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生为什么臭名昭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生为什么臭名昭著
一、华生臭名昭著的实验。

华生臭名昭著的实验便是小艾伯特实验了,华生根据经典条件反射,提出了一个令世人震惊的观点,即:给他12个健康的婴儿,通过一系列操作,他就能将这些婴儿培养成为他想要的职业。

但是,对于华生的这个观点,许多人都不太认同。

为了证明这一点,华生便找来了一个实验对象,那便是一位9个月大的婴儿,这个婴儿的名字叫小艾伯特。

在最初的实验中,华生只是给小艾伯特接触一些白鼠、兔子、狗、面具等物品,那时候小艾伯特并没有害怕,并且还对其保持着强烈的好奇。

在2个月后,小艾伯特可以随意的玩弄他面前的小白鼠,他对这些毛茸茸的动物很感兴趣。

不过很快,华生就开始改变实验的方法了,每当小艾伯特接触到这些带毛的动物时,华生就会制造出巨大的噪音,而这些噪音对一个年满一周岁的孩子来说是非常恐惧的。

每一次,孩子的手只要触碰到这些毛茸茸的东西,噪音就会响起。

多次过后,孩子对毛茸茸的东西由最初的喜欢,变成了厌恶甚至恐惧。

结果,只要他身边有毛茸茸的东西出现,小艾伯特就会害怕的哭了起来,即使没有噪音也是如此。

该实验也证明了华生先前的推断:人类的天性是可以通过后天的经历改变的。

二、华生的小阿尔伯特实验违背了什么?
华生的实验虽然成功了,但却违背了教育性原则。

毕竟他实验的
对象不是小白鼠,也不是其它的动物,而是人类的婴儿。

因为华生让小艾伯特形成了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导致小艾伯特后来对刺激的泛化,他不仅会害怕小白鼠,同时也会对其他毛茸茸的东西感到恐惧。

这么做显然不符合人道,他对被试者的身心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同时也受到了人们的声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