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问题应用题》 听课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问题应用题》听课反思
2015年10月22日上午,我有幸到六祖镇旧郎小学参加“课题分片研讨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六年级的欧月嫦老师上的《工程问题》一课中有很多亮点值得我学习,其中“小老师”的培养更让我感触良多,加上课后听取了杨校长的经验介绍,把我这个学期存在心中的一个疑团得以解开。
工程问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重点,是分数应用题的引申与补充,是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
工程问题也是教材的难点,它是把工作总量看成单位“1”的应用题,它具有抽象性,学生认知比较困难。
欧月嫦老师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假设公路的不同长度,然后自己试着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计算发现,总千米数不同,而两队合修的天数都一样,从而引出单位“1”。
通过工作总量的改变,让学生猜猜、算算合修的天数,激发学生学习工程问题的兴趣,引起思考,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找到单位“1”后,利用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公式帮助学生消化工作效率是时间分之一这样的概念。
旧郎小学这种精心培养“小老师”,放手学生,让学生大胆试讲,不足之处由教师补充说明的方法,让我觉得数学课堂也可以如此精彩,如此轻松。
除此以外,杨校长还介绍他们旧郎小学尝试把繁琐的学习任务完全交给学生处理。
诸如课前预习检查,课堂中简单的检测,课后作业的布置或批改,课后练习的评讲,单元小检测的出题、批改等统统交给学生,老师只作适当的引导和抽查。
鼓励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出题互考,互评,让学生互相形成竞争,加深对学科知识内容的理解。
学习小组落实“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策略,小组长及优秀组员各与一个慢生结对子,帮助慢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并分阶段向教师汇报帮扶情况,教师评价后再提出下一步工作目标。
每周的班会课让学生轮流主持,总结本班每周的纪律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不管是我们学校还是旧郎小学,这一切的放手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和自主,把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真真正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正如会后教研室苏主任提出的十字箴言:“研读、选点、微调、深挖、坚持”,沿着课改之路走下去,做到越改越有味,越改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