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防控试验简报四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l州我址科技”2019-2
水稻病虫害防控试验简报四则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温州已经进入了水稻插秧的季节。

但近年来,在水稻的病虫害防控中,由于持续地使用农药,导致水稻二化螟等病虫害对杀虫剂已经产生较强的抗性,为了筛选更高效的防治药剂,各地对不同农药的防控效果进行了试验探索。

编者对2018年水稻病虫害防控相关试验进行整理,以期为今年的水稻病虫害防控提供参考。

(-)几种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对抗性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2018年在温州瑞安塘下早稻1代二化螟上,进行了3种化学农药和2种生物农药对抗性二化螟的防治效果试验。

结果表明,药后3d对二化螟防效最高的为5%阿维菌素乳油,每667n?施用140ml,防效达71.7%,化学农药的速效性显著高于生物农药。

每667n,施用5%阿维菌素乳油140、100ml及34%乙多•甲氧虫悬浮剂对二化螟防效较理想,为害稳定期保苗效果均高于85%,其中防效最佳的是每667m2施用5%阿维菌素乳油140ml o但天敌种群影响试验显示,每667m2施用5%阿维菌素乳油140ml对蜘蛛种群影响较大,蜘蛛减少率达40.5%,因此推荐使用34%乙多・甲氧虫悬浮剂和每667n?施用5%阿维菌素乳油100mlo
阿维菌素自2006年开始在温州稻田应用,2010年前的推荐用药量是每667n?施用1g(纯药量);本试验结果表明,每667n?施用阿维菌素3g(纯药量)的保苗效果仅为67.9%,5g(纯药量)以上方能获得理想防效。

瑞安市仙降街道二化螟田间种群2013年和2016年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倍数分别是15.3倍和52.9倍(南京农业大学病虫抗药性监测实验室测定),表明随着阿维菌素在温州市的长期田间应用,特别是2015年后,二化螟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上升明显。

在未来几年,虽然阿维菌素仍然可以使用,但是须密切关注其抗药性的增强。

34%乙多•甲氧虫悬浮剂自2015年在温州推广应用,是目前二化螟的主推药剂。

吴树业等于2016年在瑞安塘下1代二化螟1~2龄高峰期,每667m2施用34%乙多•甲氧虫悬浮剂30g,用药2次保苗效果为88%,本试验保苗效果89.8%,与此数据接近。

表明近年来虽然34%乙多•甲氧虫悬浮剂用药频繁,但田间防效依然良好,未出现明显的药效下降现象。

对天敌种群影响显示,每667m2施用34%乙多•甲氧虫悬浮剂30g,用药2次后,蜘蛛种群数量比对照有所增长,蜘蛛减少率为-18.9%,说明乙多•甲氧虫对天敌蜘蛛没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摘编,原文发表《浙江农业科学》2018年第12期)
(二)几种杀虫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比较
该研究对10%四氯虫酰胺SC、20%氯虫苯甲酰胺SC、30%苗虫威WG等10种药剂配方对1代二化螟的防效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10%四氯虫酰胺SC40ml/667m\20%氯虫苯甲酰胺SC 10ml/667m\6%阿维氯苯酰SC50ml/667m2这3种药剂处理对水稻1代二化螟的防效都很好,且10%四氯虫酰胺SC的成本最低,是最优选择。

3%阿维氟铃REC100ml/667m\3%阿维菌素
•20•
2019-2州丧业科枝
ME60ml/667m2这2个单剂防效均不理想,但减量后和45%毒死脾EC复配均提高了防效,但仍远不及10%四氯虫酰胺SC、20%氯虫苯甲酰胺SC、6%阿维氯苯酰SC这3种药剂处理配方。

(摘编,原文发表在《大麦与谷类科学》2019年第3期)
(三)不同药剂拌种对水稻穗前病虫害的控制效果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廛咲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和三氟苯曙咙3种药剂不同浓度拌种对水稻穗前纹枯病、卷叶螟和稻飞虱的防控效果。

结果表明,24%嘍咲酰胺悬浮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三氟苯嗨噪悬浮剂3剂量(20ml+10ml+15 ml、40ml+20ml+30ml、60ml+30ml+45ml)混合拌种,对水稻拔节孕穗期的纹枯病防效为75%~89%,对卷叶螟的保叶防效为68%-90%,对稻飞虱的防效为87%~97%,防效与拌种剂量成正比。

在纹枯病、卷叶螟和稻飞虱等病虫中等及偏轻发生年份,使用24%«咲酰胺悬浮剂20ml、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ml和10%三氟苯嗨噪悬浮剂15ml拌种,对水稻穗前病虫害可取得较好防效;重发年份可适当增加拌种剂量,或在病情、虫口激增前再增加1次叶面喷雾,保证控制效果,大大减少施药次数,节省大量人工成本。

适宜浓度的24%e咲酰胺、20%氯虫苯甲酰胺和10%三氟苯嗨噪复配拌种,对水稻纹枯病、卷叶螟和稻飞虱具有较好的防效,持效期可达60-90d,对水稻生长安全无药害,大大降低了本田期农药的使用次数,节省大量人工成本,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面积的化学农药污染,作为水稻害虫绿色防控的主要措施之一,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纹枯病、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等病虫中等及偏轻发生的年份,建议使用24%廛咲酰胺20ml、20%氯虫苯甲酰胺10ml和10%三氟苯囉除15ml复配拌种,对水稻穗前病虫害可取得较好防效;重发年份可适当增加拌种剂量,或在病情、虫口激增前再增加1次叶面喷雾,保证控制效果。

(摘编,原文发表《浙江农业科学》2019年第4期)
(四)阿维•甲虫脐等7种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在水稻处于分麋期,二化螟处于卵孵高峰,选取阿维・甲虫腓、甲维•甲虫耕、乙多•甲氧虫等7种药剂,并且分1次和2次施药对早稻一代二化螟进行防治。

试验结果表明,阿维•甲虫腓、乙多•甲氧虫、甲维•甲虫脐对二化螟防效较好,二化螟重发田块需在第1次药后7~10d后再施药1次,效果明显,这些药剂都是甲氧虫酰脐与阿维菌素、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的混剂;氯虫苯甲酰胺、三醴磷、杀虫单对二化螟的防效差,无论使用1次还是2次,保苗效果都在33%以下。

三哩磷近3年来害虫抗药性上升速度非常快,防效明显下降,2015年试验时药后15d的防效达90%以上,现在仅为21%,2018年抗药性达到了223.4倍,抗药性上升非常迅速,生产上应引起重视。

甲氧虫酰耕与阿维菌素、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的混剂效果较好,在二化螟对双酰胺类药剂抗药性日益增强的情况下,阿维•甲虫脐、乙多•甲氧虫、甲维•甲虫脐可作为替代对口药剂,有效控制二化螟为害,二化螟重发田块需在第1次药后7~10d再施药1次,以提升防治效果。

(摘编,原文发表《浙江农业科学》2019年第6期)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