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幼儿园教研组工作计划范例(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学年幼儿园教研组工作计划范例
一、形势评估:
本学期,我们小班教研组由六位教师构成,各班级的幼儿数量较多,这无疑带来了相当的挑战。

我们每位教师都具备优秀的思想品质,对工作充满热情,秉持严谨负责的态度,对集体荣誉感和工作投入度有着高度的认识。

教师们乐于奉献,无论是保教工作还是专业学习,都力求精益求精。

幼儿园为每个班级配备了电脑,这种现代科技设备的引入,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因此,我们秉持科研推动教研的宗旨,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借助多媒体工具开展各类活动。

在实践中学习和研究,以幼儿发展为中心,实施素质教育的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致力于培养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

二、指导原则:
在“二期课改”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的专业理论和技能作为支撑,更加关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研组应成为教师学习理论的平台,实践课改理念的桥梁,以及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的摇篮。

在教研活动中,教师共同研究幼儿的行为,共同反思教学实践,以科研为导向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保教质量,从而提升每次活动的质量,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三、教研目标:
1、通过多样化的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实践能力。

2、持续开展主题探究活动。

3、每位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集体探索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功能,使其成为教师提高业务能力的重要平台。

4、以“教师的有效引导”为主题进行研讨,切实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探索更适合小班幼儿的教育方法。

5、根据各班实际,共同研究,建立和培养幼儿的良好一日常规。

四、工作重点:
1、转变观念,真正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融入活动中,注重早期幼儿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化教育,以及以素质教育的启蒙为核心,注重基础性的课改理念。

2、将理念融入日常保教工作,开展适合小班幼儿的主题探究活动。

3、通过科研推动教研,教研促进保教,助力幼儿提高生活自理、社会交往和初步学习的能力。

4、探索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教学、评价和反思活动,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5、加强教师的技能技巧训练,如绘画、弹唱等。

2024学年幼儿园教研组工作计划范例(二)为提升实验数据整理的效率与质量,实验团队需强化工作主动性与创新性,以在教学中发挥示范作用。

应深化对科研方法的理解,仔细研读相关文献,以提高整体科研的专业水平。

为了推动我园科研工作的持续进步和健康发展,现制定以下计划:
1、根据园本课程发展需求及上学期实验情况,确定以下实验课题及负责人:
1)重点课题:“幼儿发展评价”市级课题研究,由穆文敏、陈俞负责(延续上学期研究);
2)园级课题:“园本课程研究”,全园范围内展开;
3)试点研究:“感受音乐,培养独特的音乐玩家”,由段帆、薛愔负责(延续上学期研究);
4)试点研究:“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由郑颖、王超琼负责(延续上学期研究)。

2、研究工作重点:
针对上学期的不足,对实验班管理进行以下调整:
1)加强实验班教师与专家、课题组成员的沟通。

实验负责人应强化对实际操作的指导参与,发现问题或有好的想法时及时与实验班教师交流。

每周至少一次正式交流,每月进行一次有专家参与的阶段性总结,以实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2)科研负责人应激发实验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强化其示范作用。

3)强化实验班的示范效应。

教研人员应及时发现并推广实验班中的优秀经验,通过教师交流会、现场观摩、经验文章推荐等形式,向全园推广,以促进幼儿园的全面发展。

各实验班具体工作:
重点课题:深化小一班的“幼儿发展评价”课题研究。

上学期,科研工作中,小一班在面对新生适应期时,教师需要时间了解幼儿,新教师组合需要磨合期。

虽然教师们进行了大量工作,调整了幼儿档案整理方式,但在记录、整理和评价分析方面仍有待提高。

本学期,小一班将着重以下工作:
1)提升教师的记录、整理意识和评价分析能力,通过灵活多样的记录形式,提高随时记录的意识,进行适宜的评价分析,调整教学计划。

2)调整并整理“幼儿发展评价指标”,尝试形成我园特色的评价标准。

3)根据幼儿情况,设计适合的幼儿发展评估表。

4)加强教师间的沟通,优化班级工作分配,有效利用工作时间。

音乐与数学教育研究:
1)在中三班继续探索音乐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提升幼儿的音乐素质,特别是舞蹈、肢体表现和歌唱能力。

2)在大三班继续研究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活动,加强幼小衔接的数学活动探索,结合对幼儿的观察分析,确定学期计划和教学重点。

