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9分)
1、307900读作:(),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万。
2、一个数由3个十亿、7个千万、4个百万、5个千和8个百组成,
这个数是(),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亿。
3、用5、6、7、8和三个0组成的七位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三个零都要读出的最大的数是()。
4、630000=()万, 42000000000=()亿。
5、()可以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只能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
()可以度量出它的长度。
6、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30×()< 183 58×()< 421 480÷()>7 7、一个五位数,加上9后成一个六位数,这个五位数最大是();
最小是()。
8、甲数比乙数多324,如果乙数的末尾添上一个零后,乙数正好与
甲数相等,乙数是(),甲数是()。
9、一列数:1,4,9,16,25,……,这列数中,第25个数是(),
第60个数是()。
10、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9()846≈10万64()825≈64万
3()7456279≈4亿 49()000≈49万
11、一个自然数四舍五入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10万,这个数最大
是();最小是()。
12、一个九位数,它的千位上是3,十位上是6,而且任意相邻三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都是17,这个九位数是()。
13、两箱苹果都是30个,从第二箱拿出8个放入第一箱,现在第二箱比第一箱少()个苹果。
二、判断题。
(每题1分,共8分)
1.一个45度的角用2倍的放大镜看就是一个直角()。
2.定边二小有学生2813人,这个数是准确数()。
3、12时30分,时针和分针成平角()。
4、用一根38厘米的铁丝围成长方形,使它们的长和宽都是整厘米
数,有9种围法()。
5、通过1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通过2点只能作一条直线()。
6、两条直线不平行就一定相交()。
7、钝角一定是大于90°的角。
()
8、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
()
三、选择题。
(每题1分,共8分)
1、15︰00时,分针与时针形成较小的夹角是()。
A.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D.平角
2.在练习本上和操场上各画一个50度的角,两个角相比较()。
A.练习本上的角大
B.操场本上的角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3. 用一副三角板不能画出下面哪个角()。
A.15°
B.30°
C.80°
D.105°
4.同一平面内有5个不在一条直线上的点,经过任意两点画一条直线,一共可画()条不同的直线。
A.5
B.8
C.10
D.15
5、把平角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角是锐角,另一个角是()。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无法确定
6、最小的六位数至少减去()就是五位数。
A.1
B.10
C.100
D.1000
7、250×40的积的末尾一共有()个0。
A、2
B、3
C、4
D、5
8、23×(100+4)=23×100+23×4是运用了()。
A、乘法结合律
B、乘法交换律
C、乘法分配律
D、加法结合律
四、计算题。
(31分)
1、直接写出得数。
(7分)
1600-900= 624+376= 80×70= 342×0=
25×40= 125×800= 2000000-3456=
2、用竖式计算。
(6分)
359×18 = 304×68 =
3、用简便方法计算。
(18分)
(125×25)×(8×6) 200÷[﹙172-72﹚÷25]
328×29-128×29 (368+1287)+234
826-369-231 6666×32+3333×36
五、操作题。
(4分)
1、画一个锐角
2、画一个直角
3、画一个平角
4、画一个周角
六、应用题。
(每题5分,共20分)
1.同学们搬运一堆土豆,如果每人搬15千克,则剩96千克;如果每
人搬18千克,则刚好可以一次搬完。
这堆土豆一共有多少千克?
2、水果店运来5车苹果,每车装36筐,每筐苹果重30千克,一共
运来多少千克苹果?
3、小明原有119张卡片,小华原有61张卡片。
要使小明的卡片是小
华的3倍,小华必须给小明多少张卡片?
4、8位老师带76位学生去动物园参观,门票:学生票每张20元,
成年票每张40元,团体票(10人以上):每张30元。
怎样买最省钱?
买门票至少要付多少钱?
【拓展资料】
(一)小学数学知识:公因数与互质数。
(1)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公因数。
它的个数是有限的。
既有最大的。
也有最小的,最小的公因数是1。
(2)互质数: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而没有其他公因数的,这两个数就叫互质数。
例如8和9,11和13,6和7。
任意两个不相同的质数都是互质数。
但互质的两个数不一定都是质数。
如8和9互质,但它们都是合数。
(二)小学数学知识:质数与互质数。
(1)这两个概念没有什么联系。
两个质数,不能肯定就是互质数,例如5和5。
只有两个不相同的质数,才能肯定是互质数。
另外,两个合数既可能是互质数,也可能不是互质数,但不能说两个合数一定不是互质数。
(2)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样的质数叫做质因数。
(3)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就叫做分解质因数。
(4)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
叫做公倍数。
它的个数是无限的,只有最小的,没有最大的。
(5)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6)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无限个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三)小学数学知识:因数和倍数。
(1)当甲数能被乙数整除时,就说甲数是乙数的倍数,乙数是甲数的因数。
如12÷3=4,就说12是3的倍数,3是12的因数。
这两个概念都是相对而存在,一个自然数是不存在是否是倍数或因数的。
例如:“3是因数”,就是一个错误说法。
只能说3是12的因数,或12的因数有3。
又例如:“12是倍数”,也是一个错误说法。
只能说12是3的倍数,或3的倍数有12。
(2)奇数与偶数: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
(3)质数(素数)与合数:一个数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也叫素数,如2。
一个数的因数除了1和它的本身以外,还有其他的因数,这个数就叫合数,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