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轼 的 命 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的命运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苏轼在沙湖道中突遇大雨,同行的人十分狼狈,而他在雨中却是另一付样子,另
一番心态,这首《定风波》词即可作证。

我曾在另一个网站写了一篇《苏轼的命运——以此答孔清明先生》的文字,正如我现
在写文字一样,是直接打的,没有底稿,谁知这网站却早早地关掉了。

关于苏轼,就还得重写。

苏轼生于宋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乙卯时。

其八字为:丙子辛丑癸亥乙卯大运为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我们都知道苏轼也有一个颇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关于他的八字,在一本经典命理书中把他和李鸿章的八字放到一起,作过简捷的论述。

各位易友能否就其一生细说端详以教我?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

渺渺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这是苏轼被贬官黄州时在快哉亭所写的赠给友人的《水调歌头》。

现在我把苏轼一生中的主要大事列于次,以供大家做命理分析时
参考:一。

19岁(甲午):娶眉州(今四川眉山市)王方女王弗为妻。

二。

20岁(乙未):游成都。

三。

21岁(丙申):举进士。

四。

22岁(丁酉):母逝。

与父亲一起回家丁忧。

五。

24岁(己酉):离家至楚。

六。

25岁(庚子):任河南福留县主簿。

七。

26岁(辛丑):应中制科入第三等。

初到密州,后又转至凤翔任签判。

八。

30岁(乙巳):自凤翔罢任。

妻王氏卒。

九。

31岁(丙午):丁父忧。

十。

32岁(丁未):再娶前妻堂妹21岁的王润之(同安)为妻。

十一。

34岁(己酉):还朝监官告院。

十二。

36岁(辛亥):任监官告院兼尚书祠部。

旋被新党排挤,出任开封府推官,然后再赶出京城,任通州、杭州通判。

十三。

39岁(甲寅):纳妾王朝云。

朝云当时12岁(据考证,王朝云生于癸卯年。

据我的研究,朝云初是作为丫鬟伺候东坡夫妇,后收为妾的。

否则他在今天就要接受法律审判了。

我认为朝云被收上房最早也当在14岁左右)。

十四。

40岁(乙卯):到密州任。

自言“予仕宦十有九年,家日益贫”、“斋厨索然”。

十五。

42岁(丁巳):知河中府,后改知徐州。

十六。

45岁(庚申):责黄州通判。

十七。

49岁(壬戌):自号东坡居士。

十八。

51岁(丙寅):以七品服入侍延和。

十九。

52岁(丁卯):为翰林学士,除侍读。

复迁知制诰。

二十。

55岁(庚午):被旧党排挤出京。

任杭州。

二十一。

58岁(癸酉):入任端明、侍读二学士。

继室同安卒。

二十二。

59岁(甲戌):再遭打击,知定州。

落两职,追一官,知莫州,尚未到任,再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

三十三。

61岁(丙子):朝云卒。

(朝云镞后,东坡每天黄昏必去墓前与之对话,被当地一员外女发现,并暗恋。

后因无法传书,
少女相思成疾而死。

其父始将此情告诉东坡,请求应允与朝云墓相邻而葬。

东坡深为自责。

)三十三。

62岁(丁丑):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

三十四。

65岁(庚辰):五月大赦。

最后被任命为提举成都府玉局观,任便居住。

三十五。

66岁(辛巳):于归途中,五月行至真州,痔毒大作。

病暴下,中止于常州。

七月二十八日卒于毗陵。

在梦中完成最后一首诗作。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这是苏轼为悼念亡妻王弗而写的《江城子》。

我一直反感词学研究者们,硬要把苏轼分为豪壮派的词人。

好象苏轼只懂得大江东去似的。

就以上引的这首词来说,其情之婉约哀切,就是与婉约派最好的词作相比,也堪称上乘。

我在这里当然不是要讨论词学研究,而是要从命理学的角度研究苏轼的感情世界和婚姻。

为研究方便,我把苏轼的八字再列于下:丙子辛丑癸亥乙卯首先,我们应当认清苏轼八字的特殊性:年、月、日地支三会北方水。

年干丙火与月干辛金合化为水。

从纳音看,年柱丙子涧下水,日柱癸亥大海水,时柱乙卯大溪水,辛丑虽是壁上土,哪里还经受得了恣肆汪洋的冲刷,早被淹没得荡然无存。

这样,我们就找到了,苏轼之所以聪明浚智、才华横溢而又思想深邃,在命理上的原因了。

我们以真五行为立足点,不难看出时柱乙卯,就成了他旺水的喜神。

这就让我们又看到了苏轼风流倜傥,名士风范在命理上的
反映了。

他能高声喊出“大江东去”,也能泣而无声地低吟令人柔肠寸断的“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我们研究命理的人都知道,以食伤为喜的人,都是重情重义之人。

