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淡水龙虾稻田养殖方法[发明专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69120.4
(22)申请日 2019.04.04
(71)申请人 湖南华绿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411214 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杨嘉桥
镇龙华村下古组
申请人 杨俊彦 刘本坤
(72)发明人 杨俊彦 刘本坤 金小马 陈新联
杨卫红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代理人 陈思聪
(51)Int.Cl.
A01K 61/59(2017.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淡水龙虾稻田养殖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澳洲淡水小龙虾稻田养
殖方法,涉及生态养殖技术领域,以解决幼虾成
活率低和成造养殖成本极高问题,该养殖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S1稻田改造;S2放养前准备;S3虾苗
放养;S4虾苗喂养;S5日常管理,S6成虾捕捞。
本
发明方法其极大节省了劳动力,降低了种植成
本,提高了成活率,增强了效益,使抗病性和抗虫
害能力增强,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具有较大的
推广价值。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CN 110199924 A 2019.09.06
C N 110199924
A
1.一种澳洲淡水小龙虾稻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稻田改造:对稻田的田埂进行加高加固,并沿稻田周围开挖U型养虾沟,使稻田中央形成水稻种植区,进水沟单独进水,排水沟单独排水,进水口和排水口均用钢丝网或铁栅栏围住;
S2放养前准备:先将田水放干,曝晒一周,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灭田中的病菌,在稻田虾沟中种植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水生植物,再利用生石灰消毒处理;
S3虾苗放养:在5月份水稻栽秧后,按照6尾/M2的养殖密度将未带病原菌、经过药浴、抗病能力强的澳洲淡水小龙虾幼苗投放到水体中;
S4虾苗喂养:放苗头3天,以养虾沟中红沙虫、辅以绞碎的小杂鱼和碎肉为主;然后投约1个月的小杂鱼、下脚肉及植物性饲料;待虾苗长至6-7厘米时,可全部投喂轧碎的螺蛳、河蚌及适量的植物性饲料,日投喂量以吃饱、吃完、不留残饵为准;
S5日常管理:
S5-1:当虾体7厘米左右时,必须经过严格的挑选,将雌虾与雄虾分开,大小分开,每月挑选一次;
S5-2:每周加水15-20厘米,水质达到活爽,透明度为25-30厘米,并有足够的溶氧量,4mg/l以上,中后期,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在养殖中、后期,定期使用生石灰改良田水底质和补充钙质,每亩生石灰用量20公斤,全田泼洒;
S5-3:每周检测水质以及观察龙虾的生活状态并进行病害防治;
S6成虾捕捞:稻田收割后,先用地笼网和手抄网工具捕捉,最后再干池捕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澳洲淡水小龙虾稻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稻田改造还包括稻田排水口和田埂上应设防逃网,排水口的防逃网为8孔/cm的网片,田埂上的防逃网采用水泥瓦作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龙虾稻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水草覆盖面积占虾沟面积的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淡水龙虾稻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虾苗放养前进行试水和缓苗,所述试水的方法是先将少量的澳洲淡水小龙虾苗种,放在盛有拟放养稻田田水的容器中,待24小时虾苗不死,即可放养;所述缓苗的方法是将苗种在田水内浸泡1分钟,提起搁置2~3分钟,再浸泡1分钟,如此反复2~3次,让苗种体表和鳃腔吸足水分后再放养,以提高成活率。