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而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更是教学活动中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体现。
能否使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具有科学性、目的性和多样性,以便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直接影响到教师工作潜能的提升和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符合课标理念,体现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解决问题以及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的要求。
2、切合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
3、表述准确、具体,准确使用刻画知识技能与数学活动水平的目标动词。
评价的内容:1、能驾驭教材,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2、教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性的。
3、适当补充相关情境材料,支持学生学习,注意本学科与其它领域的适当联系。
4、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教学过程: 1、教学思路清晰,层次清楚,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
2、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师生、生生多边互动,积极参与,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重要的学习形式。
3、教学节奏适当,时空分配合理,教学进程自然流畅。
4、师生关系和谐,情、知交融。
5、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
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具有启发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情境创设恰当、有效,问题设计严谨、合理。
3、采用不同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4、体现学生的能力培养,情感的激发。
5、教学手段运用得当。
教师行为: 1、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3、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符合课标理念,体现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解决问题以及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的要求。
2、切合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
3、表述准确、具体,准确使用刻画知识技能与数学活动水平的目标动词。
评价的内容:1、能驾驭教材,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2、教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性的。
3、适当补充相关情境材料,支持
学生学习,注意本学科与其它领域的适当联系。
4、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教学过程: 1、教学思路清晰,层次清楚,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
2、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师生、生生多边互动,积极参与,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重要的学习形式。
3、教学节奏适当,时空分配合理,教学进程自然流畅。
4、师生关系和谐,情、知交融。
5、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
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具有启发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情境创设恰当、有效,问题设计严谨、合理。
3、采用不同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4、体现学生的能力培养,情感的激发。
5、教学手段运用得当。
教师行为: 1、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3、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学生行为: 1、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从事数学学习活动。
2、学习活动是活泼的、主动的、和有个性的。
3、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地位
教学效果: 1、大多数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2、全面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3、学生思维活跃,表现出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教学特色: 1、在教学的某个环节或全过程中有独具创新的教学设计,其效果显著。
2、设计的教学方案有独具特色的主题或立意。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个人教学艺术风格。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教师素质: 1、教态自然,语言准确简练,示范规范,指导得法,板书科学合理。
2、能正确熟练地使用直观教具和现代信息技术媒体,并合理优化。
3、善于组织教学,具有一定的教学机智,随机调控能力强.。
4、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和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未来的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在讨论,学生在交流,学生在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快乐,评课就看:1、学生的兴趣是否得到真正培养——喜欢;2、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调动——积极3、学生的探索精神是否得到体现——投入;4、学生是否有心理自由——安全;5、学生的创新意识、、独立思考的潜能是否得到挖掘——思考;
6、学生数学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培养——合作;
7、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获取的方法是否科学、形成的过程是否高效、掌握的程度是否灵活——扎实。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方法:
评价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
《新课程标准》对评价问题提出了新的理念与方法,倡导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如何将以上理念落实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呢?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1、课堂评价要把握评价“促发展”的本质。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教师要牢牢把握评价促发展的本质。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的变化和发展;要关注学生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不再是不管学生水平差异,答对就表扬顶呱呱;答错就唬着脸说:“不对,下一位”;答不上就严肃指责“听没听课”;不再是只有老师评价学生,老师说了算;不再是只评内容。
师生评价互为主客体,达成师生互尊、互爱、互敬、互帮、互教,走向教学相长,体现人文关怀。
2、课堂评价要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水平差异。
不论是哪个学校,哪个年级哪个班,都会出现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理解能力的强弱,思维的快慢。
是的,十个手指伸出都不一样长,何况是一个班学生呢。
《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达到不同的目标。
让每个学生跳起来都能摘到桃子,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只是优等生的天堂,学困生只有听的份的现象。
3、课堂中要注重评价语言,展现评价的激励功能。
马克•吐温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
”人人都希望听到赞美的话,对于小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
因为赞扬蕴含着老师的鼓励,蕴含着老师的爱与期望。
当然错的终究是错的,要看你怎么
评价,不是说放弃批评。
我们总是看到名师的课堂教学都有一种“魔力”,那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形成这种魔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善于利用课堂评价语言。
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应注意评价语言的亲切性、评价语言的准确性、评价语言的激励性、评价语言的人文关怀。
如:我在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时,一位学困生回答说:“正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
这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他脸也红了,这时我微笑着说:“你积极回答问题,声音又响亮,真不错,刚才有点紧张,把正方形的面积说成长方形的面积了,没关系,想一下,正方形的面积等于什么呢?”只见他很快地说:“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边长”。
“真不错”我拍着掌说,全班同学也意会老师的用心同时为他鼓掌。
其实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当时我假如也跟着同学们的笑声批评他,岂不是雪上加霜,他也许再也没勇气站起来回答问题了,就是我说出答案他也不一定听得到了。
当他听到我表扬他而没有批评他时,便能轻松地想起答案,并能及时地说出,又听到大家给予他的掌声,整节课都很开心,在日后的课堂上也能看到他的积极的一面。
4、课堂评价要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发挥评价的交流功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学习时,应让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而不仅仅局限于老师对学生的评价。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1)鼓励自我评价
只有当学习者自己决定评价的准则,学习的目的,以及对达到的目的程度负起责任时,他才是真正的学习,才会对自己学习方面真正的负责。
自我评价法,树立现代的评价观,使评价外部的转化为内在的,从形式的转化为实质的,从被动的转化为主动的评价发展方向。
自我评价确立了学生在评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学中,在全课总结时,提出问题“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你的表现怎么样?”“哪些方面表现很棒,哪些方面还需努力”等,让学生在自评中反思教学内容、过程和结果,对知识进行总结性记忆,同时认识自己的成功与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我。
(2)互评
“互评”是指互相评价和反馈,针对别人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肯定
或否定,或作补充,并陈述出自己的理由。
在评价过程中,由于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相互接触,交流,能够看到他人的长处,同时也能注意到自己的不足,有利于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前进。
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都是采用互评的方法,引导学生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观点进行反思。
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十分重要的疑问:对于这部分知识,我掌握了多少?班上谁掌握得多,谁掌握的最好?有哪些同学在哪些方面出现了问题和差错?在课结束总结时,互评谁表现得最棒等等。
长此以往,学生不仅知己,而且知彼;不仅知对,而且知错,更重要的是学生能从对方的评价中得到启发,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互评中,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这种意识会使每个人勇于表现自己,使他们奋发向上,确立更高的目标,并为之付出更大的努力。
同时也进行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评价老师这节课的表现,有利于不断改善教学方法
总之,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乐于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今后在课堂教学中,还要不断探究和反思评价方法,提高自己教育教学能力和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