这在苏轼的一生行事中有足够的证明。

他很爱他的发妻以及后来娶的继室。

这已有诗词为证。

就拿先为丫鬟,后为妾的朝云来说。

生于癸卯年,也就是在苏轼已经28岁时,才来到这个世上。

又过了12年,苏轼都40岁了,她才以12岁的幼女出现在苏轼及其夫人的身边,作为夫人的贴身丫鬟,自然也就朝夕沐浴在苏轼浚智中,在苏轼夫妇的调教下,王朝云的聪明才智被大大地开发了出来。

而我们看到朝云被收上房时,也正是苏轼官场最为不得意,又遭遇乌台诗案囚系于狱的时候。

家中的童仆、歌伎,都另寻新主去了。

唯有朝云坚持了下来。

后来苏轼被贬惠州,朝云更是以带病之身紧紧跟随。

这就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朝云并非因为家贫而为妾,而是确确实实地爱上了这个不仅可以做自己父亲、而且还是一个“满肚子不合时宜”的背运男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了苏轼深爱他的妻妾,而他的妻妾也深爱着他。

但是,我们却又看到了他前后的三个妻子,都死在了他的前面。

都是因为婚后逐渐体弱多病,最后早逝。

他19岁结婚。

这在命理上是说得过去的,因为他有妻星立于年干的征兆。

30岁第一任妻子病逝。

58岁时第二任妻子病逝。

61岁时,年仅33岁的朝云又病逝。

这对苏轼的精神打击太大了。

他整天整天地独坐,到黄昏时更是不停地围着朝云的坟墓打转。

当地一个员外的年仅18岁的女儿。

是苏轼诗词的崇拜者,她每天都要到苏轼的屋外偷窥苏轼的动静。

见到自己的崇拜者是如此的悲伤,如此的衰老无助,也暗自为之流泪悲切。

后来竟为苏轼情殇。

这在命理上又有没有征兆呢?应当说也是有显著征兆
的:第一,日主身旺,比劫也旺。

这是严重克妻的征兆之一。

第二,日柱地支就其妻星来说,为绝。

妻宫临绝地。

是克妻的又一个严重征兆。

第三。

水主肾。

苏轼命式中的水处于大旺状态,说明他对性生活的要求,也非常人所能想象。

第四,不知各位易友注意到没有,苏轼八字唯有被合化的丙火妻星具有热量。

据此,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的了解他对夫妻之爱的渴望。

最后,我们前面已经说了作为食伤的乙木,在五行纳音上都化为了水。

这就进而说明第二任妻子王同安,深爱丈夫竟到了从心里同意丈夫收朝云上房的程度。

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所谓的夫妻相克,除了有形的吵架、对抗、不相容的情况外,还有一种相克,就是因为深爱而被克。

这种克的特点是,因为两方的能量场悬殊,最终是弱的一方因为强的一方的深爱,而吸干了自己的生命之能。

苏轼和他的妻妾就属于这种情况。

所以我在研究苏轼的命运时,也深深地被那些因为爱和被爱,而早逝的女性所感动。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怀通。

寄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这是苏轼别徐州时写的《江城子》,其对人生际遇的婉约悲情十足地充盈于字面、音韵间。

我还可以举出苏轼的好多词作,证明以豪壮派词人概括他的词风,实在是有失偏颇。

我在这里再次举出他的词作,是想告诉易友,可否注意到他词作的题材,也就是他借以抒情言志的取景对象,多以水、木为主。

就以他的《石钟山记》来说,标题为山名,内容却
是证明山乃因水作声而得名。

我要揭示的命理是,苏轼在现实生活中的喜好,恰是他命局的喜好。

丙子辛丑癸亥乙卯这样的命局,正是海纳百川的气势与胸怀;这样的命局,自然喜印,越生越能显现他的英雄本色;这样的命局,当十分愿意付出。

花草是他浇灌的对象;这样的命局也喜月光与太阳。

大家一定还记得他在41岁(丙辰)时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作中的月光、月色、月魄,被他写得多么鲜活而有性灵呀。

