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阅读:《母亲有双顺风耳》阅读答案及解题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亲有双顺风耳
①这几年,我和姐姐相继在城里买了房。
73岁的母亲仍住在老家。
为了能经常和母亲团聚,每到周末,我都会和姐姐一起,回老家看看她。
②假日里,我和姐姐又一起回到老家。
我们在门前菜园一边种菜,一边闲聊。
我说:“这几年,我的颈椎疼得厉害,很不好受。
”姐姐说:“年纪轻轻,怎会颈椎疼啊?”我笑着说:“可能是经常对着电脑写作的缘故。
”
③我和姐姐说话的声音不大,却不料被正在井边洗菜的母亲偷听到了。
母亲一边朝我们走来,一边问我:“怎么了,颈椎疼得厉害?”见母亲过来,我们立即停止了说话。
姐姐连忙小声说:“妈虽然年纪大了,可她耳朵却特别好使,她在偷听咱们说话呢!”
④正说着,母亲已来到我们的身边,她用粗糙的手,摸了摸我的颈椎,说:“是啊,年纪轻轻,怎么就有颈椎病了呢。
以后要多运动运动,不要总坐在电脑前写呀写,挣那么多钱干吗?”
⑤在母亲眼里,我写作是为了钱,却不知我写作的快乐,一篇好的文章出炉,那种精神上的享受,母亲是不知道的。
⑥再一个假日,我和姐姐又回到老家,只见母亲从卧室里拿出一台颈椎治疗仪,对我说:“我去镇上医院问了医生,医生说,颈椎病疼得厉害,会引起头晕,此类病手术会有风险,医生建议还是给你买一台治疗仪。
”
⑦母亲还没有说完,我竟生出了万般感触。
原来,上次在老家,母亲偷听我和姐姐的谈话,并悄悄把我颈椎病的事记在心头,还特地花了好几百元,为我买了一台颈椎治疗仪。
⑧母亲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好几次。
去年暑假,母亲从农村来到我家。
吃完晚饭,我和妻子谈到城里买的蔬菜既不新鲜,而且还有残留农药。
我们在客厅说话,母亲在卧室里看电视。
没想到,母亲回家后,把门前的菜园扩大了一倍。
品种也从以前的青菜、萝卜、韭菜,扩大到扁豆、丝瓜、青椒等二十多个品种。
现在,只要我们回家,或是村里有人进城,母亲都会准备好一大堆新鲜蔬菜,托人捎来,或自己送来,真是让邻居羡慕不已。
⑨还有一回,母亲来我家小住,一天晚上,同事来找我聊天。
我们在客厅说话,母亲在卧室看电视。
我对同事说:“去年冬天我感冒咳嗽了好长时间不见好,总觉得现在穿什么保暖内衣、羽绒服,都不如小时候家里做的棉衣暖和。
就是棉衣太显臃肿,要不然穿着多舒服。
”同事说:“今年流行一种手工棉袄,用秋衣做里子,用花布做面料,穿出来一点不显胖。
”我们正说着,母亲从卧室出来了。
没几天,母亲就买来了布料,亲手给我做
了一件棉袄。
那年,母亲的棉袄陪伴了我一个温暖的冬天。
⑩我想起姐姐说的话,母亲总喜欢“偷听”我们说话。
其实,哪里是“偷听”,母亲对儿女的声音总是天生敏感,不论多么嘈杂的声音,她都能准确地听到儿女的声音;不论离得多远,她都能听到儿女内心的呼唤。
这就是天下母亲对儿女们爱的本能吧。
⑪前几年,父亲因病去世了。
年迈的母亲可能因为悲伤过度,耳朵越来越不好使了,有时我们和她说话,不得不抬高音量,可是奇怪的是,虽然每次我和姐姐说话的声音很小,她却听得一清二楚,让我很是纳闷。
有时,我觉得母亲像一只警觉的兔子,随时把耳朵伸得长长的,去捕捉儿女的声音。
⑫我想,所有母亲都是这个世界上听力最好的人吧,“顺风耳”的背后,其实藏着最深沉、最无私、最真切的母爱。
(1)根据选文内容,补全下面表格。
段落②﹣⑤⑥﹣⑦⑧⑨
内容母亲听到“我”
有颈椎病而担心A母亲为“我”
买颈椎治疗仪
母亲为“我”捎
送新鲜蔬菜
B母亲买来布
料给我做棉袄
(2)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母亲对儿女的声音总是
..天生敏感,不论多么嘈杂的声音,她都能准确地听到儿女的声音。
(4)选文第⑧段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5)选文标题有什么含义?
(6)请结合选文内容或者生活感悟,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父亲的爱,藏在他宽阔的肩膀中,那对肩膀,不辞辛劳地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母亲的爱,埋在她关切的双眼中,那双眼,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我的成长。
【考点】记叙文阅读综合.
【分析】这篇文章一共记叙了“我”和母亲的四件事:母亲听到“我”有了颈椎病而担心;母亲给“我”买来治疗仪;听到女儿们说蔬菜有农药残留,就在自家院子里种了很多的蔬菜;“我”与同事聊天,母亲就买来了布料,亲手给我做了一件棉袄;母亲在父亲去世后听力下降,但总能听清孩子们的谈话。
全文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真挚无私的爱。
【解答】(1)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
第1﹣5段写母亲听到“我”有颈椎病而担心。
第6﹣7段写母亲为“我”买颈椎治疗仪。
第8段写母亲为“我”捎送新鲜蔬菜。
第9段写母亲买来了布料,亲手给“我”做了一件棉袄。
(2)本题考查人物描写的方法。
“走”“摸”是动作描写;“是啊,年纪轻轻,怎么就有颈椎病了呢。
以后要多运动运动,不要总坐在电脑前写呀写,挣那么多钱干吗?”是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关心,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真挚无私的爱。
(3)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
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
“总是”,永远地,无例外地。
根据上下文和句意,可知母亲对儿女的话特别敏感,不管大小都能听见,这是母爱的表现。
(4)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
此类题需从内容和结构上来分析,文章中间段落通常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选文第⑧段画线句,承接着“母亲为我买颈椎治疗仪”一事,引出下面“母亲为我捎送新鲜蔬菜”“母亲布料,给我做棉袄”这两件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5)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含义的理解分析能力。
解答时,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标题的含义进行分析即可。
对文章标题含义的分析可以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来说。
从表层含义来说,指“能够听到随风而来之声音的耳朵”。
从深层含义来说,指母亲的耳朵总喜欢关注儿女们的谈话,只要母亲在我们附近,“我”说话的内容,总逃不过她的耳朵,表现母亲对孩子无私、真挚的爱。
(6)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要结合对“父爱”描写中句式和修辞进行仿写。
例如:母亲的关怀,埋在她关切的双眼中,那双眼,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我的成长。
答案:
(1)A.母亲为“我”买颈椎治疗仪。
B.母亲买来布料给“我”做棉袄。
(2)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生动形象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真挚无私的爱。
(3)“总是”指母亲对儿女的声音敏感度高,更表现母亲对儿女的关心。
(4)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5)表层含义:指“能够听到随风而来之声音的耳朵”,说明母亲听力好;深层含义:母亲的耳朵总喜欢关注儿女们的谈话,只要母亲在我们附近,“我”说话的内容,总逃不过她的耳朵,天下母亲对儿女们爱的本能,是对孩子的关心与牵挂,表现母亲对孩子无
私、真挚的爱。
(6)示例:埋在她关切的双眼中,那双眼,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我的成长。
【点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考查。
方法:一、段意合并法。
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
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二:要素串连法。
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
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