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认识国家 第六节 巴西教案1 (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8.6巴西教案湘教版(1)
![七年级地理下册8.6巴西教案湘教版(1)](https://img.taocdn.com/s3/m/6e263035360cba1aa911da3d.png)
《巴西》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指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
2、学会结合地形与气候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
3、了解巴西的首都和主要城市.4、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读图、绘图、填图、析图,讨论、阅读的过程中认识巴西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及人文特征.2、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1 、激发环境忧患意识,懂得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人类活动协调发展的必要性.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学会倾听与尊重二、教学重点巴西自然地理环境突出方法:运用地图进行探究学习,读图、看图、画图、议图,让学生多次“接触”地图,感知地图,学习和掌握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
三、教学难点: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保护突破方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四、教学准备:有关地图、景观图片,自制幻灯片五、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比较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不知道2014年世界杯在哪里举行吗?大家猜猜这是哪个国家?(学生猜)过渡: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巴西,感受它的魅力,从地理角度更多地了解它,认识它。
足球王国──巴西(二)新课讲解一、巴西的自然环境1、巴西地理位置活动一:动手绘图,动眼观察,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课件展示“世界政区图”,在世界政区图上,突出巴西的轮廓,让学生找出并指出,然后:①提问:“长期以来,巴西一直被人们誉为南美的“巨人”,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②请每人拿出一张白纸,仿照教材上的图,画一幅巴西轮廓图,并在自己画的轮廓图中填出赤道、南回归线、大西洋.然后小组成员之间交流修改所画地图,教师巡视并适当点拨。
③课件展示:突出赤道、南回归线,大西洋的名称,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巴西的位置特点:绝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热带,东部濒临大西洋.明确巴西是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过渡:下面,就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这个热带王国的自然风光吧。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节巴西》说课稿1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节巴西》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14365ea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1.png)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节巴西》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节巴西》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巴西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让学生了解巴西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南美洲有一定的了解。
但巴西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对学生来说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巴西的地理特点和人文风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等基本国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学会分析巴西的地理特征,提高地理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关爱地球、保护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
2.教学难点:巴西的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巴西的地理特点和人文风情。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等,直观展示巴西的地理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巴西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巴西这个国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巴西的基本国情,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3.课堂讲解:结合教材内容和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
4.案例分析:分析巴西的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特点,让学生深刻理解巴西的国情。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素养。
湘教版七下地理8.6巴西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下地理8.6巴西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8afb6e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9.png)
湘教版七下地理8.6巴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8.6巴西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了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课通过讲解巴西的基本情况,使学生了解巴西这个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南美洲有一定了解。
但学生对巴西的认识相对较为有限,对本节课的内容兴趣浓厚。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地图、图片等材料,直观地了解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材料,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提高学生地理知识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基本知识。
2.难点:巴西的自然地理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巴西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巴西的经济发展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自然地理特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讨论法:分组讨论巴西的文化特色,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巴西的地图、图片等教学素材。
2.准备与巴西相关的视频资料。
3.准备学生讨论的分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巴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关注巴西这个国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对巴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读图析图,分析巴西的自然地理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
