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盲肠肝炎病的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盲肠肝炎病的防治
李维勇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回龙镇畜牧兽医站618114)
摘要:鸡盲肠肝炎是一种原虫病,主要危害鸡只的盲肠和肝脏,对雏鸡危害严重,对该病的预防,要以加强饲养和消毒管理为主,同时积极消灭传播媒介,在发现患病鸡只后,要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病情扩大。
关键词:鸡盲肠肝炎;临床症状;防治;病原鸡盲肠肝炎是一种由组织滴虫在火鸡和鸡的盲肠和肝脏内寄生所引起的相关联机能紊乱的疾病,又被叫做组织滴虫病,该病在发病后期鸡只的血液循环功能发生受损,导致鸡头部位颜色呈紫黑色,根据该特征,也会称该病为黑头病。
本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和秋季的发病率较高,且对2~13周龄的雏鸡危害最为严重,通常成年患病鸡呈隐性感染,传播疾病。
1病原分析
鸡盲肠肝病的发病诱因是黑头组织滴虫感染。
黑头组织滴虫属于鞭毛虫纲单鞭毛科,成虫直径在3~15μm 之间,为椭圆形球体,没有包囊阶段。
黑头组织滴虫有两种形态,分别为寄生于组织细胞内以及寄生在盲肠腔内。
寄生于组织细胞内时,虫体没有鞭毛,直径在5~20μm 之间;寄生于盲肠腔内,虫体直径较大为5~30μm ,仅有一根鞭毛,并且具有鞭毛运动。
黑头组织滴虫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强,可以长时间存活,能够通过口腔对鸡只进行感染,在鸡只体内繁殖后又可以通过粪便排出,扩大传染。
2鸡盲肠肝炎的流行特点
鸡盲肠肝病的最主要传染方式是通过线虫卵进行传播扩散。
部分寄生于盲肠的线虫卵,组织滴虫较小,部分会被异刺线虫卵覆盖并包裹,然后再通过鸡只的粪便排出体外。
超过0.5%的异刺线虫卵中携带有组织滴虫。
组织滴虫在外界的生存能力强,适应范围广,通常可以存活2~3年。
鸡盲肠肝炎的侵害部位主要是盲肠和肝脏,随着病情的逐渐加深,患病鸡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导致患病鸡头部颜色变深,呈紫黑色,该病在一年四季中均可发病,但发病率受环境的影响,温暖、潮湿、雨水较多的春季和秋季是该病的高发季节,其他时间的发病率较低。
2~13周龄的雏鸡为该病的易感鸡群。
传染源主要是患病鸡以及阴性感染的成年鸡。
3鸡盲肠肝炎的临床症状
鸡盲肠肝炎的潜伏期通常为2~3周。
患病鸡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下降,羽毛杂乱无光泽,身体缩紧,站立时两个翅膀向下垂,嗜睡。
根据病情的不同,鸡盲肠肝炎可以分为急性发病和慢性发病两种,急性发病的患病鸡会发生下痢,粪便中含有血液。
慢性发病的患病鸡粪便是浅黄色或浅绿色的。
未经及时有效治疗的患病鸡,在发病后的1周左右会发生死亡,病程通常为7~21d [1]。
4鸡盲肠肝炎的病理变化
鸡盲肠肝炎的主要病变区域为盲肠和肝脏,解剖患病鸡可见盲肠部位有明显的炎症,可能是一侧盲肠病变,也可能是两侧
盲肠病变,坏死的盲肠肠壁增厚,表面有溃疡性病变,盲肠内有干酪样物质堵塞,切面为同心圆状;肝脏部位显著肿大,表面有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圆形病变,中央部位向内凹陷、周围向外凸起。
5鸡盲肠肝炎的诊断方法
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能够对该病进行初步诊断,但如果想要确诊需要使用生理盐水漂浮法检查虫体的生理特征。
6鸡盲肠肝炎的预防6.1消灭传播媒介
鸡盲肠肝炎的主要传播媒介为寄生在盲肠内的异刺线虫虫卵,所以对该病的预防,驱虫是关键,也是预防该病的基本措施。
通常采取的预防措施是口服盐酸左旋咪唑25mg/kg ·体重或口服丙硫苯咪唑30mg/kg ·
体重,能够有效的驱除盲肠异刺线虫,或者使用驱虫净消灭传播媒介[2]。
6.2加强饲养管理
对于鸡盲肠肝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可以使用,所以对本病的预防要采取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管理的方式,降低发病率。
首先要定期消毒鸡舍,通常情况下使用2%氢氧化钠对鸡舍内环境进行消毒,鸡舍内的料槽和水槽也要进行清洗和消毒。
每日清洁鸡舍,对垃圾和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保证鸡舍内的温度和湿度在合理的范围内,并且要注意养殖密度,保证鸡舍内的空气清新。
加强饲喂管理,提供营养充足的饲料和干净的饮水,认真保存饲料,禁止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防止饲养管理不当导致的患病。
6.3提高营养物质的供应
鸡只的饲料要营养均衡以满足生长发育所需,除了合理选择饲料种类外,要适当的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生物素、胆碱、蛋氨酸以及亚硒酸钠等抗脂肪肝因子,能够有效的预防鸡盲肠肝炎的发生,各个营养素的搭配要均衡,防止过量采食导致鸡只过肥。
7鸡盲肠肝炎的治疗措施
当鸡场中发生盲肠肝炎时,要及时对患病鸡进行诊断,找出导致患病的原因,同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治疗方案可参考如下,使用甲硝唑药粉添加到饲料中,搅拌均匀后令鸡只采食,连续饲喂3d 左右,症状能够得到改善,此时要继续治疗2d ,加强治疗效果,使患病鸡康复。
或者使用20%的地美硝唑与水以1:4比例混合均匀,令鸡只饮水,连续治疗7d ,此种方法治疗过程中要配合使用多种维生素,治疗效果较好。
或者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0g 麦麸、200mg 蛋氨酸、2g 氯化胆碱、20IU 维生素E ,连续治疗15d ,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或者在每吨饲料中添加550g 胆碱、63g 硫酸铜、33mg 维生素B 12、550g 蛋氨酸,同时将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提高1%~2%,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3]。
参考文献
[1]刘志良.鸡盲肠肝炎防治[J].畜禽业,2017(z1):87.
[2]顾家英,郭苗苗,王小波,等.鸡盲肠肝炎的病理诊断[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1):82-83.
[3]张雪梅,张雪莲.肉鸡盲肠肝炎的诊断与防治[J].现代畜牧科技,2016(3):111.
23
作者简介:李维勇(1968.9-)男,大专,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防疫、仔猪骟割、疫苗物资管理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