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兔共耳”图——兔的象征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兔年就这样悄没生息的围绕着你我,
关于兔子的话题也由来已久,比如:广寒宫里捣药的兔子;十二生肖中“卯兔”的由来;龟兔赛跑等等。

与兔子有关的强大信息可以追溯到敦煌莫高窟第407窟的窟顶藻井图案。

作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必经地之一,也是传统丝绸之路的文化汇聚地———敦煌,从莫高窟的第407窟顶藻井遗迹而来的“三兔共耳”图,值得解读和挖掘其背后的故事内涵和叙事性的价值及意义;
它作为现代设计纹样、设计元素、稳定的基础设计结构是有着深远意义并可以发扬光大的。

通过深入的重新解读和挖掘,
将诸如“三兔共耳”等传统艺术经典中具代表性的元素与当代设计、创意创新相结合;用当代设计元素与当下环境里的受众群体对设计创新创作的需求点相融合,以更好的为当今大众所接
受的设计语言转达和呈现给社会,
使其服务于人们的精神、
文化生活,
呈现给社会更多美好的意义。

日常印象里,兔子安静,灵动,机智,跑得快;寓意着善良、积极等等。

在有些国家的寓意则不同:英国寓意着晦气、不幸;欧美则寓意着胆怯、
警觉和懦弱......兔子还有很重要的图腾意义:
我国民间自古有着辟邪、招财的功效,被当成吉祥的图腾,可以旺运、化煞、长寿、富裕、吉祥、官运等等。

在家中或办公室等地方,挂一对兔子祈福马上封侯,旺财运。

各个国家文化背景的不同,
赋予兔子的意义差异也不少,日常印象里,兔子就是安静,灵动,机智,跑得快;它寓意着善良、积极等等。

在有些国家的寓意则不同,
在英国寓意着晦气、不幸,而在欧美地区则寓意着胆怯、
警觉和懦弱。

兔子还有很重要的图腾意义,
在我国民间自古就有着辟邪、招财的功效,被很多人当成吉祥的图腾,据说它可以旺运、化煞;当然,还有长寿、富裕、
吉祥、官运等等。

在家中或办公室等地方,挂一对兔子马上封侯,可以
旺财运。

敦煌莫高窟的三兔莲花藻井,
距今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莲花之中是三只相互追逐的兔子,三只撒腿飞奔的兔子,前后相接,互相追逐,又共用兔耳,宛如圆环,“一只兔子两只耳,三只兔子三只耳”的奇妙效果。

《道德经》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三生学说,也象征生生不息的意思。

在佛教中兔子曾作佛陀的化身,
它将智慧传递给人们,人们尊称它为“森林之王”。

据研究,在原始环境下,有动物题材出现在石窟中,如莫高窟第407藻井的莲花纹样和三兔共耳图,有动物形象出现的意义还是为了完成本生故事等叙事内容。

所以,值得传播和深入研究其
深远意义。

朱丽珍
(佛山市岩颜科技(设计)公司,佛山
054000)
三兔共耳”图最早出现在敦煌莫高窟的第407窟,有一个隋朝的三兔藻井,藻井中八瓣大莲花悬空,四周飞天姿态各异,莲花中心的三只兔子追逐奔跑,仿佛连静止的莲花也在旋转。

这是目前全世界出现的最早的存世的“三兔共耳”符号。

其构成概念和图腾意义深远并值得深入探讨研究。

三兔共耳
;莲花藻井;斐波那契螺旋线;黄金螺旋
图1敦煌莫高窟三兔共耳藻井图
图2
一枚古瓷片上的三兔共耳图
“三兔共耳”的中心是一个“等边三角形”的结构,是世界上最稳定、最坚固、最抗压的一种结构,可以经得住风雨洗礼;能够快速地整合所有的能量集中在一个中心点进行突破和创造,“等边三角形”也赋予了“三兔共耳”一种强大而神秘的势能,出现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敦煌莫高窟洞窟的顶端,代表着宇宙中心的位置;画工利用兔耳借用与被借用的关系,三只耳朵组成出等边三角形,以三耳表六耳,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一只兔子都有两只耳朵,感觉三兔于花环内相互奔跑追逐,无始无终的循环往复;也表现了三兔活跃奔跑时的动态,莲心奔跑的兔子和莲心外飞翔的飞天,飘旋的天花方向一致,仿佛连静止的莲花也在旋转一般。

也为敦煌莫高窟增添多了一份神秘感。

这种动静结合的视觉效果也为现代设计所常常用到。

奔跑的兔子与外围的莲花交相呼应,
像太极阴阳一样,让我们感受到世间万物生生不息运转的轮回;三兔图究竟代表什么至今成谜。

三只兔子,耳朵连在一起,往同一个方向奔跑着。

彼此接触着对方,
却又永远追不到对方。

最靠谱的猜测是:这三只兔子代表的分别是“前世”、“今生”与“来世”,
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财富、情感、健康在非常有活力的运转着,也有代表着人们顺应天和地利人和,在这三要素的均衡和稳定中去寻求突破和发展。

从美学设计理论基础上解读
“三兔共耳”,跟很多植物造型一样,符合“斐波那契螺旋线”,是常说的“黄金螺旋”。

这种螺旋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当中,大到台风的形态、星系的外观,小到雏菊花瓣的排列、向日葵花盘内葵花子的阵型。

三兔共耳的整体构图也基本符合这一螺旋,呈现出一种自然美感。

从图案内在含义来讲,其出现在不同的文化体系
中,有完全不同的解读,比如中世纪的基督教堂上的“三兔共耳”代表“三位一体”,即“圣父、圣子、圣灵”;这个图案也很可能跟生殖崇拜有关,在古代兔子以繁殖力著称,三兔共耳所形成的那种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状态,又跟人们对代代相传、繁衍不息的期待非常吻合。