4.巩固(5分钟)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确保学生对巴西的基本知识掌握牢固。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走近国家 第六节 巴西》教案_27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走近国家 第六节 巴西》教案_27](https://img.taocdn.com/s3/m/448bbab0770bf78a652954fe.png)
九年制义务教育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走进国家《第六节巴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㈠、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
2、能说出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特征。
3、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4、能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城市及分布地区。
5、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的种族构成和人口分布特点。
㈡、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学会倾听与尊重。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亚马孙河流域开发与保护的了解,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关注世界的生态问题;树立保护全球环境的观念。
【教学重点】通过对比巴西过去和现在的经济结构差异,了解巴西经济的发展历程。
并从中认识到单一经济的弊端,进一步理解当在今世界中发展中国家建立健全独立经济体系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1、分析亚马孙雨林现状和遭受破坏的原因及相应的保护措施,使学生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初步树立保护全球环境的观念。
2、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析热带雨林的成因及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
【教学理念】重视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手段,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在参与中得到发展。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分层推进法、活动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
里约热内卢将成为奥运史上首个主办奥运会的南美洲城市,同时也是继2014年世界杯后又一巴西体育盛事。
新课学习一、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㈠、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展示:巴西地形图学生结合课本图8-51“巴西地形”分析:从地图中,能读出有关巴西的什么信息?(学生自主思考,并让学生展示答案)㈡、成果展示,师生小结:1、两条特殊的纬线(赤道、南回归线),所属大洲:拉丁美洲,巴西所处的温度带(热带),巴西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走近国家 第六节 巴西》教案_2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走近国家 第六节 巴西》教案_2](https://img.taocdn.com/s3/m/290ad2a7172ded630a1cb61f.png)
《巴西》第一课时说课稿及教案《巴西》第一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内容分析《巴西》是(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走进国家》第六节的内容,也是这一章重点介绍的一个国家,它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现状,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了解认识巴西就等于了解拉丁美洲。
巴西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氛围都是极具特色,同时也是如何协调人地关系的一个范例。
教材对巴西的编排在两个方面仍延续了前面介绍几个国家的编写体例:首先,在对国家的介绍上不求面面俱到,而是突出这个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其次,充分注意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密切结合,把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贯穿这一节的主线,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创造条件。
对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等可持续发展观点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生学情分析巴西是足球王国,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很陌生。
七年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在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因此,在讲授巴西时,要多用一些激趣的方法,要多举例,多要以实图展示,增强学生印象。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巴西这节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发展迅速的经济、人口与城市。
本节我分为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我以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为主要内容,并强调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结构特点及学情,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能指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并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2)了解巴西的地形、河流以及主要的气候类型(3)学会结合巴西地形、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毁林引起的环境问题中,懂得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人类活动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学会倾听与尊重。
【新版】地理七年级下湘教版第八章第六节巴西教学设计
![【新版】地理七年级下湘教版第八章第六节巴西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335a710bd64783e09122bd5.png)
第八章走近国家第六节巴西第1课时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环境教学难点:1.理解巴西的工业多集中于东南沿海的原因。
2.探讨解决巴西能源不足的问题。
2.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出示巴西足球队的图片引出巴西学习新课一、民族大熔炉的缩影1.创设情景导课。
大家看录像,说出展现的内容。
播放日韩世界杯,巴西队获得冠军时的录像片断。
说说看,你还知道巴西的哪些事物?总结: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巴西。
板书:第二节巴西。
2.展示世界政区图。
要求:指图说出巴西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总结:巴西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纬度较低,光热资源丰富。
板书:位置、环境、热带面积广大。
3.展示巴西的地形图。
在图上找出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巴拉那河等。
