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石危石案例分析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原因及教训 ①施工负责人(危石班长),违反《成都铁路局营业
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实施细则》(成铁运[2008]780号)和 《关于对成铁运〔2008〕780号文中部分内容进行修订的通 知》(成铁运[2009]453号)相关规定,擅自改变作业项 目,超范围作业,将本应在维修天窗内作业项目,利用区 间空闲时间进行,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桥路综合 维修工区工长,未按规定安排驻站联络员、工地防护员, 是造成本次事故的次要原因;桥路重点维修车间对作业项 目审查不细,督控不力,是造成本次事故的原因之一。弹 出分裂后,散落在下行线附近及道心内,其中上道最大一
案例四:渝怀线K169羊角碛隧道出口危岩整治
1、概况 渝怀线白马-土坎区间羊角碛隧道出口仰坡山高200余 米,洞顶危岩临空面节理非常发育,2#危岩群下部主要成 份以灰岩和部分板岩为主,坡面较破碎,节理极为发育, 节理间距较大,形成纵横裂缝。危石65米下为山沙土,65 米以上为四层危岩,危石高约50米,其中 65-68米处风化 严重,形成探头,下部脱离母体,高4.5米,宽1米,长1.5 米,脱离缝宽0.2-0.3米。危岩群距线路中心线水平距离 30—35米,垂直高度距离60米。
一块落石约8立方米,其余6块约2-5立方米。砸坏线路12米, 砸毁下行线1根接触网支柱,支柱断裂后侵入上行线限界。 经过紧急抢险,襄渝上行线于17:03分开通,中断行车1小时 40分;襄渝下行线于22:37开通,中断行车7小时31分。
②施工不当,未按施工组织设计将危石两端锚设钢绞绳, 直接在岩石上减载施工,加大对危石的扰动,导致岩体突发 崩塌是主要原因。施工负责人是中级工,不具备该工程施工 技术等级和经验,资质不够。现场检查监护人员检查不到 位,预想不足,检查观测不细致。施工安全措施不到位,未 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方案、防护措和应急预案,是导 致崩塌岩体撞击接触网支柱和线路的重要原因。
住破碎危岩,防止大块岩石掉落、崩塌。 2.一层探头下部支撑梁改为支撑墙,墙基为基岩,坡度趋
缓,有下基条件。支撑墙顶至二层探头脚层建地基横梁,以梁体
为基础,修建二级支撑封闭墙或支撑柱。 3.因破碎岩体打刷处理风险极大,计划在二级地基横梁浇
注完成后,施作封闭墙,并对破碎岩体架体架模注浆与封闭墙整
体浇注。 4.锚索加固整块危岩,长度在25—30米。同时对支撑墙和支
长度较长(20m—25m),且该坡面坡度陡,容易造成梁体在修建 过程中的垮塌。
2.工程脚手架搭设困难。 3.危石清理工作难度大。
初步方案二 1.对破碎探头岩层采用锚索和砼框架梁体加固。框架中部破
碎危石采取打刷和主动网防护。 2.先在破碎岩体周边锚绳,再用主动网罩住破碎危岩,防止
大块岩石掉落、崩塌,然后对危岩进行清除。 3.锚索长度在25—30米。 4.在山体后侧裂缝设置观测标。
2、处理方案: 因该处危岩破碎、体积较大,常规撬打处理耗时长,对 行车干扰大,安全控制难度大。路局工务处会组织设计院、 涪陵工务段现场会诊,决定采取控制爆破方式处理,同时邀 请西南交通大学工程爆破研究所的专家赴现场指导爆破排险。 3、施工准备 (1)现场抢险组织:涪陵工务段牵头成立爆破抢险组织, 召集车务、供电、电务、铁通、公安有关人员召开了爆破方案 总体布置会。介绍险情,各单位作好爆破施工安全预想、制定 出相关防护及抢修方案和运输组织预案。涪陵工务段制定详 细施工方案报铁路局。