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澳洲淡水小龙虾稻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成虾捕捞的全部捕捞过程应在水温下降至15℃之前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澳洲淡水小龙虾稻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稻田收割后采用稻秆淹青方法将稻秆转换为饵料,为秋冬季澳洲淡水小龙虾繁育提供廉价、生态型饵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淡水龙虾稻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淹青方法的操作步骤包括:向稻田内缓慢加水,等稻桩返青长出二季稻后,分3~4次全部淹掉;第一次加水10厘米左右,以后逐步加水稀释,同时对水质进行处理,逐步加水逐步稳定,直到水位淹没内埂,接通田面与环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澳洲淡水小龙虾稻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虾苗
喂养中的植物性饲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原料:黄豆粉2-9份、豆饼粉5-15份、小麦粉6-18份、玉米粉4-12份。
一种淡水龙虾稻田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生态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淡水龙虾稻田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澳洲淡水龙虾,学名为四脊光壳南鳌虾,隶属于十足目拟螯虾科,又名红螯螯虾,原产澳大利亚,外形酷似海中龙虾,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种之一。
该虾体色褐绿,成熟雄虾的螯的外侧顶端有一膜质鲜红带,美丽好看,故又被誉为红螯螯虾。
澳洲淡水龙虾其特点如下:体大肥美,一般个体重100~200克,最大个体达500克;生长快,产量高。
该虾每年4~5月份放养,10~11月份收获,每亩鲜虾产量达400千克以上;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滑脆、味道鲜美香甜,风味别具一格;适应性强,能忍耐恶劣的气候环境,在水温5~35℃之间能正常生活;食性杂,既吃动物性饲料,也吃人工配合饲料和腐殖质,且粗生易养;经济效益高。
澳洲淡水龙虾不仅产量高,而且有极强的耐活力,便于长途运输。
鲜活大虾在国内外市场上倍受青睐,目前在西方国家、日本和中国港澳地区十分抢手。
[0003]目前稻田养虾多为克氏小龙虾,澳洲淡水龙虾稻田养殖由于技术瓶颈,暂无人养殖,主要原因有:水质达不到要求;幼虾成活率低,成造养殖成本极高;稻田养植方法不科学。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淡水龙虾稻田养殖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澳洲淡水小龙虾稻田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稻田改造:对稻田的田埂进行加高加固,并沿稻田周围开挖U型养虾沟,使稻田中央形成水稻种植区,进水沟单独进水,排水沟单独排水,进水口和排水口均用钢丝网或铁栅栏围住;
[0008]S2放养前准备:先将田水放干,曝晒一周,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灭田中的病菌,在稻田虾沟中种植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水生植物,再利用生石灰消毒处理;
[0009]S3虾苗放养:在5月份水稻栽秧后,按照6尾/M2的养殖密度将未带病原菌、经过药浴、抗病能力强的小龙虾幼苗投放到水体中;
[0010]S4虾苗喂养:放苗头3天,以养虾沟中红沙虫、辅以绞碎的小杂鱼和碎肉为主;然后投约1个月的小杂鱼、下脚肉及植物性饲料;待虾苗长至6-7厘米时,可全部投喂轧碎的螺蛳、河蚌及适量的植物性饲料,日投喂量以吃饱、吃完、不留残饵为准;
[0011]S5日常管理:
[0012]S5-1:当虾体7厘米左右时,必须经过严格的挑选,将雌虾与雄虾分开,大小分开,最好每月挑选一次;
[0013]S5-2:每周加水15-20厘米,水质达到活爽,透明度为25-30厘米,并有足够的溶氧
量,4mg/l以上,中后期,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在养殖中、后期,定期使用生石灰改良田水底质和补充钙质,每亩生石灰用量20公斤,全田泼洒;
[0014]S5-3:每周检测水质以及观察龙虾的生活状态并进行病害防治;
[0015]S6成虾捕捞:稻田收割后,先用地笼网、手抄网等工具捕捉,最后再干池捕捉。
[001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1稻田改造还包括稻田排水口和田埂上应设防逃网,排水口的防逃网为8孔/cm的网片,田埂上的防逃网采用水泥瓦作材料。
[0017]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2中水草覆盖面积约占虾沟面积的30%。
[001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3虾苗放养前进行试水和缓苗,所述试水的方法是先将少量的澳洲淡水小龙虾苗种,放在盛有拟放养稻田田水的容器中,待24小时虾苗不死,即可放养;所述缓苗的方法是将苗种在田水内浸泡1分钟,提起搁置2~3分钟,再浸泡1分钟,如此反复2~3次,让苗种体表和鳃腔吸足水分后再放养,以提高成活率。