巴西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北纬4º到南纬32º之间,赤道从北部穿过,东临大西洋,西部与阿根廷、巴拉圭等国相邻。
4.总结(投影资料):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四长河。
过渡:巴西有着广阔的土地,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1.7亿人口,居民的种族构成及文化风俗会怎样呢?下面我们集中研究这个问题。
5.阅读教材1—3段及相关阅读材料,概括归纳巴西的发展历史。
巴西的开发历史有浓厚的殖民色彩。
当地的土著居民印地安人曾创造了灿烂的玛雅文明。
15世纪末,来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先后入侵,并开发了种植园,发展了罪恶的非洲黑人奴隶贸易。
6.在巴西,由于欧洲白种人、非洲黑人及少量的日本人和华人的到来,加之原有的印第安人(黄种人),彼此通婚,形成了鲜明的种族特征。
结合课本100页人口与城市内容,说明巴西的人种构成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在巴西,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黑种人占6%,还有少部分印第安人、日本人和华人。
巴西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八章第六节巴西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八章第六节巴西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17f771a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1.png)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八章第六节巴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八章第六节《巴西》介绍了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和城市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巴西的全面了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帮助学生认识巴西的基本情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南美洲有一定的认识。
但巴西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其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多元文化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从而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和城市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学会分析巴西的基本情况,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巴西这个发展中国家的认识,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和城市等方面的内容。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地图、图片等资料中分析巴西的基本情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巴西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巴西各个方面的思考题和讨论题。
3.准备好巴西的相关数据和案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巴西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引导学生关注巴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和城市等方面的内容。
在介绍过程中,注意突出重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和地图,分析巴西的基本情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8.6巴西 教案1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8.6巴西 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e8ebeacefe4733687f21aa70.png)
第八章走近国家第六节巴西【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2、能说出热带雨林对巴西的环境效益、开发目的及生产的环境问题的影响。
3、能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特征。
4、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5、能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城市及分布地区。
(二)过程和方法1、教学方法:读图析图、讨论比较、归纳总结。
2、让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分析资料,在欣赏、快乐的氛围中对所学知识渗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意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
【学习重难点】1、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特征。
2、开发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
3、巴西工业和农业的基本特点。
【学习用具】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创设情景,质疑自探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足球运动,谈论足球明星,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质疑自探。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以下探究目标:(1)南美洲面积最大国家是哪个国家。
(2)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和主要气候特征。
(3)巴西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农业的特点。
(4)巴西的人口分布及主要城市。
3、自探提示:结合目标,快速跳读,勾画要点,标注疑惑。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1、学生交流探讨,互助学习。
(1)在图8-51中找到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亚马孙河、伊泰普水电站、巴西利亚和里约热内卢。
(2)填表对比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的气候。
(3(4)结合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为什么亚马孙河的水量特别丰富。
(5)列举关于巴西的南美洲之最。
2、教师巡视指导,参与讨论。
3、收集共性问题,以备点拨。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1、点拨: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引导学生明白热带雨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巩固练习(1)巴西大部分位于(温度带),东临洋,首都是。
(2)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
(4)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的是。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走进国家第六节巴西教案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走进国家第六节巴西教案新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11ab30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68.png)
巴西(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巴西的民族融合。