现场总指挥 兰先锋(段长)
车务负责人 熊伟(副段长)
工务负责人
蹇明戈(副段长)
供电负责人
何在银(副段长)
胡晓明 (武隆站长)
防护组
爆破组 危石 线路组 后勤
处理组
保障组
陈锋 (车间主任)
安全保卫组 黄必安(所长)
电务组
铁通组
张浩(工长) 张兵(工长)
(2)工务段召开施工现场布置会,现场领导、专家和抢 险队员上山反复勘察、推敲爆破排险方案,制定出充分利 用岩石裂隙及失稳条件、布孔布药;合理控制爆后崩落岩 体块度尺寸;减轻作业过程中的人为扰动;高效、快捷、 安全彻底地排除险情的总体技术方案。同时,根据爆后岩 块的滚落冲击强度,制定出线路安全防护措施。
案例三:危石处置失败案例
1、失败案例之一:防护不力造成危石撞车 (1)事件概况 某段桥路重点维修工区班长带领职工2人、民工7人搜 山扫危并打刷。在距离线路轨面高8米处,存在一块估计约 0.5方的外露探头孤石,工长决定进行解小处理,民工用撬 棍撬落该孤石,从坡面剥离滚入道心,此时,一端关门防 护通知工长列车接近,工长立即通知通知两端防护拦停列 车,因列车已经过防护位置,采取制动不及,撞上落石。 经紧急救援,影响行车2小时46分。
撑柱采取横向锚索一并加固。 5.对该范围风化表层岩体挂网喷砼封闭,防止风化加剧。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体节理裂隙发育,多处岩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坡面危孤石 散落,在外因及自生重力作用下极易失稳造成不同规模的 崩塌。特别是K172+510右侧坡面,水平距离约120米,垂 直高度约150米,1#危石约1800—2000立方(见附图), 后背与母体脱落有裂缝,下部浆砌条石支撑左侧已被落石 砸损,竖向裂缝,对铁路危害较大。中国地调局、云南地 勘院等地质专家现场踏勘,建议搬迁避让。
施工难点: 1.砼框架梁是以一层探头为支撑基础,不能完全保证基础的
稳定性。 2.框架梁施工时,因岩层破碎严重,嵌入开挖深度不好控
制,安全隐患大。 3.工程脚手架搭设困难。 4.危石清理工作难度大。
三、确定方案:
对现场再次检查后,认为初步方案一基本可行:并作修订: 1.先对破碎岩体进行预加固处理:周边锚绳,再用主动网罩
二、建议方案
初步方案一 1.一层探头下部修建支撑梁,以梁体为基础,修建支撑封闭
墙。 2.先在破碎岩体周边锚绳,再用主动网罩住破碎危岩,防止
大块岩石掉落、崩塌,然后对危岩进行清除。 3.在清理后的岩层面支撑封闭砼墙体的方式处理。 4.锚索长度在25—30米。 5.在山体后侧裂缝设置观测标。
施工难点: 1.砼支撑梁体基础位置不好确定,因岩层破碎,支撑梁体的
(3)向地方政府通报,要求爆破时封航封路。地方政府 落实爆破点周边、乌江河道的人身安全卡控工作。召开爆破 施工准备会,落实了各项准备工作进展情况,并按照路局施 工电报要求,对施工中的安全保卫、爆破作业、抢修程序、 后勤保障等进行了详细布置。
4、处理危石 4:00时,工务驻站防护到武隆站行车室登记请点。 5:30分,各单位人员到位; 6:00时,现场总指挥对各路参战人员点名,确认到位 准备情况。 6:13分,供电段轨道车进入区间,对区间16#和31#电 杆支柱坠砣高度提高1米。 6:50分,供电轨道车到K188+110处作业准备。 6:55分,对土坎—中嘴两个区间停电,供电轨道车到 23号杆处对承力索、导线、回流线进行卸载。爆破组开始接 线。 6:58分,供电作业完毕,轨道车退出现场;轨道车退 出现场;工务继续铺碴、铺木枕保护线路。
危岩、落石处理 案例分析
