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名中的文化体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T型台/思想芦苇
中国人名区别于外国
人名之处,在于其大多蕴含
着丰富的内涵。

与文言文
有些类似,中国人的名字能
通过简单的几个字传达出
特定的意思——汉字的每
个字都有其固定的意思,又
能与其他字组合,在不同人
的理解和不同语境下呈现
出不同的含义。

我认为,中国人的人名
主要可以体现时代特征与
价值观。

先说说时代特征。

中国人取名的方
式有多种,总体来看,许多时期有避讳和
用排行称呼两种方法。

“避讳”体现了
中国古代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与思想压
制。

上层阶级连名字的用字都体现出一
种极其蛮横的“垄断性”——他们用过
的字平民百姓就不能染指;“以排行命
名”则体现家庭中的等级秩序,父兄为
大,强调“孝”与“顺”。

这两种起名方式
贯穿了中国古代历史,也代表着两种思
想立于封建社会的核心地位。

除此以外,各个时代还有其常用
的字词。

殷商时期,人们开始用干支纪
日,因此命名中常带“甲乙丙丁”等词。

周至春秋战国不讲究用字,人名随意简
单,如“孔丘”“李耳”,没有什么特殊
含义。

在汉唐这种鼎盛朝代,民风豪迈
勇猛,尤其唐代有尚武风气,故有“苏
武”“扬彪”“苏定方”之类名字。

魏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舍半
生给茫茫大漠敦煌的樊锦诗,在毕
业后毅然选择了这座千里之外的西
部小镇。

无论条件多么粗粝,无论
世外多么纷华,她都“能甘”于此,
“不染”于外,坚守五十余年。

他们
纷华不染,无畏浮云遮妄心,珍藏精
神的轻盈。

由此观之,一个人的一生是
平庸无奇还是璀璨夺目,能否做到
“粗粝能甘,纷华不染”堪称关键变
量。

所以,如何透过社会现象把握
生活的本真价值,如何穿越繁杂的
都市霓虹寻找自我的存在意义,如
何摒弃虚伪的觥筹交错和心理压力
实现最初的梦想,应该成为我们亟
待思考的一个问题。

谨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
们惟有粗粝能甘,纷华不染,方能成
为人中俊杰,昂首面对世界,踏歌而
行!
(指导教师:胡高清/编辑:关晓星)





















15
作文T型台/思想芦苇
“僧”“法”“宝”“玄”。

到了近现代,这种时代特征更为
显著,名字用字具体到了一些历史事件,如“建国”“援
朝”“建强”“学雷”,仅通过人名便可精准判断他出生
于哪个历史时期。

由此可见,人处于时代大环境下,受到的外部影响
具象到取名上。

与之相对,人们各个时代内心的价值观
也外化于名字上。

最突出的是人们从古至今对美德、
品行的追求,这种追求大多合乎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家思
想。

“德”,有以道德修己修身之义;“仁”,是儒家思想
的核心,所以古代社会“忠”“信”“智”“孝”“义”
这类字在名字中使用率都极高。

而在现代社会,取名除
重内涵外更注重音韵,追求和谐美观,标新立异,现成词
语和四字名也较以前更多,内容上更追求善与美,如“江
珊”“杨正气”等,有的寄托着父母对孩子的厚望,有的则
追求美感,取名更具多样性,体现出思想进步的特点。

自先秦以来,家族取名常常会以族谱为准。

同辈的
名字中必有一字相同,这些相同的字由族谱规定,寄寓了
人们对家族传承的希冀。

所以中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
多会以家为核心呈网状铺开,纵横交错,不断扩大,使整
个社会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同时,这种以名为形式的浅
层共同点,会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认同。

中国人无
比重视“家”,这种“家”不是西方以父母与孩子为核心
的“小家”,而是千秋万代这样的“大家”。

这一思想影响
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家和万事兴”“走亲访友”“四
世同堂”,这也是中国人重家国情怀的原因之一。

“名字”,尽管只是一个代号,却寄寓着丰富的情
感。

即使是古代平民所取的“贱名”,也代表他们面对时
代和命运时的向往。

中国人用名字传递希望,寄予了一
代又一代人生生不息的愿景。

(指导教师:刘昭文/编辑:李跃)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