠定了秦以后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发展模式的基础。
史料二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并不起源于秦国 „„但是各国的变法运
动或者持续时间不长,或者因为支持变法的君主去世而失败,或者影 响有限,或者深度不够。 „„②只有商鞅的变法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 成功„„ 商鞅变法所推行的政策措施,精神实质上是和秦国的文化传 统相一致的。 ——彭安玉《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
[史料解读]
①从规模、措施、过程、力度等角度分析商鞅变法的特点。
②通过与其他变法运动比较,突出商鞅变法的深远影响。
[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特点。
提示 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成效大。 (2)根据史料二,分析商鞅变法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的原因。 提示 原因:变法措施得到长期坚持;统治者长久支持;改革内容全面
②改革措施全面且互相配合。变法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
各个方面,符合秦国的实际,确保了变法的实效性。
③注重舆论宣传的效果。法家思想主张的传播和商鞅与守旧贵族的论战, 奠定了商鞅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 ④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秦孝公坚持变法图强,重用商鞅并大力支持 其变法活动,成为变法的坚强后盾。 ⑤处于有利的社会环境中。秦国国君权力比较集中、民风质朴和尚武精 神充斥等因素为变法提供了有利条件。 ⑥态度坚决且取信于民。严厉打击了守旧贵族的抵制活动,赢得了广大 人民的拥护,使变法内容得以深入人心。
1 2 3 4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军功爵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采取这
一措施的直接目的。 答案 特点:军功拜爵;打破宗法;沟通贵族与平民阶层。 目的:增强军队战斗力。 解析 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的信息归纳即可; 第二小问目的,“军功爵制”,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奖励军功的方式来刺 激和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二
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爵位一级、田 ——商鞅变法的规定
宅一处和仆人数个。②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
[史料解读]
①说明打击旧贵族利益、创新制度是贯彻在商鞅变法中的基本精神。
②指商鞅打击“世卿世禄制”,按军功授爵。
[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贯彻其“基本精神”在秦国
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
侯。”这表明商鞅变法
A.未得到司马迁的认可
C.提升了秦国国力 √ 解析
B.未建立正常社会秩序
D.引发了诸侯争霸战争
“倾邻国而雄诸侯 ”说明商鞅变法提升了秦国国力,故C项正确。
1
2
3
4
解析
答案
3.有个叫赵良的人对商鞅说: “您一出行,后面随从的车乘几十辆,车 上载满全副武装的卫士,力大而肌肉发达的作陪乘,手持矛戟的武士紧 紧护卫着您的车乘而疾走。”这反映的实质是 C.商鞅变法的阻力和艰难 √ A.商鞅出行戒备森严 B.商鞅变法使秦国富裕 D.商鞅奢侈浪费
④有效性:创建了一系列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制度,推动了政治进步和经
济发展,为秦国富国强兵和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⑤持久性:商鞅不仅两次大规模推行变法,而且其主要措施一直为秦国
继承和发展,是战国时期任何改革变法所不能比拟的。
(2)成功的原因
①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商鞅变法与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时代要求一
致,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这是成功的根本原因。
(1)废除井田制推动了地主制经济的发展
(2)奖励耕织稳定国家财政,增强国家实力,提高了
生产积极性
统一度量衡 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在经济领域加强中央集权
县制取代封国采邑制成为新的政体制度;
建立 县制 ,国君 国君直接任免官员则使从地方到中央的
任免官吏
政治
政治、经济、军事权力集中于国君一人,
强化了中央集权
实行什伍连坐 ________制度
轻罪重刑 思想文化
思维点拨
加强了管理,有效地行使了政府权力
强化了人民的 法律 意识,保证了变法的
彻底执行
加强思想文化统治
(3)
焚烧诗书
(1) (2)
三、变法的结果及评价 1.结果:商鞅虽然被害,但新法并未被废除。 2.评价 (1)积极作用 ①发展了 地主经济 ,增强了国力。 ②壮大了 军事力量 ,稳定了统治秩序,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③是战国时期 最彻底 的一次变法。不仅推进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 推动宗法分封制向 中央集权制 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 基础。
(2)消极影响:商鞅实行的文化专制和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封建社会 产生了长远而消极的影响。
思维点拨 史论要旨
知识图示
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
主题一
商鞅变法的措施及影响
史料一
商鞅变法的基本精神是摧毁秦国贵族领主这一利益集团的世袭
制„„他说“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又说“制度时,则国俗可化
而民从制”。„„①改革他认为不合时宜的旧制度,从而进行制度创新。
主题二
