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纸的力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数学教案:《纸的力量》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和观察,探索纸的承重力与折叠方式、形状之间的关系。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让幼儿理解纸的承重力与折叠方式、形状的关系。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2、难点
帮助幼儿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出纸的承重力变化的规律。

三、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
各种纸张(如 A4 纸、卡纸、报纸等)若干。

积木、玩具小汽车、小玩偶等重物若干。

一次性杯子、胶水、剪刀等工具。

2、经验准备
幼儿对纸张有一定的认识和使用经验。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
教师展示一张 A4 纸,提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纸可以用来做什么?”引导幼儿回答。

教师继续提问:“那你们觉得这张纸能承受多重的东西呢?”引发幼儿的思考和猜测。

2、操作探索
第一次实验
教师将 A4 纸平放在两个一次性杯子中间,然后在纸上轻轻放置一块积木,观察纸的变化。

提问幼儿:“纸怎么样了?为什么纸承受不住积木的重量?”引导幼儿思考。

第二次实验
教师将 A4 纸对折一次,再次放在两个杯子中间,然后尝试放置积木。

提问幼儿:“这次纸能承受住积木了吗?和刚才有什么不同?”
第三次实验
教师将 A4 纸对折两次,重复上述操作,并逐渐增加积木的数量。

引导幼儿观察并记录每次实验中纸能承受的积木数量。

形状改变实验
教师将纸折成波浪形、三角形、圆柱形等不同形状,放在杯子中间,尝试放置重物。

提问幼儿:“哪种形状的纸能承受更重的东西?为什么?”
3、小组合作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不同的纸张和工具,让幼儿自己尝试通过折叠和改变形状来增加纸的承重力。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4、分享交流
请每个小组的代表分享他们的实验结果和发现。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总结纸的承重力与折叠方式、形状之间的关系。

5、拓展应用
教师提问:“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纸的这种力量做些什么呢?”
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展示一些利用纸的承重力原理制作的物品,如纸桥、纸塔等,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6、活动总结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通过实验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五、活动延伸
1、在美工区投放各种纸张和材料,让幼儿继续探索纸的力量,并
尝试制作相关的手工作品。

2、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进行类似的实验,分享自己的发现。

六、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避免重物掉落砸伤。

2、教师要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工具,如剪刀等。

3、活动结束后,引导幼儿收拾好材料和工具,培养良好的习惯。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能够在亲身体验和操作中,直观地感受纸的力量,了解纸的承重力与折叠方式、形状的关系,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为今后的
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