案例一:渝怀线K188+060-+145清理危石
1、病害简况: 2007年7月30日11:35分,渝怀线武隆—中嘴区间 K188+125处左侧山体发生岩崩,其中一块上道后打坏路堤 侧栏杆。水害抢险结束后,涪陵工务段检查发现距线路水 平距离约15米、高约60米的坡面上仍残留有高5.5~7m、宽 4.7~5m、厚2.2~3m、约70余方的母体危石倒悬,裂缝贯 通,随时有崩塌的可能,极其危险。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5)在内六线K172+580~+700段铁路右侧与公路之间堑 坡面增设125米长的拦石墙。
(6)对该段范围内与母岩完全脱离的危岩解小清除,对 凹腔嵌补后采用主动防护网进行防护处理。
3、施工安全要点: (1)施工中应对高压线进行绝缘处理后才能对1#危石搭 设脚手架进行整治。 (2)施工中必须设置好防护,确保行车和人身安全。 (3)在对危岩进行锚索加固和支撑之前,必须用钢绳对 危石套牢临时加固处理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4)清理危石必须在点内进行,驻站、关门、工地防护 到位。
7:17分,总指挥确认防护全部到位后,下令起爆。 7:18分爆破。 7:23分,K188+072处撬危石,K188+125处对坡面清 除危石。 8:18分,K188+125坡面清危完毕,开始清除线路上石 块。 8:28分,拆除木枕,扒除道心内道碴。 8:40分,开通线路,供电轨道车到22号杆作业。 8:53分,线路上道碴全部清除完毕,供电轨道车向24 号杆方向作业。 9:30分,供电抢修完毕,对土坎—中嘴两个区间接触网 供电。 9:40分,供电轨道车退出区间。 9:45分,开通武隆—中嘴区间,对K188+060—145限速 25Km/h。
爆破前拉碴、铺木枕保护线路
爆破后线路情况
爆破后裂隙以外的危岩全部排除,最大块度仅1.5 m3左右,没有出现新的险情
清理坡面及线路上块石
案例二: 内六线K172危岩整治
1、病害简况: 2010年5月14日六盘水工务段水富桥路车间接水富县两 碗乡政府通知,两碗乡集镇后街(对应内六线K172+400900)连续发生两次崩塌落石,坡面还有巨型危石对铁路行 车安全构成威胁。调查发现,该段坡面岩性为块状砂岩夹 泥岩,斜坡中部及下部地形总体坡度180-550呈台阶状由块 石夹粘性土构成的崩塌堆积体,集镇、盐水公路及内昆铁 路就位于该段斜坡上。上部为厚层块状砂岩夹泥岩组成, 为高陡边坡,总体坡度650-900。砂岩底部由于差异性风化 作用,泥岩剥蚀较砂岩快,使上部岩体呈悬空状。坡面岩
坡面全貌及下方乡镇图片
附图1:1#危石约1800—2000立方
坡面危石
2、整治措施 (1)1#危岩由于受高压电线的影响,不能在下部挖基 进行支撑,采用对危岩下部完整性较好的岩体用锚索加固 处理后,在该岩体上部平台对危岩进行支撑。 (2)对2#、3#危岩体,采用桩基托梁基础,然后采用 C15片石砼进行支撑。 (3)在铁路右侧与公路之间堑坡面增设一道被防护 网,公路与危石带之间再增设一道被动防护网。 (4)对内六线K172+680~+880段线路右侧堑坡危岩采 用C15片石砼支撑、裂缝灌浆及预应力锚杆加固,同时对表 面破碎的危岩清除表面破碎层后用主动防护。
后勤保障组线路组处理组爆破组供电负责人防护组工务负责人现场总指挥兰先锋段长车务负责人熊伟副段长蹇明戈副段长何在银副段长车间主任安全保卫组黄必安所长电务组张浩工长铁通组张兵工长2工务段召开施工现场布置会现场领导专家和抢险队员上山反复勘察推敲爆破排险方案制定出充分利用岩石裂隙及失稳条件布孔布药
模块教学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