商鞅变法的特点及其成功的原因
史料一 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最辉煌的篇章。 ①作为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 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从而收到大的成效,取得大的成功, 不但帮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正确道路,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奠定 了基础,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 ——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
1 2 3 4
解析
答案
2.变法的准备
(1)商鞅向秦孝公阐述法家富国强兵之术,并提出了变革政治的主张,
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和支持。
(2)商鞅与旧贵族展开 论战 ,进行变法宣传,为变法扫清了思想障碍。
(3)南门徙木,取信于民。
3.变法的展开:商鞅于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两次实行变法。
二、商鞅变法的内容 措施 内容 作用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目标导航
1.概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重点)
2.理解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难点)
内容索引
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
深化探究
巩固练习
核心突破
随堂反馈
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
一、变法的前夕 1.变法的背景 (1)战国初期,秦国无论是在经济、政治上,还是在文化上,都落后于 其他六国。 (2)公元前362年,秦孝公 继位,他决心变法图强,下达《求贤令》,广 纳贤士。
1
2
3
4
解析
答案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国能够推行军功爵制的社会基础,并概括军功爵 制对秦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答案 基础:秦人崇尚功利的民族性;君主至上的权力结构;平民的热 烈响应。 影响:为秦国完成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解析 第一小问基础,根据材料二的信息可知,秦人崇尚功利的民族性、 君主至上的权力结构以及平民阶层对军功爵制的热烈响应,这些都是该 制度能够在秦国迅速推行的重要基础; 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军功爵制对于日后秦国的一统天下 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彻底;符合秦国国情(文化传统)。
提示
史论总结 商鞅变法的特点及其成功的原因 (1)特点 ①全面性: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思想文化、社会习俗以及日 常行为准则,对奴隶制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②进步性:以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建立地主阶级 专政为目的,是一次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地主阶级改革。 ③彻底性:以法律形式推行各项改革措施,采取严厉手段加强思想控制, 严惩反对势力,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固有传统。
解析 气。
商鞅变法触动了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忌恨,为了安全起见,
商鞅出行时有重兵保护,体现了商鞅变法的艰难和商鞅变法的决心与勇
1
2
3
4
解析
答案
4.(2018· 锦州模拟)商鞅变法中的军功爵制是一次历史性突破,影响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以来逐步形成的二十等爵,是秦汉最有特色的制度之 一。它以军功为拜爵依据,打破依宗法身份获取爵位的传统,通过细密 的位阶将悬隔的贵族、平民两阶层沟通起来,为下层民众提供了一条上 升通路。——孙闻博《二十等爵确立与秦汉爵制分层的发展》 材料二 军功爵制相对于五等爵制对国民有着更好的激励作用„„相比 于东方各国,秦人尚功利轻伦理的民族性,君主至上的权力结构,君主 的强有力支持和平民的热烈响应是这一新制度能够在短时间内在全秦推 行的根源,最终助其统一天下。——周建波《秦军功爵制的经济学分析》
(1)商鞅新法把官爵和军功结合起来,增强了 废除 世卿世禄制 , 士兵作战的勇气,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奖励军功;严肃 军事 (2)打击了贵族特权,树立了 新兴地主阶级 的 军纪 政治、经济优势
什伍组织 实行_________
使秦国在争霸战争中的兵源得到可靠保证
废除井田,奖 耕织 经济 励_____
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
1.(2017· 北京顺义模拟)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地图,其中在③所示
位臵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商鞅变法 √
B.焚书坑儒
C.迁都洛邑
D.陈桥兵变
解析
根据材料,地图显示了韩赵魏三个国家,可以推测所反映的时空
为战国时期,故A项正确。
1 2 3 4
解析
答案
2.(2018· 佛山模拟)班固在《汉书· 食货志》中记载:“秦孝公用商鞅,坏
(2)消极影响 ①对秦国而言: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 对伦理道德的蔑视,导致了社会风气的败坏,使政权失去社会道德的 支持。 ②对后世而言:商鞅迷信刑罚,用法过峻的做法,片面扩大了暴力的作 用,成为中国古代暴政思想的滥觞;开创的重农抑商政策,为后世所遵 循,客观上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焚烧诗书造成对人类 文明成果的巨大破坏,对后世产生了长远而恶劣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