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高级高中语文第四期期中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七中高2009级第四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总分
命题人:高二语文备课组审题人:黄明勇
说明:本试卷分为I卷和II卷,I卷共10小题,30分,请将答案涂在机读卡上;II卷共11题,120分,请分别写在答题卷和作文纸上。
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浸渍颓废英雄气慨长歌当哭
B.桀骜诺大风餐露宿殒身不恤
C.达观踯躅白头偕老闻鸡起舞
D.虔诚辩驳瞑顽不化孤注一掷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诸如“禽流感”“非典”这些重大疾病的蔓延,将会引起社会_____,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严密监控。
②主办方认为,历时三个月的“超级女声”承蒙蒙牛集团的相助,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③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并没有渲染,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双方互访,促进了关系的缓和并进而走向合作。
A.振荡鼎力大事B.震荡鼎力大事
C.震荡全力大肆D.振荡全力大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目前,制造印尼大爆炸的四名主要嫌疑犯已被抓获,其余的案犯亦将在劫难逃。
B.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技术与日俱增,我国向建立永久太空站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C.有些人对餐桌上的浪费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养成了一种麻木不仁的恶习。
D.10月17日凌晨,神舟六号飞船顺利归来,航天大学里万人空巷,大家都在收看电视的实况转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种深刻的力量,来自拍摄环境和人物的时代节奏感,来自摄制组团结一心,要把英雄正气摄入镜头的愿望。
B.此时,人们已经从风华正茂才华横溢的朱自清身上看到了一个优秀的文学家,因此对他的作品给予了热情的评价。
C.宋代以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刘基的《卖柑者言》等作品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耐人寻味。
D.在医学研究中,从来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特别强烈的阳光是导致皮肤癌的主要原因。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人体来自宇宙尘埃
最近,一些法国科学家声称,他们经过对人体组织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后得出结论:不仅我们人类所居住的地球是由宇宙尘埃凝聚而成,就是我们人类最原始的祖先,也是由宇宙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宇宙尘埃中的基本元素构成的。
他们还指出,如果以一个重量为70公斤的人为例,其中氢的重量就在他的身体中占了7公斤,还有45.5公斤的氧、12.5公斤的碳、2.1公斤的氮、1公斤的钙、0.7公斤的磷酸盐,另外还包括了2克锌和铜、镍、钴、铅、钼等。
所以他们据此认为,既然构成人体的物质与宇宙尘埃有许多相似之处,可以说人体是由宇宙尘埃构成的。
他们这么解释说,宇宙尘埃最早产生于宇宙大爆炸,也可以这么说,宇宙尘埃是宇宙大爆炸的副产品。
这些宇宙尘埃有些后来凝聚成了星体和星云,修成了正果,有些却仍如闲云野鹤、孤魂野鬼般地继续在深邃浩瀚的太空中游荡着、漂浮着,但它们并非是无所事事、虚度光阴,它们中的一部分来到地球以后,便摇身一变,成为了我们人类的祖先。
法国科学家的这一惊世骇俗的观点立刻引起了科学界极大的轰动,从而激发了新一轮的对宇宙尘埃关注和研究的高潮。
从宇宙产生大爆炸的那一刻起,宇宙间就布满了大量的尘埃。
这些星际尘埃经常
挡住它背后的星光或发光星云,并以暗影的方式来展现它们的存在:有时候它们表现出马头的形状,有时候它们又变成了墨西哥帽的样子。
通过对星际尘埃是如何吸收、辐射以及反映星光的研究,天文学家开始了解到星际尘埃与现在漂浮在我们地球大气层中的尘埃,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后者只不过是一些平淡无奇的物质微粒而已,而前者竟然能够孕育出万物之灵的生命!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既然宇宙尘埃中所含的基本成分与构成人体元素的基本成分大体相同,似乎已足以说明宇宙尘埃与肉体凡胎的人类之间的密切联系。