大家可还记得他49岁(壬戌)时写的《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嘱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瓢瓢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前赤壁赋〉接下来的部分,是写苏轼对宇宙、人生的的思考,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境界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与他同乐、同赏十五圆月的人。

也就是在这一年,开始自号“东坡居士”。

我们从命局中可以看出,太阳、月亮乃是他的妻财。

我们从苏轼的命局可以看出他对钱财的态度,当也是“少不嫌,多不退,不给也可”,且绝对不受非义之财的人,所以为官清廉。

如果说40岁还有过“予仕宦十有九年家日益贫”的叹息,到了此时,则对钱财以达超凡脱俗的认知。

太阳、月亮也是他的妻子、情人。

我们可以从苏轼的词作中,看出他对自己
的妻妾、情人,除了钟爱,已无一丝一毫自私占有之心。

现在我们看到命理所反映的另一个规则了。

象苏轼这样的命局,我们已从理论到实践,论说了他之所喜、所好。

那么,什么是他之所忌。

我想各位易友已不难得出结论:土为命局之大忌。

土者官也。

如此一来,我们对苏轼,如此聪明浚智之士,为何竟不能周旋于官场,而是既受新派打击,也受旧派排挤。

按理说,无论王安石、还是司马光,都是很赏识他的朋友呀!如此,我们又揭开了苏轼命局的又一个秘密:这就是成也朋友,败也朋友。

从苏轼的一生看,他虽然常常被排挤出京师,然而我们看到,他的贬官生涯,他的流浪生活,过得也并不坏呀。

你看在杭州,他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好心情。

而他曾一度以七品芝麻官的身份被皇帝召回身边,做了专为皇帝起草诏书的大学士。

这一时的飞黄腾达,给他带来的只是更大的打击和更远的流放。

为什么屡遭政治打击的苏轼居然还不懂同僚相轻,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还是用苏轼自己的一句诗来说明吧:“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命局看,苏轼生于丑月,这丑虽然被三会水局。

但只能说明水势汪洋,丑土虽然不能范水,但却有混水之效。

这样,我们又可以明白如下几点:一。

苏轼一生为官不顺,但终归有官。

只要命局中的丑土不去,他想不为官也不行。

二。

苏轼远离官场是非无祸,一旦进入官场中心,大祸则旋踵而至。

三。

苏轼在东南之地为官过得很潇洒。

一到京城则不顺心。

这是因为中央乃戊己所居,而苏杭则是木火之地。

所以,一到51岁行丙寅流年运的苏轼,立即受到皇上恩宠有加。

七品芝麻官,骤然飚升到翰林学士、知制诰。

54岁行己巳流年运,立即遭贬、滚出京城。

象苏轼这样的命局,不怕戊土,最
怕己土。

现在己土坐旺支。

混水之力大增,而流年地支巳更冲动日柱地支亥,使原来的三会格局破。

真正是大祸天降,命局变化使然。


以下是台湾《历史》杂志在2003年8月发表我的关于苏轼兄弟名字研究的一篇短文,把它录于此,也算是对苏轼命运的进一步讨论。

中国自汉朝起独尊儒术。

文人家庭为子女取名,于义理方面颇有讲究。

即一个人的名字,应当是树志,起到鼓励、规范或警醒自己性格修养的作用,而大忌和政治、和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苏轼弟兄的名字。

