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渔壮园。

据泰州志记载,园主人叫俞锦泉,是康熙年间泰州的大户人家,他在自己的私家花园里专门开辟了一处“渔壮园”,园中有池,中建舫亭,专供于演戏。

俞家世代为官,深受皇帝喜爱。

孔尚任在泰州期间与其交往甚密,常常应邀前来看戏。

他创作的经典名剧《桃花扇》也在这里得到了启示和借鉴。

大家眼前看到的这座石舫就是当年“渔壮园”的核心建筑。

它其实就是个仿古戏台,规模仅次于北京颐和园的石舫。

古代演员们在船上演出,前面的船头是戏台,四角的小亭子下面是奏乐池,后面两层楼阁是演员化妆和休息的地方。

现在我们眼前这个高约20米,三层八角重檐建筑叫做“清风阁”。

清风阁始建于五代,原名清风楼,取“清风徐来,登高望远”的意思。

匾额上“清风阁”三个大字,由泰州籍书法家姚家齐老先生书写。

人民币上“中国人民银行”几个大字就是他的手笔。

泰州没有山,四面都是水,在古代这里就是泰州的最高点了。

古城海陵的分布格局从空中俯瞰就像一只飞翔的凤凰,而凤凰墩就像是凤凰的翅膀。

随着历史的演变,昔日形似凤凰的城市虽然已难觅踪迹,但凤凰墩上美丽的传说流传至今。

传说明嘉庆年间,这座土墩归一姓龚的财主所有,人们叫它龚家墩。

有一年,龚家墩周围四十八村染上一种严重的瘟疫。

当时龚家村张大夫的独身女凤凰是唯一
没有染上瘟疫的,听父亲说远在千里之外的海岛上有一种草参能够治这种瘟疫。

她毅然一人独自前往,在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草参并且要采摘的时候,突然狂风四起,天崩地裂,岩石突然开口说话:“守岛三千年,专为护草参,谁敢来采摘,化作鸟雀群。

”凤凰姑娘想到乡亲们的苦痛,不顾岩怪的恐吓,毅然采下草参。

当她回到村子,天边乌云翻滚,电闪雷鸣,凤凰姑娘跌倒在地上。

第二天,人们发现凤凰姑娘面带微笑,安详地卧在路边,手中握着草参,周围飞舞着无数的鸟雀。

为了纪念她,人们就把龚家墩改名为凤凰墩。

至今在泰州民间都有唱凤凰的习俗。

大家请跟我继续往上走,我们去来凤楼撞一撞钟,祈一祈福。

眼前这座飞檐翘角的楼宇就是“来凤楼”,匾额上“来凤楼”三个大字是苏州寒山寺的住持秋爽大和尚所书。

左侧这块石头上“飞来钟”三个字也是由秋爽大和尚所书,但这里他是用左手书写的。

眼前的这口钟高2.2米,下口直径1.14米,重2吨。

现在这口钟已经正式和苏州寒山寺的钟结为姐妹钟,都是同节拍的三响钟声。

一响烦恼清,二响智慧长,三响菩提生。

只能撞三下,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

现在大家可以去撞钟祈福了。

陈庵是孔尚任当年写《桃花扇》的地方。

三进两厢,青砖黛瓦,古朴典雅,是典型的泰州明清古典民居建筑风格。

大家抬头看,大门正中的匾额“孔尚任旧居”,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李啸所题。

后面“陈庵”的匾额则是由大书法家沈尹默书写。

两侧的
楹联“勋贵盖当朝,翰墨擅海内”由明魏国公徐达所题,著名大书法家董其昌先生所书。

大家可以看一下大门两侧的影壁,上面的图案很有意思:剑无鞘那么就很锋利(风),琴无弦就需要我们去“调”整,伞无骨那么就得淋“雨”,龙无爪就像蛇身一样很“顺”,意思就是“风调雨顺”,四边角落点缀的是吉祥草,象征着国泰民安、吉祥如意。

再看看大门两侧的抱鼓石,从上面刻的花纹来看,是三狮戏球。

“三”谐音为“善”,“狮”谐音为“事”,意思是善事不断,功德无量。

放在门口也是镇宅辟邪,企盼平安无事。

现在就请大家跟随我一起进庵堂参观。

第一进是一块照壁,照壁上刻的是孔尚任写《陈庵记》。

记载了孔尚任当时在泰州的情况和心境。

他觉得自己在仕途上的遭遇和陈庵的兴废极为相似,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写下了这篇叙述陈庵经历与自身凄惨处境的《陈庵记》。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仔细读一读。

东厢房是孔尚任的旧居,南间房是他的卧室,北间房是他编著《桃花扇》的蜡像场景。

现在我们来到西厢房,这里陈列的是有关孔尚任与《桃花扇》以及孔尚任与泰州的文字和图片。

第二进是陈庵的享堂,也称为观音堂。

是陈家主人烧香念佛的地方,大家不妨奉上几炷香,保佑大吉大利、平安幸福。

现在我们来到第三进。

这是一个两层的楼房,是当时陈庵主人的寝室,也是过去的藏经楼。

当时陈家人在享堂供奉过观音后,就在这里修行念经。

现在这里成为老年人娱乐活动的场所。

在明朝初年,民间建房多以平方为主,少有楼屋。

可是陈家的这座庵堂却以楼屋为主,可见陈家当时的气派。

经过查阅泰州地方文献,找出了陈家主人陈珪。

他是建造北京明故宫的总指挥。

陈珪建造故宫时,计划周密,条理分明,深得皇帝的器重和信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