但是,接下来更关键的问题出现了:这些宇宙尘埃是如何构成人体的?宇宙尘埃中的基本元素“孵化”“演绎”出人类这种生命的过程和机制又是怎样的?对此,那些法国科学家们也只有抓耳挠腮的份儿。
面对这样的困境,有的科学家提出,有关人类是由宇宙尘埃构成的说法,尚属于一个大胆的设想,这个设想的基本思路是对的,只是这个设想目前还缺乏科学根据的支撑,要想证明宇宙尘埃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首先要进行宇宙尘埃的探索,“捕获”到真正的宇宙尘埃,拿到第一手的研究资料,才能进一步弄清楚它们与人类生命之间是否真的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为宇宙尘埃所具有的重要性,人类一直都在不懈地进行着宇宙尘埃的探索。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曾发射了名为“宇宙尘埃”的太空探测器目标就是为了收集宇
宙中的尘埃,其中包括一颗彗星喷射出的颗粒。
2006年1月探测器将携带装有宇宙尘埃的容器返回地球。
相信随着宇宙尘埃的最终被“捉拿归案”,人类的起源之谜可能会因此真相大白。
5.下面对法国科学家认为“人体是由宇宙尘埃构成的”这一说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法国科学家们发现,宇宙尘埃所含的基本成分与构成人体元素的基本成分完全吻合。
B.漂浮于大气层的宇宙尘埃不能“修成正果”却能孕育万物之灵的生命。
C.“人体是由宇宙尘埃构成的”这一观点,是法国科学家对人体组织的化学成分和宇宙尘埃中的基本元素进行对比研究后提出来的。
D.那些在太空中游荡着、漂浮着的宇宙尘埃,一部分来到地球以后,便摇身一变,组合在一起便成了我们人类的祖先。
6.下列说法符合科学家们的认识或反应的一项是
A.一些法国科学家认为,宇宙尘埃是生命之源。
B.一些法国科学家认为,宇宙大爆炸时很多宇宙尘埃便凝聚在一起成了宇宙中的星体和星云。
C.一些科学家们认为,法国科学家们对宇宙尘埃中所含的基本成分与构成人体元素的基本成分的研究结果还不足以说明宇宙尘埃与肉体凡胎的人类之间一定存在着密切联系。
D.法国科学家一提出“人体是由宇宙尘埃构成的”这一观点,就引起了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科学家开始对宇宙尘埃的关注,他们为此专门发射太空探测器,收集宇宙中的尘埃。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那些法国科学家们对“宇宙尘埃是如何构成人体的”这一问题,虽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但他们相信人体是由宇宙尘埃构成的。
B.一些科学家认为法国科学家提出的“人体是由宇宙尘埃构成的”这一观点是对的,但法国科学家需要解决“宇宙尘埃是如何构成人体的”这一关键问题。
C.一些法国科学家提出的“人体是由宇宙尘埃构成的”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一些科学家一定程度的支持。
D.“捕获”到真正的宇宙尘埃,拿到第一手研究资料,人类的起源之谜就可能真相大白。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初,贾岛连败文场,囊箧空甚,遂为浮屠,名无本。
来东都,旋往京,居青龙寺。
元和中,岛独按格入僻,以矫浮艳。
当冥搜之际,前有王公贵人皆不觉。
尝叹曰:“知余素心者,惟终南紫阁、白阁诸峰隐者耳。
”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
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
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遂吟曰:“落叶满长安。
”方思属联,杳不可得,忽以“秋风吹渭水”为对,喜不自胜,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
后复乘闲策蹇访李凝幽居,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又欲作“僧
敲”,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傍观皆讶。
时韩退之尹京兆,车骑方出。
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马前。
岛具实对,未定“推”、“敲”,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韩驻久之,曰:“敲字佳。
”遂并辔归,共论诗道。
结为布衣交,遂授以文法。
去浮屠,举进士,自此名著。
时新及第,寓居法乾无可精舍。
一日,宣宗微行至寺,闻钟楼上有吟声,遂登,于岛案上取卷览之,岛不识,因作色,攘臂睨而夺之曰:“郎君鲜醴自足,何会此耶?”帝下楼去。
继而觉之,大恐,伏阙待罪,上讶之。
他日,乃授遂州长江主簿,后稍迁普州司仓。
临死之日,家无一钱,惟病驴、古琴而已。
当时谁不爱其才而惜其薄命!