[001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6成虾捕捞的全部捕捞过程应在水温下降至 15℃之前完成。
[002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稻田收割后采用稻秆淹青方法将稻秆转换为饵料,为秋冬季澳洲淡水小龙虾繁育提供廉价、生态型饵料。
[002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淹青方法的操作步骤包括:向稻田内缓慢加水,等稻桩返青长出二季稻后,分3~4次全部淹掉;第一次加水10厘米左右,以后逐步加水稀释,同时对水质进行处理,逐步加水逐步稳定,直到水位淹没内埂,接通田面与环沟。
[0022]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4虾苗喂养中的植物性饲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原料:黄豆粉2-9份、豆饼粉5-15份、小麦粉6-18份、玉米粉4-12份。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澳洲淡水小龙虾虾稻田养殖方法,其极大节省了劳动力,降低了种植成本,提高了成活率,增强了效益,使抗病性和抗虫害能力增强,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5]实施例一
[0026]一种澳洲淡水小龙虾稻田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S1稻田改造:对稻田的田埂进行加高加固,并沿稻田周围开挖U型养虾沟,使稻田中央形成水稻种植区,进水沟单独进水,排水沟单独排水,进水口和排水口均用钢丝网或铁栅栏围住;
[0028]S2放养前准备:先将田水放干,曝晒一周,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灭田中的病菌,在稻田虾沟中种植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水生植物,再利用青石灰消毒处理;
[0029]S3虾苗放养:在5月份水稻栽秧后,按照6尾/M2的养殖密度将未带病原菌、经过药浴、抗病能力强的小龙虾幼苗投放到水体中;
[0030]S4虾苗喂养:放苗头3天,以养虾沟中红沙虫、辅以绞碎的小杂鱼和碎肉为主;然后投约1个月的小杂鱼、下脚肉及植物性饲料;待虾苗长至6厘米时,可全部投喂轧碎的螺蛳、河蚌及适量的植物性饲料,日投喂量以吃饱、吃完、不留残饵为准;
[0031]S5日常管理:
[0032]S5-1:当虾体7厘米左右时,必须经过严格的挑选,将虾与雄虾分开,大小分开,最好每月挑选一次;
[0033]S5-2:每周加水15厘米,水质达到活爽,透明度为25厘米,并有足够的溶氧量,4mg/ l 以上,中后期,一般10天换水一次,在养殖中、后期,定期使用生石灰改良田水底质和补充钙质,每亩生石灰用量20公斤,全田泼洒。
[0034]S5-3:每周检测水质以及观察龙虾的生活状态并进行病害防治。
[0035]S6成虾捕捞:稻田收割后,先用地笼网、手抄网等工具捕捉,最后再干池捕捉。
[0036]所述步骤S1稻田改造还包括稻田排水口和田埂上应设防逃网,排水口的防逃网为8孔 /cm的网片,田埂上的防逃网采用水泥瓦作材料。
[0037]所述步骤S2中水草覆盖面积约占虾沟面积的30%。
[0038]所述步骤S3虾苗放养前进行试水和缓苗,所述试水的方法是先将少量的澳洲淡水小龙虾苗种,放在盛有拟放养稻田田水的容器中,待24小时虾苗不死,即可放养;所述缓苗的方法是将苗种在田水内浸泡1分钟,提起搁置2分钟,再浸泡1分钟,如此反复2次,让苗种体表和鳃腔吸足水分后再放养,以提高成活率。
[0039]所述步骤S6成虾捕捞的全部捕捞过程应在水温下降至15℃之前完成。
[0040]所述稻田收割后采用稻秆淹青方法将稻秆转换为饵料,为秋冬季小龙虾繁育提供廉价、生态型饵料。
[0041]所述淹青方法的操作步骤包括:向稻田内缓慢加水,等稻桩返青长出二季稻后,分3 次全部淹掉;第一次加水10厘米左右,以后逐步加水稀释,同时对水质进行处理,逐步加水逐步稳定,直到水位淹没内埂,接通田面与环沟。
[0042]所述步骤S4虾苗喂养中的植物性饲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原料:黄豆粉2份、豆饼粉5份、小麦粉6份、玉米粉4份。
[0043]实施例二
[0044]一种澳洲淡水小龙虾稻田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5]S1稻田改造:对稻田的田埂进行加高加固,并沿稻田周围开挖U型养虾沟,使稻田中央形成水稻种植区,进水沟单独进水,排水沟单独排水,进水口和排水口均用钢丝网或铁栅栏围住;
[0046]S2放养前准备:先将田水放干,曝晒一周,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灭田中的病菌,在稻田虾沟中种植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水生植物,再利用青石灰消毒处理;
