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A4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A4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枋……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

”为此,美国()
A.实施马歇尔计划B.推行杜鲁门主义
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推动欧洲走向联合
2、有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据此,他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A.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B.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D.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3、“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报告”应出自于()
A.中共八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八大D.中共十九大
4、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

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
①“民主”“科学”②三民主义③变法图强④“自强”“求富”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④②③D.④②③①
5、“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查处了一大批违法违纪案件,纯洁了党员干部队伍,凝聚了党心、民心。

这说明了中共中央()
A.加强反腐败斗争的决心B.加强了经济体制改革
C.加强了文化体制改革D.加强了社会体制改革
6、一五计划时期我国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A.轻工业 B.重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农业
7、中国在2001年加入了被誉为“经济的联合国”的国际组织,它是()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
8、“转换经营机制”“产权清晰”“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等流行语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
A.农村新貌B.国企改革C.城市发展D.法制建设
9、1950—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实行的是()A.农民土地所有制 B.地主土地所有制
C.集体土地所有制 D.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10、洋务运动时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下列史实能映证这一思想的是()
A.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京师大学堂 D.创办轮船招商局
11、下列年代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B.放弃攻打中心城市计划
C.建立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 D.重视发挥农民革命作用
12、伟大的转折指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

“转折”体现在()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重心
D.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
13、林伯渠说:“对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这段话旨在强调()
A.辛亥革命意义重大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14、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
最有意义的是()
A.农民成为土地主人B.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D.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15、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他以身作则,亲自带队到灾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泥沙的调查研究工作,为抗灾防灾积累了第一手资料,被人民称为“党的好干部”,他是()
A.王进喜B.焦裕禄C.雷锋D.孔繁森
16、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决议。

五年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下列成就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是()A.鞍山钢铁公司 B.武汉长江大桥 C.沈阳飞机制造厂 D.青藏铁路17、1949年9月,为筹备建立新中国而召开的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D.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8、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讨论通过的()
A.国旗B.国微C.代国歌D.首都
19、1956~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能够全面反映这一历史阶段特征的是()
A.遭到建国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C.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新中国建立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是()
A.宪法 B.《临时约法》 C.党章 D.《共同纲领》
21、民族民主运动贯穿于整个世界近现代史。

下列人物与运动名称搭配正确的是
①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②扎格鲁尔—埃及华夫脱运动()
③玻利瓦尔—古巴独立运动④卡德纳斯—墨西哥改革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
22、下图是某同学进行历史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请推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北伐胜利进军B.抗日战争的胜利
C.国共两党合作D.国民党的革命历程
23、“从今往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

”据此可知,党和国家确定的工作中心是()
A.经济建设B.阶级斗争C.拨乱反正D.改革开放
24、下图为我国1978年与1998年工业经济形式构成对比示意图。

该图所反映的变化,表明我国()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公有制经济不再占主导地位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完成D.社会主义制度发生根本改变
25、杨天石指出:“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

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

”据此判断,这次革命的旗帜是()
A.自强求富 B.维新变法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1851—1875年),粤匪扰乱。

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

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


材料二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是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咸同年间清廷多“病”缠身的原因。

(2)辜鸿铭为什么称“湘乡曾姓者”为“时髦”的郎中?
(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伤感”的主要原因。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

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太平军叛乱》材料二洪仁玕在1859年发表的《资政新篇》中概括地提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

洪仁玕所提出的开设现代银行、颁发专利权、建造铁路和轮船以及发展采矿业等建议表明,他对西方力量所在的若干因素抱着全心全意的、虽然认识很不全面的赞赏态度。

这些建议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太平天国是怎样进行“社会革命”的。

为什么“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2)为什么说《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分析这种转变未能成功的原因。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转变说明了什么?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漫画《玩弄于股掌之上》由马星驰创作于1919年2月(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

材料二:学生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

材料三:下图,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示意图
材料四: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成燎原;90年艰苦辉煌,60余年国运昌隆,气壮山河,声震寰宇!90年前,中国共产党为黑暗的中国点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90年后,《建党伟业》追本溯源,去寻找和讲述光明源头的故事。

——《建党伟业》中的特殊数字解读(1)材料一漫画中“穿和服的人”指的是日本,“坐在这位身着和服的人身上的人”则指中国当时哪个政府?联系巴黎和会对华决定,简析漫画反映的主要史实。

(2)材料二中的“口号”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三中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什么地方建立起来的?
(3)材料二、三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关系?
(4)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材料四中的“数字”:从“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

到90年后的今天中共党员8000多万,这一数据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A
2、C
3、D
4、B
5、A
6、B
7、D
8、B
9、A
10、D
11、D
12、C
13、A
14、A
15、B
16、D
17、A
18、B
19、B
20、D
21、A
22、C
23、A
24、A
25、C
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
1、(1)原因:遭受西方列强侵略;遭到农民起义(或太平天国起义)的沉重
打击;白然经济开始解体。

(2)原因:他较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率先创办了洋务企业。

(3)主要原因: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1)说明: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国库(圣库)制度,平均分配产品。

原因:小农经济的存在。

(2)转变: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近代工业和各项近代事业。

原因: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战争的紧张环境;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3)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3、(1)中国北洋政府。

主要史实:在巴黎和会上,列强操纵了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揭露了日本吞并山东的野心。

(2)五四运动。

上海。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干部和组织基础。

(4)1921年。

启示:中国共产党从秘密组织到世界第一大政党——中国共产党,90年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进步的政党,代表了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

(类似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