岛貌清意雅,谈玄抱佛,所交悉尘外之人。
况味萧条生计龃龉。
自题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每至除夕,必取一岁所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
”痛饮长谣而罢。
(选自[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贾岛》有删改)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结为布衣交,遂授以文法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B.岛不识,因作色,
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
C.于岛案上取卷览之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D.乃授遂州长江主簿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贾岛沉醉于诗歌创作”的一组是
①岛独按格入僻,以矫浮艳②当冥搜之际,前有王公贵人皆不觉③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④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⑤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⑥岛不识,因作色,攘臂睨而夺之
A.①②④B.②③⑤
C.②④⑤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岛一开始因为科举连连失利,加上生活贫困,就出家当了和尚。
后来得到韩愈的赏识并结为布衣之交。
还俗后,中了进土,但萧条的家境始终没有改变。
B.贾岛两次冲撞了京兆尹的车队,但结果迥然不同,由此可见刘栖楚心胸狭窄,而相比之下,韩愈不仅心胸豁达,而且还是个爱才惜才的伯乐。
C.宣宗微服出行到法乾寺时,遭到了贾岛的轻蔑。
当时贾岛没有认出是宣宗,宣宗也不知道楼上的人是贾岛,贾岛凭外貌断定对方是富贵之人而报以轻蔑的态度。
D.贾岛以苦吟著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正是苦吟的表现。
每到除夕之夜,他都要取出一年所作,焚香再拜,酹酒祝之,痛饮长歌,表现出他对诗歌创作的痴心。
II卷11小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当冥搜之际,前有王公贵人皆不觉。
尝叹曰:“知余素心者,惟终南紫阁、白阁诸峰隐者耳。
”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
译文:
1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风本来是无形的,诗人却写道“洛阳城里见秋风”,请赏析“见”字的妙处。
答:
(2)“行人临发又开封”是一个成功的细节描写,请赏析这个细节描写所表现的诗人情感。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六题任选五题)(5分)
(1),靡有朝矣。
(2)高山仰止,。
(3),春与秋其代序。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5)六国破灭,,,。
(6)真的猛士, ,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 17 题。
山间小路
龙应台
①我到长沙,什么都不想看,只想去看一条小路,一条山间小路。
在那条小径上,朱熹、张栻、王阳明、左宗棠、曾国藩……都曾经徘徊。
从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长沙郡的城池和波光潋滟的湘江。
②那条小路在岳麓山里,蜿蜒穿梭于书斋亭台、老树池塘之间,覆着青苔或落叶。
小路没有名字,有名字的是它牵引环绕的范围,叫岳麓书院。
③九月的一个下午,阳光穿过重重叶层,将老槐树的影子闪烁洒在地面,与书斋稳重密实的投影形成动与静的辉映。
小径上光影错落,明灭之间时光恍惚,仿佛望得见前行者踽踽背影。
也是九月,不到40岁的朱熹经过长途跋涉抵达长沙,也是别的都不看,渡过湘江,直奔书院小径,与张栻会面。
他要和张栻面对面地讨论《中庸》里关于“中和”的概念。
两个人不仅私下切磋,而且公开讲学辩论。
开讲时,“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
朱张两人渡湘江来回的地方就被老百姓唤为朱张渡。
④一个爱思考的人行走千里只为追究一个形而上的问题;舆马争饮,座无虚席,只为听一场关于道德的辩论;渡口不以政治人物命名,却纪念两个著书立言的人……什么样的社会才允许这样的事情?那必定是一个认识文明、尊重文明的社会,800年前的中国。
⑤可是文明又是怎么回事呢?朱张讲学时如何的意气风发,谁能想见朱熹日后的命运,不同意他思想的人要求朝廷将他“枭首朝市”。
朱熹虽然躲过了弃市的下场,却难逃被贬为伪学逆党的命运,郁悒而终。
发丧时,生徒不许聚集。
然而又哪里想像得到,再过30年,宋理宗会读朱熹的“四书”注解而爱不释手,“恨不与之同时”,于是“逆党”变成大师,于是“伪学”又成为官学。
如果这是一个认识文明的社会,它又怎么会如此恣意横暴地玩弄文明于股掌之间?
