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女子柔道运动员赛前体重控制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女子柔道运动员赛前体重控制分析
作者:王丽静,庞变花
来源:《武术研究》 2016年第11期
摘要:文章运用数理统计法以我国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赛前控制体重为研究对象,对参加2015 年全国女子柔道冠军赛的运动员赛前控制体重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女子柔道运动员参加2015 年全国女子柔道冠军赛体重变化的动态监控,运动员在比赛时都能降到参赛标准体重以下,运动员快降体重期体重下降明显,以期为今后女子柔道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的赛前体重控制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女子柔道赛前控制体重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11—0085—04
1 研究目的
柔道是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我国女子柔道是中国队在奥运会中重要的夺金点。

柔道项目对于运动员的体重级别有一定的限制,运动员往往为了获得胜利通过减轻体重来参加较低级别的比赛。

柔道运动员的赛前训练计划,除了要使运动员的技能和体能处于最佳竞技状态外,安全、准时降重是柔道运动员赛前训练中不容忽视的。

本研究选取我国6 个级别中各3名运动员共计18 名女子柔道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对运动员参加2015 年全国女子柔道冠军赛前控制体重进行全程调查和分析,探索女子柔道运动员合理赛前控制体重方法,为今后女子柔道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的赛前体重控制提供参考意见。

1.2 研究内容
1.2.1 柔道运动员降体重的理论与实践
在对柔道项目控体重的研究中和了解过程中,有研究认为:无论是减体重还是控体重,在原有训练内容基础上,都要适度融入有氧练习,如骑自行车、慢跑、爬山、游泳等力量练习运动,通过训练内容不断变化,降低运动员的厌烦情绪。

运动员还应在减重期间应进行高、中、低训练强度相交叉的长时间运动。

通过合理的赛前训练节奏变化、适时监控并掌握合理的训练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安排,使运动员的体重呈波浪式下降,在完成控降体重目标的同时保持运动员良好的身体机能状态和竞技能力。

控降体重必须有系统计划,该计划应包括营养干预、心理干预、训练干预、管理干预等综合干预措施;大幅度控降体重计划要分阶段、有步骤实施;控降体重与保持身体机能、竞技能力有机结合。

柔道运动员减体重通常采用的措施是控制饮食和脱水,这必定伴随着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营养物质的丢失。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参加2015 年全国女子柔道冠军赛的6 个级别、18 名队员为研究对象,选取-
48kg、-52kg、-57kg、-63kg -70kg、-78kg 这6 个级别,每个级别选取3 名运动员。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收集大量有关控制体重的相关论文和专著。

重点收集、整理、分析柔道运动
员赛前控制体重的资料,为本研究的顺利进行奠定理论基础。

2.2.2 测试法
对参加2015 年全国女子柔道冠军赛的18 名女子柔道运动员赛前控制体重期间的体重变化进行统计,为本研究的提供数据支持。

2.2.3 实地考察法
深入北京市女子柔道队、八一女子柔道队,了解她们赛前控制体重的计划、控体重方法、
赛前体重的变化情况,以实地观察的运动队控制体重的划分、方法为主要框架,构建女子柔道
运动员赛前体重控制的依据、方法及效果。

2.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7.0 对运动员赛前控制体重的体重进行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柔道运动员赛前控制体重的重要性及生理学依据柔道运动员理想的减体重的方法是消
耗多余的脂肪,单纯控体重的柔道运动员应以缓慢的能量负平衡为主,减少的成分应该尽量是
脂肪。

柔道运动员减体重期内应通过少许进食和使用营养强化剂进行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
的适量补充,特别要减少脂肪的摄入,柔道运动员赛前控体重使用赛前缓慢减体重与快速减体
重相结合方法,比单纯赛前快速减体重的方法对体能、技能和身体健康的影响更小[9]。

3.2 女子柔道运动员赛前控制体重的计划安排
3.2.1 女子柔道运动员赛前控制体重的阶段划分
2015 年全国女子柔道冠军赛比赛时间是4 月15-18 日,教练员根据比赛日程的安排,将
运动员赛前控制体重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控体重训练期、慢降体重期和快降体重期(见表2)。

3.2.2 女子柔道运动员赛前控制体重训练计划
本研究将参加2015 年全国女子柔道冠军赛运动员控制体重期间的训练安排按照控制体重
的三个时期进行划分,运动员控制体重的训练安排见表3。

3.3 女子柔道运动员控重期间的体重变化
在研究过程中,赛前两个月采取每天秤重,赛前一周至比赛每天进行三次称重,对运动员
的体重进行严格监控。

通过绘制图表,了解运动员的体重变化情况。

2015 年全国女子柔道冠军赛各级别3 名运动员体重变化情况见图1。

从图1 可知,-48kg 级三名运动员赛前体重在比赛日能够控制在标准体重范围内,初期体
重下降较为平缓,到临近比赛,体重下降幅度较大。

从图2 可知,-52kg 级三名运动员赛前体重在比赛日体重都回归到标准体重范围内,初期
体重下降较为平缓,从4 月8 日开始,到临近比赛,体重下降幅度较大。

从图3 可知,-57kg 级三名运动员赛前体重在比赛日体重都回归到标准体重范围内,初期
体重下降较为平缓,从4 月8 日开始,到临近比赛,体重下降幅度较大。

从图4 可知,-63kg 级三名运动员赛前体重在比赛日体重都回归到标准体重范围内,初期
体重下降较为平缓,从4 月8 日开始,到临近比赛,体重下降幅度较大。

从图5 可知,-70kg 级三名运动员赛前体重在比赛日体重都回归到标准体重范围内,初期
体重下降较为平缓,从4 月8 日开始,到临近比赛,体重下降幅度较大。

从图6 可知,-78kg 级三名运动员赛前体重在比赛日体重都回归到标准体重范围内,初期
体重下降较为平缓,从4 月8 日开始,到临近比赛,体重下降幅度较大。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从各阶段分析看出,运动员控制体重时间较长,从3 月初至4 月15 日开始的比赛日,接近50 天的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运动员的体重不断呈下降趋势。