敦煌莫高窟这个文化圣地留下了千百年间古代农业、手工业制造、商业贸易、社会生活、艺术文化、建筑风貌、宗
教神话,以及古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的珍贵图像。

一窟一世界,
一眼一千年。

最早期的佛龛造型、
隋唐的植物、动物和后
来的人物造型,也都在记录和诉说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发
展和变革。

这就是文化和艺术的现实意义。

德国的帕德博恩(Paderborn)市,市徽当中、教堂之上,都有“三兔共耳”的神奇图古格王朝的寺庙内,伊朗的古铜盘中,古埃及、英国的陶器碎片上,仿佛成为了一个跨文化的图腾。

三兔共耳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交流融汇的成果。

目前,在波斯的一些铜牌,还有埃及、叙利亚的一些陶片瓷片上面,甚至是欧洲的一些教堂装饰上也找到了‘三兔共耳’这种图案,专家普遍认为它们的年代在公元12世纪到15世纪,但莫高窟的
‘三兔共耳’图案应该在隋文帝开皇四年到开皇五年,也就是说在公元6世纪末,要早600年。

图3兔共耳市徽浮雕
图4一枚英国瓷器上的三兔共耳图案
(下转第131页)
可见,文化、艺术、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也是相互融合的,博大、包容是三者关系的底层逻辑;视角、传统观念、习俗等等又制约并赋予了它们差异的、更丰富的内涵;
艺术无国界,兼容并蓄、师夷长技的创新创造能力,才是文化、艺术得到升华,并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生活的根本所在。

[1]张春佳.敦煌莫高窟唐代团花纹样研究[I]2020.3,027-028,036-037,047-048。

[2]敦煌研究院数字研究中心237,359,468。

[3]胡同庆《论敦煌壁画三免藻井的源流及其美学特征》第192页,
图6。

[4]赵燕林《莫高窟“三兔藻井”图像释义》,第126页,图3。

[5]常沙娜编《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59,第69页,274[6]关友惠《敦煌石窟全集·图案卷(下)》,第112页。

[7]关友惠《敦煌石窟全集·图案卷(上)》第178页,图161。

[8]段文杰,李恺《敦煌藻井临品选》第22、26页。

[9]敦煌图案解析,
第144页[10]杨东苗《敦煌图案·敦煌历代精品藻井100图》,图40
(上接第115页)
等重要信息在教学中大量推广,
让广大的中小学生及高校学生了解“良渚陶器烧制技艺”的特点。

从而在推广课程中挑选培养优秀的设计人才。

良渚文化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非遗教学功能,可以丰富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中小学生的非遗课程内容可以为各大高校提供创新型人才,而各大高校的创新型人才也可以参与到良渚文化的文创产品开发过程当中。

一方面可以让当代大学生全方面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
高校丰富的人才资源也弥补了“良渚陶器烧制技艺”非遗项目的设计人员单一的问题。

在这样的有机结合下,
既解决了“良渚陶器烧制技艺”项目培养文创设计团队的问题。

也解决了中小学课程丰富度不足,高校人才资源与社会脱节,难以快速融入社会等问题。

针对良渚的陶瓷文创产品现代化设计,可以充分利用“非遗进校园”的中小学生的创意点及高校人才资源。

优势如下:
(1)“非遗进校园”为“良渚陶器烧制技艺”非遗项目提供大量新人才
“非遗进校园”模式下的“良渚陶器烧制技艺”项目的非遗传承人在推广非遗技法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宝贵的非遗文化基础,学生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实践中不断地增加自己创造性思维,
为“良渚陶器烧制技艺”项目提供了大量的新人才支持和新思维支撑。

解决现如今“良渚陶器烧制技艺”项目缺少人才、培养人才困难的问题;也是降低“良渚陶器烧制技艺”项目文化价值开发的压力,不同阶段的在校生对同一文化内容的思考角度都会有所区别,良渚文创只需要从教学成果中选取好的方案即可。

最后校园学生群体是对新时代流行元素最理解的群体,将校园学生最新的时兴的校园文化融合进良渚
陶器文创制品现代化的开发之中,可以使良渚文创作品更贴合最新潮流。

(2)助力校园培养非遗创新人才
在“非遗进校园”模式下,可充分发挥
“良渚陶器烧制技艺”项目为新时代服务,为社会培养全新的非遗创新人才,
同时也为校园孩子提供更多的兴趣爱好和更多的就业可能。

各类校园可依靠
“良渚陶器烧制技艺”项目新时代学生提供非遗活态传承的良好学习氛围,通过“良渚陶器烧制技艺”项目与校园文化互相影响来产生共鸣,为弘扬中国优秀非遗文化带来新的活力。

良渚陶文创在我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陶制品
在烧制工艺上有着非常突出的特点。

因此就良渚陶器烧制技艺在现代化的文创产品设计进行了研究。

针对其文创产品的现代化,提出了自主开发、跨界合作、高校合作以及丰富良渚陶瓷文创产品种类的发展策略。

[1]谭艳薇.“一带一路”背景下佛山陶瓷艺术和剪纸技艺共融与发展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20):120-122.[2]聂慧梅.以当代设计与艺术的视角探讨佛山传统陶瓷文化创新价值[J].大观,2020(3):11-12.
[3]党娇娇.西安半坡博物馆解说媒体的观众满意度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6
[4]詹秦川.基于感官体验的华县皮影艺术文创设计研究[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2021
[5]郑湘宜.博物馆文创产品符号意义的建构与传播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