一,苏父的愿望苏洵在给两个儿子取名时颇费了一番苦心。

他在《名二子》中是这样说的:“轮、辐(车轮上凑集于中心轴上的直木)、盖、轸(车厢底部四面的横木),皆有职乎车。

而轼若无所为者。

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

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本莫不由辙,而是言车之功,辙不与焉。

虽然,车扑马毙,而患亦不及辙。

是辙者善处祸福之间也。

辙乎,吾之勉也!”在古代,轼,是车前用做乘车人扶手的横木。

所以对于车载人前进的功能而言,轼是没有用的。

但是如果没有轼,不仅仅是车的硬件设施不完善,乘车人在崎岖颠簸的路上也确实是难保安稳。

至于辙,则是车行之后留下的车论印记。

所以它与车行的成功或失败,都没有关系。

但它却是车行的真实记录。

我手边没有苏辙的八字,仅从苏轼的八字看,应当说苏洵在给儿子取名时,是颇费了一番工夫的。

从笔画总数看,两个姓名都是吉利数,音节也很美。

而且他已经看到了儿子“不外饰”,就是不会,而且也不愿掩饰自己真实内心的性格特点。

如此,我们就可以来讨论苏洵为苏轼取的这个名字,究竟对他外
向、不虚饰的性格有何影响。

综观苏氏兄弟的一生遭遇,再看当初苏洵给两个儿子取名时所持的愿望。

我们可以说只实现了一半。

那就是苏辙的一生,的确是做到了谨小慎微,游离于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虽然也屡遭贬斥,但终能免祸,有个较宁适的晚年。

苏轼则未能因父亲取名“轼”而改掉“不外饰”的性格。

就是这“不外饰”的性格使他吃尽了苦头。

无论是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还是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都对他不满意,都要排挤他打击他。

再说这“轼”,作为车前做人扶手的横木,诚然有使人不至于因车的突然停止而前倾(苏轼确实对改革派的过激作为,保守派的过于守旧作风,都进行了坦言告戒)。

正如苏洵说的,没有轼,人们会一下子看到这辆车是不完善的。

正因为如此,由于所处的位置实在是十分抢眼,要想作到不招人忌,实在是太难了。

这恐怕是苏洵在给儿子取名时,始料未及的吧?应当说,苏洵为苏轼所取之名,在某种意义上还起到了助长他外向张扬的性格的作用。

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苏轼有没有一个同胞苏小妹。

应当说无论从命理还是从实际来看,都是没有的。

癸水生于丑月,七杀偏官得令,按理说是连苏辙都不应该有的,只因命局因会局而变得特殊。

才有了一个兄弟。

不过,历史上关于苏小妹三难新郎的传说的确编得有鼻子有眼的,相当优美,而与之相联系的秦观,也是一个了不起的词家。

我们就以秦观的一首《满庭芳》来作结吧。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桌(请把它看成左右结构),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夕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染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
已黄昏。

我写出对苏轼命局的研究文字,各位易友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所好,各取所需,各置所评。

而且,我还可以坦诚相告,虽然我为苏轼命运,写了个一、二、三、四、五,但仍有命理玄机尚未揭露。

若要问,此时此刻的我,喜欢什么,我则会说,喜欢苏轼游孤山访惠勒、惠恩二僧时所写诗中的两句: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朱德对于苏轼的研究,本来是想就此打住的,但经一位台湾易友提醒,检点前面的内容,对苏轼兄弟的父亲,苏洵,没有一点笔墨,实在是一个不应该出现的疏漏。

