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钠尿肽对心衰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型钠尿肽对心衰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目的:评价B型钠尿肽(BNP)水平对老年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8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住院的99例HF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荧光免疫法测定患者入院24 h 内的血浆BNP浓度,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生存率。

结果:(1)5年随访期间死亡38例,存率为61.6%,95%CI:52.0%~71.2%。

BNP升高组和正常组生存率分别为34.2%、78.7%(字2=20.137,P=0.000)。

(2)单因素分析显示,BNP、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动过速是影响HF预后的因素。

(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BNP(OR=4.377,P=0.000)和LVEF(OR=0.384,P=0.012)入选以死亡为结果变量的Cox比例风险模型。

结论:血浆BNP水平是预测HF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之一,BNP水平检测可以更好地评估心衰患者的危险程度,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评估药物疗效。

标签:B型钠尿肽;心力衰竭;预后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其患病人数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在欧美发达国家每年新增患者人数达150万,5年病死率高达59%[1]。

国内HF住院率占同期心血管患者住院总数的20%,5年病死率为40%[2],可见其预后与恶性肿瘤相似。

探讨影响HF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及早识别高危患者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对降低死亡率,改善HF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B型钠尿肽(BNP)是在心室容积扩张和压力负荷增加时所分泌的一种肽类神经激素[3]。

本研究通过测定血浆BNP水平,探讨BNP 对老年H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6月-2008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住院且资料完整的HF 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2例,女47例,年龄60~89岁,平均(73.25±8.14)歲,平均病程(10.45±5.43)年,包括冠心病心衰31例,高血压病心衰12例,心肌病心衰24例,风湿性心瓣膜病19例,其他因素心衰13例。

按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心功能Ⅱ级28例,心功能Ⅲ级53例,心功能Ⅳ级18例。

全部患者均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填塞、肝硬化腹水、不稳定心绞痛、非心源性呼吸困难、肺栓塞、内分泌疾病、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以及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1.2 测评方法及观察指标
患者入院24 h内取血,免疫荧光法测定BNP,Triage MetePro荧光免疫分析仪(美国Biosite Incorporated公司产品),BNP检测板,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据BNP测定结果将其分组:BNP≥100 ng/L为BNP升高组,BNP<100 ng/L为正常组。

7500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仪(美国惠普产品)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

所有患者均采集年龄、性别、病因、心律、NYHA分级等常规检查结果。

1.3 随访
收集预后指标资料并按照病历所记录的通讯方法,进行电话随访或家访。

生存时间以诊断为心衰的日期起至随访截止日期为准,随访时间为5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预后的生存率,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

2 结果
2.1 生存率
全组患者随访至2013年2月,随访期间死亡38例,5年生存率为61.6%,95%CI:52.0%~71.2%。

BNP升高组65例和正常组34例中5年生存率分别为34.2%和78.7%,两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0.137,P=0.000)。

见图1。

2.2 单因素预后分析
赋值:结局变量:生存=0,死亡=1;性别女=0,男=1;年龄552.15 pg/ml 的心衰患者心源性死亡的风险是BNP≤552.15 pg/ml患者的260倍(95%CI:1.43~4.75,P=0.002)。

因此,血浆BNP浓度可以作为临床判断HF严重程度及监测治疗效果的血清学指标。

LVEF也是预测HF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LVEF越低,死亡率越高。

许多文献中都有同样的结论。

邵春来等[9]的研究显示,LVEF低于0.3的心衰患者,随访390~480 d,死亡率为26.7%,而LVEF高于0.3者,死亡率为16.2%(P<0.05)。

Mc Donagh等[8]的研究显示LVEF分数低于0.4和高于0.4的心衰患者的4年死亡率分别为9.8%和3.4%(P<0.01)。

本结果显示,LVEF 高于40%的HF患者5年心源性死亡的风险仅是LVEF低于0.4者的0.384倍。

与文献[9]结果一致。

原因是LVEF分数反映有功能心肌细胞的数量和收缩能力,LVEF越低,表明有功能的心肌细胞越少,心肌纤维化和坏死的比例越大,心室重构越明显,心脏收缩功能越差,预后越差。

本研究单因素Cox分析结果发现NYHA、心动过速也是HF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但进一步通过Cox多元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未发现其是心衰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是病例数量少所致。

综上所述,血浆BNP浓度测定方法简捷、快速,不仅可用于HF的鉴别诊断,也可作为HF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但与LVEF结合起来可以更好的评
估心衰患者的危险程度,有助于科学治疗,评估临床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震宇,张抒扬.脑钠肽测定在心力衰竭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23):1884-1886.
[2]赵彦功,韩盈,郑静晨,等.B型钠尿肽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率的预测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0):1606-1608.
[3]宋琴,陆瑾钥,孔亦雯,等.评估B型钠尿肽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J].上海医学,2007,30(12):934.
[4]李岩,李乃静.B型脑利钠肽对于老年心衰患者的预测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11):1543-1546.
[5]蔡洪流,方强.血浆B型利钠肽浓度对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作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9):816-819.
[6]薛丽珠.严重心功能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和预后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7):2002-2003.
[7]Doust J A,Pietrzak E,Dobson A,et al.How well does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predict death and cardiac events in patients withhcan failure:systematic review[J].BMJ,2005,330(7492):625.
[8]Mc Donagh T A,Cunningham A D,Morrison C E,et al.Left ventficular dysfunction,natriuretic peptides,and mortality in an urbanpopulation[J].Heart,2001,86(1):21-26.
[9]邵春來,洪小苏,陈建昌,等.血浆脑钠肽联合左心室射血分数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J].中国循环杂志,2006,21(5):356-3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