[0047]S3虾苗放养:在5月份水稻栽秧后,按照6尾/M2的养殖密度将未带病原菌、经过药浴、抗病能力强的小龙虾幼苗投放到水体中;
[0048]S4虾苗喂养:放苗头3天,以养虾沟中红沙虫、辅以绞碎的小杂鱼和碎肉为主;然后投约1个月的小杂鱼、下脚肉及植物性饲料;待虾苗长至7厘米时,可全部投喂轧碎的螺蛳、河蚌及适量的植物性饲料,日投喂量以吃饱、吃完、不留残饵为准;
[0049]S5日常管理:
[0050]S5-1:当虾体7厘米左右时,必须经过严格的挑选,将雌虾与雄虾分开,大小分开,最好每月挑选一次;
[0051]S5-2:每周加水18厘米,水质达到活爽,透明度为28厘米,并有足够的溶氧量,4mg/ l 以上,中后期,一般12天换水一次,在养殖中、后期,定期使用生石灰改良田水底质和补充
钙质,每亩生石灰用量20公斤,全田泼洒。
[0052]S5-3:每周检测水质以及观察龙虾的生活状态并进行病害防治。
[0053]S6成虾捕捞:稻田收割后,先用地笼网、手抄网等工具捕捉,最后再干池捕捉。
[0054]所述步骤S1稻田改造还包括稻田排水口和田埂上应设防逃网,排水口的防逃网为8孔 /cm的网片,田埂上的防逃网采用水泥瓦作材料。
[0055]所述步骤S2中水草覆盖面积约占虾沟面积的30%。
[0056]所述步骤S3虾苗放养前进行试水和缓苗,所述试水的方法是先将少量的澳洲淡水小龙虾苗种,放在盛有拟放养稻田田水的容器中,待24小时虾苗不死,即可放养;所述缓苗的方法是将苗种在田水内浸泡1分钟,提起搁置3分钟,再浸泡1分钟,如此反复3次,让苗种体表和鳃腔吸足水分后再放养,以提高成活率。
[0057]所述步骤S6成虾捕捞的全部捕捞过程应在水温下降至15℃之前完成。
[0058]所述稻田收割后采用稻秆淹青方法将稻秆转换为饵料,为秋冬季澳洲淡水小龙虾繁育提供廉价、生态型饵料。
[0059]所述淹青方法的操作步骤包括:向稻田内缓慢加水,等稻桩返青长出二季稻后,分4 次全部淹掉;第一次加水10厘米左右,以后逐步加水稀释,同时对水质进行处理,逐步加水逐步稳定,直到水位淹没内埂,接通田面与环沟。
[0060]所述步骤S4虾苗喂养中的植物性饲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原料:黄豆粉5份、豆饼粉10份、小麦粉12份、玉米粉8份。
[0061]实施例三
[0062]一种淡水龙虾稻田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3]S1稻田改造:对稻田的田埂进行加高加固,并沿稻田周围开挖U型养虾沟,使稻田中央形成水稻种植区,进水沟单独进水,排水沟单独排水,进水口和排水口均用钢丝网或铁栅栏围住;
[0064]S2放养前准备:先将田水放干,曝晒一周,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灭田中的病菌,在稻田虾沟中种植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水生植物,再利用青石灰消毒处理;
[0065]S3虾苗放养:在5月份水稻栽秧后,按照6尾/M2的养殖密度将未带病原菌、未经过药浴、抗病能力强的小龙虾幼苗投放到水体中;
[0066]S4虾苗喂养:放苗头3天,以养虾沟中红沙虫、辅以绞碎的小杂鱼和碎肉为主;然后投约1个月的小杂鱼、下脚肉及植物性饲料;待虾苗长至7厘米时,可全部投喂轧碎的螺蛳、河蚌及适量的植物性饲料,日投喂量以吃饱、吃完、不留残饵为准;
[0067]S5日常管理:
[0068]S5-1:当虾体7厘米左右时,必须经过严格的挑选,将雌虾与雄虾分开,大小分开,最好每月挑选一次;
[0069]S5-2:每周加水20厘米,水质达到活爽,透明度为30厘米,并有足够的溶氧量,4mg/ l 以上,中后期,一般15天换水一次,在养殖中、后期,定期使用生石灰改良田水底质和补充钙质,每亩生石灰用量20公斤,全田泼洒。
[0070]S5-3:每周检测水质以及观察龙虾的生活状态并进行病害防治。
[0071]S6成虾捕捞:稻田收割后,先用地笼网、手抄网等工具捕捉,最后再干池捕捉。
[0072]所述步骤S1稻田改造还包括稻田排水口和田埂上应设防逃网,排水口的防逃网为
8孔 /cm的网片,田埂上的防逃网采用水泥瓦作材料。
[0073]所述步骤S2中水草覆盖面积约占虾沟面积的30%。
[0074]所述步骤S3虾苗放养前进行试水和缓苗,所述试水的方法是先将少量的澳洲淡水小龙虾苗种,放在盛有拟放养稻田田水的容器中,待24小时虾苗不死,即可放养;所述缓苗的方法是将苗种在田水内浸泡1分钟,提起搁置3分钟,再浸泡1分钟,如此反复3次,让苗种体表和鳃腔吸足水分后再放养,以提高成活率。
[0075]所述步骤S6成虾捕捞的全部捕捞过程应在水温下降至15℃之前完成。
[0076]所述稻田收割后采用稻秆淹青方法将稻秆转换为饵料,为秋冬季澳洲淡水小龙虾繁育提供廉价、生态型饵料。
[0077]所述淹青方法的操作步骤包括:向稻田内缓慢加水,等稻桩返青长出二季稻后,分4 次全部淹掉;第一次加水10厘米左右,以后逐步加水稀释,同时对水质进行处理,逐步加水逐步稳定,直到水位淹没内埂,接通田面与环沟。
[0078]所述步骤S4虾苗喂养中的植物性饲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原料:黄豆粉9份、豆饼粉515份、小麦粉18份、玉米粉12份。
[007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0080]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