所以在这里补上。

我们还是先从苏轼的八字中来看他的父亲吧。

丙子辛丑癸亥乙卯丙火当作苏轼的父亲论。

丙火坐于子、临于丑,且与辛金近合。

这样,苏轼的父亲就有了如下的命理垂象:一。

父亲和儿子相比,在先天命理上存在着不如儿子的征象。

二。

父亲之所以终于与儿子齐名,是因为先天时柱干支的生扶,以及后天的运助(从苏轼的寅运起)。

三。

辛金为丙火的正财,丙辛合化为水。

既说明苏轼的父亲与其母亲恩爱有加,也说明苏轼父亲,在先天上就有贪物质和情欲享受的本性。

四。

丙辛合化为水,原局缺乏足以能规范旺水的土。

水主流动,所以,在苏轼的少年时代,其父亲是不安于家的人。

正如苏洵自己说的:“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

纵目观天下,爱此宇宙宽,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返。

”特别是后两句,说明苏洵是一个喜水,同时也喜土(山)规范旺水之人。

五。

丙辛合化为水,我们可以断言,在那个时代苏轼绝对不是高举父权,而是平等磋商近似“兄弟”的关系。

甚至
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还常常放弃己见,以儿子意见为是的人。

查苏洵生于1009年,也就是宋景德三年,是年丙午,逝于1066年,也就是宋治平三年的四月。

是年也是丙午。

这一年是当生太岁与流年太岁伏吟。

四月为巳。

因此,我猜测苏轼的父亲可能也是丙日生人。

命书有言,老年怕行旺运。

这1066年的丙午巳月,除了前面说的太岁伏吟外,也有旺日在晚年逢旺运的征兆。

从史书记载他是在任同安县主簿时,应诏与陈州项城县令姚辟共修《礼书》100卷,积劳成疾而死。

也可以反证只有丙火日出生而又临身旺的人,才可能有如此亡命于工作的精神。

现在,我们要进一步打开苏轼父亲的流年运程来看一看,也许这样我们还会发现对命理研究有益的东西。

一。

苏洵出生于丙午年,苏轼出生于丙子年。

也就是说,苏轼出生时,苏洵已经31岁。

史书记载苏洵少时是不好学习的。

因此我们可以排出这31年的流年来做一番考察: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

史料记载,苏洵是从25岁开始静心读书的。

这一年的干支当为辛未。

到27岁时开始刻苦发愤,闭门谢客,日夜攻读。

27岁的年干支为癸酉。

29岁赴汴京考进士。

这一年的年干支为乙亥。

两次名落孙山。

从此“绝意于功名,而自托于学术”。

我们可从苏轼的命局进行分析,作为父亲的丙火,在27岁前的流年运,在7岁前难言美好。

从7岁起的行运当属不错。

从苏轼命局可以看其父在他未出生前所行的当是己亥、庚子、辛丑。

这三步大运,特别是庚子和辛丑大运,对苏洵的学习都是不利的。

庚子运可能还没有结婚,所以生活态度极为浪漫,
非常厌恶“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看偏财特性和子午相冲的类象)。

辛丑大运,当是贪图声色享受、夫妻恩爱、闺房之乐的鼎盛时期。

所以在妻子规劝、大势所趋的情况下,才于辛未年开始读书。

因为未土是丙火的伤官。

27岁癸酉开始发愤。

因为癸水是丙火的正官,正官代表的是理想、立志和自我约束。

乙亥年进京参加春试和秋试。

按理说乙木为丙火的正印,但辛乙相冲,印星受伤,而亥又是丙火绝地,所有这一切都对丙火不利。

春试都不能榜上有名,秋试自然更要名落孙山。

我们接着往下看,嘉佑三年(1058年)戊戌朝廷征召苏洵进京“试策论”。

看来朝廷是打算要重用他了。

但苏洵却托病推辞。

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不愿以五十衰病之身,奔走万里以就试“。

而我们则可以从命理上找到原因——戊戌是丙火的食神,加上他原局中食伤,很有可能是食伤过度。

所以在年轻时就不积极追求仕途的他,此时当更无贪恋。

但由于是食伤流年,他又不会不表现自己。

事实是,他也效仿老子《道德经》五千言,写了五千言的《上皇帝书》。

提出了10项改革建议。

第二年皇帝再召。

嘉佑五年(庚子)八月,被任命为试秘书省校书郎,次年(辛丑)改授霸州文安县(今河北省文安县)主簿。

官居八品。

而他的如此命运,当是苏轼正行甲辰大运之时。

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苏洵与三有缘。

生于宋景德三年,被召进京赴试是嘉佑三年,而死,也在宋治平三年。

这三,在先天八卦里属火,在10天干的序数上也是火。

苏轼30岁时流年乙巳。

很有可能这一年也是苏轼由甲辰大运换乙巳大运的转换期。

巳为丙火的临官旺地。

就在这一年妻死。

第二年(丙午)苏轼又丁父忧。

如果说苏轼的父亲于丙午年去世,是老年行旺运,以及命理上说的岁运并临。

那么其正当青春年华的妻子为
何也去世了呢。

除了岁运并临外,这里当还隐藏着一个命理玄机,希望大家有教于我. ——————————————————————————————————————
这是好几年前写的文字,收入《罗汉揭秘文选》中,今天在机场候机时,壬辰先生来电说,最近百家讲坛在开讲苏轼,于是想再读我的这篇文字。

现发于此,供大家讨论批评。

2012年11月6日于乐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