所有科研课题鼓励教师自愿参与,课题负责人有权组建研究小组。

学期初,课题负责人需提出研究方案和学期研究重点,经讨论修改后执行。

研究方案应包括研究对象、方法、途径、资料收集等内容。

学期末,各课题负责人进行交流,总结课题研究进展,科研工作负责人将对成绩或问题进行总结。

对研究认真负责并取得成果的教师,将给予奖励或表彰。

四、大型活动:
1、组织各年级编制早操
2、组织幼儿春季户外活动
3、“三·八”节,以年级为单位举办“我爱妈妈”亲子活动
4、____月举办“国际象棋月”系列竞赛
5、“庆五一”家庭亲子环保小制作比赛
6、“幼儿园十周年园庆”系列庆祝活动
7、大班毕业典礼
2024学年幼儿园教研组工作计划范例(三)%青年教师群体占一定比例,他们充满活力,学术氛围浓厚,工作热情高涨,对新观念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2)高级教师群体以其坚定的工作态度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著称,他们的专业成长需求强烈,对全园的教育工作起到了引领作用。

(3)团队合作精神鲜明,形成了互助合作的团队文化,当个别教师遇到困难时,全体教师会积极提供解决方案。

不足之处:
(1)青年教师对课程质量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他们在课程实施中经验不足,能力有限,有时会出现敷衍了事的现象。

从期末的幼儿发展评估中可以看出,新教师与经验丰富的教师之间存在显著差距,这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2)研究氛围不够浓厚,教师在课题研究和专题总结方面缺乏经验。

(3)教师中满足于现状的情况较为普遍,他们缺乏自信,不善于展现自我能力。

2、研究背景分析:上学期我们实施了一课三研的课堂模式,教师的课程意识和整合理念有所增强。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在基础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对师幼互动价值的认识和行为的跟进需要进一步强化。

因此,本学期我们将以新教材实践为切入点,重点研究如何在游戏活动中提高师幼互动的有效性。

三、指导思想:根据幼儿园两年规划、园务计划、业务计划的要求以及教研组的实际情况,我们秉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确定“游戏活动中关注师幼互动性有效性的研究”为重点;以“完善幼儿园课程方案”为手段,推动园本活动课程的研究和推广;以小班教研组为平台,开展教学实践和研究,针对教师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进一步提升教师将教育理念转化为实际行为的能力。

四、工作目标:
1、进一步完善教研组建设,增强团队成员的归属感,提高他们在各类教研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2、增强教学研究的氛围,深入学习上海市学前教育五大文件,内化课程理念,深化课程改革,切实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以师幼互动的有效性为研究核心,以游戏活动为载体,进行有效反思和行为跟进,进一步提升教师实施课堂教育的能力。

五、主要工作内容与措施:
1、进一步完善教研组建设,增强团队成员的归属感(1)加强学习,深入研究上海市学前教育五大文件,深入了解中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加强中班活动设计的研究。

(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鼓励团队成员互相帮助,以开放和真诚的态度进行交流,以达到教书育人的最高境界。

(3)根据教研组共同商定的考核标准,做好每月的自我评估和考核,完善反馈机制,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4)发挥团队力量,收集和整理各类资料,逐步建立教研组的资料库。

2、加强教学研究:
(1)备课组活动,鼓励教师分享孩子的故事,收集和整理成孩子的案例集。

(2)深入研究新教材,加强一课三研的同课同构研究,特别是针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积累案例和方案资料。

(3)教研组研究重点是通过新教材的实践,开展“有效师幼互动的实践研究”,重点关注“游戏活动中师幼互动有效性的研究”。

(4)班组活动关注中一班的试点项目,创建“家长、教师及保育员三位一体研究的主题氛围”,加强以幼儿发展为导向的专题研讨,调整课程平衡内容,同时对幼儿的发展进行每月的自主测评分析。

3、日常工作:梳理和整理案头资料,重视资料积累,注重资料的实际应用及问题的记录。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实施幼儿园园本教参中的基地活动方案,利用周边资源,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基地活动,体现我园的整合特色。

结合主题,利用英语教师资源,梳理双语选择性课程内容。

4、家长工作:确保家长工作的实效性(1)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多种渠道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活动和幼儿的表现。

(2)积极向家长宣传育儿知识,举办专题讲座,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

(3)鼓励家长参与教学活动,体现我园整合教育的特点。

(4)支持幼儿参与家庭互动组活动,增强家园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