2、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3、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世界政区图和巴西的地形图、矿产图、气候图等让学生直观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2、通过数字、图表等资料,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激发对地理学习兴趣,探讨地理的学习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环境(二)教学难点1、理解巴西的工业多集中于东南沿海的原因。
2、探讨解决巴西能源不足的问题。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课型:新授课五、课时安排:第1课时六、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七、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八、教学步骤(一)复习提问:(二)新课导入:出示巴西足球队的图片引出巴西(三)学习新课一、民族大熔炉的缩影1.创设情景导课。
大家看录像,说出展现的内容。
播放日韩世界杯,巴西队获得冠军时的录像片断。
说说看,你还知道巴西的哪些事物?总结: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巴西。
板书:第二节巴西。
2.展示世界政区图。
要求:指图说出巴西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总结:巴西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纬度较低,光热资源丰富。
板书:位置、环境、热带面积广大。
3.展示巴西的地形图。
在图上找出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巴拉那河等。
巴西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北纬4º到南纬32º之间,赤道从北部穿过,东临大西洋,西部与阿根廷、巴拉圭等国相邻。
4.总结(投影资料):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四长河。
过渡:巴西有着广阔的土地,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1.7亿人口,居民的种族构成及文化风俗会怎样呢?下面我们集中研究这个问题。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认识国家 第六节 巴西教案1 (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认识国家 第六节 巴西教案1 (新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50bb58d84254b35eefd3467.png)
第六节巴西●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能说出巴西种族的构成特征及形成过程;②能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特征;③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④能说出巴西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开发目的及产生的环境问题,⑤能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城市及分布地区。
2、能力目标①能根据巴西区域地图分析自然和经济特征;,②能初步分析殖民统治对巴西种族构成、经济发展及文化生活产生的影响;③能通过对热带雨林作用的了解,提出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④能初步分析巴西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懂得殖民统治对巴西的人种构成、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②通过战后巴西经济的迅速发展,体会发展中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后所取得的成就;③树立对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的忧患意识和积极保护、合理开发的态度,懂得协调人地关系,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重点和难点1、重点①巴西人种构成特征;②经济特征及主要热带经济作物;③热带雨林的作用、开发与保护;④主要城市及分布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2、难点①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工业和农业生产及城市发展的影响,②如何进行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③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2、学生书籍或网上查询资料、城市化问题社会调查。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教师:本学期的地理课,我们主要带大家去认识大洲,了解地区和走进国家。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大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深入了解了一些地区。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国家。
你们知道世界上哪一个国家有“足球王国”之称?学生:巴西。
教师:播放“NIKE运动街舞风雷足球版-小罗纳尔多”足球表演的录像,说明足球不仅是巴西人最喜欢的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一种艺术。
说明足球在巴西人心目中的重要性,足球是巴西人的生命和灵魂。
除了足球,巴西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
下面,我们一起到巴西去看一看。
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课程第八章第六节《巴西》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课程第八章第六节《巴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e9b32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48.png)
教案:巴西【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97-P102。
主要包含“亚马孙平原和亚马孙河”、“发展迅速的经济”、“人口与城市”等内容。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在地图上识别出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及主要的地形单元。
1.2.掌握亚马孙平原和亚马孙河的基本特征,包括其面积、位置及其对巴西经济的影响。
1.3.理解巴西迅速发展的经济状况,包括工农业发展情况。
1.4.学习巴西的人口分布特点,尤其是城市化水平和主要城市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读图、指图、填图、析图等过程,分析、归纳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
2.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巴西的地形、气候和河流分布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3.1.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特别是关注热带雨林的保护与开发问题。
3.2.认识到巴西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巴西的自然环境特征,特别是亚马孙平原和亚马孙河的地理特点。
1.2.巴西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其对全球的影响。
1.3.巴西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教学难点2.1.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平衡。
2.2.理解巴西迅速发展的经济背景及其对环境的双重影响。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巴西地形图、气候图、亚马孙河及周边地区的图片。
●地图册:用于学生练习识别巴西的地理位置及其主要地形单元。
●相关视频资料:展示亚马孙雨林的现状以及巴西城市化进程中的实例。
四、教学环节设计(一)导入新课1.新课导入1.1.使用世界杯主题曲《We Are The Champions》作为背景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出巴西足球王国的话题。
1.2.提问:你们知道世界上哪一个国家有“足球王国”之称?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这个国家——巴西。