(2)从4 月8 日
开始到比赛日,运动员的体重下降到了目标体重以内,比赛日运动员体重降到参赛标准体重以下,然后控制体重直至比赛。

(3)通过对女子柔道运动员参加2015 年全国女子柔道冠军赛体
重变化的动态监控,结果表明,所有运动员都有经历比较明显的快降体重阶段,运动员的在控
体重期体重下降相对平缓,到了赛前一周便出现幅度比较明显的降体重,体重下降明显超过之
前的控体重期。

4.2 控重建议
(1)赛前体重控制是柔道比赛的关键环节,不科学的控制体重会对运动员身体造成伤害,直接导致运动能力下降,对比赛成绩发挥会产生不利影响。

2015年女子柔道冠军赛运动员控体
重训练期按 1周大负荷,1 周小负荷交替训练;慢降体重期不同负荷强度交替进行;快降体重
期为大强度小负荷量训练。

(2)赛前运动员控制体重分为控体重训练期、慢降体重期和快降体重期,控体重保持一定体重和体脂以保大强度训练;慢降体重期一个星期内减少自身体重2%-4% 之间;快降体重期一个星期内体重减少超过自身体重的4% 或每天减体重超过自身体重1%。

(3)快降体重期是女子柔道运动员赛前控制体重的关键环节,在这一阶段运动员主要通过控制饮食、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通过桑拿浴、控体重服控制体重。

快降体重期间,部分体重下降幅度
较大的运动员只喝粥,长期穿控体服进行训练,以确保赛前体重控制在参赛体重范围内。

(4)赛前一周运动员进入赛前体重快减期,体重的快速下降会对运动员的心理和身体产生一定的不
适反应,不合理的降体重会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伤害,使运动员免疫力下降、代谢失调、体力
下降、心理负担过重,使中枢神经系统和机体某些内环境的功能紊乱,运动员会出精神不振,
身体机能状况下降,运动能力减弱,血液粘滞性增大,不能保持良好的训练能力和竞技水平,
直接导致运动员运动能力下降,对比赛成绩的发挥有很大的影响。

教练员在制定运动员赛前控
制体重的训练计划时要根据运动员的个体差异而安排,同时还要重视日常饮食及营养的搭配,
教练员要加强对降体重较多的运动员的医务监督。

参考文献:
[1] 高顺, 裘艺. 拳击运动员降、控体重对LBA、HB的影响研究[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2 (26): 27-28
[2] 胡泊, 李向阳. 运动员减体重的医学监控[J]. 湖北体育科技, 2001 (04): 65-66
[3] 冯连世, 黄徐根等. 运动员减体重研究现状[J]. 体育科学,2005(9):59-68
[4] 郑念军, 韩炜等. 优秀摔跤运动员赛前减( 控) 体重个性化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1):50-56
[5] 杨则宜等. 运动员快速减体重期水和电解质代谢和补充[J]. 中国运动医学杂
志,1992(2):1.
[6] 龙谦. 运动员如何控体重[J]. 体育师友,2004(4):59
[7] 周璞, 费杰. 赛前训练节奏对女子柔道运动员控降体重的影响[J]. 消费导
刊,2009(1):190.
[8] 林岭, 陈星彪. 备战雅典奥运会女子柔道控降体重的个案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10):1355-1357
[9] 殷松茂. 柔道运动员赛前控制体重的科学方法及营养安排[J]. 河北北方学院学
报,2009(10):80-82.
[10] 刘姝, 朱威. 赛前训练节奏对男子柔道运动员控降体重的影响[J]. 体育科
学,2005(4):46-50.
[11] 李霞, 钟无非, 黄仁楚. 影响摔跤运动员成功控体重主要因素的分析[J] 体育世界·学术,2007(4):65
[12] 尚延侠. 重竞技运动员慢性控重问题[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4):59 -63 .
[13] 刘卫军. 中国国家柔道运动员赛前训练节奏安排的研究[J]. 中国体育科
技,1999(35):28-29.
[14] 牟增慎, 杨洁. 大强度训练阶段柔道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变化及分析[J]. 运动医
学,2007(29):97-98.
[15] 赵治山. 柔道运动员赛前减体重方法探讨[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2):107 -108 .
[16] 史仍飞. 女子举重运动员减重训练期营养水平及血液生化指标变化[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6(3): 45-48.
[17] 冯连世, 黄徐根等. 运动员减体重研究现状[J]. 体育科学,2005(9):59-68.
[18] 郑建民.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赛前降体重若干问题的探讨[J]. 体育科学研
究,2006(6):28-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