⑥也许因为天气炎热,也许因为书院里没有附设歌厅茶座,游人零落。
我竟然可以安安静静地举头细看那屋瓦的颜色。
回廊肃静,听得见风吹的声音。
可是这屋瓦回廊,我知道,并不都是这么平静的:作为文明的象征,书斋和人一样有时辉煌,有时覆灭。
这千年书院,时而房舍巍峨,书声琅琅,时而断垣残壁,鬼影幢幢。
决定他生死的,似乎也全是那政治的霸权。
⑦文明竟是那么脆弱的东西吗?沿着小径来到百泉轩,历代山长的住所。
廊前有一个小小的庭院,院里一口小小的泉水。
⑧不对吧,如果霸权决定一切,这百泉轩怎么还能在千年之后让我看见?那泉里还冒着水呢!细读书院史,就发现书院之所以建了又毁,毁了却总能再建,是因为政治霸权一直有一个不灭的抗争力量。
譬如朱熹的教育理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今日读来犹令人震动。
一个社会已经体认到“学”与“问”是维系文明的根本,它一定是一个思想发达、海阔天空的社会吧。
⑨譬如书院在1131年毁于战火,湖南安抚使刘珙“葺学校,访儒雅”,重建岳麓书院。
刘珙是什么人呢?身为礼官,“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
不论是对秦桧的不从或者是在废墟中兴学,刘珙对抗的都是政治霸权对文明的压迫。
书院历史的构成,就是这两种势力不断的彼此抗衡与妥协的消长过程。
⑩我在树影斑驳的小路上徘徊,不忍离去。
若有时间,真想在那百泉轩的廊下坐到黄昏,听风从最深邃的起点悠悠吹来。
文章以“山间小路”为题,有什么好处?(6分)
答:
第5段中划线的“文明”和第8段中划线的“不灭的抗争力量”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答:
第7、8段中作者写百泉轩和百泉轩的泉水,从结构和内容上看有哪些作用?(6分)
答:
17. 综观全文,作者在回顾岳麓书院的兴衰历史时,表达出了哪些看法?(6分)
答:
六、(15分)
18.将下列句子组合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
(只写句子序号)(3分)
①而我们生息的这块沃土,则早已享有“天府之国”的称誉,用语几近等义。
②更妙的是,《圣经》中说伊甸园在东方,我们就在东方;说那里有四条河流滋润着乐园,我们这里就叫四川。
③也许这纯属巧合,无须牵强,重要的是,西方人心目中的伊甸园芳草萋萋,花木茂盛,物产丰饶,风光秀丽……
④西方人心驰神往顶礼膜拜的伊甸园,说穿了,无非就是仙境乐园的意思。
⑤这一切,不都是我们脚下的这片沃土的真实写照吗?
⑥他们的伊甸园是完完全全的虚幻的神话,而我们的“天府之国”却是实实在在的美妙的现实。
答:
19.余秋雨先生在散文《废墟》中写道,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以博得情绪的安慰、心理的满足。
惟有杜甫、曹雪芹、屈原、孔尚任、鲁迅、白先勇不想大团圆。
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
请仿照例句,选取这段话中提及的人物(已经划线)并联系他们的作品,写两个“不肯大团圆”的句子。
(6分)
例句:曹雪芹不想大团圆,于是辛酸哀痛作《红楼梦》,以昭示封建家族的必然衰落。
答: ,,;
,,。
20.金秋十月,第六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在成都温江举办,盛况空前。
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语,以彰显主题。
要求宣传语要写两句话,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
(6分)
答:
七、(60分)
21.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今年在南京举行的“十运会”丑闻频爆。
奥运冠军孙福明假摔让冠,跆拳道上演罢赛大戏,重庆市田径队因兴奋剂全队被禁止参加比赛,山西队田径教练长跪不起请求裁判公正判决,长跑名将孙英杰因查出服用兴奋剂而受到处罚。
有人认为,这是各省市领导过分看重名次、金牌的结果;有人认为,这是运动员个人素质太低,一切向钱看的表现……众说纷纭。
你如何看待这些现象?由此你还想到些什么?