(二)讲授新知1.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1.1.介绍亚马孙平原●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横跨圭亚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间,面积约560万平方千米,大部分在巴西境内。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六节巴西教案(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六节巴西教案(新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57317f033d4b14e8424681b.png)
第六节巴西一、教学目标1.认识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和城市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工农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独具特色。
2.能够利用资料分析巴西的人文特色,说明巴西是一个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3.通过分析巴西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城市建设布局的变化,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的意义,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学会利用资料描述巴西的人文特色,分析一个国家的自然、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2)以热带雨林为例,分析巴西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难点:培养学生利用资料说明或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用“证据”表明自己观点的方法,建立“用事实说话”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教师:同学们,我们即将要进行一次“巴西之旅”,为了能够充分享受这次旅行,我建议同学们先了解一下巴西的基本概况。
教师:多媒体出示9.17和9.18图学生读图分析巴西的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位置特点—纬度位置、海陆信置地形特点—亚马列孙平原、巴西高原气候特点—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总结:巴西一个热带面积广大的国家。
(为出行的物品准备提供借鉴)教师:巴西不仅是一个热带面积广大的国家,而且还是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和面积居前6位的国家。
因此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少数的几个大国家之一。
既然大家已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那么就开始我们的快乐旅行吧!“巴西之旅”第一站——圣保罗教师:我们乘坐飞机来到巴西最大的城市——圣保罗,一下飞机,就受到了热情好客的巴西人民的热烈欢迎。
作为考察小组的成员之一,我们跟随巴西中学生卞卡来到了她的家,一进门,同学们就被墙上悬挂的一张大“全家福”吸引住了。
教师:多媒体出示卞卡一家人的“全家福”。
学生:听卞卡介绍她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学生提问:怎么卞卡的一家中就有多个不同的人种?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巴西的人种组成状况。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六节《巴西》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第1、2课时)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六节《巴西》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第1、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cb3d1a446c85ec3a87c2c553.png)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六节巴西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的城市。
(2)根据地形和气候,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
(3)根据地图和资料联系巴西的自然条件讨论应该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图文资料,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态度,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亚马孙平原和亚马孙河流。
【教学难点】巴西的自然条件与热带雨林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展示图片:狂欢节、桑巴舞、足球王国提问:看到这些图片,你会想到哪个国家?(学生回答)明确:这些图片描述的是巴西风情。
过渡: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近这个热情奔放的国家,首先来学习它的自然概况。
二、新课学习(一)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1)国土面积巴西国土面积851.5万千米2,约占南美大陆总面积的一半,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在世界上,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居世界第五位。
(2)地理位置活动:1.巴西最北、最南的纬度大约是多少?在地球的“五带”中,巴西主要位于哪一带?(学生读图回答)明确:巴西最北纬度大约是4°N,最南纬度大约是32°S;在地球“五带”中主要位于热带。
纬度位置:赤道穿过巴西北部,南回归线穿过巴西南部,大部分位于热带,巴西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海陆位置:巴西位于南美洲的东部和中部,东临大西洋,北面和西面与多个国家相邻。
半球位置:赤道穿过巴西北部,因此巴西地跨南北两个半球;从东西半球看,巴西位于西半球。
活动:2.找出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亚马孙河、伊泰普水电站、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圣保罗、马瑙斯。
(学生读图找图,培养读图能力)(3)地形提问:巴西以什么地形为主?地势有何特点?(学生读图回答)明确:巴西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七年级地理下册 8.6 巴西教案1 湘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地理下册 8.6 巴西教案1 湘教版(2021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ffce97a3c850ad02df80415c.png)
七年级地理下册8.6巴西教案1 (新版)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地理下册8.6巴西教案1 (新版)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地理下册8.6巴西教案1 (新版)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8.6.1 巴西教学基本信息课题8。
6。
1 巴西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年级七年级下册教学目标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1.通过读图,知道巴西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巴西的自然地理特点。
3。
学会结合地形与气候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了解亚马孙河与亚马孙平原。
教学重难点巴西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明确目标1。
通过读图,知道巴西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巴西的自然地理特点.3.学会结合地形与气候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了解亚马孙河与亚马孙平原。
培养学生从地理的角度学会区域地理中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归纳新课导入展示足球和桑巴舞多媒体图片,大家创设情境,激猜猜这是哪个国家?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巴西,感受它的魅力,从地理角度更多地了解它,认识它.发兴趣预习导学提问:你喜欢足球吗?同学们知不知道2014年世界杯在哪里举行吗?说说看,你还知道巴西的哪些事物?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巴西.学生们畅所欲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题引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谐师生关系.互动探究合作探究探究一: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一)地理位置、面积活动一:绘图,动眼观察,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课件展示地图通过读图、识图、讨论等教学形式,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突出巴西的轮廓,让学生找出并指出,然后:①提问:“长期以来,巴西一直被人们誉为南美的“巨人”,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②请每人拿出一张白纸,仿照教材上的图,画一幅巴西轮廓图,并在自己画的轮廓图中填出赤道、南回归线、大西洋.然后小组成员之间交流修改所画地图,教师巡视并适当点拨。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八章第六节巴西说课稿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八章第六节巴西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d816b3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6.png)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八章第六节巴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八章第六节《巴西》的内容包括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等方面的知识。
这一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巴西的基本国情,掌握巴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地理现象和地理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巴西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对于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以及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等人文特点可能还需进一步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拓展对巴西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资料查询、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资料查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关爱地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等特点。
2.教学难点:巴西的地形、气候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地图观察、资料查询、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巴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巴西的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巴西的足球文化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巴西的基本国情。
3.课堂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等方面的知识。
4.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巴西的地形、气候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巴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6.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巴西●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能说出巴西种族的构成特征及形成过程;②能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特征;③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④能说出巴西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开发目的及产生的环境问题,⑤能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城市及分布地区。
2、能力目标①能根据巴西区域地图分析自然和经济特征;,②能初步分析殖民统治对巴西种族构成、经济发展及文化生活产生的影响;③能通过对热带雨林作用的了解,提出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④能初步分析巴西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懂得殖民统治对巴西的人种构成、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②通过战后巴西经济的迅速发展,体会发展中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后所取得的成就;③树立对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的忧患意识和积极保护、合理开发的态度,懂得协调人地关系,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重点和难点1、重点①巴西人种构成特征;②经济特征及主要热带经济作物;③热带雨林的作用、开发与保护;④主要城市及分布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2、难点①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工业和农业生产及城市发展的影响,②如何进行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③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2、学生书籍或网上查询资料、城市化问题社会调查。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教师:本学期的地理课,我们主要带大家去认识大洲,了解地区和走进国家。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大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深入了解了一些地区。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国家。
你们知道世界上哪一个国家有“足球王国”之称?学生:巴西。
教师:播放“NIKE运动街舞风雷足球版-小罗纳尔多”足球表演的录像,说明足球不仅是巴西人最喜欢的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一种艺术。
说明足球在巴西人心目中的重要性,足球是巴西人的生命和灵魂。
除了足球,巴西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
下面,我们一起到巴西去看一看。
讲授新课:板书:第二节巴西教师:大家通过课前收集资料,对巴西有了一定的认识。
我们先明确一下巴西这个国家在世界中的位置。
板书:一、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1、地理位置课件展示:巴西在世界中的位置图教师引导: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学生回答:略教师:下面,请一个同学来分析一下巴西的位置。
学生回答:教师强调:巴西位置中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
教师引导:看一看位于热带地区的其它国家,将它们的国土面积与巴西进行对比,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回答:板书:2、面积、人口课件展示:拉丁美洲政区图读图活动:在图中找出与巴西相邻的国家并说出名称,看一看巴西的面积在拉丁美洲中所占的比例大致是多少?学生:上台指图并说出邻国的名称。