请你选取一个角度,确定一个中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1. 观点鲜明,论据充分。
2. 层次分明,结构完整。
3. 自拟标题。
成都七中2005-2006学年度上期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1.C
2.B (“振荡”是物体来回摇动、摆动(指多次的),“震荡”指精神思想受到刺激或强烈影响。
“鼎力”是大力,多表示请托或感激时用。
“全力”是全部力气或精力。
“大事”是大力从事。
“大肆”是指无顾忌地,多指做坏事。
)
3.C (A项是“在劫难逃”是指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
B项“与日俱增”不能用于形容技术。
D项是望文生义,“万人空巷”是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是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
)
4.D(A项①“深刻力量”搭配不当②有歧义。
B项缺成分,“文学家”后面缺宾语的中心语。
C项是强加因果。
)
二. 5. C(A项"完全吻合"错误应为"许多相似之处",B项"漂浮于大气层的宇宙尘埃"错,大气层中的是一些平淡无奇的物质;D项"组合在一起便成为人类的祖先"错,科学家们现在还没法回答宇宙尘埃是如何构成人体的。
)
6. C(A项并未提宇宙尘埃是生命之源只是说人体是由宇宙尘埃构成的,此题属偷换概念,生命之源有可能是人也有可能是其它的事物;B项"大爆炸时"错,文中是说"这些宇宙尘埃有些后来凝聚成了星体和星云,修成了正果";D项"开始关
注""为此"错,文中是说"从而激发了新一轮的对宇宙尘埃关注和研究的高潮"并且美国发射的探测器也并未说就是"为此而发")
7. B("一些科学家认为法国科学家提出的'人体是由宇宙尘埃构成的'这一观点是对的"错,一些科学家只是认为"思路是对的"并未对法国科学家的观点作全面的肯定。
)
三. 8. D (A均释为“把”,B均释为“于是”“就”,C均释为“在”,D第一句释为“于是”“就”,第二句释为“竟然”)
9. C(①是其诗歌风格,③是贾岛外出在路上的情景,⑥表现贾岛对富贵之人的蔑视)
10. B (其中“刘栖楚心胸狭窄”与韩愈“心胸豁达”表述不正确)
11. 译文:当他沉思搜索诗句的时候,面前站着王公贵人都没有看见.他曾感叹说:“了解我平素心愿的人,只有终南山紫阁蜂、白阁峰众山峰上的隐者罢了。
”即使走路、坐着、睡觉、吃饭,都不停地苦苦吟诵。
四. 12.(1)①借“见秋风”写见秋景:秋风无形,但它可使草木枯黄,百花凋零,给自然带来秋光秋色,因此虽无形却可从景物中见。
(2分)
②用“见”将触觉转化为视觉,将秋风及其带来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2分)
(2)刻画出迫切想寄出家书,但心有千言万语又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矛盾而微妙的心理。
(2分)能让读者体味其中浓浓的乡思乡情。
(2分)夙兴夜寐
景行行止
日月忽其不淹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五. 14. ①从结构看,与开头和结尾有关小路的叙写相呼应,结构严谨;(2分)
②从内容看,“山间小路”使人们联想到朱熹的曲折命运和书院的兴毁历史,(2分)也象征了文明发展的曲折过程。
(2分)
15. “文明”指以朱张理学为代表的思想文化,以及拥有这些思想文化的朱熹等人。
(2分)“不灭的抗争力量”指的是历史上对文明的认识、追求和尊重的力量。
(2分)
16. 从结构上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上段文明的脆弱过渡到文明在政治霸权前的不屈;(3分)从内容上说,作者正是以写百泉轩和百泉轩的泉水的永恒不息来象征文明的源远流传。
(3分)
17. 书院兴,说明文明在发展;(2分)书院衰,说明政治霸权在压迫文明;(2分)不管霸权如何嚣张一时,但文明是压制不住的。
(2分)
六.18.答案:④①⑥②③⑤
19. 参考答案:屈原不想大团圆,于是忧愁幽思作《离骚》,以表现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杜甫不想大团圆,于是抑郁悲痛作“三吏”“三别”,感叹人民在战乱中的悲惨;鲁迅不想大团圆,出离愤怒作《记念刘和珍君》,以控诉段祺瑞执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罪行。
20. 参考答案:活力温江怒放四季花,美丽成都喜迎八方客
花香扑鼻群芳争奇斗艳,游客满园众人喜笑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