课件展示:南美洲空白政区图教师引导:将巴西的国土面积与拉丁美洲的其它国家对比一下,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回答: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想一想:世界上面积大于巴西的有哪些国家?人口多于巴西的又有哪些国家?课件展示:出示表格——面积和人口多于巴西的国家板书:3、主要地形区课件展示:巴西地形图读图活动:在图中找到并指出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亚马孙河学生上台指图。
课件展示:亚马孙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占了巴西国土面积的13左右,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课件闪烁)巴西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约占巴西国土面积的23。
(课件闪烁)亚马孙河——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教师:巴西是一个热带面积广大的国家,这决定了巴西的气候以热带的气候类型为主。
板书:4、热带气候课件展示:南美洲气候类型图教师:那巴西以那两种气候类型为主呢?学生: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教师:在这热带雨林气候地区发育着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是在巴西境内。
那么广阔茂密的热带雨林有什么作用呢?板书:二、热带雨林的危机板书:①热带雨林的作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并推选出代表举例说明(略)教师提供:材料l:热带雨林的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容纳了地球上现存物种的一半以上,不但有巴西木、虹木,鸟本等珍贵木材,而且有许多独特动物,如哺乳类的树懒,大食蚁兽。
鸟类的巨嘴乌等,是人类珍贵的生物资源宝库。
材料2:热带雨林中的植物光合作用时,要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氧气,为全球提供了新鲜空气。
同时,如果没有那么多的热带雨林来吸收二氧亿碳.二氧化碳的含量将增加,从而导致全球变暖。
学生分析:指出热带雨林的作用。
(略)播放录象:热带雨林师生读图:课本插图9.25”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教师:热带雨林有如此重要的环境效益,但是,巴西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亚马孙地区的热带雨林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
板书:②热带雨林的开发利用教师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要开发热带雨林?学生: (略)教师提问:学生分析课本P95第二自然段,说明开发热带雨林的目的是什么?开发者又是什么人?学生:略伐木者目的②矿山和农牧场的主人——————发展采矿业,开辟农牧场③垦荒的贫苦农民————————开荒种地学生读图:图9.26“热带雨林地区原始的迁移农业”,分析理解迁移农业的形成过程及这种原始种植方式的危害。
转承提问:同学们想一想,大规模的开发利用热带雨林,会产生什么问题呢?板书:③开发热带雨林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学生回答:(略)师生总结: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①森林遭受破坏;②水土严重流失:③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④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⑤全球气候恶化等等。
教师:播放热带雨林遭受破坏的录象教师讲述:巴西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向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提交了一些关于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问题的报告。
师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教师讲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不构成危害的发展。
学生辩论:教材P96“活动”。
课堂小结:同学们,巴西是发展中国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国家。
学习的过程就是了解世界的过程,也是学习别国经验,汲取他国教训的过程。
通过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要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不误,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对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问题,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进一步深入探究。
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巴西同步练习1.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是( )A.尼罗河B.长江C.密西西比河D.亚马孙河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在( )A.东南亚地区B.巴西高原C.亚马孙河流域D.刚果盆地3.巴西政府向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提交的《巴西环境报告》表明重点保护的是…( )A.热带草原B.热带雨林C.亚马孙河D.动、植物资源4.世界最大的平原是( )A.东北平原B.西欧平原C.密西西比平原D.亚马孙平原5.世界最大的高原是( )A.巴西高原B.青藏高原C.德干高原D.东非高原6.巴西的人口、城市集中分布于( )A.西部地区B.北部地区C.东南沿海地区D.中部地区7.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是( )A.里约热内卢B.圣保罗C.阿雷格里港D.巴西利亚8.巴西城市人口要占到人口总数的( )A. B. C. D.9.阅读下列示意图,并完成各题:(1)亚马孙河流域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
但是,目前这块关系到全球生态环境的广阔的森林正在遭受人们的严重破坏。
因此,保护热带雨林已成为全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
图中为你提供了一幅合理开发良好的生态环境图和一幅乱砍毁林后的生态环境图,请运用你所学过的地理知识,将下列字母填到图中适当的方框中。
A.树木的根系落叶保护土层,枯枝、落叶腐烂为肥料B.土层失去保护C.森林面积缩小,动植物资源减少D.全球生态环境良好发展保持平衡E.森林面积扩大、生长茂盛,动植物资源丰富F.土壤保持肥沃G.水土流失严重,肥料减少,土壤贫瘠H.全球生态环境受到威胁(2)人类为什么要保护森林?10.读“巴西略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A是_______洋,B是_______洋,巴西濒临_______洋。
(2)将代表下列地理名称的数码填写在图中适当位置。
①亚马孙河②巴拉那河③巴西高原④亚马孙平原⑤阿根廷⑥巴拉圭⑦伊泰普水电站⑧巴西利亚⑨圣保罗⑩里约热内卢11.读“卞卡的一家图”,完成下列要求:(1)从种族看,卞卡的爸爸是_______人,卞卡是_______人。
(2)在卞卡的家族中,有_______种人和_______种人的血统。
(3)在巴西,像卞卡这样的家庭还很多,所以巴西被称作是“_______”,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_______文化。
12.填写各方格中的内容,完成“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图”。
参考答案:1.D2.C3.B4.D5.A6.C7.B8.D9.(1)(见图)(2)森林不仅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如木材、水果、药材等,有经济效益。
而且森林能够保护改善环境,有巨大的环境效益。
例如: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调节全球气候。
因此,人类必须保护森林资源,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0、1.(1)太平大西大西 (2)略11.(1)混血种混血种 (2)白黑 (3)民族的大熔炉拉丁美洲12.A.水源淡水B.新鲜 C.气候D.木材 E.水土流失F.生物多样性六、附板书设计:第六节巴西一、位置二、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三、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四、地形、河流五、热带雨林危机。